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九章 談判桌上的交際:會交際才能穩操勝券3

第九章 談判桌上的交際:會交際才能穩操勝券3


無良神醫 人生啊就是這樣 仙人都市豔遇傳 是你,還是你 重生不良千金 魔師萌徒 蠻荒神話 飄邈之旅 惜玉良緣 空之無限

第九章 談判桌上的交際:會交際才能穩操勝券3

日本某航空公司和美國一家公司談判。談判從早8點開始,美國人完全控制了局面,他們利用手中充足的資料向日本人展開巨集大的攻勢。他們透過螢幕向日本人詳細地介紹、演示各式圖表和計算機結果。而日本人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兩個半小時之後,美國人關掉放映機,扭亮電燈,滿懷信心地詢問日方代表的意見。

一位日方代表面帶微笑,彬彬有禮地答道:“我們不明白。”

“不明白?什麼地方不明白?”

另一位代表回答:“都不明白。”

美國人再也沉不住氣了:“從哪裡開始不明白?”

第三位代表慢條斯理地說:“從你將會議室的燈關了之後開始。”

美國人傻了眼:“你們要怎麼辦?”

三個日本商人異口同聲說:“請你再說一遍。”

美方代表徹底洩了氣。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和興致重複那兩個半小時的緊張、複雜的場面。他們只得放低要求,不計代價,只求達成協議。

美方代表是有備而來的,日方代表如果和他們正面交談,肯定很難佔到便宜,日方代表索性收斂鋒芒,宣稱自己什麼也不懂,反倒打亂了對方的陣腳,獲得了成功。

在談判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強勁的攻擊型的對手,他們咄咄逼人,氣勢洶洶。對這種人,採用“裝傻”示弱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般說來,攻擊型的人都認定對方會激烈抵抗自己的攻擊,所以,一旦對方不加反駁,反而坦白承認自己的錯處時,這就會狠狠地挫敗攻擊者的氣勢,令他不知如何是好。

3.抓住沉默時機

大發明家愛迪生髮明瞭發報機之後,很多公司要來購買他的發明專利。因為愛迪生對發報機的市場前景以及整個的市場行情知道得不多,所以並不知道該賣多少錢。愛迪生的妻子告訴他,一定要2萬元才能賣。愛迪生覺得這個價錢實在是有點高,猶豫不決。在與一家工廠談判時,對方一再催促他說出價錢,但他不好意思說出2萬元的數目,所以一直沉默不語。最後,廠方經理忍不住了,對愛迪生說:“給你10萬元賣不賣?”愛迪生驚訝地說不出話來,愉快地成交。

如何打破談判僵局

談判雙方都是根據某些需要為前提的,都希望談判結果對自己有利,常常雙方處於對峙局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談判者必須靈活以對,找出突破點。打破僵局的方式有許多種,從語言角度來說,轉換一下話題,調節一下緊張氣氛是有效的手段。

這種轉移話題打破僵局的方法若運用得當,常常使談判繞了一個圈子,多走了一些彎路之後又成功地到達了終點,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

北方某玻璃廠與美國e玻璃公司談判引進裝置事宜。在全套引進還是部分引進這個議題上僵住了,雙方代表各執一詞,相持不下。北方某玻璃廠首席代表為談判達成預定的目標,決定打破這個僵局。他略經思索後,笑了笑,換了一種輕鬆的語氣,避開爭執點,轉而說:“你們e公司的技術、裝置和工程師都是世界一流的。你們投進裝置,我們雙方技術合作,幫我們把廠辦好,一定要用最好的東西,因此,我們一定能夠成為全國第一。這不但對我們有利,而且對你們也有利!”

e公司的首席代表是位高階工程師,他聽到這番話自然很感興趣。氣氛頓時變得活躍起來了,但這只是北方某玻璃廠首席代表欲達成目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在後頭。於是,他乘勢話鋒一轉,接著說:“我們廠的外匯的確很有限,不能買太多的裝置,所以國內能生產的就不打算進口了。你們也知道,法國、日本和比利時目前都與我們有技術合作,如果你們不盡快和我們達成協議,不投入最先進的裝置、技術,那麼你們就要失掉中國的廣大市場,人家也會笑話你們e公司失去良好商機。”

