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江東伯符
獸性上校,撲小妻 嬌妻誘人:首領的祕製愛妻 沉醉何歡 香草佳人 利慾場 大王爺小相公 親,快到我碗裡來 細嗅微風過處的薔薇 地道戰之一代功梟 鳳月無邊
第118章 江東伯符
第一百十八章 江東伯符
人比花嬌花無色,花在人前亦黯然。
小小的庭院裡不知何時盪漾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感覺,張毅輕咬了一下舌尖,醒了醒神,輕聲問道:“兩位姑娘自那日返還皖城,可知江東今是何如?”
那晚偶觀星象,竟是發現東南方白虎立威,帝星大明,怕是那孫策孫伯符、周郎周公瑾又做了什麼大事。
張毅不由得有些擔憂,有些疑惑,按照歷史上原本的發展,二喬如今是不可能來到豫州許昌,黃忠之子黃敘也不可能還活在人世,張遼張文遠更不應該差點重傷早逝...命運的軌道已經慢慢偏移,自己能提前預判的事也將越來越少。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歷史磨盤碾壓前進速度從來未曾改變,自己也許不能再預測歷史,但千百年之後,自己又何嘗不是後人紙上的文字典故。
“江東?”喬瑩驚訝道,看來爺爺說得沒錯,天下四亂,先生怕是已經不得不出世衛道,只是不知道他又能佈下多大的局,拯救多少百姓?
“姑娘不清楚江東的事?”張毅看著眼前似乎有些出神的喬瑩,滿是不解,皖城屬於廬江郡,北接壽春,南靠江河,實則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妙地,往來商旅、客販可是不少,就南邊的訊息,傳播擴散應是不慢。
“公子,江東如今可是亂的很。”喬婉擺弄著院邊垂落出來的花朵,有些不滿地說道。
“哦?”張毅忍不住看了看另一邊的喬瑩,皺眉應道。
“先生,其實小女子剛才還在猶豫此事當講不當講。”剛在思慮的喬瑩,柔聲說道:“我跟婉兒自回到皖城以來,幾乎是足不出戶,所得訊息,大多都是侍女、他人轉述,先生問此,必有深意,只是這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之事,難免有些出漏,怕影響先生決策。”
原來是這樣,張毅恍然明白過來,這喬瑩還真是與眾不同,不像一般市井女子喜好八卦、以訛傳訛,他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說道:“姑娘直言無妨,某自有決斷。”
這一刻,喬瑩突然到平時隨和淡然的張毅身上似是有種坐擁千軍,果斷自信的魄力,這...這才是你真正的樣子嘛?
姐妹兩就著自己知道的,緩緩將事情說了出來。
昔日虎牢關前十七路諸侯(算進劉關張,那就是十八路諸侯)威風凌凌,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孫文臺,更是勇猛忠義,一心想把國賊董卓除去,奈何袁術氣量狹小,導致未得大功,卻是損兵折將。
也許是天見尤憐,令其成了第一個攻入洛陽皇城中的諸侯,間接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送給了孫家。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孫家若是未得走漏訊息,好生保管傳國玉璽,待時機成熟,必是如虎添翼,聲威大震,可惜,可惜世間想做皇帝的何其多也,袁家兩兄弟聽聞此事,當然是秉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追查此事。
袁紹暗自送給劉表的一封書信,不但徹底埋葬了世間猛將孫堅孫文臺,更為後來江東、荊州生死敵對的斷裂關係種下了因果,不過若能得到傳國玉璽,袁紹自是不在意此事,奈何走投無路的孫策孫伯符,暫時隱忍地投奔了袁術麾下。
袁術此人驕奢*,橫徵暴斂,孫策歸降,閻象等人皆言不可重用,但袁術卻惜其勇武,著令其出征破敵。
孫策也不負所望,身先士卒,攻城拔寨,如百鍊利劍,銳不可擋,大勝而歸自是當然。
慶功宴上,袁術好言問勞,論功封賞,升孫策為破虜將軍,感嘆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適夜,在自家庭院輾轉踱步的孫策,心中憤懣不已,哎,公瑾所言不差,袁術袁公路只是想借我之能征伐占城,不會真正放心重用於我,前番許諾的九江太守,今晚竟是給了親信陳紀,而自己只是得了一空職,未有兵將。
欲成大業,必得取捨,公瑾,看來如今只有你說得這條路可以走了。(孫策雖然是投身在壽春袁術之下,但其母親、親兒等一家老幼卻是暫居於曲阿,靠母舅丹陽太守吳景照顧)
次日,孫策暗招父親生前的舊部親將會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策恍然大哭,傷然道:“昔日父親何等英雄,我今淪落至此,何以對得起父親在天之靈!”
“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日,多曾照用我等,君今有難言痛心之事,細細說來,我等必是鼎力相助。”黃蓋、程普、韓當、朱治、呂範等將領立馬出言安慰道。
“策所哭者,恨不能繼父之志耳!”
眾將默然,袁術袁公路所為,確實比不得曾經的老將軍孫堅孫公臺。
發覺眾人竟然全如公瑾所料,暗自神傷,孫策頓了頓,沉聲說道:“母舅吳景今在丹陽,日受劉繇壓迫,吾今欲以救援為名,借兵往江東而走,暗圖大業,承父遺志,望諸位叔伯助吾!”
