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被逼無奈的背井離鄉(6)
誤惹冰山首席 孕運而嫁 無敵小仙師 龍蛇天下 九越闕天 鳳傾天下:王寵為後 嵐郡主 我重生回到了小時候 高手寂寞2 美軍將領眼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第5章 被逼無奈的背井離鄉(6)
第5章 被逼無奈的背井離鄉(6)
爺爺陳佔元大約六十歲左右才有了父親,那是在1944年,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前夜。
父親陳萬全一共有四個哥哥,外加一個姐姐。
父親十二歲的時候爺爺陳佔元就去世了。也正是從爺爺去世這一年,父親才開始讀小學。
一共讀了五年,直到小學畢業,也就是17歲這一年,奶奶也去世了。
然後父親就跟著大伯父陳萬臣的親家公,也就是大堂姐陳永香的公公學木匠活。
一直到27歲這一年,透過二姥爺(母親的二叔)的介紹,才與25歲的母親結了婚。
…
剛結婚的時候,兩個人的日子過得還是很幸福的。
因為父親手藝好,在吉林省第一建築公司上班,所以母親是不用做活兒的,就只在家裡帶孩子。
母親生下的第一個女兒,剛出生沒幾天就夭折了。第二胎才是現在的大姐。
那個年代,誰家死幾個小孩兒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母親一共有五個妹妹,三個弟弟。這九個人都是活下來的。
但是這中間還夭折了五個。也就是說外婆一共生過14個孩子之多。
當時的那個年代,在我們老家,每家每戶都有很多孩子。
比如我就讀的向陽小學裡,有三個老師,都姓於。
其中一家8個孩子,另外一家9個孩子,另外一家10個孩子。
所以大家就開玩笑戲稱他們三個為“八九十組合”。
…
父親當時的收入真的很不錯。
二伯父陳萬江的妻子董雅琴,很年輕就去世了。留下了三個男孩兒和三個女孩兒。
其中三哥和三姐的年齡最小,尤其三姐陳永雙,好像才剛剛出生三個月。
那年頭兒窮啊,大概是在1970年前後。別說牛奶了,就連玉米麵糊糊都沒有。
但父親還是有辦法的,他就從長春市裡,給小侄子和小侄女背綠豆糕、奶粉和餅乾回來吃。然後才把兩個孩子給養大了。
所以三堂兄陳永吉和三堂姐陳永雙,與父親的感情都還是很好的。
…
父親雖然有一份很不錯的收入,但父親也有很多煩惱。
比如,結婚以後母親發現,父親的棉褲的褲襠竟然全都是用麻繩縫的。
父親是巧手木匠不假,但讓一個大男人做那麼細緻的針線活兒,倒也確實難為了他。
但陳路凡倒是繼承了父親的巧手,他給自己縫過棉褲襠,沒用麻繩,而且縫得還很不錯。
…
父親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很重兄弟情和叔侄情分的人,一向大手大腳。賺來的錢基本上也全都幫襯幾個哥哥了。
但結婚以後有了母親和大姐,自然就得養家餬口了,所以幾個伯母就不高興了。
尤其以大伯母為最,經常以各種理由和父母親兩個吵架。
比如有一次,因為一點瑣事,大伯母曲桂蘭指著父親的脖子就罵,然後還用做針線活的剪子對著父親直比劃,說要把父親這個小白臉扎死(父親年輕的時候很白,這一點我繼承了他的基因)。
然後母親就幫父親出頭,從廚房裡取出菜刀,說你如果敢動我男人,我就用菜刀砍死你。
…
然後到了第三年,大姐剛剛出生不久,父親就正式和大伯父分家了。
分家的時候一共有奶奶留下來的五間老房。但只給父親分了靠東邊的一間,中間兩家共用同一個廚房兼過道。
然後還給父親在屋子前面分了一塊菜園,一共有二十多米長,“兩米”寬。
就這,還得讓父親單獨在菜園裡新開闢一條走道,通往村子裡的路上。
兩米寬的菜園啊,即便是把走道暫定在兩尺寬,倒是也還能剩下一米多呢,至少還能種兩壟土豆、茄子或者辣椒什麼的。
哎!我說的是反話,相信您都能聽得懂。
…
大伯母也是個很節儉的人,家裡面所有的被罩全都是用碎補丁縫製起來的。
而且一直到2005年左右去世,這樣的用補丁拼湊起來的被罩都還有20多套呢。
而且這樣的被罩我還見過,還是非常漂亮的,這說明大伯母的手是很巧的。
…
那時候東北農村常吃煮土豆,而且土豆上還經常會有蟲子咬的洞。
但大伯母不捨得用刀挖,而是直接帶著洞煮。煮熟以後再剝皮,直接就能把蟲子咬的洞給帶下來。
我試過,這樣確實會省一點土豆肉。
大伯母真的很節儉,那個時候的東北農村,1970年前後,再加上大伯母年紀也大了,她連內褲都不捨得買,線衣線褲就更不要提了,就光屁股直接穿在棉褲裡。
(線衣線褲,在南方很多地方經常被稱作秋衣秋褲,也有地方統稱作內衣)
…
最後一次矛盾的總爆發是因為燒柴的問題。
當時,除掉糧食以外,燒柴也同樣很短缺。
生產隊到秋收以後分燒柴,父親陳萬全的家一共就分了幾十捆玉米秸稈,到春天的時候更是早就燒光了。
據母親說,分家以後第一年,她用兩大筐玉米茬(玉米根)將就了整整一個夏天。
說真心話,我真的無法想象,兩大筐玉米根怎麼能將就一個夏天的。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父親想了一個種柳樹的辦法,或者更準確地說法是種柳叢。
我家祖屋前面有很大一個水坑,於是父親就在水坑邊上種了滿滿一坑柳枝。
還真別說,這還真是好辦法。因為柳枝長起來是很快的,只用了一年時間就長滿了整個水坑。
到秋天收一茬,就能收老大一垛,足夠下一年的燒柴了。
然後大伯母就眼紅嫉妒,就在那些柳叢根上拴豬,然後那些柳叢根就都被豬拱死了。
然後母親就又和大伯母吵架。
但母親只有一個人,根本吵不過大伯母,而且大伯母還有兩個女兒做幫手,不僅把母親打了不說,還把母親種的菜園也給毀了。
…
就這樣,放假回來探親的父親,看到這樣的慘況,一氣之下,帶著母親和大姐,以及母親肚子裡的大哥,就遠走到了黑龍江,一住就是六年。
這些事,父親很少和幾個兄長以及嫂子爭。
父親非常看重親情,而且父親小時候總歸是受過哥哥們的照顧的,而且父親結婚的時候幾個兄長也都幫著張羅了。
尤其是,如果沒有大伯母的親家公,父親根本就沒有可能學木匠活。
大伯母的親家公姓於,我小時候見過一次,大名不記得,只記得父母親管他叫“老九頭兒”。
老九頭兒的妻子很早以前就去世了,和我堂姐的關係相處得很不好,但是和我爸關係卻很好。
我爸對他這個師傅也很好,逢年過節的總會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