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小混混的穿越 帝少心尖寵:嬌妻,不準逃 豪門首席的麻辣嬌妻 如來魔指 氣破星河 田園巧婦 至高召喚系統 仙劍 網遊破殺 宦海風
第9節
“衝啊殺啊” 呼喊聲,軍號聲,槍彈聲,炮彈聲,似翻江倒海,如千百面鼙鼓擂動,這是人工製造的使人膽寒的震撼。 戰爭,像一部絞肉機,毀滅著身軀。 戰爭,像一副催化劑,張揚著靈魂。 幾次火光對火光的近距離搏殺。 幾次閃光對閃光的刺刀格鬥。 幾次鮮血對鮮血的撕打。 **團的第二營和第三營攻破敵軍的桃林鋪第一道防線,進入到敵人陣地縱深地帶。 “團長,我們已三面受敵”第二營營長許繼慎向葉挺報告。由於**團過於突前,在兩廂策應的第七軍第二路和第三十五團沒有擊潰正面之敵,而拖在了後面,致使**團孤軍深入,左右遭到敵陣地兩面夾擊和正面阻擊。 “直插敵前沿陣地”葉挺命令官兵奮力向前進攻。 “是”許繼慎率領第二營官兵,一個百米衝刺,突進到敵人的最前沿。 猝然間,許繼慎覺得胸部一熱,低頭一看,原來是胸部被敵人的子彈打穿,鮮血如泉,上衣的下襬和褲子全部被浸透了。他忍著劇痛,舉槍高呼:“向前衝,不要管我,只准前進,不許後退”說罷,踉蹌著繼續往前撲。 “預備隊,把許營長一定搶救下來”葉挺見狀,急忙向預備隊第一營和特別大隊下了死命令。 於是,預備隊第一營和特別大隊向敵陣地一頓猛烈射擊,趁機把許繼慎搶救到安全地帶。 孫子兵法虛實篇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葉挺十二年前在廣州陸軍小學讀書時就自學了孫子兵法、政要論兵要等一類兵書,並且對一些謀略熟記於胸。眼下,在實戰中遇到這種特殊情況,“兵無常勢”的箴言就化為支配他神經中樞的主宰力量。 “書中自有黃金屋”。多讀書,將受益無窮。 為了突破敵前沿陣地,葉挺毫不猶豫地變化兵力部署,將警戒敵鐵甲火車的團機槍連、向第二營左翼展開的第一營和第一營的一連攻擊隊,全部集中在第二營進攻方向,形成重拳,命令團參謀長周士第指揮,奮力搶佔制高點印斗山,來個突破一點,帶動全盤。 葉挺這一變化,使得敵人一時摸不著頭腦。 團參謀長周士第帶領官兵們一個近距離衝殺,卷席般將印斗山的頑敵忽地掀到了山下,除了擊斃者外,其餘的敵軍帶著方才還插在印斗山以壯軍威的大旗抱頭鼠竄。 接著,佔據印斗山制高點的**團,以凶猛的火力向左右兩廂的敵陣地掃射,立刻打亂了敵軍的陣腳。這時,其他攻擊部隊也紛紛趕了上來,在**團的策應下,向東起印斗山,中為賀勝橋,西至鐵路西的上千米敵軍陣地發起雷霆般的轟擊。一千多士兵把冒著砭人寒氣的雪亮刺刀刺向敵人的胸膛,霎時間敵人堅固的陣地山崩一樣呼隆隆地坍塌了,幾萬名敵軍連跑帶滾,形成一條巨大的洪濤,翻卷而下。 “殺殺殺”這時,就在賀勝橋通往北面的幾條路口,在敵軍內部,一場滅絕人性的屠殺正在血腥中進行。 凶神惡煞般的督戰隊,妄圖用殺一儆百的辦法來阻擋大批不戰而逃的敵軍。督戰隊每個人手持一支手槍和一把大刀,來一個退怯者就殺一個,手起刀落,人頭掉地,不管是士兵、連長、團長還是旅長,統統處死。就在大批潰逃的敵軍還沒有湧過來之前,已有幾個團長和上百名士兵的頭顱被砍下來掛在路口的樹上。但是,物極必反。逃跑的敵軍見督戰隊這樣慘無人道,抱定“跑也是死,不跑也是死”的念頭,一面瘋狂地叫罵著,一面向督戰隊開火,力圖殺開一條血路,繼續逃命。 “娘那x,給我架起機槍,統統把他們打死在橋頭”龜縮在一個掩蔽所裡督戰的吳佩孚發瘋似的咆哮著,臉色氣得鐵青,兩隻眼像得了狂犬病一樣血紅,唾沫星子滿天飛,宛如一隻發怒的母狗一樣狂吠著。 