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8章 會師

第8章 會師


你我相遇,平生多劫 傲嬌小甜心:邪少寵妻無度 小子,你是我的 六指琴魔續集 帝王盛寵:毒妃難為 狂傲蛇王囂張妃 火線 天煞妖嬈:都市女天師 女市長迷途沉淪:權鬥 有隻眼睛看著你

第8章 會師

第八章 會師

?第二天一早,隊伍開始收拾行裝,準備趕往聚合地點。

此時在呂堰縣的王聰兒隊伍的中軍大營,王聰兒、姚之富、張漢朝正在討論軍情。

王聰兒又稱齊王氏,她的老家就在襄陽,乾隆年間,官僚地主大量侵佔農民的土地。農民無法謀生,只得流落江湖,賣藝餬口。王聰兒幼年喪父,跟著母親學習雜技,跑馬走繩,舞刀使棒,樣樣都行。母女倆憑著一身技藝走南闖北,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一天,母女倆來到襄陽,在一場事故中得到一位名叫齊林的幫助而加入白蓮教。齊林是襄陽白蓮教的首領。王聰兒入教後,經常利用賣藝的身份在江湖上宣傳白蓮教的教義。由於他們倆志同道合,感情也越來越深,不久後便結為夫妻。結婚後,齊林與王聰兒便一同領導白蓮教徒籌劃反對清朝的武裝起義。

齊林與王聰兒決定在襄陽起義,不料起義的風聲走漏了,齊林和另外一百多教徒被捕,他們都被殺害了。齊林死後,王聰兒被大家推選為首領,暗中繼續籌備新的武裝起義。

今年,王聰兒得知訊息,說其他地方的白蓮教都已發動了武裝起義。大夥一致推選她為“總教師”。於是,她便帶領義軍殺了貪官汙吏,並開啟糧倉,把糧食分給了窮苦的老百姓。這時王聰兒的軍隊已發展至四、五萬人之多了。

姚之富是齊林的弟子,齊林死後姚之富便推舉王聰兒為首領,此次起義就是他和王從而一起發動的。

張漢朝原名張富國,在襄陽南邊的是在黃龍起義的,於兩日前與王聰兒、姚之富的隊伍匯合。

就在三人討論著下一步要往哪打的時候,一個傳令兵走了進來,稟報道:“啟稟三位元帥,前方斥候來報,有一隻隊伍正從北方往我們這邊趕來。”

三人對視一眼,由王聰兒問道:“看清楚是什麼人了嗎?”

傳令兵答道:“斥候說離得太遠,看不太真切,不過他說應該不是韃子,他們沒有穿著官兵的服裝。”

王聰兒秀眉緊鎖,本來就俊俏的臉龐,在配上一身白衣,更使人心生憐愛。姚之富與張漢朝看著王聰兒眼神裡都閃過一絲熾熱,王聰兒對她二人的心思心知肚明。本來她與姚之富就各領一部分士兵,並且姚之富兵力還要站優勢,以前姚之富就有一些心思,但是她一直沒同意,姚之富也不好用強。現在又來了張漢朝,也是兵力雄厚,有了他做牽制到使她的壓力小多了。

王聰兒思索著北方來的可能是高均德的隊伍,這樣三支起義軍就都到了,接下來就該考慮去路的問題了。

王聰兒對正盯著她看的姚之富和張漢朝說道:“我覺得北方來的可能是高均德的隊伍,我們的趕緊迎接一下。”

姚之富也收斂了心神,說道:“我覺的還是穩妥一點的好,先派幾個斥候,就近看一下,到底是不是高均德的隊伍。如果不是我們也可以早作準備,如果是的話,就讓他們回來稟報,我們在派人前去接洽。”

王聰兒說道:“還是姚元帥說的更穩妥些,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姚之富被他一誇,也挺高興的,笑眯眯的吩咐傳令兵,按他說的去辦了。

一旁的張漢朝,聽到王聰兒誇讚姚之富,不由醋意大聲,心裡暗罵,老不死的,都快六十了還和我搶什麼搶。張漢朝渾然不覺自己也四十多歲了,而此時王聰兒卻剛剛十九歲,還不到二十歲,他也是想老牛吃嫩草,他鄙視姚之富不過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高均德幾人正在各自的隊伍中,催促趕路,糾正隊形。有一個斥候,來報前方發現了可疑的人,不像是官兵。高均德就猜到,可能是王聰兒等人派來打探訊息的,便吩咐下去不用理會,繼續趕路。

王聰兒、姚之富、張漢朝在得到確切訊息,朝他們趕來的正式高均德的隊伍的時候,立馬排除了使者前去迎接。

使者是一位五十來歲的老者,是姚之富的僕人。他本名叫姚洪,別人都叫他洪伯,他帶了兩名姚之富的親兵,來到了高均德隊伍的前面。

姚洪看著前方,高均德的隊伍排成縱隊,整齊的向前方緩緩推進,不一會便來到了他的眼前。此時從隊伍中出來一人,正是高均平。

高均平出來後,對著姚洪喊道:“前方來著何人?”

