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六章 上黨初戰

第六章 上黨初戰


隱婚男女 惹上黑幫少爺 青春的一段回憶 極道霸仙 穿越誅仙界 冥法仙門 嬉遊時代 絕命營救 三國之呂布天下 靈武弒九天

第六章 上黨初戰

當高幹軍前鋒大將到達上黨郡的時候,張燕已經佈置好了防禦,他將所有的兵馬都集中起來,佈置在了襄垣、屯留、潞縣、長子、壺關五地,襄垣、屯留、潞縣三城成犄角之勢,攻一地,其他兩城都能相互策應,所以張燕在這三城都安置了近兩萬兵馬。

先鋒大將鄧升領著五千人馬在城下叫陣,對方守將卻是堅守不出,鄧升兵少,只好先行立下營寨,等待大軍到來。一日之後,高幹領著大軍到來,大家都聚集在中軍大帳內商議。

“我軍兵馬只有五萬,襄垣城內有兩萬兵馬,若是強攻的話,也是能攻下來的,但是若是我軍強攻的時候,潞縣與屯留的兵馬夾擊我軍,對於我軍不利,此戰只能智取。”

高幹坐在帥帳內,表情嚴肅的問道,他雖然來到這個時代之後雖然沒有正經的打過仗,但是高幹的記憶仍在,他對戰爭的殘酷還是清楚的,自己的兵馬雖然比對方精銳不少,但是人數有限,據斥候細作打探的訊息,對方有十萬兵馬,是自己的一倍,高幹就算再傻,也不會選擇強攻的。這可是他日後爭雄的資本,這次袁紹派他前來幷州,只給了五六萬兵馬,自己來到幷州後,收編降卒、招募鄉勇,才有了十萬人馬,他可捨不得拼掉。他已經不是那個歷史上只知道為袁紹守業的匹夫了,他有更遠大的志向。雖然他現在只是袁紹的一隻開疆擴土的拳頭,但是他心裡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現在他是鎮南將軍、幷州刺史,但是這些是袁紹給他的,他在等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方謙已經對他示意過了,他心裡也清楚。

聽到高幹的話,底下最先開口的是參軍袁渙,袁渙正襟而言,道:“將軍所言甚是,我軍雖比敵軍精銳,但是對方亦是百戰之士,戰鬥也不弱,需謹慎用兵。”

方謙點點頭,應聲道:“曜卿先生所言甚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知黑山軍守城的都是誰,大家對他們有多少了解?”方謙現在是高幹的軍師,大家也對他甚是敬服。

聽到方謙的話,底下一名青年士起身回答道:“襄垣守將杜長、潞縣守將孫輕、屯留守將王當,三人之中王當、孫輕二人都是昔年投靠張燕的黃巾殘部,杜長是張燕的心腹之人,三城皆有兵馬近兩萬,張燕親自坐鎮長子,守軍四萬。”

說話的是高幹帳下負責情報的幷州刺史府從事王修,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物,方謙與他交談過幾次,這人見解不俗,雖算不上一流的人才,但是二流還是綽綽有餘的。

“三人性情如何?”方謙繼續詢問道。

王修回答道:“杜長此人頗有謀略,為人謹慎,難以對付;王當、孫輕二人雖謀略不足,也是勇武不凡。所以張燕才會安排杜長督守襄垣,作為阻擋我軍的前鋒。”

“不知各位有何妙策可破敵?”高幹聽完王修的回答後詢問道。

袁渙率先開口說道:“杜長此人頗有謀略,不易破,可先破王當、孫輕,只要潞縣、屯留在我手裡,襄垣便是孤城,不難攻破。”

“曜卿先生所言恐有不妥,若我軍先破孫王二人,杜長伺機而動,我軍將會腹背受敵,我軍兵力不足,無法兩面作戰。我有一計,定可取下襄垣。”方謙起身說道。

“天佑計將安出?”袁渙也不計較方謙的話,連忙詢問。

方謙笑了笑,將自己的計策說了一遍,眾人覺得都是可行,然後幾人討論了一下細節,將作戰細節完善之後,這才依計而行、各自都去準備。

襄垣城守府內。

杜長一身甲冑端坐在主位上,下面站著幾名小將。

杜長看著眾人說道:“諸位,高幹領兵五萬前來攻我襄垣,士氣正盛,我軍只宜堅守,待敵軍士氣低落之時,聯合潞縣、屯留兩縣兵馬共擊高幹,諸位當謹守城池。”

“諾!”

