第2章:第2章 受命治災(2)
巔峰神眼 致命採訪 都市神級教官 婚來天成:總裁寵妻入骨 惡魔寶寶鬥上腹黑總裁 重生之億萬豪寵 天盛王妃 掀天耗子營 自縛 人生就是一場二人傳
第2章:第2章 受命治災(2)
這裡要提到一個跟大禹出生有關的傳說:多伐米部落信仰的是崑崙神,大禹出生的頭天夜裡,正好是部落祭拜崑崙神的日子,乩長(類似巫師)照例劃土為壇,恭恭敬敬地行祭神禮,請示崑崙神的旨意。這個古老的儀式過程無法用今天的文字來描述,總之,乩長在與神明通靈後,向部落的人傳達了神明的指示,翻譯成今天的文字就是:一個英雄的時代,即將誕生。
第二天,部落首領鯀的妻子便生下了一個男嬰,因為神明的那句“指示”,這個男嬰自然成為部落所有人關注的物件,甚至有人將他的到來視作神的使者降臨人間,前來拯救生活在災難中的人民。唯獨大禹的父親鯀不這麼認為,他堅持覺得兒子出生即引來洪水,一定是不祥之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掃把星”,因此對兒子的態度一直極為冷淡。每次作為母親的婀對兒子表現出憐愛時,鯀就十分惱火,大聲斥責妻子,不應該對這個帶來災難的孩子這麼好。婀不聽丈夫的話,一直對兒子百般疼愛呵護,就這樣,禹在父親的冷漠和母親的關懷下,漸漸長大了。
與別的孩子不同,禹從小就是個很懂事的孩子(過於早熟),他性格中堅韌的一面從孩提時代就展露了出來,每次面對父親的責難,總是倔強的昂著頭,卻不爭辯,更不流淚。為此,迷信的父親更加視他為“怪物”,久而久之,不再管束他的行為,放任他自然成長,亦不願意教他任何本領。
禹的箭術和騎射,是在部落裡一位叫雅的獵人那裡學來的。雅是部落裡除了鯀之外最好的射手和勇士,他不僅教會童年的禹騎射,還教會他打獵的本領。禹六歲時便跟隨他出寨打獵,一次在山林中遇到一隻成年的狗熊,當時只是孩子的禹面對狗熊的撲來竟然面無懼色,從容搭弓射箭,一箭正中狗熊面門,雅驚異之下,更加認定這個幼童不是凡人,因此將全身本領悉數交給了他。
禹七歲時,東山地尤其是古武城洪水氾濫,百姓民不聊生,當時的聯盟(所有部落共同組建的大集體)首領堯召集各部落首領開了個緊急會議,討論由誰來擔起治理洪水的重任,大家一致票選聯盟裡最有勇有謀的鯀,認為他是治理洪水的最佳人選。鯀欣然領命,從部落中挑選了自己能看上眼的幾個人才,拖家帶口地來到了古武城,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武城縣。那時候的各地疆界沒有人為的明確標識,不同的地區之間,大多用河流、山谷作為疆野的界限。每個地區都聚集生活著不同部落的居民。當時的“政府”建制還很模糊:最高領導人是部落聯盟的領袖,職位相當於今天的聯合國祕書長,每個部落代表的是一個諸侯國政權,有自己的受合法保障的領土,當然在那個時代,還沒有諸侯國這個名詞概念,各部落之間友好和平,互不侵犯,至少在周朝建立之前,他們幾乎是沒打過仗的。並不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人都珍惜和平、熱愛友誼,而是當時天災不斷,禍害連連,試問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誰還有心思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