姚洪應道:“姚之富姚元帥部下姚洪,奉命迎接高均德高元帥。”

高均平一聽是姚之富派來的,臉上立馬放鬆下來,笑著說道:“原來是姚元帥派來的,請隨我去見大元帥。”

姚洪幾人跟在高均平身後,進入了隊伍當中,不一會便找到了高均德。

高均平對高均德說道:“大元帥,姚之富元帥派人來迎接了。”

高均德聞言,看向了高均平身邊的姚洪。姚洪也打量起了高均德,高均德此時身著甲盾,顯得不怒自威。姚洪暗道,果然名不虛傳。

姚洪連忙對著高均德施了一禮,然後恭敬說道:“見過高元帥,我家姚元帥派我來迎接高元帥,並幫高元帥隊伍指引道路,以便儘快到達會師地點。”

高均德聞言說道:“替我謝謝姚元帥的盛情,我們這就加快速度爭取中午前與姚元帥匯合。”

還不待姚洪說話,高均德便轉而問道:“張漢朝元帥與姚元帥、王元帥匯合了嗎?”

姚洪答道:“已經匯合了。”

“看來我們是最後到了,得加快速度了,否則姚元帥他們要等級了。”高均德笑著說道。

說完便傳令隊伍加快行進速度,爭取中午之前趕到匯合地點。

白蓮教義軍營地北門外,姚之富、王聰兒、張漢朝得到高均德馬上就要趕到的訊息,都出來迎接。

王聰兒遠遠的看著一直隊伍正想這裡趕來,只見這隻隊伍,進退之間整齊劃一,不急不緩,只遠遠的看著便感覺一股壓抑之氣鋪面而來。姚之富、王聰兒、張漢朝皆是一驚,相互對視一眼,皆是不敢相信。

年紀最大的姚之富最先反映過來,首先開口說道:“我們過去迎接高元帥吧。”

幾人距離高均德隊伍的距離越來越近,高均德帶著高均平、高俊茂、張偉、張業也在姚洪的陪伴下,走出了隊伍。

高均德看到不遠處的姚之富等人,便首先出聲拱手喊道:“姚元帥、王元帥、張元帥,讓你們久等了,請恕高某匯合來遲。”

姚之富哈哈一笑,迴應道:“高元帥隊伍勞師遠來,想來士卒皆已疲倦,請先安營紮寨。”

高均德也不客氣,便傳令就地紮營造飯。而高均德則帶著高均平等人一起前往聯軍的中軍大帳,也是王聰兒的中軍帳。

高鴻信在高均平等人身後,遠遠的看了一眼傳說中的王聰兒。只見她一身白衣,頭纏白頭巾,渾身透著一股子英氣,就像一朵潔白的水蓮花一般吸引人的眼光。

而在她旁邊的姚之富則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起來慈眉善目的,但是高鴻信可不相信他是什麼善男信女。

張漢朝則是一臉嚴肅,好像誰都欠他錢似得,高鴻信對他的第一印象便是,此人刻薄。

高鴻信沒有跟著高均德去中軍大帳,畢竟他還年幼,還是無名小卒,目前還沒有資格進去,對此高鴻信也很鬱悶。誰讓自己年紀小呢。

高均德等人一直到晚上才回到軍隊駐地,一回來便召來了高鴻信與孔志尚。

幾人坐定之後,高均德便開口說道:“今天我和姚之富、王聰兒、張漢朝主要商議了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姚之富、王聰兒和張漢朝覺得應該趁韃子的兵力正在湖南、貴州圍剿苗民起義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趁機攻克襄陽、樊城。爭取聯合在在宜都、枝江一帶起義的張正謨、聶傑人匯合,再次壯大隊伍,在襄陽附近開啟局面,然後在東進漢陽。最後徹底將韃子驅逐出湖北,然後南征、北伐把韃子驅逐出中原。”

過了一會兒,孔志尚問道:“那元帥是怎麼打算的?”

高均德說道:“當時,我也不好不表態,他們的方案聽起來也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所以當時我就表態支援了,你們以為如何。”

孔志尚說道:“他們的考慮肯定有自己的道理,目前來說我也不好說什麼。”

孔志尚說完,轉頭問高鴻通道:“鴻信你有什麼想法?”

高鴻信說道:“叔父,姚之富和王聰兒有沒有說要先打哪裡?”

高均德說道:“說是要先打樊城,打下樊城以後便集合大軍圍攻襄陽。”

高鴻信眉頭一皺,說道:“既然是聯軍,我們當然要和他們一起行動,也正好讓我們計程車兵見見血,畢竟我們隊伍裡都是新兵。不過我覺得這個策略是不會成功的,最終肯定會陷入韃子的重重圍困。”

孔志尚接話道:“鴻信說的很有道理,不過現在來說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高均德無奈的說道:“那好吧,都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還得去一趟王聰兒那,討論何時出兵的問題。”

幾人都告辭離開了,只剩下埋頭沉思的高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