僵局立刻得到了緩解,最後雙方終於達成協議。北方玻璃廠省下了一大筆錢,而e公司也因幫助該廠成了全國同業中產值最高、耗能最低的企業而名聲大噪,贏得了很高的聲譽。轉移話題雖然有一定難度,但需要掌握語言技巧。話題轉移得不好,有時雖然能暫時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但對於大局並沒有什麼益處。話題轉移得巧妙,不僅能活躍調節氣氛,還能為談判去除障礙,鋪平道路。

轉移的話題必須視具體情況和物件因地制宜,就近轉移,不能不著邊際,隨心所欲,風馬牛不相及。

轉移的話題主旨也不能變,雖然不涉及正題,但必須與正題有關,不管繞多少圈子,牛鼻子始終不能放,做到“形散神不散”。

轉移後的話題展開要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符合邏輯、自然而然地向正題靠攏,在不知不覺中使彼此相左的意見逐漸達成交集。話題轉移要想獲得預期效果,就要在語言表達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剛柔相濟。

談判時妙用激將法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四十四回中敘述了諸葛亮孤身去江東談判,以實施聯吳抗曹的戰略,用激將法接連說服孫權、周瑜的精彩情節,真可謂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

諸葛亮先後與孫權、周瑜談判,他大談曹操兵力強大,善於用兵,天下無人能敵,極力勸他們投降曹操,以保全妻子富貴。他甚至建議周瑜把江東美女孫權之嫂大喬和周瑜之妻小喬送給曹操,以求苟活。在孫權、周瑜看來,這分明是奚落他們膽小、無能,不能抵抗曹操。他們哪堪忍受這樣的侮辱,於是,他們下定決心,聯合劉備抗擊曹操。諸葛亮可謂是運用激將法的能手。

人的行為,不僅受理智的支配,也受感情的驅使,激將就是要用話使別人放棄理智,憑一時感情衝動去行事。所以,激將最適合在那些經驗較少,容易感情用事的物件身上使用。

在商務談判中,運用激將法取得談判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

某橡膠廠(甲方)進口了一整套價值200萬元現代化膠鞋生產裝置,由於原料與技術力量跟不上,擱置了4年無法使用。

後來,新任廠長決定將這套生產裝置轉賣給另一家橡膠廠(乙方)。正式談判前,甲方瞭解到乙方兩個重要情況:

(1)該廠經濟實力雄厚,但基本上都投入了再生產,要馬上騰挪200萬元添置裝置,困難很大;

(2)該廠廠長年輕好勝,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甘示弱,甚至經常以拿破崙自詡。對內情有所瞭解後,甲方廠長決定親自與乙方廠長進行談判。

甲方廠長:“昨天在貴廠轉了一整天,詳細瞭解了貴廠的生產情況。你們的管理水平確實令人信服。你年輕有為,能力非凡,真讓我欽佩。”

乙方廠長:“哪裡哪裡,老兄過獎了!我年輕無知,懇切希望得到老兄的指教!”

甲方廠長:“我向來不會奉承人,實事求是嘛。貴廠今天辦得好,我就說好;明天辦得不好,我就會說不好。”

乙方廠長:“老兄對我廠的裝置印象如何?不是說打算把你們進口的那套現代化膠鞋生產裝置賣給我們嗎?”

甲方廠長:“貴廠現有生產裝置,在國內看,是可以的,至少三五年內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關於轉賣裝置之事,只是有兩個疑問:第一,我懷疑貴廠真有經濟實力購買這樣的裝置;第二,我懷疑貴廠有或者說能招聘到管理、操作這套裝置的技術力量。”

乙方廠長聽到這些,覺得受到了甲方廠長的輕視,十分不悅。於是,他用炫耀的口氣向甲方廠長介紹了本廠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表明本廠有能力購進並操作管理這套價值200萬元的裝置。

經過一番周旋,甲方成功地將閒置了4年的裝置轉賣給了乙方。

運用激將法一定要因人而異,要摸透對方的性格脾氣、思想感情和心理。激將法不宜用在性格內向、謹小慎微的人身上。因為這些人會把那些富於刺激性的語言視作奚落和嘲諷,因而消極悲觀,喪失信心,甚至產生怨恨心理。對那些老謀深算,富於理智的“明白人”,也不宜使用這一方法,因為他們根本不會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