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聯合劉備
偏不嫁大人物老公 重生之外星艦長 錯嫁——寵冠六國 碎空戰神 帝神巔峰 混沌八皇 本王的王妃來自天堂 網遊之修羅劍 嫡枝 迷途其未遠
第三十五章 聯合劉備
高幹在鄴城大宴三天,三天過後,各路人馬迴歸本職,方謙回到關中後,收到武關傳來的諜報,新野劉備遣使前來關中拜見方謙,因為方謙尚未歸來,新任武關守將郝昭不知道如何處置,於是將使者留在了武關之中,等待方謙回來之後再行處置。
如今的關中不比先前了,先前是物薈萃,如今都被調往各處,留下的除了新派來的逢紀、楊林、崔浩,也就黃忠、成公英、高順三個老人了,張燕在汜水關守衛,成公英在潼關,蔣幹去了渭南籌備組建訓練水軍的事情,長安城內也就一個黃忠了,方謙突然發現連一個可以商量的人都沒有了,心裡也不免失落起來。
對於劉備,方謙雖說沒有多少好感,對他的印象都是從電視與書本之中得來的,但是方謙還是很佩服他的,他就像是不死小強一樣,從黃巾起義到現在都已經二十年了,劉備是屢戰屢敗,但是卻一直鍥而不捨、屢敗屢戰,這種精神方謙自問是不如劉備的。
方謙回到關中,下令郝昭派一百甲士護送使者從武關經青泥隘口、藍田到長安,十日後,劉備使者孫乾到達長安,方謙讓周倉代替自己前去迎接,隨後面見了孫乾。
孫乾是一個年近四旬計程車,身材修長卻精神抖擻,方謙對待孫乾很是客氣。
“不知公佑先生此次前來有何貴幹?”
在宴請孫乾的宴席上,方謙與孫乾邊吃邊聊起來。
孫乾聽到方謙的詢問,連忙放下手中的食器,恭敬的說道:“啟稟大都督,我主此次命在下前來乃是為了與大都督聯合,與河北結成聯盟對抗曹賊。”
其實方謙也猜到了幾分,但是還是裝作不懂的問道:“先生這是何意?劉皇叔欲與我軍聯合?”
“正是!”孫乾答道。
方謙繼續詢問道:“劉皇叔對大漢朝廷忠心耿耿,這些年為了匡扶漢室不遺餘力,我也甚是敬佩,如今劉皇叔暫息新野,與荊州劉景升同仇敵愾,荊州富足,帶甲之士二十萬,錢糧充足,劉皇叔為何還需要與我軍聯合呢,還請先生名示?”
孫乾聽到方謙的詢問,知道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雖年歲不大,但是心機深沉、機敏聰慧,自己也不必和對方繞圈子,還不如開門見山以示誠意。孫乾欠身嘆息道:“不瞞大都督,我主雖貴為皇叔之尊,卻無半寸土地,卻只得棲身新野小城,原本是為了聯合劉荊州一同抵抗曹賊,可是劉荊州只欲自守、不思進取,雖用我主,也防著我主,我主雖有抗曹之志卻兵微將寡無抗曹之力,所以我主希望聯合河北,共同抗曹,先君袁公一生也是為抗曹殫精竭慮,如今高大將軍也是積極抗曹,我主覺得,只有河北之士才是真正的義軍,所以我主令我出使關中,大都督乃是大將軍帳下最親近之人,只要大都督點頭,大將軍一定會同意的。”
方謙想了想,回答道:“我主欲與劉皇叔聯合久矣,如今劉皇叔願意,我主也定當歡喜,公佑先生儘管放心,聯合之事,我願一力促成,連劉抗曹。”
聽到方謙的話,孫乾心內提著的石頭也放了下來,鬆了一口氣,欣喜答道:“如此,多謝大都督!”
方謙擺了擺手,笑道:“先生言重了,既然是盟友,我還想送兩份大禮與劉皇叔,還請皇叔笑納!”
孫乾有些吃驚,不知道方謙意欲何為,好奇的詢問道:“不知大都督所說的大禮是?”
方謙笑道:“數萬精兵,一郡之地。”
聽到這裡,孫乾嚇了一跳,顫聲詢問道:“大都督是什麼意思?”
