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石川馨(1)
花手賭聖 命運記事本 宮太太,恭喜你上位! 貼身美女攻略 不死武尊 大符篆師 我的主人是吸血鬼 逍遙遊者 擁君入懷 沉睡谷
第42節:石川馨(1)
石川馨
Ishikawa,Kaoru
(1915—1989)
個人背景
● 1915年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家族。
● 1939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應用化學系。
● 1939—1941年任日本海軍技術軍官。
● 1941—1947年從業於產業界。
● 1947年後在東京大學專門從事統計技術研究工作。
● 1943年發明石川圖。
● 1949年應日本科學與工程聯盟之邀加入QC(質量管理)研究機構。
● 1952年任日本化學學會(Chemical Sociaty in Japan)會長,從事質量管理研究。
● 1969年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1977年任該組織主席並從事質量標準化工作。
● 1981年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主席團成員。
● 1989年逝世前夕仍在不懈地為成立世界範圍內的質量管理研究機構和改進日本的質量管理技術而努力。
主要著作
《質量管理導言》(Introduction to Quality Control)(1954)
《什麼是全面質量管理?日本的方式》(What is Total Quality Control? The Japanese Way) (1985)
人物概要
在日本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發展歷史上,石川馨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確定了全面質量管理中全員和全過程管理這一最基本特性。管理者應當透過質量迴圈從而實現質量的全過程管理,並藉助統計技術在全公司範圍內實現質量控制,而不是僅僅利用石川圖(因果分析圖)發現個別問題。石川馨認為日本企業能夠成功地支配世界市場的原因就在於日本人的質量意識和在質量管理方面所做的貢獻。
1.生平資料
石川馨,1915年出生於日本。1939年從東京大學應用化學系畢業後就職於一家公用事業部門,後進入企業工作。
1947年,他進入東京大學從事科研工作。作為一名科學家,他意識到分析和解釋離散資料非常困難,因此他開始對統計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著手進行統計技術研究工作。1949年應日本科學與工程技術聯盟(JUSE)之邀,他加入質量管理研究小組,從事質量管理和統計方法應用領域的前沿工作。之後大約有40年的時間他一直全身心地致力於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並努力協助全世界的專業機構、學術組織以及產業部門運用質量管理理論。
20世紀50年代,石川馨提倡這樣一種理念,即“下一個過程是你的顧客(The next process is your customer)”,他認為這是解決部門間衝突以及鼓勵團隊合作的關鍵所在。1952年,他出任日本化學學會會長,大力倡導協作並參與質量管理領域的學術專案,資助質量管理活動年會。當時,年會已開始關注經理人、管理者、普通工人等不同群體在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需求,這直接導致了1962年“質量迴圈”概念的誕生,從此人們對質量管理有了新的認識:質量管理不僅需要全員參與,還應把控制重點放在過程和終端客戶上。 在日本曾一度掀起質量管理的旋風,一時間關於質量管理的教育和培訓風起雲湧,各種雜誌紛紛刊載這方面的文章,介紹質量管理的應用以及產生的相關收益。石川馨曾在日本工業標準組織和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工作,為制定質量標準做了大量的工作。1969年他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日本分機構的成員,並於1977年出任該組織的主席。1981年,他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團成員,這給了他透過質量標準化促進國際合作的機會。儘管石川馨認為在決定最低質量水平和可接受質量水平時標準是必需的,但這並不代表他贊同“這樣的標準就足夠或實施這些標準就能使顧客滿意”的說法。他主張應在參照質量標準的同時,透過不斷的改進質量以滿足顧客的需求來建立更高的標準,而不能滿足於現有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