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十四章 入主河北

第三十四章 入主河北


婚婚欲愛:總裁冤家來討債 強取豪奪 桃花朵朵:惡魔男團求放過 遍收天下美嬌娘 青神傳 妃常穿越:太子的囂張萌妻 高中籃球風雲 牛男 凶神醫生 大官人

第三十四章 入主河北

當身在許昌的曹操得到冀州傳來的訊息之後,心下又涼了一半,原本他的打算是趁袁氏兄弟自相殘殺之際入侵河北,可是沒有想到,一切的一切都被那個叫高幹的宿敵破壞了,他的計劃落空了,眼下河北民心、軍心歸於高幹,他就算舉動北上也佔不到什麼便宜了,且高幹在黎陽、牧野一線佈置了三萬精兵,攻破這道防線就不容易。

高幹接收河北之後,派人將袁氏三兄弟護送為晉陽,封袁譚為鎮南將軍、新豐候;封袁熙為鎮北將軍、永安候;封袁尚為鎮東將軍、成平候,將逢紀調往長安任職,田豐為鄴城太守,調辛評協助韓猛駐守武關,調沮授前往青州撫民,提拔田豫、田疇、韓衍、崔浩、劉獻等人之力河北之地,郭圖在高幹入主河北之後,見到張合、高覽得到重用,害怕高幹報復,星夜逃往曹操處去了。

高幹入主河北,進駐鄴城,封方謙為大都督,總攝關中諸事,自己留守河北之地。方謙回答長安之後,開始大興土木,重建洛陽,當年董卓一把火燒燬了洛陽,洛陽殘敗不堪,但是整體框架還在,所以並不是十分困難,他們也不缺少錢糧,方謙一邊重建洛陽城,一邊實行改革,漢末軍政制度經過近百年的折騰,已經混亂不堪,在冀州之時,方謙就與高幹商議過,可以先借鑑後世的三省六部制度,且要重視工商業的發展,注重化底蘊的積累。

在這個年代,有學識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機會進行學習,入世做官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寒門學子難有出頭之日,方謙就是要打破這種沉例。但是方謙也明白不是短時間的事情,畢竟尊卑之分的思想在這個年代已經入骨了,所以方謙覺得,當務之急是需要人,開辦學堂需要大量的人才,讓那些世家子弟是做事,他們肯定不會盡心盡力的。為此,高幹數次上門拜訪當世大儒管寧、邴原、王烈,且徵辟應劭、張珔、甘始、樊阿等人在長安、鄴城建學宮,以儒學為主,兼宣揚法家、墨家、兵家、道家、農家、陰陽家、雜家等學說,一時間長安、鄴城兩地風大盛,大有稷下學宮的氣象。

高幹、方謙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威望,另一方面是為了培養一些人才,方便自己後面改革舉措的實施。透過這次學大會,高幹也得到了幾個人才,協助自己處理河北軍政。華夏大地,各路諸侯都在休養生息,積蓄實力,暫時迎來了和平安定。

建安七年除夕之前,高幹召集諸將群臣齊聚鄴城,一時間鄴城是群英薈萃、豪傑紛聚,熱鬧非凡,連駐守隴西的法正、簫關的郭援、武關的韓猛、北地的龐德、晉陽的袁氏兄弟都被高幹召集回了鄴城,高幹聚叢集傑,開辦宴席,在鄴城官邸大宴群雄。自從高幹領河北之地以後,許多新一代人才被選拔,高幹抱著唯才是舉的想法,提拔了許多青年俊傑,其中包括沮鵠、陳震、郝昭、韓德、辛毗、徐盛、、王昶、、牽招等,一時間高幹勢力大增,兵馬三十萬,手下戰將千員,錢糧充沛。但是高幹在方謙的勸說下,派出眾議,不急於開疆擴土,而是整飭內政,變革軍制。

鄴城大將軍府內,高幹高坐在首位之上,武官員分列而坐,酒足飯飽之後,高幹才撤下宴席,而後商議正事。

“再過十天就是除夕了,這次把諸位召集到鄴城,一方面是為了許久不見、相聚敘敘情義;另一方面是為了商議變革之事,天佑,你說說吧!”高幹起身說道。

方謙起身上前接著說道:“如今我軍佔據黃河之北,從隴西到渤海東西橫跨三千里,這麼長的防禦,軍政瑣事多如牛毛,一旦南方有變,這數千裡防線難以兼顧,所以,必須要實行軍制變革,一方面是為了加固防線、抵禦南方,另一方面是為將來收復河南之地做準備。”

這時田豐站起身詢問道:“不知主公如何變革?”

