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一樣的電影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一樣的電影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 千金被擺道 廢材傾世:逆天小狂妃 劍氣凝神 魔師 一夫四侍十二宮 穿越之無田無泉農女 英雄聯盟之王者無雙 我在考古系所看到的那些詭異事 大人物法則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一樣的電影

1985年5月,李思明的新電影《查理的天使》上映了。

這是一部不同於他以往的電影,是一部純粹的娛樂片,沒有人能從當中尋找一些所謂的深刻思想與藝術性的東西。 當然這其中也有些人批評,說李思明在倒退,正在讓好萊塢“喪失文化”,他們將以前批評斯皮爾伯格的東西送給了李思明。 不過大多數人,特別是影迷們卻陷入了一種狂熱狀態。 因為這一部電影果然不一樣。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因為其包含著許多令人心動的流行因素,在1985年時候,對美國動作片來說也是一次顛覆,因為從來還沒有人這麼拍過。

陳指導用他的創意,完美地詮釋著中國功夫的力度與美感,這種融入了中國風格的拳腳功夫幫助影片到達了一種全新的境界,賞心悅目地視覺效果及其公式化的動作場景吸引了無數少男少女、成人兒童模仿,年齡的跨度早已超過了包括李思明在內所有人的預期。 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趕赴各大城市唐人街的中國拳館的報名者一時雲集。 所有好萊塢的導演和製片人,都在考慮是否改變一下自己未來動作片的拍攝模式。 陳指導成了最炙手可熱的人物,拜訪者應接不暇,陳指導現在只能閉門謝客。

幾位美女的性感演出,用她們甜美的笑容迷倒了十三歲以上男男女女。 那些春心萌動的青春期少男們,紛紛決定要找女朋友。 就找有梅格.瑞恩式笑容地女孩,或者有著黛咪.摩爾那樣傲人身材的女孩。 而美國少女們也紛紛效仿片中三位天使們的笑容、髮型、和動作。 什麼是偶像,這就是偶像!什麼是流行,這就是流行!順便讓那位性感女配角,也出名了。

李思明花了大價錢,請來最好的設計師為三位天使專門設計了十多套服裝,透過電影引發了搶購潮。 無數的女人打聽三位主角身上的衣服從哪裡可以買得到。 那家跟李思明合作的服裝公司樂壞了,不得不立刻收購了一家工廠。 就連那家根據三位女主角在劇中角色和性格。 專門量身訂做太陽眼鏡地公司,也引起了愛臭美人士的追捧,即使下雨天,大街上隨處可見那些少女**們地鼻樑上架著一個戴安.蓮恩式的太陽鏡。 那些在影片中出現的揹包、洋娃娃和小佩飾,更是成為當季熱賣商品。

梅格.瑞恩等人在片中大秀舞蹈,如果你在某處看到一群人也在跳同樣的舞蹈,那大可不必表示驚訝。 因為在全美國所有可以跳舞的地方,這已成了時尚。 對流行最為**的某家電視臺,還專門製做了一個節目,開展了一個舞蹈模仿秀節目,引起美國少女們的追捧。

片中地那支單曲,一週之內,就已經在美國各音樂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插曲唱片空前大賣。 讓那支被李思明從洛杉磯某個地下室裡揪出來的樂隊,成了最知名的樂隊之一,從此脫貧致富,提前進入小康。

而李思明的“獨家創意”——子彈時間,更是讓好萊塢的電影人膜拜,儘管這個特技還很粗糙。 經不起推敲,可誰又在乎呢?於是,在後來的許多電影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現,直到《駭客帝國》的出現,才達到視覺效果的巔峰。

總之,李思明這一次詮釋了什麼叫娛樂片,什麼叫動作片。

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同人從不同地角度。 看同樣的事物。 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李思明的這部《查理的天使》,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在科技界也引起了轟動,當然除了李思明本人不覺得意外。 美國紐約一家以嚴謹著名地科普雜誌,破天荒地發表了一篇關於李思明這部電影的文章:

科幻電影越來越成為美國電影的一個重要方面,遠者如1968年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近者如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系列和斯皮爾伯格的《E.T.外星人》。 但是還沒有一部電影像中國導演李思明在《查理的天使》中所展示的那樣真實可信。 連續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李思明,將這部電影的時間設定在15年之後的2000年,離現在並不遙遠,這讓我們可以從科學地角度來考察其中地科技產品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儘管這部電影並不是科幻電影。

美國最著名地半導演體制造商英特爾公司認為,積體電路晶片上所整合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這意味著同樣大小的矽片上,可以整合更多的電路,效能以幾何級的數字提高。 到目前為止這一定律仍然有效。 在世界第一臺巨型計算機出現之時,人們不會想到現在個人電腦正方興未艾。 因而我們預料到在未來用於個人電腦的微處理器,可以做到小型化、商業化和實用化,進而可以實現個人電腦的小型化。 如果將來出現跟筆記本一般大小的個人電腦,他們不會為此感到吃驚。

