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五福臨門
情劍會英雄 重生帶著點讀機 重生異界好種田 異世武神 最強無限系統 淪為千年殭屍的小妾 長刀無痕 魔童傳奇 明末英雄 錦年流殤,終成錯
79五福臨門
聽見產房傳來孩子哭聲,烏氏太后連忙吩咐:“快,去問問,男孩兒女孩兒?”
雍正則是愣了愣,隨即跌坐到龍椅上,吩咐高無庸:“去看看,你們主子娘娘怎麼樣了。”
高無庸還未走到產房門口,便有接生嬤嬤抱著個明黃色的襁褓出來,面是上有喜色有悲色,“恭喜萬歲爺,恭喜皇太后,主子娘娘生了個小阿哥!”
烏氏太后聽了,笑顏逐開,“好,好,來人吶!賞!”就親手接過來孩子抱著,嘴裡不住誇讚。
雍正看了一眼,皺皺的小臉兒,一副沒張開的模樣,躺在接生嬤嬤懷裡,哼哼地吸氣,若不是鼻翼扇動,都叫人差點兒覺得這孩子會不會沒氣了。想起皇后還在裡面躺著,便問:“皇后怎麼樣了?”
接生嬤嬤面露難色,還未開言,便聽裡面大喊:“快,叫太醫,娘娘大出血了!”
又是一番忙碌!
結果,太醫院太醫一個也沒能離開景仁宮。倒黴的熹妃、海貴人一個個只好在接生嬤嬤手下祈禱生產順利。
海貴人畢竟年輕,身體好,掙扎了一夜,平安生下一對孿生公主。至於熹妃,真是命好,一生就生了倆兒子。母子三人平安無事。
雍正接到喜報,淡淡地說:“知道了。”報喜的人驚訝,私下裡心疼本來可以到手的賞銀沒了,但怕雍正那張黑臉,也不敢說什麼,只得諾諾退下。倒是烏氏太后深覺沒什麼表示過意不去,吩咐下去,“海貴人按規矩賞了。至於熹妃——”要是百姓家裡,孿生兒子那是大福,可偏偏在皇家那就是忌諱,烏氏太后心疼孫子,但更顧國體,“把大的抱給裕嬪,小的抱給謙嬪養著吧。”
於是,這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在親孃身邊呆了不到半天,眼還沒睜開,就給抱到了裕嬪、謙嬪身邊。
裕嬪倒無所謂,弘晝是熹妃養的,現在自己養她一個兒子不吃虧。謙嬪則對著這個弱弱的、明顯體虛的早產兒頗為幽怨。這養好了好處是別人的,養不好錯是自己的!真是燙手山芋啊燙手山芋!
別看一下子五福臨門。雍正四四可一點兒也不高興。連帶一下子添了三個孫子的烏氏太后臉上也沒高興顏色。兆佳氏拉拉完顏氏袖子,“都這麼長時間了,四嫂那邊,到底怎麼樣了?”
完顏氏嘆息,“我又不是大夫,我怎麼會知道呢?”
雍正一改平日重規矩形象,在正殿轉了幾圈,便要往產房闖。碧荷伸手攔住。雍正大怒,“連朕也敢攔。讓開!”
碧荷垂眸,“屬下不敢。只是,這是主子娘娘最後一道命令,請主子讓屬下做好吧!”
雍正冷哼,一甩袖子,轉回正殿,坐到正座上生氣。
碧荷給翠鳥使個眼色。翠鳥會意,遲疑半天,還是從內室捧出一個盒子,跪到雍正面前,雙手奉上。雍正問:“什麼東西?”
翠鳥低頭,“主子娘娘託奴婢交給皇上,說請皇上按照標示的時間,幫主子娘娘把裡面的東西分派出去。”
高無庸接過來,開啟,轉呈雍正面前。烏氏太后坐在一旁,一塊兒看了,眼淚就下來了。怪不得產房裡到了到了,都沒傳出來問要大還是要小。原來,皇后早就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了。這盒子裡,一個個荷包,個個做的精緻大氣,每個上頭都做了標註,分別是給小寶、寶貝和十阿哥的。時間都是每年他們的生日,從今年起,一年一年往後排,一直到每人十八歲為止。每個荷包裡面都有一封信。信未封口,烏氏太后抽出一封,大致看了,心中更加悽苦。皇后啊,你把所有的事就提前想到了,字裡行間殷殷切切,叫小阿哥在每年生日都能記得他還有位母親在天上祝福他!怕他自幼失母,性格孤僻,還叫他多與人交,多看書明志。甚至挑媳婦或者嫁女婿也說了,叫他少近女色,多顧賢妻。叫公主多多孝順公婆,切記嫁入民間為民妻。皇后啊皇后,原來,你最近忙的,都是這些!你就那麼信不過哀家,那麼信不過皇上嗎?還虧皇上為了你,放棄嫡子。皇后啊皇后,你叫我們母子情何以堪!叫哀家如何跟你那可憐的母親,我那表姐交待啊!
