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亞當·斯密(3)
寵妻如命:汙力老公纏上癮 玉簪花半開 邪夫的黑心小寵:掀塌欺上身 金牌嫡女 一等位面商人 異界重生之血族狂法師 逆襲之美男後宮 五皇上門:廢后不愁娶 替身狂妃:爺,乖乖寵我! 槓上腹黑王爺:妾本狂野
第84節:亞當·斯密(3)
斯密關於市場機制的概念很清晰,這體現在他對勞動市場和資本市場在各種要素上是如何達到均衡的著名論述。按照他的觀點,這些要素的平衡是指“在同一範圍內,勞動和股票的不同組合的所有優缺點都必須要麼完全相等,要麼持續地傾向於相等”。不過他也知道市場的不完整性。在產品市場,企業總是力求共謀壟斷:“同一交易的人很少聚在一起,即使為休閒娛樂也是如此,但在共謀對付公眾或者想法設法提價時,他們就會展開沒有分歧的對話”。
在勞動市場,斯密認為存在不平等的議價現象。他說,工人想要更多,而工廠主則儘可能地少給。而且,數量佔少數的工廠主聯合起來很容易。此外,法律也會允許他們這麼做,至少不會阻止他們聯合,但卻會阻止工人進行聯合。
斯密在討論完國民經濟之後,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不同的經濟體系和國際貿易領域。之前他已經說過,勞動分工是國民經濟的必要方式,接著他又指出,根據效率和生產率,自由貿易能夠從國際上近似的專業分工中獲得增長:
裁縫並不只是做自己的鞋……他們會發現,可以從整個行業協作中獲取經濟利益,具體的方式就是:充分發揮與其他裁縫相比自己所具有的相對優勢,產品中的一部分分包出去,而不是自己生產。這樣,每個單個家庭作坊,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會促使整個國家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我們透過這種方式來提升行業競爭力,而不是簡單化地在蘇格蘭鼓勵生產紅葡萄酒而禁止進口所有外國的酒。這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
(Smith,1976)
以“絕對優勢”為基礎的貿易理論是斯密攻擊重商主義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他批評重商主義者以金銀作為財富,而不是商品;關心生產者的利益勝於關心消費者的利益。
斯密不贊成政府幹預,因為行業補助會將經濟行為帶離自然軌道。他認為公共機構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他們對社會貢獻利益,而不是社會的受益者。國防、法律和秩序、統治支出和一些公共機構都是他告誡的部門。至於基礎設施的支出則直接由財政負擔。例如,道路通行費和教育費。一些稅收是必要的,以便承擔最小化政府的運作。根據支付能力,稅收應當是確定的,在收到收入時進行支付,並以最小成本集中起來。
當出現特殊經濟問題時,斯密贊成“看得見的手”在有限的範圍內發揮作用。他在貨幣政策方面曾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觀點,例如,他竭力支援政府當時所制定的航海條例,該條例規定英國的貿易要由英國船隻來運輸,並建議一律收取最多5%的利率。但是他認為,在絕大多數的經濟領域,“看不見的手”遠遠比那隻“看得見的手”更重要。斯密分析的中心一直堅持追求利己主義會得到有利的結果:
企業的生產一定是趨向於具有價值最大的行業,原因在於,利潤是企業所關注的唯一目標,那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他下意識地將資源配置到能賺錢的行業。
(Smith,1976)
3.結論
儘管斯密被尊稱為經濟學之父,但也有許多學者對他的觀點進行過批評或評價。
熊彼特曾對斯密的觀點進行過點評。他認為,斯密理論的仰慕者總是片面地讚揚《國富論》中所倡導的政策,但事實上,這本書並“沒有真正新奇的想法”,只不過是以前經濟學作品的一次“漂亮”的綜合。此外,他還批評斯密鬆散的寫作風格,認為他“鼓吹的都是他視野之內的事情”(Schumpeter,1954)。
格雷(Gray)也認為斯密不是一個先驅,儘管他在經濟學歷史上博取到了如此大的名聲,因為他對價值的論述邏輯是十分混亂的。他指出:“在亞當·斯密之前已經有很多經濟問題的討論;但因為有了斯密,我們才達到討論經濟學而不是經濟問題的新階段”(Gray,1980)。最近一位評論斯密的學者霍蘭德(Hollander)則認為,《國富論》“不僅……討論的話題十分廣泛,而且……斯密證明了明顯不相關的變數之間的高度相關性,使他或多或少一致的價值和分配‘模型’的發展達到了頂點”(Hollander,1973)。
雖然斯密的經濟論證的方法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但是20世紀興起的計量經濟學學者們仍然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薩繆爾森(Samuelson)強烈維護了斯密的地位,讚揚他預測了一般均衡理論。斯密對經濟生命週期的討論使他觸及到了許多現代經濟理論的分支,如貨幣經濟學、股份公司和企業家理論,等等(Laidler,1981)。儘管存在著爭議,但斯密的天賦得到了世界的承認,他既是一個熱情洋溢的自由市場倡導者,又是一個社會學家,他對於經濟理論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
撰文:唐納德·盧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