不多時,督戰隊在賀勝橋鐵路兩端架起幾挺機槍,烏黑的槍口噴著火蛇,將湧向橋頭的敵軍的屍體壘起一層又一層,不到半個鐘頭就有了半人高。賀勝橋下,浮滿死屍,只見浮屍不見水,百米以外的水面一片血紅。 乘勝追擊是葉挺的用兵之道。追擊者似雄鷹撲食,潰逃者如喪家之犬,窮而追之,最易擴大戰果。 **團佔領賀勝橋後,葉挺立刻命令乘勝追擊。 “去牽吳大帥的牛鼻子”**團的官兵高喊著衝下賀勝橋,在迷濛的硝煙中突然發現側前方三百米遠處一列掛著“吳”字旗幟的鐵甲火車在倉皇逃走,車身一歪一顛的,像被打斷了一條腿的驢。 這輛被炮火擊中一節車廂的鐵甲火車就是吳佩孚親臨賀勝橋督戰的指揮車。車內連聲吼叫著“快開車”的吳佩孚,嚇得面如土灰,頹然地癱臥在虎皮沙發上,頗似一隻苟延殘喘的老狗。 **團見吳佩孚的鐵甲火車已經追不上了,一口氣向潰敗的敵軍追擊了三十多里,擊斃和俘虜的敵軍不計其數。 吳佩孚的嫡系人物劉玉春在日後寫的百戰歸田錄中這樣描述賀勝橋一戰:“橋上佈滿死屍,橋下浮屍至不見水面。戰後點員,本師計十五旅及補充團、炮兵連、工兵連、輜重連、衛生連凡五千員,傷亡三千零五員。團長三員,陳獻斌陣亡,拜偉重創,周楫被俘。營長九員陣亡及不知生死者七員。連長四十二員陣亡,及不知生死者二十五員。其排長以下不能遍舉。其他各部所餘,陳嘉謨一師餘三千名,其衛隊一團餘一千二百名,宋大霈一師二千名,孫建業一旅四百名,張佔鰲一旅三百名,餘蔭森一旅二千名,孚威之衛隊一旅亦僅一千零五名” 這就明確無誤地表明,賀勝橋一戰,吳佩孚的幾萬名的嫡系部隊損失過半。賀勝橋變成了吳佩孚的斷魂橋。
第八章本章字數:5905 最新更新時間:2015040917:26:220
喋血武昌城,鐵血男兒北伐奏頭功。 北洋軍閥頭子吳佩孚賀勝橋一敗塗地,丟盔卸甲地龜縮到他的老巢武漢三鎮。 “既生瑜,何生亮”吳佩孚想起三國演義中周瑜絕望的哀嘆,煩躁地不等衛士為他接過帽子,自己惱怒地把帽子摔在虎皮沙發上,向副官一聲恫喝:“把劉玉春給我找來。” “總司令,第八軍軍長劉玉春聽候訓示”不多時,劉玉春筆直地站立在吳佩孚面前。 “我任命你為武昌守城總司令,統轄湖北督軍陳嘉謨等部隊,要給我堅守住武昌城,不能有失”吳佩孚厲聲釋出完命令,馬上語氣“玉春呀,你是我最喜愛的戰將,這次武昌安危均系你一身,你的責任重大呀”吳佩孚知道此刻採取收買人心的辦法比頒佈什麼制裁法令都管用。 果然,劉玉春感激涕零地“喀嚓”一個立正,挺胸發誓:“玉春不才,承蒙總司令抬愛,玉春受恩深重。玉春就是肝腦塗地,也要力保武昌不失” 劉玉春立下“力保武昌不失”的誓言並非完全是一時衝動而誇下海口。這武昌城位於長江南岸,四周有堅固的城牆,全長約六十華里。城高兩丈有餘,城外護城河深二三米,有大小城門九座。城內的蛇山橫貫其間,憑高俯瞰全城。城北瀕臨長江,東有沙湖,南有洪山,西有南湖。城郊四周平坦。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之劉玉春傾心竭力做好與北伐軍決一死戰的準備,把凡是能調動的兵力和軍事器械一古腦兒都運至四周城闕及城垛,北伐軍要想破城而入的確難上加難。加之吳佩孚坐鎮漢口的“聯軍總司令部”,並附以高汝桐師固守,調暫編第二師劉佐龍部守漢陽,與武昌形成隔江鼎足而立的態勢;吳佩孚又急忙聯絡孫傳芳部隊出兵湘鄂,妄圖斬斷北伐軍後路。所以,劉玉春決心誓與武昌城共存亡,以此報答吳佩孚對他的“重恩有加”。 九月的武漢秋雨霏霏,一陣陣風吹過,頗有些涼意。 北伐軍第四軍攻佔賀勝橋後,稍事休息,立刻逼近武昌城郊。 