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169公主改嫁

169公主改嫁


臨安情之霽月如璟 傲世狂醫 美女的近身狂兵 邪少悍妻 六道仙途 女閻羅撞上男妖王 午夜開棺人 萌娃上門:後爹,娶我媽咪吧 河陽軼事 魅惑墨眸之白衣馭獸師

169公主改嫁

弘琴一行剛到法禪寺,遠遠便看見山門前,慧遠老和尚早帶著幾個小和尚恭候。弘琴坐在馬車裡笑罵,“這老頭兒,不知道又想怎麼騙咱們的銀子呢!”

察爾汗騎馬守在車旁,聽見媳婦兒這話,淡淡一笑,“寺裡眾多僧人,總要有人養活吧!”

弘經搖頭,“他就是跟五哥一樣,是個摟錢不要臉的主兒!”

弘緯無語,弘晝摟錢,確實到了不要臉的地步。連自家妹子府裡地形圖,都敢往外賣!要不是雍正還在,這小子,非要辦生喪,叫人給他送禮不可!

貌似正史上,人家沒幹過那事兒似的!

謹言陪弘琴坐在馬車裡,暗暗嘆口氣。五爺要不是為了給十爺讓路,至於如此嗎!好在,還有個身份比五爺更尊貴的小九爺擋著,橫豎,五爺如今,過的還不錯。只是,看如今情形,醇郡王似乎也要讓路了。這一個個的,怎麼就說奪嫡呢?寂寞的宮闈生活,多麼無聊啊!

正想著,就覺馬車一顛,一旁一頂華蓋翠頂轎子越過,一個騎馬少年護送著,徑直搶先進了山門。

弘琴怒喝,“去看看,什麼人,敢搶姑奶奶的道!”

謹言急忙勸阻,出門在外,還是小心為好。

弘琴這才罷了,氣呼呼地叫車伕記下那是那家親貴。不一會兒,停了車,幾人下車下馬。慧遠領著小和尚上來,合手施禮,口誦佛號,“阿彌陀佛!”

弘經領著弟弟妹妹妹夫對老和尚施禮。慧遠笑笑,“醇郡王與皇上年輕時,愈發相像了。倒是寶郡王,更有先帝的氣度了。”

弘經、弘緯俱是無語。這老和尚,還真是——能說會道。弘琴嘿嘿笑笑,拉上察爾汗,領著隨從,率先進入法禪寺。謹言則瞟一眼老和尚,低頭跟上。

在慧遠的帶領下,幾人穿過山門殿、四大天王殿,拜了拜院中古松古柏,聽慧遠講寺廟典故。再往上走,就是大雄寶殿。

本是常見寺廟,今日,卻多了個施捨包子還願的女菩薩。

慧遠瞅瞅弘經,嘿嘿一笑,領著眾人繞過,嘴裡說:“打擾幾位貴人,是老衲的不是。只是,這位施主代父還願,老衲也不忍駁了她一片孝心。再說,女施主蒸的包子,還是不錯的!小和尚們都喜歡吃!”

弘經點頭不說話。同是拜佛,總不能許自家來,就不許別家來。當即扭頭,領著弟弟妹妹們,就要繞過去。

慧遠老和尚不管事,自然也跟著醇郡王走。弘琴則是摸摸肚子,對身後小宮女說:“聞著還挺香的。你去問問,多少錢一個,咱買過來嚐嚐。”

謹言跟在一旁,一聽就笑了。“公主,人家這是還願,不是賣東西。”

弘琴撇嘴,“那就去要一個,多虧你提醒,還省幾個銅板兒!”

小宮女看看五公主,再看看西林格格,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弘緯嘆氣,對弘琴說:“罷了,你先進大殿吧。我去求求佛祖。”說著,領著人折回去。

察爾汗本要攔著,換自己去。弘琴一眼瞪回來,“他要孝敬姐姐,就讓他去。橫豎,咱也不吃虧!”

這幾人先後拜了佛祖、觀音,等走出來一看,方才舍包子之處,正圍著一幫小和尚,說說笑笑,指指點點。中間,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頭,拉扯著弘緯,吵吵鬧鬧,說弘緯調戲她!

弘經嘆氣,留謹言與一幫宮人陪弘琴,帶著察爾汗前去。還未走到跟前,就看見孔郭郭一身藍衣,手裡託著一籠包子,安安靜靜,站在人群之外。看見弘經過來,趁眾人忙著看笑話,孔郭郭微微一笑,近前幾步,將手裡包子悉數遞給弘經隨從,頷首施禮,不等弘經說話,便斂衽告退。

弘經剛想開言挽留,就見人群裡,那個小丫頭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拽著弘經不放。幾個侍衛,一齊拉,硬是拉不開。那小閨女嘴裡嚷嚷著,“師傅們都看見了啊!這人,看著人模人樣的,說是來寺裡拜佛,想結個善緣。我呸,結善緣就隨便拉人家小手,問人家怎麼沒纏小腳?還善緣,我呸!”