高幹大軍到達襄垣之後,連日派人在城下挑戰,也不攻城,杜長堅守不出,一連五日,都是如此。

“杜長,你個縮頭烏龜,有種出來一戰!”

“杜烏龜,出來啊!”

“是不是嚇破膽了,不敢出來了,只要你從爺的褲襠下鑽過去,爺爺饒你不死!”

高幹軍正在城樓下大聲辱罵,城樓上的杜長也不生氣,反而冷笑,對著身邊的小將說道:“用這等低劣的激將法,我豈會上當,有本事就攻城,我襄垣城池高大,不懼敵軍。”

身邊一名小將說道:“將軍,敵軍一臉數日罵陣,你看他們計程車兵銳氣已消,何不出城突襲一下,給他們一個教訓。”

杜長揮揮手,說道:“不可,你看城外山坡後隱約有金戈馬嘶之聲,敵軍這是故意誘我出城,一旦我軍出城,伏軍就會搶佔城門,失了城池,我等有何面目去見主公,我等就在這堅守,相機而動。”

“諾!”

在襄垣城下叫陣正是韓猛,看著城上的黑山軍沒有動靜,韓猛也是冷笑著,低聲自語道:“自作聰明,我看你們還能龜縮多久。哼!”

兩天之後,正在城守府內佈置防務,突然一名侍衛奔來,行禮報道:“啟稟將軍,有一名自稱是潞縣孫將軍的信使請求面見將軍。”

“哦?潞縣的信使?快把人帶進來!”杜長覺得有些奇怪,潞縣是孫輕駐守,為何他的信使突然來了呢。

不一會,侍衛就引著那名信使進來了,來人見到杜長之後,手託求援書簡行禮道:“杜將軍,末將乃是孫輕將軍的副將,高幹五日前引大軍突襲潞縣,孫將軍出城與敵軍交戰,被敵軍殺敗,孫將軍亦受了傷,高幹攻打甚急,請杜將軍救援。”

杜長聞言,接過書簡看了一遍,愣了一下,拍案而起,大聲喝道:“胡說,高幹軍正駐紮在我襄垣城外,連連數日在城下挑戰,如何能調大軍去取潞縣。你明明是高幹的奸細,誘我出城,來人……”

信使連忙辯解道:“大人,末將說的是實話啊,敵軍攻打潞縣甚急,人馬不下四萬。”

杜長見信使如此說,思考了一會,對著侍衛說道:“速速派出斥候探聽高幹軍的虛實。”

“諾!”

杜長命人將信使暫且看管起來,等待斥候的訊息,大約兩個時辰之後,前去打探的斥候終於帶回了訊息。

“大人,高幹寨內不過兩千人馬。”斥候兵稟報道。

“為何敵軍大軍移營而去,你們會一點訊息都沒有?”杜長打算呵斥道。

斥候有些心驚,連忙說道:“啟稟大人,先前我等前去探聽的斥候只要接近敵營,就被敵軍發現圍攻,所以我等只能在遠處探查,每日敵軍金鼓之聲、起灶煙火都是數萬人馬的動靜,沒想到是敵軍故佈疑陣。剛才我等前去探查的時候,只有數百兵馬在兵營內吶喊、擊鼓,起灶的時候,敵軍雖點了數千灶,但是幾乎只是點把火弄些煙。”

這時另一路探查的斥候回來了,報道:“大人,三十里內未曾發現兵馬。”

“原來如此!來人,速點一萬人馬前去解救潞縣之圍。”

“諾!”

就在杜長領軍前往潞縣救援的時候,躲藏在帳內的高幹、方謙聽到斥候的回報都露出了笑容,此次方謙的計劃有些故佈疑陣,那名潞縣信使不是別人,正是高幹的手下,高幹的兵馬並未前去圍攻潞縣,而是隱藏在大營之中,外面的那幾千兵馬確實是高幹故佈疑陣,這一切都是做給杜長的斥候看的,方謙知道,杜長聽聞信使的話後,不會那麼容易相信,必然會派人前來探查,所以將兵馬糧草全部隱藏在帳篷內,下令任何人都不許出聲,也不得走出帳篷,一旦杜長得知斥候的回報,才會相信潞縣確實危機,因為潞縣守將孫輕有多少能耐他心裡清楚,當然方謙對杜長有多少能耐也清楚,歷史上沒留下名的人,就算有些智謀,也不會多麼厲害,所以才會用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