葉挺**團佔據武昌通湘門一帶距城數百米外的一片疏落的農舍。 北伐軍抵達武昌的有第四軍、第七軍和第一軍的第二師。 唐生智任攻城司令,陳可鈺任副司令。 攻城司令部決定:趁吳佩孚退居武昌立足未穩,立刻由第四軍第十師和第七軍一部及第一軍第二師向武昌城發起攻擊。 攻城的部隊都知道,攻破武昌城可能是徹底打敗吳佩孚的最後一戰,搶先攻進武昌城就是在北伐中立了特功。所以,個個表現得十分英勇。 但是,由於武昌城太高,敵軍火力太猛,攻城部隊又缺乏物質準備,連起碼的登城的梯子都沒有,因此在遭受重大傷亡後被迫退了下來。 欲速則不達。 翌日,李宗仁任攻城總指揮,陳可鈺任副總指揮。決定第二次攻城。 這次攻城,針對第一次攻城失敗的原因,決定每個擔負攻城的團挑選三四百名粗壯的官兵,組成奮勇隊即敢死隊,攜帶攀援城牆的長梯和繩索以及手槍、手榴彈等短武器,奮力殺上城頭,其餘攻城隊伍隨之魚貫衝擊,一舉將武昌城拿下。為了做到各個擊破,對攻城區域做了明確劃分:第四軍和第一軍第二師,進攻通湘門至武勝門之線的南門和東門地區,第七軍進攻中和門至望山門之線的西門地區。對於各師各團的攻城範圍,又做了明確的劃定。 葉挺**團進攻通湘門。 “第一次攻城,我們**團擔任預備隊,沒有接敵。這次攻城,指揮部叫每個團打亂建制組成一個奮勇隊,我們團怎麼辦”葉挺在擴大的黨支部幹事會上,徵求大家的意見。他知道,誰參加奮勇隊,就意味著犧牲呵 “我看,我們團每個營都是一把尖刀,官兵勇猛,敢打硬仗,就不必打亂建制了。”第一營營長曹淵首先發表了意見。 “我同意曹淵的意見。”第二營營長許繼慎馬上表示支援。但他說完略一停頓,馬上又講,“團長,這個奮勇隊就由我們第二營擔任吧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不、不”第一營營長曹淵聽完急了,騰地站了起來,“團長,二營在攻打汀泗橋和賀勝橋中一直擔任前衛任務,傷亡減員比我們第一營多,這一次輪也該輪到我們一營擔任一次前衛任務了。許營長,你說要擺擺平,是不是這麼個理兒”他的話柔中寓剛,使人難以反駁。 “不,還是由我們第二營擔任。”第二營營長許繼慎的語氣雖然十分堅決但缺乏與曹淵匹敵的理由。 “你們兩個營長就不要爭了。誰當奮勇隊,誰就準備為革命捐軀,其品格,為人楷模,感人至深哪”葉挺動情地看著他這兩位可敬的營長,推心置腹地說完,眨了眨發酸的眼睛,“我看曹營長講的爭當攻城先鋒的理由很充分,那就由一營來擔當吧。”葉挺說到這裡打了個噸兒,“不過,曹淵同志,回去後要給全營同志做好政治工作,使同志們都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為革命準備付出一切,打出我們**領導的**團的軍威” “是”曹淵向葉挺和在場的營隊長們敬了個環形禮,那激昂的神態只有從視死如歸的戰士身上才會表現出來。 爭取到擔任**團攻城先鋒任務的曹淵,大步流星地回到第一營的駐地洪山先農壇,立刻召開連排幹部會議,傳達了支部的決定和葉挺的要求,叮囑大家要逐排逐班地做好政治動員,要充分做好攻城的思想準備和器械準備,最後刀劈斧剁地說:“這次攻城,我們營目的單一,手段明確,奮力攻城勇為先。我是營長,不必爭,我第一個往上攻” “哎,營長,這可不行攻城手段再明確,也不能沒有指揮呀你是一營之長,你先上,要我們這些當連長的幹什麼”幾個連長一齊喊叫。 “對呀,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你們說營長不能先上,那你們當連長的也是一連之長呀你們先上,要我們這些當排長的白吃乾飯呀對吧”幾個排長的嗓門比連長們還大。 “大家不要再爭了,凡事總有個先後,不管是誰第一個衝還是第二個衝,反正都得衝。我這裡都寫好家書了,不信你們看,我第一個衝是板上釘釘了。不會變的。營長,不信你看。”說話的是身材不高但很精幹的三連連長、**員高超。 “怎麼”曹淵接過高超遞過來的家書一看,果然是高超寫給他妻子的。他在信中說,我們家就在武昌城內,受盡了軍閥的欺凌,自從他到廣東從事革命工作,尤其是自當上孫中山先生的衛士,就抱定隨時為革命獻身的志向。這次攻打武昌,是國民革命軍為了打敗吳佩孚,解救受苦受難的城裡百姓,他很可能在攻城中犧牲,這種犧牲值得,希望妻子不要過於悲痛,要保重身體。他在信中還說,他把僅有的幾十元錢和幾件衣服連同這封信會託付同志轉交給她,權作留個紀念。 “三連長,我的好同志”曹淵激動地上前握住高超的手,兩眼噙滿淚花。他是為有這樣優秀的**員和軍事幹部而備感自豪,而激動不已。 其他連排幹部看完高超的家書,再也沒有爭誰第一個先爬城,鼻翼翕動著,默默地離開了。 可是,一個小時以後,幾個連排長們拿著幾十封宛如三連長高超一樣的家書,爭相交給了曹淵。 “好,都收下,都收下。”曹淵緊咬牙幫骨,強行抑制住沒有因過於激動而淚流滿面。 男兒有淚不輕彈。何況又在壯行時。 但是,當曹淵把全營官兵寫的家書交給葉挺,硬漢子葉挺也激動得嘴脣連連顫抖。 作為一個指揮員,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部下甘願為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而感動、而驕傲的呢 葉挺馬上將第一營官兵的家書交給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和黨代表廖乾吾。 陳可鈺和廖乾吾對於**團官兵的慷慨悲歌大加讚賞。 **團“留書攻城”的佳話,立刻不脛而走,迅速在友軍和當地群眾中傳播。 有人這樣讚道:“古人抬棺出陣,今人留書攻城。革命軍視死如歸,忠勇逾恆” 根據指定日期,第二次攻擊於拂曉時分開始。 曹淵奮勇隊,沒有一聲“前進”的命令,也沒有一句“跟上”的催促,三個連齊頭並進,分左中右展開,火速到達通湘門的登城地段。 雖說是拂曉時分,城外四周仍處在黑暗裡,可城頭卻燈火通明,城上城下亮如白晝。 曹淵奮勇隊剛剛接近護城河,就被城頭日夜監守的敵軍發現了,如蝗的步騎槍、機槍的子彈立刻嗖嗖地向奮勇隊飛來。 起初是幾個兵士倒下了,漸次是十幾個士兵和兩個排長也倒下了,有的胸前熱血直淌,有的腿上掛了花,但是除了已經不省人事以外,一個個都爬著往前衝擊。儘管護城河裡水深沒頸,再往前爬會溺水而亡,但他們仍寧可爬到護城河裡死,也不肯留在原地生。 本來,葉挺帶領其他營的官兵在遠處向城頭猛烈射擊,以掩護曹淵奮勇隊。不料守城敵軍在龜山、蛇山和楚望臺等高地架設了多門山炮和野炮,加上長江中的敵艦上的火炮,一齊向城外可以策應攻城的部隊轟擊,密集的炮彈冰雹樣落在掩護攻城部隊的陣地上,使掩護攻城部隊傷亡慘重,失去了策應攻城的效用。葉挺為了減少部隊傷亡,急忙將策應部隊轉移。 曹淵奮勇隊儘管失去了後續部隊的策應,仍手持雲梯到達了城牆腳下。忽啦啦,十幾架用竹竿做的高達兩丈的雲梯矗立在了牆頭上。官兵攀援而上,可謂人人勇敢,個個爭先,一人倒下,眾人衝上。在攀援而上的官兵中,搶在雲梯最前面的是三連連長高超。 可是,敵軍不僅居高臨下,而且身後又有督戰隊閃亮的大刀相威脅,子彈和手榴彈傾盆而下,在雲梯上的**團的健兒們一個個被擊中跌落而下。 