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松下幸之助(1)
無賴至尊 驀然情深,深幾許 首席的冷顏小嬌妻 戰獸召喚系統 穿越之極品戰神 劍翼 步步仙機 穿越火線之兵行天下 大唐李泰 超級解說
第64節:松下幸之助(1)
松下幸之助
Matsushita,Konosuke
(1894—1989)
個人背景
● 1894年11月27日出生於日本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
● 1899年其父失去了家園和土地,到米行市去經營。
● 9歲時,離開了學校,到大阪一家火盆店當學徒。
● 1910年,進入大阪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當了一名配線工。
● 1918年在大阪開設了一家小型電器組裝工廠。
● 1923年發明炮彈型電池車燈。
● 1932年他將以前的電器生產廠發展成為松下電器公司。
● 1946年創立了以倡導繁榮復興為目的的“和平與幸福研究會”(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 ,PHP)。
● 1951年首次訪問美國和歐洲。
● 1952年與荷蘭菲利浦(Philips)公司合作。
● 1973年辭去松下電器公司董事長,擔任顧問職務。
● 1989年4月27日因肺炎去世,享年94歲。
主要著作
《追求繁榮:一個日本企業家的生活》(Quest for Prosperity:The Life of a Japanese Industrialist )(1988)
人物概要
松下幸之助因對日本工業管理方面的兩項巨大的貢獻而聞名於世:第一,建立了松下電器公司,並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公司之一;第二,發展和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哲學,並將其成功地應用於實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松下幸之助艱難地開始了自己的經商生涯,二戰結束後,公司在日本經濟恢復階段得以迅速發展,松下電器公司在洗衣機、冰箱、電視機市場上的巨大市場份額使其成了大眾生產、大眾消費及“高增長時期”日本提高生活水平的代名詞。松下幸之助清醒地認識到許多能夠促進企業繁榮發展的管理和組織方面的特徵,而且在他的作品和管理實踐中大力提倡人本管理哲學。因此,他被看做是日本日用消費電子工業的創始人和“企業管理之神”。
1.生平資料
松下幸之助1894年出生於日本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排行老八,是最小的一個,他上面有兩個哥哥和五個姐姐,其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於佃戶所交租金。1898年因家道中落而丟掉了祖傳的家園和土地,後又因其父在米行市經營失敗,松下幸之助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至此結束。於是全家搬到和歌山市內一個狹小的公寓內。不料,厄運又接踵而至。1901年,幸之助的大哥、二哥和大姐都得了流行性感冒而相繼去世,年輕弱小的幸之助承受了家庭的劇烈變遷。所以,9歲時,松下幸之助就離開了學校,到大阪一家火盆店裡當了學徒,後來又被介紹到一家新近流行起來的腳踏車商店去做車床加工和維修工作。在他15歲時,電器行業開始流行,他到大阪接受了培訓,進入大阪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名配線工。
在此期間,松下幸之助被提升為一名質量檢查員,但他一直為糟糕的身體健康狀況所困擾。後來,23歲的松下幸之助決定創辦自己的企業——松下電器公司,生產電器插座。1918年,他以不足100日元的資金在一塊僅有兩個公寓房間大小的地方開始生產電器模具。20世紀20年代初期,他開發了一種新型的由電池供電的腳踏車燈來代替很容易被風吹滅的燭燈。
1929年,公司因存貨過多出現危機,松下電器公司頂住了壓力,非但沒有解僱員工,而且允許員工只工作半天卻支付全天工資,並鼓勵僱員、親戚和朋友幫助銷售公司的產品(Matsushita,1984)。儘管國內經濟節節衰退,但松下電器公司取得了平穩的進步,松下幸之助選擇1932年的5月5日(男孩節)作為松下電器公司的官方成立日,提出“促進社會發展為企業使命”的口號,重新將公司推出。在“德川時代”(1600—1868年)的日本,每年的5月5日是傳統的男孩節,1948年改為“兒童節”。在男孩節這天,家家戶戶習慣於掛起長長的鯉魚旗以顯示魚兒遨遊的勇氣和膽量。因此這一天被看做是幸運的日子,松下電器公司選擇這一天作為新起點。1933年,松下幸之助為了增強企業精神,又將“愛與光明和夢想”的企業之歌引入公司,公司員工高唱“愛、光明與夢想”,員工士氣得到大幅提升。
20世紀30年代後期,軍國主義開始控制日本的經濟,松下公司被迫投入軍需品的生產。後來,松下幸之助講到,那個時候公司是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力的,只有順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松下幸之助和他的公司都經歷了一個緩慢發展時期。由於早年參加工業生產,他的家庭被列為財閥家庭,公司也面臨著解體。財閥是一種財政和工業的聯合體,家族將公司作為命令中心來控制整個聯合體。他們限制股權、控制人事任命、採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以維持自己的控制。19世紀末20世紀初,財閥被認為在日本經濟中處於主導地位,因此美國佔領當局決定將財閥解體,使日本經濟民主化,以防止軍國主義復興。在解體風波中,剛剛成立的日本工會發起了支援松下幸之助的運動,工會和工人們提交了一份由15 000人簽名的請願書來挽救公司的“關鍵人物”。令人驚奇的是,一個工會竟然請求保留而不是撤消一個公司的領導者的職務,管理當局也變得寬容起來。松下幸之助的名字從財閥的名單中取消了,他保留了公司領導者的身份,松下公司也免於被解散的厄運。
獲得聯盟佔領軍的解禁後,1951年,松下幸之助走訪了美國和歐洲,並決定將美國作為公司的主要市場。但1952年,松下幸之助卻親自選定了歐洲的菲利浦公司作為其合作伙伴,並且簽署了技術授權協議。1953年公司引進的洗衣機、電視機和電冰箱的生產線在日本獲得巨大的成功,並於1954年引進了真空吸塵器的生產線。1957年公司開始進軍高品質的調頻收音機的生產領域,1958年開發出彩色電視接收器。不依靠主宰日本貿易體系的貿易公司而進行獨立營銷,他們在國內這種成功的銷售體系為松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提供了跳板。由此松下公司成為首家利用低廉的勞動成本和穩定的美元匯率優勢,在東亞發展中國家進行海外生產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