以生產計算機而聞名世界的IBM公司認為,在影片《查理的天使》中出現的筆記本型個人電腦,在未來不久就可能會出現,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腦在微處理器及其散熱系統、電池系統、各種元器件方面,都會不斷地小型化,而且可靠性在不斷增加。 目前在市場上已經出現這種筆記本型電腦的雛形。 他們對影片出現的筆記本型個人電腦的名稱“Notebook Computer”及外觀設計,包括鍵盤佈局十分感興趣。 但是他們發現,這個名稱或者商標已經被一家公司提前搶注了。 持有人為香港一家公司,據悉這家公司的所有人正是李思明所在地電影公司的老闆。

微軟公司最近釋出了Windows 1.0電腦作業系統,該公司聲稱這比他們原本的計劃要提前六個月完成,售價為100美元,此前人們所青睞的GUI電腦平臺是GEM及DESQview/X,但是軟體界對微軟公司的新軟體評價頗高。 該公司利用了英特爾286處理器提高的處理速度、擴大的記憶體以及動態資料交換(DDE)技術帶來地應用程式間的通訊能力。 1.0對圖形功能地支援效能較強,使用者可以疊加視窗,控制屏幕布局。 可以用組合鍵快速使用Windows的功能。 微軟公司的創始人兼技術負責人比爾.蓋茨認為,未來個人電腦的軟體將更復雜更實用化。 但是介面卻更為友好,電腦不僅會用在工作之中,還可以用來娛樂,甚至可以看電影。 看過《查理的天使》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片中出現的小型移動電腦上,反覆出現微軟公司地字樣,據說微軟公司的第三大股東是由一家香港公司間接持有。 而這家公司也間接擁有拍攝這部電影的麥克肯納電影公司的全部股份。 這不能不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商業廣告操作。 微軟公司對此很是得意。

在去年12月份成立的思科系統公司,其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教師夫婦,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和商學院地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夫婦二人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裝置,用於斯坦福校園網路(SUNet),將校園內不相容的計算機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 他們認為,互來計算網路將會覆蓋全球。 人們足不出戶,就可透過這個由成千上萬臺電腦組成的網路,互相聯絡、交流。 此前美國軍方已有數個計算機中心聯網,為防止其中的一個遭到敵對國家地導彈攻擊。 因此在《查理的天使》一片中出現的所謂“Internet”可以看作是未來計算機網路實用化、民用化的標誌,只是看起來未來網路上的內容十分豐富,而且需要有機密安全方面的考慮。

1968年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裡。 一位宇航員用可視電話與家中的女兒通話;片中還有一個人物連線上一個電子記事簿,自動完成了報告更新。 這部電影的小說原著,亞瑟.C.克拉克,這位了不起的未來學家所預言地遠不止這些。 1945年,在寫給《無線電世界》一位編輯地信中,克拉克提出了同步衛星的設想,這個主意在1965年衛星“早起者”發射之前,堪稱奇想。 60年代,克拉克預見了將來人們無論在地球什麼地方,都會用手錶一樣便攜地電話保持聯絡。

1983年以生產軍用通訊裝置著稱的摩托羅拉公司。 向我們展示了一款DynaTAC 8000X型行動電話。 首次將貝爾實驗室1947年提出的行動電話概念和70年代提出蜂窩組網技術概念變為了現實。 不過這種行動電話現在還沒有克拉克預言得那麼小,看上去像一塊大磚頭。 而且還沒有真正商用化,但是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 李思明導演的《查理的天使》更進一步,他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未來行動電話是個什麼模樣,更加小巧美觀,而且他還展示了一種可以塞在牙縫中的無線通話器。 同樣,片中清晰出現的“AnyCall”的商標,也已經被提前註冊。

我們在片中還可以發現許多未來十五年中,很大可能會出現的科技:比如軍方的全球定位系統的民用化,比如利用指紋和視網膜進行身份識別,這都不是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科技創新。

……

由此,我們可以斷言,李思明是好萊塢導演中最懂科學的人,同時也是科學家中最會拍電影的人,科技與娛樂在他的電影中結合的完美無缺。

李思明現在在幹什麼?許多關注他的人都在尋找他。 麥克肯納公司透露:李思明正在拍一部西部片。

“連續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中國導演李思明,這一次又出乎影評家們的預料,他這一次又要讓人吃驚了,在拋棄了自己擅長的有深刻思想的電影拍了一部純粹的娛樂片之後,他居然撿起了早已被好萊塢拋棄的西部片。 他一定是瘋了,再這樣下去,明年的最佳導演的得主可能就不是他了。 要知道西部片大師約翰.福特四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可沒有一次是因為西部片!西部片早已經沒落了,那老套的故事十多年前就已經讓人生厭了,不過,我們倒是想看看李思明能玩出什麼花樣——他總是讓人吃驚。 ”某媒體這麼評價。

就在這部《查理的天使》讓影迷們排隊買票的同時,李思明正在對著凱文.科斯特納吹噓:

“咱們要做就做最好的,要讓西部片在我們的手中終結!”李思明自信地說道,“你準備好了嗎?”

“當然,我都準備超過四個月了!”科斯特納自信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