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拉郎配
都市極品風水師 女皇陛下的現代後宮 嫁入豪門:小妻很不乖 盛寵小萌妻 萌妻有毒:天價兼職少夫人 棄妃拒寵:本宮今夜不侍寢 電腦陪我玩轉異界 胭脂絕代·玉娉婷 重生之爺太重口了 摯友
96拉郎配
皇后不高興,皇帝心裡也不舒坦。
要換別人,雍正早一道旨意下去,命刑部將那人抄家,拉到菜市口一刀砍了痛快!堂堂皇帝,豈是你說甩臉子就甩臉子的?然而,對皇后,雍正卻不能、也捨不得這麼幹。別的不說,單就弘暉之死,是他帶來的小妾所為,他就愧對皇后母子。更不要提如今的皇后,處處得他心意。愛妻賢后集於一身,可難為死了這位雍正神武的雍正四爺。打吧?捨不得;罵吧,罵不過;要再鬧一出“床頭吵架床尾和”的熱鬧,縱然皇后皮笑肉不笑那副臉色,他還能忍受;宮裡宮外那吐沫星子,他也受不了啊!不得不說,如今這滿朝武,對帝后二人互動,那是相當關注。沒辦法啊,八爺不跟四爺鬧了,弘時也收斂桀驁之氣,弘曆後院兒那事兒,還沒傳出多少。茶餘飯後,王公大臣們,寂寞啊!王妃誥命們,無聊啊!
因為弘暉之案,九阿哥弘經對雍正皇帝採取了與皇后相近似的措施,除了每日請安,無旨絕不面聖。就算見了,也是一副純良恭順,任憑雍正如何,只是一句:“皇阿瑪說的是。兒臣遵旨。”之類的。兒子這樣,雍正也無可奈何。
至於固倫公主和小十弘緯,只當沒看見父母之間冷戰。對雍正一如既往。公主時不時訛老爹點兒東西,小十時不時到養心殿去蹭床。二人之舉,多少緩和了養心殿和景仁宮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十阿哥,更是將那些想趁虛而入的後宮嬪妃,簡單而有效地趕回後宮。皇太后本還以祖宗大義說了孫子幾次,開始十阿哥還樂呵呵地聽著,後來,聽的煩了,臉一沉,眼一瞪,往烏氏太后跟前一站,半句話未說完,就把老太太嚇的再也不敢提。如此一來,帝后之事,無人敢明言。
對於兒女們的做法,雍正容忍甚至默許。衲敏知道了,也是一笑置之。心裡,則更加沉重。有時候午夜夢迴,左手握著右手,孤零零躺在**,苦寂難耐,甚至想一走了之。
皇后過的壓抑,雍正心裡也急。武百官跟著倒黴。每天被雍正大老闆催著,上個班都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鬆懈。
眼看著夏天快要過去,雍正還不提往圓明園避暑散心。整日裡在大老闆沉重威壓之下幹活的眾官,終於忍受不住,私底下商量之後,由鄂爾泰等一干滿蒙重臣為代表,向皇帝提了一條中肯的建議,大意如下:“皇上,自從您登基以來,已經七年。是時候到草原去,舉行木蘭圍場,跟蒙古王公們吃吃飯喝喝酒,打打獵,拉拉關係,套套近乎了!”
雍正聽了,深覺有理,秋狩之事,本就在其計劃之內,只因與皇后冷戰,一時忽略了。好在相關事宜,今年春天就吩咐下去準備,並不慌張。於是,一道旨意下來,滿朝武長噓口氣,老闆終於要走了。
“祕書長”張廷玉領著一班臣,“武裝部長”鄂爾泰帶著一幫武將,十三拉攏著眾位皇親國戚,老八帶著閒著沒事兒看戲的兄弟子侄,擁著自家福晉,簇擁著皇帝龍輦,一路之上,浩浩蕩蕩,朝草原開進。
帝王秋狩,皇后隨獵,乃是規矩。衲敏也簡單收拾收拾,抱著小十,領著幾個位低的答應、常在跟在雍正車架之後。位高嬪妃留在宮中打理宮務,弘時、弘曆監國,弘晝與理親王弘皙協辦,九阿哥弘經留在京中進學,眾人都覺正常。奇怪的是,向來喜歡熱鬧的固倫公主竟然也主動留下來,美其名曰:替父母孝順皇太后。至於真正原因,恐怕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
正陽門外,弘時領著弟弟妹妹們送走帝后儀鑾,直到旌旗沒入京外西山之下,再也看不見了,這才回轉身形,笑著對弘曆幾人說:“既然皇阿瑪和母后到木蘭圍場了。時候也不早了,弟弟妹妹們都回去歇著吧。”
九阿哥領著十二阿哥和三個妹妹拱手答應,在奶嬤嬤們的護送下,各自回去。弘晝想起來五福晉這幾日吃飯沒胃口,怕是身子不爽,也跟三哥、四哥告辭回去。弘皙自然是回禮部辦雍正交待的差事。
不一會兒,就只剩下弘時、弘曆兄弟二人。弘時眉眼都笑成一團,衝弘曆說:“四弟,皇阿瑪將這監國重任交予你我兄弟,我二人要齊心協力,好好辦理才是。”
弘曆挑挑嘴角,“那是自然。前幾日,我還聽說江南河道出現壅塞,正好趁機將這事辦了,也是件利國利民的功德。”
弘時心裡一沉,臉色不變,呵呵一笑,又閒聊幾句,這才領著人回工部。
老十四留守京城,正在工部衙門裡,無聊地翻賬本兒。弘時進得門來,眾官員一齊行禮。禮畢,弘時叫眾人各忙各的,自己湊近了十四,笑呵呵地討好:“十四叔,今天皇阿瑪離京,您怎麼不去送行啊?
