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七章 方謙用謀

第七章 方謙用謀


我曾愛你刻入骨髓 至尊男人 國民老公太凶勐 總裁老婆愛上我 鳳血·下·婆娑部 帝王祕葬 無限自由者 從野人到帝王 史上第一混搭[校對版] 電競大佬的佛系追妻路

第七章 方謙用謀

潞縣與襄垣不過六十餘里,急行軍的話最多半天就可以到達,杜長率著一萬精兵前往潞縣救援。當大軍行至大半的時候,後面一名斥候兵急速奔來。

“報!將軍,高幹軍急攻襄垣!襄垣兵馬不足,請將軍速速回師救援!”

杜長聽聞,心知不妙,連忙下令回師襄垣救援,同時命令潞縣與屯留兩地的兵馬前來救援。自己領軍後隊變前隊,急速回師襄垣。

襄垣城下,高幹與方謙正領大軍攻打襄垣,襄垣守軍只有不到一萬老弱,而且沒有大將鎮守,當探子告知高幹,杜長已經離城三十里的時候,高幹立刻集結隱藏在寨內的大軍,迅速搶佔襄垣,不消一個時辰,高幹就領軍進了襄垣城。

襄垣城已經陷落,杜長還在加速前行,當行至襄垣城東十里處時,突然一聲炮響,左右各殺出一路伏軍,將杜長大軍劫作三段,一時間杜長大軍首尾不能相顧,也不知道對方有多少兵馬,軍心大亂,杜長只得收攏身邊計程車卒拼殺抵抗。

杜長有兩萬大軍,但是被突襲措不及防,所以戰不從心,高幹伏軍也只有兩萬兵馬,所以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一時間想速戰速決也是不容易的。戰事膠著之際,杜長前軍又殺來一支兵馬,正是韓猛領軍前來接應,杜長豈是韓猛的對手,十招不到,就被韓猛挑於馬下被生擒了,士兵們見主將被擒,一時間更是沒了鬥心。

“杜長已經被生擒,降者免死,頑抗者殺無赦!”韓猛於軍中大聲喊道。

杜長大軍聽到這樣的話,不敢再作抵抗,除了幾個頑抗的,餘者皆放下兵器投降。這一次伏擊戰,杜長一萬大軍,降者達六千餘人,當韓猛押著降兵回到襄垣之時,收到訊息的高幹更是親自出城相迎,這是方謙要求的,現在高幹手下的大將也就韓猛可堪大用,所以方謙讓高幹儘量籠絡韓猛,畢竟韓猛雖然歸屬高幹,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袁紹的部將,所以方謙希望高幹盡力使韓猛歸心自己。

“韓將軍凱旋而歸,實在可喜可賀啊!”高幹上前迎道。

韓猛見到高幹親自相迎,連忙下馬拜見,扣禮道:“末將有勞大人親迎,甚是榮幸!幸不辱命,生擒敵將杜長,收降萬餘黑山軍。”

“此次首功,非韓將軍莫屬!哈哈……走,擺酒慶功!”高幹豪情萬丈的喊道,首戰大勝,高幹也很高興。

晚間,原本的城守府內高幹坐於主位上,座下眾人也是歡愉不已。

“襄垣已取,掎角之勢已破,當迅速拿下屯留、潞縣。”方謙低聲在高幹耳邊說道。

高幹放下酒樽,說道:“你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有了對策吧!”

方謙笑了笑,說道:“取屯留、潞縣的關鍵在於杜長,我已經和他談過,此人對張燕忠心難變,招降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他還是可以幫我們一個大忙的。”

隨後,方謙在高幹耳邊一陣低訴,將心中的計策說了出來。

高幹聽後,連連點頭,拍案道:“趁熱打鐵,現在我就下令。”

底下眾人見到方謙與高幹的舉動,也是奇怪,看到高幹突然拍案,臉色甚是喜悅,心內猜測紛紛。

“各位,如今襄垣已破,尚有屯留、潞縣,我欲趁早取下這兩城,到時候直逼長子,剿滅張燕。”

“不知大人將打算怎麼取這兩城?”袁渙詢問道。

高幹笑道:“以杜長為誘餌,詐開城門,趁勢奪取兩城。鄧升聽令,命你引一千兵馬帶著杜長去詐開潞縣城門,不知你可願意?”