謹言立在弘琴身邊,頓時覺得站不住了,推說要去拜拜觀音,轉身又回大雄寶殿。

弘琴吩咐兩個宮人隨後跟著西林格格,自己則站在殿外臺階上,樂呵呵地看戲。

哪知,一個二八閨女擠進人群,上前拉拉那小閨女,耳語一番。那小閨女便收場了,哼哼兩聲,將剩下那半籠包子望著一個小和尚懷裡一塞,跟著大點兒的姑娘,撇開人群,就走了。剩下三個小廝,收拾籠屜扁擔。

眾僧人見無熱鬧可看,也對著慧遠道了佛號,一一散去。弘緯攤著兩隻手,莫名委屈,遠遠地對著弘琴訴苦,“我——我沒調戲她!”

弘琴、察爾汗夫婦一齊扭頭,權當沒看見。你說沒就沒呀!人家十來歲的小閨女,毛還沒長齊,平白無故,誣賴你?還挑逗人家,問人家為啥不裹小腳!我呸!

弘經則是一直盯著那藍衣女子,直到她拉著小丫頭,下了臺階,繞過四大天王殿,不見蹤跡。慧遠老和尚站在身後,咳嗽一聲,“阿彌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彌陀佛!”

弘緯張了半天嘴,還是沒人搭理,索性,閉嘴生悶氣。弘琴則拖上察爾汗,到寺廟後院,去拜送子觀音、月老祠。

弘經跟著慧遠,到方丈休息。弘緯四下看看,不見西林格格,便問貼身侍衛。那侍衛四處找了找,回來說,西林格格仍在大雄寶殿,與一位太太和一位小哥說話。

此時,弘緯不知是喜是怒。喜的是,自己窘況,沒被謹言瞧去。怒的是,你好歹也是個宮裡長大的格格,怎麼出了門,就撇開人家,去跟個什麼“小哥”說話?

想著,便領著人登上大雄寶殿。

孔郭郭領著自家大“妹妹”,趴在四大天王殿屋頂上,指著那弘緯背影說,“看見沒?剛才你調戲的那個,就是弘經弟弟,如今的寶郡王。”

這位“妹妹”揮手擦汗,不小心,拽下頭頂髮套,赫然一片半月牙的腦門,初春陽光下,鋥鋥發亮。對著孔郭郭埋怨,“姐,你有完沒完呀!見了面就回去算賬,我為你,男扮女裝、犧牲色相、爬寺廟屋頂!阿彌陀佛,佛祖恕罪、佛祖恕罪。明天就是咱爹開審,你可別跟我說,到時候,眼睜睜看著咱家老爺子掉腦袋!看娘不砍了你!”

孔郭郭幽幽一笑,“我說,渤海,你扮女孩子,還真像個小閨女呢!難怪寶郡王看中你!”說著,不顧郭渤海掙扎,拎著弟弟脖子,跐溜一下,從屋頂上下來,領著三個小廝,扛著扁擔、籠屜,下山去了。

再說弘緯進得大殿,剛好看見謹言抹著眼淚,從釋迦牟尼像後,轉出來。身後兩個宮女,也都低頭不敢說話。

弘緯剛想開口詢問,就聽謹言行個禮,繞道出殿,去後院尋弘琴。弘緯無奈,只得問宮女。

兩個宮女可沒西林格格那撇下郡王徑自走的膽量。只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斟詞酌句,把事說了。

弘緯身後侍衛聽見,都覺一愣。這曹家是閒著沒事幹了吧?小主子剛年康熙年間舊情,趁著前幾日,打壓那些內務府世家,留出空缺,把你們給提上來,叫你們暫且管事。不說好好當差,居然打起西林格格的主意。還說什麼是西林格格父母在時,定下的婚約!有婚約那你還娶別人?怎麼,前老婆死了,想續絃,就又想起當今皇后身邊紅人兒了?不嫌棄人家孤女了?多虧西林格格秉性好,要是碰見五公主,抽不死你!

弘緯一聽,則是徹底怒了。好容易說服老四,給了這一家恩典,拉一把。沒想到,你們居然還打著這心思!看那婦人穿戴,家境還不錯!看來,上次抄家流放,還沒傷到筋骨!那就接著回去,賦閒吧!

弘緯一面領著人去尋弘琴,一面琢磨,該如何將那曹家好容易到手的差事再擼回去。你們不好好辦差,自是有人願意好好辦!看你們穿金戴銀,出入寶馬香轎,也不知吃了老百姓多少好處!指不定,其中就有謹言祖產。哼!

於是,第二日,曹家好容易得來的差事,一擼到底。連帶著,成了這次內務府世家大換血中,被抄的第六家。弘晝一面翻著賬本兒,一面斜眼瞅曹家當家的,“喲,就剩這麼點兒家產,你們居然還敢揮霍浪費?真是債多人不愁哇!到底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嘖嘖!”