“君快快請起,我等生受尊父大恩,當不得如此!”眾將慌忙去扶突然屈膝抱拳的孫策,不覺互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不過只恐袁公路不肯借兵放人。”呂範擔憂道,這裡大多數將領的妻兒老小皆在壽春城中,袁術若不同意,怕是難以走脫,但若是留在此處,又是對不住老將軍遺恩,公子看重,難,實在是難啊!
公瑾真乃神謀,竟能分毫不差的通曉人心,孫策看著眼前皺眉糾結、沉思默然的眾將領,頓時歎服道。
“諸位,吾有亡父留下的傳國玉璽,以此質當,袁公路必肯借兵放行。”
“此事不妥,傳國玉璽乃是尊父拼死所得,袁公路窺視已久,今若質當,日後必是難以贖回,望君三思。”老將程普抱拳勸道。
“區區一死物,若能換得諸位免去束縛,又有何不值!”孫策默然思忖道,若無此物,父親也就不會死在袁紹、劉表這兩賊子之手,哼,皇帝?某不稀罕!
用傳國玉璽換取將領,此等氣魄實非一般人所能擁有,眾將士頓時滿是感動,幾乎同時屈膝抱拳,沉聲說道:“我等自此跟隨主公,破陣殺敵,絕不背棄!”
大計已定,眾將領紛紛回去收拾東西,準備出征,孫策獨自一人拿著傳國玉璽入見袁術,哭聲說道:“父仇不能報,今母舅吳景,又為揚州刺史劉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將被害,策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遺下玉璽,權為質當。”
(興平元年,朝廷命劉繇繼陳溫為揚州刺史,本來揚州刺史的駐地在壽春,但當時紛爭四起,淮南一帶已是袁術的勢力範圍,於是劉繇只好撤到曲阿,也就是說朝廷名義上的揚州刺史是劉繇,但諸侯所承認的揚州刺史卻是其真正的掌控者袁術袁公路)
什麼?玉璽!袁術立馬興奮地接過硃紅小匣,方圓四寸,方上鐫五龍交扭,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入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果然是傳國玉璽!難道這就是天意?
袁術大喜過望,輕笑道:“吾非要你玉璽,今且權留在此,借兵三千、戰馬五百與你,平定之後,可速回來,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我表奏你為折衝校尉、蕩寇將軍,剋日領兵便行。”
孫策拱手行了一禮,沉聲說道:“多謝刺史,不過策雖勇猛,卻無可用之將,懇請刺史著亡父舊部同行,也好早日平定歸來。”
“準了,準了。”袁術雙手微微顫抖,輕輕摩挲著這象徵大漢天命的傳國玉璽,心中早已聽不進其他言語,遂不耐煩地說道:“吾有些乏了,伯符你若無事,便退下吧。”
“是。”孫策抬頭掃了一眼高坐上的袁術,眼眸之中閃過一絲精光,公瑾你又說對了,想要毀滅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令他自己瘋狂,袁公路啊,袁公路,這傳國玉璽就是你的催命符!
為免夜長夢多,生出其他事端,孫策得到袁術的應允之後,便立即統領軍馬,帶著朱治、呂範、程普、黃蓋、韓當以及他們家小妻兒起兵出城。
次日清晨,閻象、楊弘兩人聽聞孫策同孫堅舊部領著三千精兵出城平亂,立馬趕到袁術臥寢之處,不惜驚醒袁術,沉聲勸道:“孫策,世之悍將,今放其離去,如虎入深山,龍入大海,日後必成大患,現若派重兵追回,為時未晚。”
龍入大海?笑話,傳國玉璽在吾之手,吾才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況且曲阿的劉繇、秣陵的薛禮,縣南的笮融,會稽的王朗、嚴白虎皆手握數萬重兵,孫策區區三千兵馬能翻起什麼大浪,遂不予理會。
且說孫策行至歷陽,只見一軍站於道路兩旁,當先一人,儀容秀麗,資質風流,見了孫策,微微一笑,輕聲說道:“伯符,你可是來晚了。”
沒錯,此人便是周郎周公瑾,與孫策同歲,兩人年幼相知,如今更是推誠相待,結為義兄弟。
“公瑾,此遭可多虧了你的謀劃。”孫策側身下馬,略顯激動地抱住眼前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兄欲成大事,瑜自當一效犬馬之勞,不過此先還需得江東二張也。”
“哦,何為二張?”
“一人乃是彭城張昭,字子布,另一人乃廣陵張紘,字子綱,此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吾兄何不聘之?”
孫策大喜,隨即同公瑾親自拜訪,與語大悅,力聘二人,自此,孫策手下內有精通政務的長史張昭、正議校尉張紘,行軍軍師周瑜、前鋒大將程普、黃蓋....
伯符,你的命格已被師尊所改,此生我兩兄弟就盡興征戰一番,共襄大業,周瑜靜靜看著佇立在船前的孫策,微微一笑,張公禮?雖然不知道前些日子師尊為什麼特意傳信讓我留意、防備你,不過,瑜自信不輸給任何人!
你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