“末將願意!”鄧升出列答道,這一次攻佔襄垣,他沒撈到什麼功勞,聽說有機會立功,怎麼會不願意呢。

“好!杜長誓死不降,你就帶著他的屍首去詐開城門,到時候怎麼說不用我教你吧!到時候我會率軍在後接應你。”高幹戲說道。

“末將懂得!”鄧升領命而去。

高幹看了看手下將領,繼續說道:“王摩、何茂聽令,命王摩為主將,何茂為副將,率兵兩萬,襲取屯留。”

“末將得令!”王摩、何茂行禮道。

高幹繼而對方謙說道:“有勞天佑陪同王將軍、何將軍同行了!”

“遵命!”

當下,也不再飲宴,各自回營準備出兵之事,準備夜襲兩城,高幹領兵兩萬襲擊潞縣,方謙這邊領兵兩萬襲擊屯留,韓猛與袁渙帶領剩下的兵馬留守襄垣、整編降卒。

潞縣距離襄垣六十餘里,高幹領兵三個時辰就到了,鄧升利用杜長騙開了城門,而後高幹領取突襲,經過三個時辰的戰鬥,潞縣守軍不是逃竄就是投降,經過方謙上次的演練之後,高幹軍中的操練都是按照實戰來的,所以戰鬥力不是黑山軍所能比的,潞縣之戰,高幹軍傷亡兩千,黑山軍死傷五六千,投降的也有一萬三千餘人,其他的都趁亂逃竄了,守將孫輕也被高幹刺死。

高幹那邊因為有杜長的原因,很是輕易的打開了城門,方謙這邊卻沒那麼容易,屯留守將王當已經得知襄垣失守的訊息,於是謹守城防,從襄垣而來的潰軍,王當也不敢收留,王當雖然沒有什麼智謀,但是害怕混入奸細,不敢開城收留潰敗之軍,凡是敢靠近城門的,都用弓箭射退,所以方謙一路行軍下來,遇到數千潰軍,他們遇到方謙的大軍直接投降了,這讓方謙一下子摸不著頭腦,結果詢問得知才知道原因。這一下他也為難了,原本還想用此招詐開城門,沒想到王當此人會這麼做。

方謙思慮再三,自己只有兩萬兵馬,屯留也有兩萬兵馬,強攻是不行的,想詐開城門也是難了,只得暫且回軍襄垣,與高幹商議過後再做計較,但是方謙想想自己徒勞無功的回去也沒面子,所以當下和王摩、何茂二人商議,暫時先駐紮在屯留城外,等高幹平定了潞縣之後,再謀其他對策。

當襄垣、潞縣失守的訊息傳到長子的時候,張燕也是沒想到這樣,三城他都調遣了兩萬人馬駐守,且三城城池還算堅固,沒有四五萬兵馬是攻不下來的,但是高幹只有五萬士卒,如果他敢強攻城池,另外兩城就會從後偷襲,到時候必定能夠重創高幹。但是沒想到不到十天的時間,襄垣和潞縣就失守了,現在只剩下一座屯留小城,如果高幹在攻下屯留,那下一個目標就是長子了,張燕也不得不慎重對待。張燕心裡清楚,自己手下兵馬雖多,但是戰鬥力他再清楚不過了,除了自己的嫡系兩萬兵馬,其他的都是烏合之眾,不然他也不會在襄垣三城屯集六七萬兵馬了。

高幹在平定潞縣之後,留下三千幷州兵馬外加兩千降軍留守,隨即率部趕往屯留。

給讀者的話:

請多多支援,踴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