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316章 陸續簽約

第316章 陸續簽約


怦然星動:早安,國民男神 總裁賴上小甜妻 新婚難眠,總裁意猶味盡 獸人之業餘獸醫 女尊鳳謀 地獄古堡:紅桃者誰 恐怖之末世系統 白駒過隙你是誰 天宇神輪 紅樓黛影

第316章 陸續簽約

第三百一十六章 陸續簽約

?陶澍聽後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可是心裡已經興奮難當。

“想笑便笑出來吧!”高鴻信說道。

陶澍聽後不禁莞爾,高鴻信做皇帝與與以前的大清皇帝不同,要開明的多,經常與臣子們開玩笑。

“臣謝陛下隆恩!”陶澍說道。

“先彆著急謝恩,你得先辦成這件事再說。”高鴻信說道。

“臣明白!”陶澍明白,這件事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朝鮮王世子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話,肯定會同意,與中國交惡的代價他們可是承受不起的。

第二天的接見便沒有什麼波瀾,畢竟雙方暫時還沒有什麼矛盾,高鴻信對於朝鮮使團這次訪問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兩個港口的租借。

陶澍與朝鮮使團的談判,進行的很順利,對於中國要租借濟州島,李昊有些不明所以。

濟州島李昊是知道的,對於朝鮮國內的君臣來說,那只是一個蠻荒之地,唯一的作用只是養馬。

租借濟州島對於朝鮮來說還賺了,朝鮮每年還能獲得不菲的租金。

但是對於釜山的租借李昊卻很遲疑,釜山可不是普通的城市,他可是隻比漢城稍遜一籌的大城市,更是朝鮮對外貿易的制定港口。

不過李昊也不敢直接回絕,只能說他不能做主,必須要回國稟報給父王,然後才能決定。

陶澍本來以為很簡單的事情,沒有想到最後卻沒有預想當中的順利。

“哦,李昊對於釜山還是不鬆口?”高鴻信皺著眉頭問道。

“回稟陛下,釜山是朝鮮僅次於漢城的大城市,李昊說他不能做主,只能等回國之後稟報朝鮮國王定奪。”陶澍開口說道。

高鴻信聽後想了想,覺得這件事也有道理,他也沒有想到現在釜山就這麼繁華了。

“既然如此,那麼便先將條約簽訂,先確定濟州島,至於釜山……”高鴻信沉吟著。

過了一會兒,說道:“先讓朝鮮王世子回國,看看朝鮮國內有什麼反映,然後再說吧。”

陶澍聽後鬆了口氣,說道:“臣遵旨!”

很快陶澍便於朝鮮方面談妥了條約,雙方在理藩院簽訂了《中朝明定藩屬友好條約》。

條約規定:

一、朝鮮王國為中華帝國藩屬國,朝鮮國王或者王世子每過十年便需要來北京覲見皇帝陛下;

二、朝鮮王國租借濟州島給中華帝國,中華帝國每年付給租金十萬銀元;

三、朝鮮王國需要再租借一個港口城市給中華帝國(提議為釜山);

四、朝鮮王國對中華帝國商人開放貿易,稅收制度與中華帝國國內持平,並且朝鮮亡國國內不得私自增長稅收;

五、中華帝國公民在朝鮮王國國內享有治外法權;

六、朝鮮王國公民在中華帝國享受與中華帝國國民同等待遇;

條約簽訂之後,先由內閣審議蓋章,然後高鴻信加蓋玉璽,有官員隨同朝鮮使團回朝鮮,等朝鮮國王加蓋大印之後,條約才正式生效。

陶澍並沒有跟隨朝鮮使團前往朝鮮,他要擔任新成立的外交部的尚書。

陶澍也終於更進一步,官職達到了正二品。

對於外交部的成立,還是有些波瀾的,畢竟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一個機構,大臣們覺得為招待藩屬國而專門成例一個部門很浪費,因此很多人都反對。

陶澍著實捏了一把汗,最後還是高鴻信堅持才成立的,因此很多大臣都覺得這個部門是皇帝專門為陶澍成立的。

同時,令陶澍煩惱的事情是,關於他的流言更加的泛濫了,他也越來越有寵臣的趨勢了。

李昊回到國內之後,朝鮮國內對於李昊與中華帝國簽訂的條約議論紛紛。

朝鮮自然也有有識之士,對於租借濟州島和一個港口給中華帝國堅決反對,另外中華帝國在朝鮮其他的權利也嚴重損害了朝鮮的利益。

長久以來朝鮮國內都存在兩個派別,一方親近中原王朝,一方對中原王朝保持敵意。

現在中華帝國要做的便是儘量的扶持親中派,打壓對中國保持敵意的官員,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採取軍事行動。

這樣再加上在經濟,文化上的滲透,不超過二十年,高鴻信便有把握滅亡朝鮮國。

濟州島此時也到手了,高鴻信接下來要便要考慮琉球的問題了。

琉球國,位於臺灣與日本之間,對於中國來說,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現在琉球國的國政完全被日本薩摩藩控制,向中國朝貢的同時,還要向江戶幕府朝貢。

現在北方的戰事告一段落,高鴻信決定對琉球採取行動,廢除琉球國改為郡縣制。

東海艦隊接到旨意之後,直接從臺灣的基隆港(臺灣建省之後,高鴻信改雞籠為基隆)出發,前往琉球國的都城首裡城。

神武十三年,先是尼克拉佐夫代表沙俄與中華帝國簽訂了《中俄友好通商條約》。

數月之後,法蘭西使團訪問北京,雙方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簽訂了《中法友好通商條約》。

緊接著,美國使團也與中華帝國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條約》。

……

神武十三年(公元1817年)一年之間,便有二十多個西方國家與中國簽訂了各式的條約。

此時的中國徹底融入了世界,中國國內也在遭受著與西方通商帶來的滌盪。

高鴻信對於中國現在的發展很滿意,周邊國家原來大清的藩屬國都已經向臣服,另外,對日本的戰爭,中國獲得了蝦夷島的統治權,租借了對馬島。

朝鮮過的濟州島也將要是囊中之物,東亞已經在中國的掌控之中。

剩下的便是要不斷的滲透,直到將兩國徹底打倒。

未來幾年,中國將不斷與英國展開交鋒,直到將英國逐出東南亞。

當然,對於印度高鴻信還不敢有什麼想法。高鴻信相信,一檔中國對印度採取軍事行動的話,英國為了這個英皇皇冠上的明珠,一定會跟中國拼命。

神武十三年底,有一件事引起了高鴻信的注意,那便是婆羅洲上的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也派遣了使團進京,準備確定自己藩屬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