高幹答道:“一,組建更強大的水軍,我欲組建兩支水軍,分別是黃河水軍與渤海水軍,黃河水軍雖已組建三年,卻戰力不強。”

甘寧聽到這裡,連忙起身請罪道:“黃河水軍歸末將統帥,黃河水軍不成體統,都是末將之罪,請主公責罰。”

高幹擺擺手,連忙說道:“興霸不必自責,興霸有樊噲之勇,我心裡清楚,你統軍作戰可以,訓練水軍並不擅長,我心裡明白,並不是你的過錯。”

甘寧感激的叩首謝道:“多謝主公!”

高幹繼續說道:“我與天佑商議之後,發現有一人可勝任啊,此人精通水軍,卻一直被我等埋沒了,此人正是長安太守蔣幹,子翼啊,你與周瑜周公瑾乃是同窗好友,他可是水站的行家,你不會不會吧?”

聽到高幹話,眾人一齊望向蔣幹,蔣幹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起身笑道:“水站雖不精通,也略知一二,可是一直我乃一士,如何能兼顧水軍訓練?”

方謙笑道:“子翼過謙了,周瑜可以為儒將,子翼為何不能。”

高幹也說道:“除了子翼,無人能夠勝任啊,子翼切莫推辭,從今日起,我自領水軍大都督之職,子翼為水軍副都督,行大都督之權,撥調七萬大軍,於渭南訓練水軍,三年後,從中抽調兩萬,訓練渤海水軍,五年之內,務必訓練出一支強勁的水軍,凌江將軍甘寧、討寇校尉協助。”

蔣幹聽到任命,連忙叩拜道:“多謝主公信任,蔣幹絕不有負主公重託。”

高幹欣慰的笑道:“如此有勞子翼了。水軍的問題解決完了,那就談談騎軍的事情,我軍有五萬鐵騎,可惜戰力不強,也是缺少訓練,除了遠將軍的五千風龍鐵騎,其餘騎兵還需要訓練,所以我欲將騎兵分作五軍,除了原有的五千風龍鐵騎,再抽調五千幷州騎兵交予遠,訓練出一萬風龍鐵騎;撥調一萬幽州騎兵交予子龍,子龍出身白馬義從,希望子龍再現白馬義從的雄風;撥調一萬關中騎兵交予龐德、閻行,組建西涼精騎,加封龐德為振威將軍,龐德為主將、閻行為副將;其餘兩萬騎兵一萬駐守關中,一萬駐守河北。”

眾人叩拜謝封。

“水軍七萬、騎兵五萬,還有步軍近二十萬,將步軍分作作戰兵與屯田兵,凡事年紀低於十八歲、高於四十五歲者都劃為屯田兵,他們為了國家征戰,不能冷了他們的心。”

接著,一系列的命令從高幹口中發出。

“武關守將韓猛調任河內太守,由郝昭接任;簫關守將郭援調任河東太守,由韓德接任;陳倉守備交予趙昂;長安令由逢紀接任;晉陽就交於沮授;武都太守由辛評接任……”

“任命方謙為大都督,繼續統攝關中軍政;任命陳宮為青州刺史,辛毗、劉獻佐之,處置青州政事,張遼為平東將軍,負責青州軍備;審配為幽州刺史,田疇、田豫佐之,處理幽州政事,趙雲為平北將軍,負責幽州軍備;我親自提調冀州與幷州軍政……”

這一場宴會,諸人各有封賞,就連袁氏三兄弟都領了賞賜,雖然高幹不知道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隻要他們安分守己,這一輩子都不會為難他們。同時,在方謙的建議下,高幹統計所屬土地人口、重新丈量土地,一道道政令、軍令從鄴城發出,傳往各地。這一場風暴在河北之地掀起不小的風浪,冀州十數個世家聯合起來準備反抗,還在謀劃之時在一夜之間被滅,頓時反對之聲銷聲匿跡,冀州世家俯首聽令,關中、幷州土地改革進行的很順利,在高幹入主幷州的時候,世家就被打壓的所剩無多,關中世家因為先前的十年動亂,有實力的都已經遷移到了河南中原之地,而幽州在公孫瓚主政之時也被打壓的所剩無幾,青州早在黃巾之亂的時候,世家就被滅的差不多了,冀州在高幹的強勢之下,也安定下來,土地改革,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