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七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_以改革的辦法堅決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第七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_以改革的辦法堅決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我的絕色美女老總 媳婦,我們結婚吧 王妃不安於室 穿越:暴君的小妾 九界神帝 重生之金牌臥底 封神之大召喚 悲歌迷藏 糊塗女人糊塗愛 黑暗的甦醒

第七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反腐倡廉建設_以改革的辦法堅決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以改革的辦法堅決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腐敗是社會的毒瘤。因腐敗而喪失執政地位或造成國家經濟崩潰和社會動盪的例項,古今中外不勝列舉。對於腐敗帶來的危害,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了大量調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顧問瓦特·坦茨等人根據1997年世界銀行在97個國家的調查資料得出結論:腐敗程度與按人均GDP計算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都有消極的聯絡,腐敗程度越深,經濟發展水平越低,人均GDP增長越慢。而最為可怕的是,腐敗給一個執政黨、一個國家造成的更大損失,在於無形的“內傷”,它損害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嚴重破壞執政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直至動搖執政根基。上世紀90年代初,蘇共的垮臺和蘇聯的解體,其原因之一,就是蘇共自身的嚴重腐敗搞垮了黨、搞垮了國家,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一般說來,腐敗問題的產生要有三個條件:一是腐敗動機。一個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員領導幹部,堅守廉潔自律底線,掌握再大的公共權力也不會腐敗。二是腐敗機會。體制機制有漏洞,決策不公開不透明,可以搞暗箱操作。三是公共權力。沒有公共權力就沒有腐敗的本錢,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有**就會產生動機,有漏洞就會有機會,掌握公共權力且不受制約監督,這些就是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長期以來,我們黨和國家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目前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影響惡劣、亟待解決。從查處的大案要案來看,大

都發生在資源和權力較集中的領域和崗位,體制機制的縫隙和漏洞為一些人提供了權力尋租、權錢交易的機會,這正是為什麼反腐敗反不勝反、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根源所在。“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把懲治和預防腐敗的要求體現在各項改革舉措之中,深化腐敗問題多發領域和環節的改革,堵塞一切可能出現腐敗的制度漏洞,消除體制機制的障礙和弊端,不斷剷除腐敗現象滋生的土壤,才能有效地遏制腐敗。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市場秩序不規範、政府審批權力過大、對市場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理順政府與市場、社會三者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減少用行政手段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行政權力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高度重視改革措施的配套和銜接,做到改革和預防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避免改革過程中出現制度真空和漏洞。嚴格規範行政權力審批程式和行為,壓縮自由裁量權空間,加強績效管理,突出責任落實,確保權責一致,最大限度杜絕“權力尋租”機會。

強化權力執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如何避免幹部犯錯誤呢?正確的選擇是: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裡,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使好人不能犯錯誤,壞人不能肆意妄為。要強化制約,規範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職責許可權,科學配置權力和職能,明確職責定位和工作任務,不同權力由不同部門和個人行使,形成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執行機制。要強化監督,用制度創

新解決“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的監督難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議事決策制度,透過黨內監督、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巡視監督,抓早抓小,對黨員幹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問題變成大腐敗。要強化公開,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嚴格規範權力行使。依法公開權力執行流程,完善黨務、政務、司法和各個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使權力在法治的框架內陽光執行,讓廣大幹部群眾在公開中監督權力。

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著力解決目前反腐敗機構職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些案件難以得到堅決查辦,有的地方案件頻發卻追究責任不力,影響反腐敗成效的問題。強化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各級地方或部門的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要對具體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保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對領導不力、不抓不管而導致不正之風長期滋生蔓延,或者屢屢出現重大腐敗問題而不制止、不查處、不報告的,要追究責任。強化各級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整合最佳化審計、公檢法機關等各類機構資源,做到目標同向、人員同心、資訊同享、工作同步、成果同用,形成反腐敗工作的強大合力。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式化、制度化,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心任務,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為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