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善於洞悉人心:瞬間看透他人的心思1
校園全能高手 末代修士 邪祖 魔戒之王 驅魔逐妖 驚悚樂園 凌晨兩點半 寄生體 美人祭 無間情人
第四章 善於洞悉人心:瞬間看透他人的心思1
人們常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這恐怕也道出了“人心難測”的道理。有人說不要輕易相信他人,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交際過程中,與其感嘆人情冷暖,我們不如練就洞悉人心的技巧,只要很好地掌握了這種技巧,就意味著你可以在瞬息之間,看透周圍的人和事,洞察一個人內心深處潛藏的玄機,可以讓你以不變應萬變,從而使你在人生的大舞臺上左右逢源,盡情揮灑。
氣質是人的綜合反映
氣質是人的學識、修養和內心世界綜合的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和他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氣質常常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方式,而行為又表現為與氣質相吻合的特徵。辨別一個人的氣質,對於合理調配人的行為規範是有重要影響的。
所謂氣質,是先天的德性、穎悟、人品與後天的培養、修煉、知識積累的總和,它涵蓋的方面很多。一般而言,有知識不等於有化,有化不等於有涵養,有涵養不等於有人品。所以,囊括知識、化、涵養的是人品而非其他,四者的綜合才能形成獨特的“氣質”。氣質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即你的精神面貌和總體素質,你的人生閱歷總和,你的畢生積累之大成。它反映在你的舉手投足之中,體現在你的為人處世之上,更流露在你的言談話語之間。
氣色的變化還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心態:憂懼害怕的顏色大都是疲乏而放縱,熱燥上火的顏色大都是迷亂而汙穢,喜悅歡欣的顏色都是溫潤愉快,憤怒生氣的顏色都是嚴厲而明顯,嫉妒迷惑的顏色一般是冒昧而無常。所以一個人,當他說話特別高興而顏色和語言不符時,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其口氣嚴厲但顏色可以信賴時,肯定是這個人語言表達不是十分流暢敏捷;如果尚未出言便已怒容滿面時,肯定是心中十分氣憤;將要說話而怒氣衝衝時,是控制不了的表現。所有上述這些現象,都是心理現象的外在表現,根本不可能掩飾得了。
“色”是一個人情緒的表現,“色”愉者其情歡,“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動聲色之人,需從其他角度來鑑別他們的情緒狀態。
從今天的觀點來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確實與先天氣質有關係。要了解那些從孃胎裡給我們帶來的氣質特徵,對照下列內容可以有一個大體的瞭解:
(1)積極型
積極型的人剛毅勇敢,不輸他人;在別人的眼裡,他是一個有作為的人;不重利,認為得利必有失;堅信自己的信念;善於自我解釋;經常積極、活躍地活動,與自己的心情好壞無關;動手能
力強,自我傾向性強;不易接受他人意見;做事有恆心,失敗了不灰心,頑強奮鬥,堅持到底;不受他人情緒好壞的影響。
(2)躁鬱型
躁鬱型的人能與性格古怪、思維方法不一樣的人輕鬆往來;樂意為他人服務;聽到悲哀的話,立即為之感動;做事衝動,常辦錯事;常被他人稱為好好先生;遇事不冷靜思考,就立即採取行動;服從分配,上司叫幹啥就幹啥;對初次見面的人很容易親近;能輕鬆地與人談笑,開玩笑;不古怪,不彆扭。
(3)黏著型
黏著型的人做任何事一開始就孜孜不倦,有耐心;常被人指責為不通融合群;做事毫不馬虎;與人交往中絕不缺情,正義感很強;處理事物時,原則性很強,但方法不太漂亮;常勃然大怒;專心處理一件事時,未做完之前,其他事一概不管;心情好時,動作也來得慢;一方面積極,一方面保守;喜好潔靜。
(4)分裂型
分裂型的人不善交際,獨自一個也不寂寞;寧願多思考,也不輕易採取行動;呆呆地好像在想什麼問題;對他人的喜怒哀樂並不介意;人家都娛樂時,他會為自己的某一件事而憂慮;有點神經質,對世俗的反映顯得遲鈍;給人的印象是冷淡,不易親近;並非惡意,但有時會挖苦人家;進入新環境中,不容易與他人親近;對任何事物總是從廣泛的角度去深思理由,不喜歡在某一規定範圍內行動。