越看越傷心,烏氏太后把信封放回去,捂著帕子就進了東暖閣。兆佳氏、完顏氏只好領著人跟過去。留雍正一人坐在正殿,等候產房新的訊息。雍正傷心,更生氣,皇后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只有他一人不知道。還心心念念叫太醫院保住皇后,卻不知道人家根本就不在乎。看著盒子裡皇后為兒女們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雍正真想一把扔到火爐裡焚了。多虧高無庸、翠鳥護著,才硬生生奪下來。
翠鳥抱住盒子,哽咽著說:“皇上,這是娘娘花了十天做的。恐怕是她最後留給您和皇子公主們的東西了。您就算不稀罕,叫給奴才們就是。何必如此浪費娘娘苦心呢!”說完,再也忍不住,摟著盒子低聲痛哭。
“給朕的?”雍正一愣,問,“在哪兒?”朕怎麼沒見還有給朕的東西?早知道就先挑出來再燒。
翠鳥無意計較雍正態度轉變,點點頭,從盒子最底下取出一個做的粗針腳、皺巴巴的荷包,遞給高無庸,“這是娘娘親手做的。主子,您看看吧。裡頭,還有娘娘親筆信。”
雍正接過來,捏在手心,皇后親手做的?皇后會給朕說什麼話呢?雍正顫著手開啟,一頁薄薄的紙,連個信封都沒有。紙上,孤零零四個大字。雍正氣極,臉色發暗!皇后,你對朕就這麼幾個字要說嗎?
雍正生氣,恨不得把紙撕了,可一想到皇后還在產房躺著,生死未卜,又生生把這股氣壓下去。
翠鳥偷偷瞧瞧高無庸,見他也不知所以。翠鳥無奈,只好抱著盒子接著哭:“娘娘啊,您可不能有事!沒了您,奴才們都不用活了!娘娘——”
她這一哭,碧荷、畫眉、桃紅等人也都忍不住了,忙了一天一夜,從臘月初八熬到臘月初九,眼看雪都停了,風也住了,太陽都出來了,娘娘啊,您怎麼還不說句話啊!娘娘啊!主子娘娘啊!您不管我們,難道,連皇子公主們也不管了嗎?
一幫人在外面低聲哀泣。雍正聽了,悲從中來,顧不得責備這些人無禮,緊握皇后繡的荷包,閉著眼,靠在椅背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吱呀——”產房門開了,太醫們按序出來回話:“啟稟皇上,主子娘娘——暫時脫離危險了!”
三天以後,當衲敏悠悠轉醒,睜眼看到頭頂上那百子帳頂時,其內心悲憤,無以言表。老天爺呀,不帶這麼坑人的!我都願意犧牲自己,來換取回歸現代的機會了。你還硬拽著不讓我走,什麼意思,什麼意思嘛!我在這兒有什麼好的?烏氏太后難為我,雍正不在乎我,嬪妃們擠兌我。就連那年羹堯、完顏氏都要利用我!沒一天好日子過!老天爺呀,你行行好,帶我走吧!嗚嗚——
她這一哭,早驚醒了床頭守護的桃紅。這倒黴丫頭一蹦三尺高,咋咋呼呼朝外喊:“娘娘醒了!娘娘醒了,碧荷、翠鳥、畫眉,娘娘醒了,快來呀!”
只聽騰騰騰一陣腳步雜亂,碧荷先進,其次是翠鳥、畫眉,王五全則是緊跟著立在門口候著,就怕主子娘娘找他。幾個丫頭連同平日常在皇后身邊伺候的小宮人得了信兒都湊過來。一個個紅著眼睛圍著皇后床榻,想哭又捨不得哭,想笑又笑不出來。最後,還是衲敏覺得被圍觀實在不是件輕鬆事兒,說了句:“渴,水!”
碧荷、翠鳥、畫眉這才急急忙忙跑出去端茶倒水,齊齊送了三杯水到衲敏跟前。桃紅興奮地直在地上蹦,“太好了,娘娘,您醒了,您醒了!”說著說著,拿胳膊一捂臉,趴到桌子上就哭了起來。
她這一哭不要緊,碧荷等人也都忍不住了,齊齊哇哇大哭。王五全站在門外,見裡面一干女子都哭的鼻涕眼淚橫流滿面,心想,得了,乾脆,我也隨大流得了。於是,手中拂塵往肩上一甩,往門檻前一蹲,“哎呀,我的主子娘娘哎,您可是醒來了!”
