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67節:亨利·明茨伯格(1)

第67節:亨利·明茨伯格(1)


冷麵郡王:甜寵小懶妃 皇上,娘娘又闖禍了 不敗仙途 晨輝戰神 龍印殺神 鐵血英俠 超級科學幻想 獸龍道 帝王纏綿 十年

第67節:亨利·明茨伯格(1)

亨利·明茨伯格

Mintzberg,Henry

(1939—)

個人背景

● 1939年9月2日生於加拿大多倫多。

● 1961年獲得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機械工程學學士學位,1962年獲喬治·威廉姆斯大學(George Williams College)文學學士學位,1965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196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博士學位。

● 1972年曾在麥吉爾大學執教。

● 1975年、1987年兩度獲《哈佛商業評論》最佳文章“麥肯錫獎”。

● 1978年被任命為麥吉爾大學布朗夫曼管理學教授(Bronfman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 1988—1989年曾任戰略管理協會主席。

主要著作

《經理工作的性質》(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1973)

《明茨伯格談管理:探索組織世界的奧祕》(Mintzberg on Management:Inside the Strange World of Organisations )(1989)

《戰略過程》(The Strategy Process )(with J.B.Quinn ,1991)

《戰略規劃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 1994)

人物概要

明茨伯格是第一位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委員會的管理學研究領域的學者,而且從1975年開始,他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四篇文章,有兩篇獲得了“麥肯錫獎”。當成千上萬熱切的戰略家們於1989年推崇他在戰略管理協會的領導地位之後,他卻宣佈了戰略管理作為一個概念的隕落,這或許是明茨伯格的一個典型性格。

1.引言

對人們所重視的戰略概念持有的與眾不同的觀點使得明茨伯格聲名大噪。透過對企業管理者實際工作的研究,明茨伯格發現,企業管理者的命令和控制工作少於對變化的適應和調整工作。他認為企業管理者對這些事情的藉口就像有些戰爭中的指揮者不顧士兵死活、督促他們拼命地艱難前行一樣。在明茨伯格看來,當某些事情來源於一線工作者的實際經驗時,就應減少戰略的英雄主義觀點,因為有些事情根本就沒有按計劃進行,究竟應當採取什麼樣的對策,取決於企業所處的真實環境。

2.傳記資料

明茨伯格的個人經歷就以多種方式預示了他的戰略觀點會與眾不同。他的早期教育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學習的是工程學,但他不認為工程學是一門專門學科。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關於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運營研究。明茨伯格對這種運營體系很感興趣,但兩年的研究已足夠滿足他的好奇心。他不斷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總結,這些觀點為《明茨伯格談管理探索組織世界的奧祕》一書提供了素材:“獻給那些花費了公眾時間為組織工作而使私人時間得以解脫的人們”(Mintzberg,1989)。

他首次向麻省理工學院遞交申請,本以為會被拒絕,但出乎意料地被接受了。很快在那裡他開始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從“軟”的角度進行研究,因為在這個方面有更多的實踐意義,“工程師用類推方法進行思考,他們不怕弄髒自己的雙手……但我不能說經濟學家和理性模型的擁護者能做到這些”。出於自己的喜好,明茨伯格來到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一個當時剛剛建立的商業政策系做博士研究生,在這裡,沒有教授監督他、沒有傳統需要遵循。毫無預期的機會,一群知識豐富的人合作進行專案研究工作,這裡在明茨伯格看來,已經凸現出組織的雛形。在他首次發表的文章中揭露了組織從可對比的壓力環境中出現的矛盾的、形式上的聯絡。

明茨伯格註定要成為達爾文式的人物,徜徉於哈佛商學院“已經建好的學術聖殿”中,他試圖重新解構這個“聖殿”的支點。

3.主要貢獻

明茨伯格“打造策略”一文綜合了他超過16年的研究成果(Mintzberg,1987),在這篇文章中他藉助前妻——一位著名的製陶工的作品,在文章中打了個形象的的隱喻。戰略家們形成了他們政策的發展模式就像製陶工人憑著直覺和美感讓泥土在他們的手中不斷翻滾,最終形成了完美的作品一樣。對這一過程明茨伯格是這樣描述的:

工藝激發傳統技術,透過控制細節來達到完美。在創造的過程中,創作者頭腦中出現的不是理性的思考和推理,而是透過長期的實際創作過程中積累的與手中的泥土親密、和諧的感覺。正規化和執行力融入到利用創造性的戰略發展的學習過程中。

( Mintzberg,1987)

人的雙手製成了陶瓷製品,隨著轉輪的轉動,陶瓷作品也體現了手的價值,透過永無窮盡的重複過程重新塑造新的作品:

她的思想集中在泥土上,但她也意識到她會受到以前的經驗和對未來預期的影響。根據自己的經驗,她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對的以及什麼是錯的。她熟知她的工作、她的能力和她的產品的需求狀況。作為一個手工藝者,她靠的是感覺而不是分析;她的知識是不言而喻的。

(Mintzberg,1987)

為了理解明茨伯格的思想,有必要認識他所主張的正統思想。他反對將戰略看做是在戰略家之前就已經制訂好的計劃。他認為戰略是包括對實際情況的細緻觀察的一種活動形態。但這並不是說計劃是不相干的,只是行動應高於目標,而且通常也包含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