方謙看著孫乾有些好笑,笑著答道:“數萬荊州兵,南陽一郡之地。我欲出兵八萬進駐武關,揚言攻取荊州,劉表必然畏懼,荊州無可用之將,蔡瑁張允要防範江東,劉表必定讓劉皇叔出兵抵擋,劉皇叔以兵力不足為由,請劉表增兵,倒是劉皇叔與我軍兩路夾擊南陽之地,南陽之地只有三萬守軍,守將滿寵比不是我等聯軍的對手,劉皇叔取南陽並不太難,我請我主在河北出兵呼應牽制曹軍,如此南陽之地必將屬於劉皇叔,有南陽富庶之地,劉皇叔才有資本與曹操抗衡,到時劉皇叔再將我們兩軍聯盟的訊息傳出去,曹操害怕我軍襲其後,劉表畏懼兩軍聯盟,劉皇叔必將穩據南陽。”
聽到方謙的一番謀劃,孫乾是冷汗直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樣的謀劃,讓孫乾對眼前之人又敬又畏,方謙的大禮**毋庸置疑,但是孫乾還需要請示劉備,他不敢輕易答應。
“此等大事,在下不能獨斷,還需要回去請示我軍主公,才能答覆大都督。”孫乾答道。
方謙無所謂的說道:“不急!不急!回頭我派使者跟隨先生祕密前往新野,明日先生就先回新野,沿路傳言先生乃是被我亂棍趕出長安城的,希望先生忍耐一下,受些委屈!”
“無妨!為了興漢大業,受些委屈又何足道哉,在下十分敬佩大都督的智謀,滴水不漏啊!”
方謙聽到孫乾的誇讚,有些不好意思的。第二天清晨,方謙派出衛士將孫乾趕出長安城,劉備與河北修好的訊息迅速傳開,但是沒人知道,在孫乾的使者隊伍之中,還夾帶著方謙派去的使者。
得到訊息的各路諸侯,都是各懷心思,曹操得到探報之後,笑的合不攏嘴,在他的人生之中,有很多敵人,袁紹、袁術、呂布、孫堅……可是如今,活著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劉備,其他人都已經化為黃土,唯獨這個劉備像是打不死一樣,從徐州到汝南,重兵圍剿都沒能消滅他,得知方謙將劉備的使者趕出長安城的時候,曹操心情大好,而劉表卻是很鬱悶,在名義上,劉備是他的下屬,新野是他的地盤,只不過是讓劉備暫居的,要不是為了防範北面的曹操南侵,劉表並不願意收留劉備,得知劉備私自與高幹聯盟,劉表很是氣憤,不過後來聽說劉備的使者被方謙趕出長安,劉表也不打算計較了,畢竟荊州北門還需要劉備。
新野城內,劉備的書房之中,方謙派出的使者楊林正在與劉備商議著,楊林將方謙告訴孫乾的建議表達給了劉備,只要劉備點頭,楊林的任務就完成了。
聽完楊林與孫乾的話,劉備有些為難的說道:“我與景升兄乃是宗室兄弟,如此算計與他,豈不是太過不仁不義。”
楊林勸道:“劉皇叔嚴重了,如今大漢社稷岌岌可危,個人名譽又算得上什麼,重振大漢江山才是最重要的,在新野一座小城,如何發展實力,只有奪得南陽富庶之地才能有抗曹之本,還望皇叔以江山社稷為重,”
聽到楊林的一番話,劉備也動搖了自己的原則,回答道:“先生說的正是,個人是小,江山為大。既如此,我軍願與河北結盟。”
“我們兩軍聯合結盟,匡扶漢室,指日可待啊!”楊林笑道。
隨後,兩軍祕密簽訂盟約,劉備還帶楊林檢視了自己的兵馬楊林也很是敬佩劉備,飄零半生,卻有那麼多的死士相隨,劉備軍馬雖不多,只有區區兩萬人馬,但是各個都是百戰死士,戰力強悍。在楊林臨走之際,還依照方謙的指示,向劉備舉薦了荊州人才龐統、魏延。這是方謙特意交代的,就是為了增強劉備的實力,龐統落入江東的手上比落入劉備手上要好得多,方謙知道,三五年之內,他們是沒辦法奪佔荊州的,劉表快要嗝屁了,說不定蔡瑁將荊州送給曹操,這樣還不如交給劉備,荊州是四戰之地,東有孫權、西有劉璋、南有南蠻、北有曹操,劉備會很難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需要一個智謀之士輔佐,所以方謙將龐統推薦給了劉備。
給讀者的話: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三國,或許在下寫的不盡人意,但是卻是努力了一把,不管如何,一定完本,希望獲得更多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