謹言得到訊息,已經是曹家舉家發配回疆之時。籽言把話帶到,又勸她,“格格你彆氣!寶郡王說了,要是你心疼外祖母,還能叫她回來。”

謹言擦乾眼淚,“我心疼她?她何時知道心疼心疼我?我是她的親外孫啊!”說著,眼淚又一次滴了下來。想了半日,才吩咐籽言,“你得空,就跟寶郡王說,西林覺羅謹言,承他這個情。我舅舅、表兄,那是活該!只是,可憐了我外祖母和我表姊妹們。如有可能,還請他關照一二。”

籽言答應下來,自去做事不提。

戶部、刑部、吏部三堂會審,接連半個月,不眠不休,把郭敬安家裡的賬目,顛倒的一清二楚。最令戶部尚書念念不忘的,是郭敬安長子郭渤海,隻身上堂,為父申冤。一雙小手,把個三尺長的算盤,撥弄的噼裡啪啦,猶如彈琴一般。

經這娃一算,郭敬安家,每筆生意,最多的,一件東西,掙十錢。最少的,不過半錢。之所以一家人吃喝不愁,那是人家一家老小齊上陣。何來與民爭利之說?

為求真相,郭渤海帶來姐姐親手繡的屏風,展示給眾位大人。

那繡工,真是了得。難得的是,這麼好一個屏風,除去手工、用料,人家只收了一兩銀子的運費!當然,幾位大人看的眼花,忘了郭姑娘收取的手工費,是一千兩銀子。

如此一來,加上弘經暗中調和,案子便和諧地了結。雍正看了案子,只批了一句,將郭渤海扔進鹹福宮官學,等學成之後,撥進戶部當差!

郭渤海哭著打了姐姐一頓,“都說了我不去,非叫我去!早知道,不跟著你和娘學做生意了!瞧瞧看,給皇帝老兒惦記上了吧!”

孔郭郭日子也不好過。接連幾個月,不得不接好幾件單子。每天繡花繡到三更天。沒辦法,誰叫咱出名了呢?

弘琴聽了,則是奇怪,為什麼這次審案,沒劉統勳啥事兒呢?他不是剛好到福建去了嗎?

察爾汗拿著一張白帖子進來,“別想了,劉大人夫人病逝了!今日出殯。”

“啊?死老婆了?好啊!”

察爾汗瞧著自家媳婦拍手叫好,不由沉下臉來,“劉大人乃是當世難得的清流,人家鰥居,你居然還叫好?”

弘琴急忙擺手,“哪兒啊!我是為淑慎公主叫好!”來不及對察爾汗解釋,便領著宮人,坐車去見皇后。

衲敏聽了弘琴主意,默默禱告幾聲,對弘琴吩咐,“這——我也不好說,要不,你先問問淑慎公主?畢竟,劉統勳是漢人?就是改嫁,也最好挑個滿人啊!”

弘琴擺手,“能改嫁就不錯了,還挑呢!總比撫蒙強吧!這事不用問,我說行就行。”

衲敏無奈,只得陪著閨女去找雍正。

對於淑慎公主,雍正滿心愧疚。若是當日早些發現精奇嬤嬤們欺負公主,淑慎公主,沒準還能有個子嗣傍身。如今,聽弘琴這麼說,想想也行。左右,劉統勳已經有三個兒子,淑慎嫁過去,不會叫人說無出之類的閒話。就是——一來,明清公主沒有改嫁的先例;二來,劉統勳是漢人,滿漢不婚。這個聖旨,可如何下呢?

弘琴扒著雍正胳膊,“皇阿瑪,史上原先還沒人呢!不是盤古與女媧,哪有咱們?再說,漢人有什麼?咱大清朝,不是提倡滿漢一家嘛!正好,淑慎公主,為天下萬民,做出表率。總比叫她守一輩子寡強吧?”說著,吧嗒吧嗒,滴下淚來。

雍正無語,只得叫來禮部下旨。將和碩淑慎公主指婚給刑部尚書劉統勳。侯劉統勳為先妻守制三年後,成婚。

此旨意一下,滿朝譁然。而後,在皇帝威壓下,淡定地接受此事。弘琴還特意攛掇幾個御史上書,說什麼滿漢一家,公主歸漢,乃是帝王公平待人,云云。至於滿官們,很少有能娶到公主的。故而,對於公主歸漢還是歸蒙,不太關心。

迷迷糊糊地,劉統勳就成了雍正皇帝的女婿。還好,有三年時間,夠他去適應這個新身份。淑慎公主接到聖旨,目瞪口呆,當場暈倒在地。醒來後,到養心殿去謝恩。回來之後,便安心備嫁。都二婚了,沒那工夫裝嬌羞!

弘經知曉後,派人給淑慎公主送去一份厚禮。第二天見到弘琴,對著她深深一揖,“有了姐姐這個開端,我再想娶郭月寧,就容易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