(5)折中型
折中型的人有時含著微笑講話,有時卻冷淡對人;時常無緣無故地不耐煩、大發雷霆;平時心情悲觀,但有人安慰時顯得高興、愉快、任性,說話表情過分;相通道聽途說,容易接受他人暗示;喜歡華麗,好擺闊氣;有時顯得撒嬌;多嘴多舌,但感情冷淡;喜好炫耀自己。
(6)否定型
否定型的人內心煩惱,但表情上不表露;自卑感強;做什麼事都猶豫不決,沒有決心做下去;不希望想的事,偏偏要留在腦子裡想;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表現出恐懼之感;自己做過的事,時常掛念在心裡;對做過的什麼事都沒有滿意的時候;已經過去的不順利的事,還永遠記在心裡,悶悶不樂;意志消沉,沒有耐心;應該說的,不敢說出來。
除人的型別之外,血型也是影響氣質的重要因素。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血型特徵,氣質特徵和性格特徵。血型特徵與氣質特徵都以遺傳因素為主,絕大多數成分產生於先
天,而性格特徵則因人的後天修養累積而成,可以改變,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影響人的氣質特徵。概括地說,氣質既是內在的修養,又是外在的表現。人可以用知識來彌補氣質上的不足,遮掩其中的缺點,並使優點發揚光大。
表情是內心的真實寫照
正所謂“相由心生”,臉的情態與性格有著必然的密切關係,我們不難從一個人的性格推斷出他大致的表情,也不難從一個人的性格判斷他常具的表情。
在高明的觀察者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狀況的“海報”。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在人類的心理活動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緒表面化的動作,中國傳統的人相學以臉型、相貌等佔測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是有失偏頗的,但如果憑面部表情來推測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當的準確性的。
(1)性格達觀的人
這種人一貫心情開朗愉快,表現得無憂無慮,不會杞人憂天,自尋煩惱。總是給人微笑的印象,面部肌肉較為鬆弛、平滑,兩脣微張,嘴角上揚,腮部的肌肉突出,抬頭紋和眼角下的皺紋表現得較明顯。
(2)性格內向的人
這種人平時安靜沉穩,處事謹慎人微,但在具體工作中常“前怕狼,後畏虎”,優柔寡斷,性情孤僻。他們行為舉止較為緊張,給人很不舒服的感覺,兩脣緊閉“一”字形,顯得嘴小了些,脣頰相接部位的皺紋和眼角皺紋表現得較明顯。
(3)性格幽默詼諧的人
這種人時常保持快樂的心態,動作滑稽,言談輕鬆詼諧、妙趣橫生。他們的面部表情是嘴角上揚,口為上凹弧狀,而眼眉挑起成上凹弧,恰好與口的上凹弧遙相呼應,眼睛眯成一條縫,總有一種讓人忍俊不禁的感覺,抬頭紋和眼角下的皺紋表現得較明顯。
(4)性格憂鬱的人
這種人常常情緒苦悶、孤獨、焦慮、憂愁。其表情拘謹,極不舒展,眉間紋、人中紋和脣下紋一般表現都比較明顯。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對葉琳娜的面部表情有這樣的描寫:“她的脣際,當她沒有笑容時,卻有一抹幾乎看不見的線痕,表現出一種隱祕的永在的焦慮。”屠格涅夫筆下葉琳娜脣際的這抹“線痕”,正是她漂泊生涯中長期鬱積心頭的焦慮刻在她面部肌肉上的痕跡。
人的大腦分為兩半球,發自內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腦控制,卻具體反映在左臉上;而左腦則專司理智性感情(即經過剋制和偽裝的感情),然後反映在右臉上。因此左臉的表情多為真的,右臉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感情,必須強迫自己去觀察對方的左臉。
從表情的動作上,能夠一眼洞察別人的內心動機,春秋時期的淳于髡就是這樣一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