勇猛無比的高超大概攀登得過於迅捷,噌噌噌地躍到了城垛處,不幸的是,當他剛要縱身飛到城牆上,敵軍的幾支打得通紅的槍口同時對準了他,壯志未酬的**員高超立刻為革命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 “為連長報仇,衝啊”二連的官兵見自己的連長壯烈犧牲,人人怒火滿腔,氣憤得將牙齒咬得嘎嘣嘎嘣響,在高超以獻身精神發出的無聲命令的催發下,奮不顧身地往上飛奔。 一架架雲梯在顫動,一個個猛士在飛騰,吼聲將環宇撼動,火光將天空燎紅,熱血將大地熾熱,第二連全連六個正副排長,除一人身負重傷外,其餘五人全部捐軀;至於士兵,英勇犧牲者更是難以表述。 經過數小時浴血拼搏,曹淵清點全營人數,尚不足一個滿員排。 眼睜睜看著昔日朝夕相處的可愛的同志死於敵手,曹淵於悲憤交加中掏出鋼筆給葉挺寫了簡短的一封信:“現狀至危,但革命軍有進無退。我誓必率我可愛同志達成豎青天白日旗於城上之任務”他最後簽上自己名字,命令勤務兵火速找到團部交給葉挺,縱身躍上雲梯,儘管身中數槍,仍堅持雙手扒住城垛,高喊一聲“革命軍萬歲”,全身鮮血染紅了武昌城頭。 葉挺看了曹淵派勤務員送來的信,立刻明白了他們的景況,馬上組織小分隊巧妙地將曹淵等烈士的屍體搬運到了安全地帶。 北伐軍整個第二次攻城就這樣失利了。 至此,北伐軍鑑於前兩次攻城的實際,決定改攻城為圍困。一時間,武昌城頭皈依平靜。 “上面攻擊不行,能不能在下面攻”被曹淵等烈士的死激怒的葉挺恨不得立刻馬踏武昌城,為戰友報仇雪恨。在停止攻城的十幾日裡,食不甘味,夜難人寐,苦思冥想地尋找破城方案。他這個昔日保定軍官學校工兵科的高材生,早就想到挖一條通向城內的坑道,派兵祕密進城,然後裡應外合,用敵酋之血祭奠烈士亡靈。 留心在城外四周勘查地形的葉挺,忽然得知城東北徐家棚車站有一輛鐵甲車,不知還能不能開得動。 “走,看看去”葉挺一聽大喜,立刻帶上護衛來到徐家棚車站。他經過一番檢查,發現裝甲車只有輕度損壞,稍加整修,仍可利用。 葉挺立刻向軍部通報了自己的設想,並得到了**湖北區委的支援。他們立刻組織一部分鐵路工人,冒著敵人炮擊的危險,修復了一段被炮火毀壞的鐵路,然後在**團的掩護下把鐵甲車拉了出來。 接著,**團的官兵將這個鐵甲車修成一個活動的可以射擊的堡壘,掩護從安源煤礦抽調來的一批先進工人組成的武裝作業隊開始在葉挺選定的距通湘門不遠的位置挖掘坑道。 開始作業這一天,葉挺堅持到現場指揮。 “團長,城上伏有敵軍重兵,你去太危險”擔任作業總指揮的**團新任特別大隊隊長謝宣渠力加勸阻。 “工人們不怕,士兵們不怕,我怕什麼”葉挺兩眼一瞪,向謝宣渠低吼一聲,縱身跳上活動堡壘鐵甲車。他認為,在戰鬥中,奇與險總是關聯的。智勇雙全的將領應該在奇中涉險,在險中出奇,化險為夷,改變局勢。所以,他不懼危險地來到作業位置,指揮工人開始破土之後,才搭乘機車返回團部。 挖掘坑道的作業進展很快。儘管不時有敵軍干擾,由於挖掘坑道的意圖沒有被敵人發現,所以作業工人雖小有傷亡,但總的看還算安全順利。 葉挺這一創舉,立刻在幾個擔負攻城的友軍中傳開。他們一一仿效,也開始了在避開城門的僻靜處開始挖掘坑道。 然而,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武昌潛伏著北洋軍閥的後臺老闆美英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情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