老十四呵呵一笑,捋捋鬍子,斜眼瞅弘時,“怎麼,你也想挑你老叔的毛病?”
弘時急忙否認。老十四也不多說,依舊拿著賬本翻瞧,嘴裡嘟囔著:“爺的哥哥,爺知道。什麼面子工程、歌功頌德的,在他眼裡,純屬扯淡。去又如何,不去又如何,話說的再好聽,做出來的功德再圓滿,也不及老老實實把他交待的差事辦好了,來的滿意。耽誤工夫,不就是看他跟你娘鬧彆扭嘛!還不如把這幾個月的帳好好捋捋,等他回來,也好誇爺誠心幹差!”
弘時聽了,心中一動,正要細問,就聽老十四一蹦三尺高,扒拉著賬本大喊:“侍郎,你怎麼算的?這年頭弘曆成親,有那麼多錢嗎?又沒出宮建府,還不給爺重算!”
一時間,工部衙門正堂,又是一番雞飛狗跳。弘時見不是時候細問,便退出來,到廂房自己書案前,細細琢磨十四叔的話。
晚上回來,弘時又對董鄂氏說起。董鄂氏抿嘴兒一笑,“今個兒阿瑪和額娘來,說的也是這話。爺監國,無過既是功。有什麼事,只要不是火燒眉毛,寧可多等兩天,等萬歲旨意,也不要輕易做主。”
弘時點頭,“岳父所言極是。我只要好好做好分內之事,便可。至於弘曆,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上頭問起,實話實說;若是不問,我也不多事。”
董鄂氏頷首,“合該如此!”
不說弘時兄弟二人如何各顯神通,卯足了勁兒要獲得雍正認可。單表雍正一行,迤邐逶迤,過長城、穿森林,在承德避暑山莊歇息一夜,第二天便接著趕路。一路之上,當地官員百般逢迎,生怕一不小心,得罪哪個達官貴人,丟了頂戴烏紗。
衲敏躲在鑾駕之內,一心想自己的事,連日來,就算誥命夫人前來拜見,也都以行路體乏為由,通通擋了回去。雍正聽說,便每日叫小十在御前陪駕,不曾叨擾皇后。一路悠閒,倒給了衲敏不少時間,
按照雍正的意思,過來承德,就直穿森林,至木蘭圍場。
哪知臨出發,底下官員反而面露難色。十三細問,也不由大驚。帶頭請雍正繞道。雍正臉一沉,“往日隨先帝狩獵,從來都是穿林海而過,怎麼今日卻要繞道?”
底下人隱瞞不住,不得已,才有一個當地四品官上來叩頭請罪:“回主子,非是奴才們故意阻撓。而是如今那林海之中,不太太平!”
雍正一驚,“不太——太平?說,怎麼回事?”河北森林,與蒙古草原相接,這裡不太平,意味著蒙古草原也潛藏危機。即便雍正,也不得不耐著性子細問。
那官員去頂戴,置於地上,以額觸地,強沉著聲音回答:“回主子話,這林子裡,有一夥強馬,往日裡,以打獵為生,與當地獵戶,相安無事,倒也太平。只是,這半年來,不知為何,竟然——竟然做起了拉郎配的勾當。臣等本欲奏請圍剿。奈何他們從未傷人性命,被拉去的幼童,都平安返還。故而,臣等派人三次,前去遊說。希望我主聖恩,能夠感化他們。還請萬歲——繞道而行吧?”
雍正聽的奇怪,十三也不明白,“拉郎配?不是因該拉年輕男子?怎麼會是‘幼童’?”
那官員面色一陣紅,一陣白,憋了半天,才說:“王爺有所不知,那拉郎的主使,乃是個七歲的女娃娃!”
衲敏在後殿聽了,一口茶憋在喉嚨裡,咳嗽半天,方才嚥下去,盯著碧荷,難以置信,“一個七歲的女娃娃?拉郎要成親?”
碧荷也是將信將疑,“娘娘,聽說,是真的!那御前回話的四品官家的小少爺,今年才三歲,因為大家都說他聰明,又長的好看,硬是在家裡,就被人給盜走了。更叫人生氣的是,那女娃娃把小少爺盜走,沒過三天,又把人給送回來。還說,跟小少爺脾氣不和,難成佳偶!”
小十正坐在母親懷裡玩布老虎,聽碧荷這麼一說,眉毛往上一挑,“丫頭片子!”
衲敏聽完,琢磨一會兒,撲哧一笑,這——倒是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