衲敏剛喝了水,有些精神,見她們個個哭的肝腸寸斷,想起自己這些日子委曲求全,不過就是希望幾個孩子過的好,自己回到現代以後不用掛念。沒想到,投機不成,反而又回來了。這下子,不知道還有多少磨難等著。想著想著,也不嫌這些人哭的吵鬧,也跟著嗚嗚抽噎,“哇哇,我的命好苦哇——啊啊——”
烏氏太后剛得了信兒,說皇后醒了。不顧冬日嚴寒,領著人就往景仁宮趕。哪知太后鳳輦還未進景仁宮大門,就聽見裡面哭聲一片,間雜著“主子娘娘啊——您——”等等之類的詞句。烏氏太后登時就覺心痛難忍。怎麼自己一步來晚,就跟媳婦永別了呢!怎麼又叫自己白髮人送黑髮人吶!李嬤嬤見太后滴下淚,也趕緊拿帕子一抹眼睛,緊跟著嚎啕:“哎呀我的主子娘娘喲——您就這麼走了——叫小阿哥小公主可怎麼辦喲——哎呀我的那個主子娘娘喲——”
一行人都不敢怠慢,緊跟著李嬤嬤屁股後頭嚎喪。
李得正一看,拉倒吧,我也別在這兒乾哭不掉淚了,麻溜的,去給高總管報信吧!眼瞅大夥忙著找東西擦眼睛,一個不備,跐溜一聲,避開眾人,撒開腿就往養心殿飛躥。
高無庸剛得了皇后醒來的喜信,正準備瞅著什麼時候雍正召見大臣累了,歇息的時候回稟上去。錯眼看見李得正一個勁兒往殿裡勾頭。高無庸悄悄往殿外挪步,小聲呵斥:“不在慈寧宮伺候太后,你跑這兒幹啥?”
李得正苦著臉,擠出幾滴淚來,“高總管,主子娘娘她——她——嗚嗚——”
高無庸一聽,立馬就傻了,立在廊下搖晃了半天,流下淚來。對著李得正擺手,“回去該幹嘛幹嘛吧!”李得正嗯的答應,趕回去伺候烏氏太后。高無庸則託著拂塵,一搖一晃地趕到養心殿東書房。要是主子娘娘醒來這樣的信兒,晚報會兒沒什麼。可是皇后薨了,就是裡頭正在商討軍機大事,也不能耽誤。高無庸在閣門外唱名,聽到雍正叫進來,這才帶著淚進門,跪到地上,回稟:“萬歲爺,主子娘娘她——薨了!”
“啪”的一聲,恂郡王袖子裡的奏摺就滑到地上。緊接著,怡親王騰的從座上站起來,隨即又跌坐下去。張廷玉手裡的筆也跟著一頓,紙上立刻就多了兩團墨點。十七想起幼時四嫂對自己兄弟們多加疼愛,心中悲切,站在當地,不發一言。李衛剛從江南辦差回來,還不知道皇后近況。乍然一聽皇后薨逝,想起皇后平日裡和顏悅色,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漢人而輕看自己,心中悲傷,伸出胳膊擋住臉,自己先哭起來。
到底是當了皇帝的人,整個養心殿內,就數雍正最沉著。高無庸等了半天,居然都沒聽見自家主子說一句話。最後,壯著膽子抬頭問:“萬歲爺?”
雍正似乎才聽到,淡淡地吩咐高無庸:“知道了,退下吧!”
高無庸也摸不透雍正到底想說什麼了,只好哽咽著退出去。十三還要開口說什麼,雍正衝他一擺手,“你腿腳不好,先回去歇著吧。”對十四、張廷玉等人也說:“都跪安吧!”
十四、十七一齊拱手,還想說什麼。張廷玉任雍正“祕書長”多年,對雍正性情多少也能忖摸一些,使眼色止住二位王爺,磕頭告退。
等眾人陸續出門,雍正叫住張廷玉,從袖子裡取出一個荷包,打荷包裡抽出一張紙遞給他,“皇后最後寫給朕的幾個字,你看看吧!”
張廷玉上前,親手接過來,展開細看。皇后的字型,圓潤平和,只是,這四個字,讓張廷玉打了一個顫慄——以民為本。張廷玉託著這四個字看了半天,才高舉過頭頂,小心地放到御案上,對雍正奏言:“聖上,我大清朝出了位賢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