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五十一章 整頓河北

第五十一章 整頓河北


數字神醫 狂徒 龍騰耀世 請再愛我一次 元始大帝 再續龍鳳緣 逆世邪梟 三世輕狂:一隻小妖出牆來 民間風水怪 蒼虎

第五十一章 整頓河北

方謙回到鄴城之後,不到十天,天子的冊封詔書就到了,正是冊封高幹為唐公,坐鎮河北、關中,兼領遼東、西涼、漢中之地,高幹也是大喜,得知曹操正在準備削減黃河沿岸的兵馬,高幹也下令陳宮讓出陽都、東安兩縣,董昭也將七萬金撫卹錢糧送到,雙方一時間趨於緩和,高幹也輕鬆不少,河北這些年與曹操劍鋒相對,雖未開戰,可是囤聚大兵防範也耗費了很多的錢糧,高幹雖富裕,可是長期下去也覺得損耗過甚,黃河沿岸佈置十幾萬兵馬,也牽制了太多的兵力,沒辦法輕鬆的去征討他處。

在方謙的建議之下,高幹準備在河北、關中施行改革,按照方謙的提議,主要是四點:第一,稅務改革,商稅十二制,田稅十五稅二、攤丁到畝,河北人口眾多,世家林立,先前在高幹的鐵血手段之下,震懾住了,但是世家的憂患並未排除,世家掌握著大量的土地,他們偷稅漏稅,是河北的蛀蟲,十五稅二可以鼓勵農產,攤丁到畝取消人頭稅,按土地多少納稅;第二,土地國有管制,不得私自買賣,土地買賣需要經過官府同意才可以,否則就是犯罪;第三,減制私兵,世家都有私兵,有的只有一兩百,有的卻有一兩千,若是數個世家聯合起來,就是一支兵馬,在關鍵時刻,那就是巨大的隱患,不得不防;第四,確立軍需處、民需處的權利,軍需處負責管理革、鐵、馬、銅等軍需用品,民需處負責管理柴、米、油、鹽等民用物品,主要是穩定物價,禁止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現象。

這一次整頓,頓時讓河北再現波瀾,世家們個個如熱鍋上的螞蟻,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奔走。

慶豐樓,是鄴城最大最豪華的酒樓,平日雖說顧客絡繹不絕,但是卻比不上今日人滿為患,整個河北有些地位的世家都有人出席,河北世家多有聯姻,關係錯綜複雜,先前高幹統計土地、人口之時,就讓他們不安,如今大肆整頓,幾乎都是針對世家的,他們想安心都難,一旦妥協他們的利益就會受到巨大的損失,這是他們不想發生的。

“私兵是我們的財產,竟然也要限制,不得超過三百人,實在太過分了。”

“我族一百多人,就靠著收取這幾畝薄田養活,原本每年只納上七八百石,他們也沒辦法,現在十五稅二、攤糧稅入畝,我族全部加起來可有三四千畝地呢,那不就是一千多石嗎,豈不虧大了,還要繳納人頭稅,我們還剩多少啊。”

“還要按照規定的物價買賣,商稅十抽二,我族也是損失慘重啊!”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滿懷抱怨之情。

就在這時,一名青年走進慶豐樓,身後跟著十幾名甲士,眾人頓時都三緘其口,不敢言語,來人正是方謙。

方謙走到中間坐下,說道:“諸位都在商議土地改革的事情啊,熱鬧的很嘛,繼續說說,到底有什麼想法?”

一人上前應道:“大都督,我等也是無奈,土地、私兵是我等的命脈,若是斷了我們的命脈,我等以後該怎麼活啊?”

方謙點點頭,笑道:“你們的想法我懂,這也是我前來的原因,唐公的意思是想整頓河北,我也知道唐公的心意,減少私兵,是為了擴充軍力,十五稅二,是為了發展生產,你們都是士族,每年繳納的糧稅是河北的根基,若是你們覺得不妥,就寫上一封請願書,我替你們上陳唐公。”

眾人竊竊私語,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方謙知道,其中許多人都是來湊熱鬧的,不過是跟風而已,高幹的改革雖說損了他們的利益,可是對那些小世家沒什麼,只有那些大世家才會有怨言。

方謙的到來,讓那些跟風的都作壁上觀,請願書寫好之後,七八十個世家,只有十來個人簽名,其他人都有些猶豫,高幹的手段他們見識過,不想觸黴頭。

三日後,高幹分兵二十路,將請願書上面簽名的世家人員全部逮捕下獄,將十幾人全部送往黃河岸邊修堤去了,有幾個世家心內不服想反抗,結果被高幹派兵全部抓捕,產業全部歸入官府,或者任命聽話的人主事那些世家,當日在慶豐樓猶豫不決的那些人都覺得很是幸運,連忙上書配合高幹的改革,將私兵解散,上報土地、財產,不敢隱瞞,不敢再有怨言。

鑑於青州的事情,方謙也關注錦衣衛的事情,錦衣衛本就是為了提前探取情報、監視河北武官員的,程昱離間到曹軍出兵,前後十多天的時間,錦衣衛卻沒有一點訊息,方謙覺得很是難解,就算青州錦衣衛人手不足,但也不至於一點訊息也沒有收到吧,自然也有懶怠之嫌。高幹坐鎮河北之後,方謙忙於關中事宜,錦衣衛沒人管理了,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方謙花費了那麼多的精力、金錢來打造他們,不想就這樣廢了,在方謙的建議下,推薦由石韜管理,石韜做事謹慎,為人謙虛,投奔高幹也有一段時間了,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方謙覺得石韜是個可以託付此任的人選。於是高幹拜石韜為立義將軍,祕密統帥錦衣衛,專門負責錦衣衛的整頓、擴充事宜。

同時,高幹更加註重特殊兵種的培養,比如黃忠的神箭營、高順的陷陣營、張遼的風龍鐵騎、甘寧的錦帆軍、鞠義的大戟士、張燕的飛燕軍、趙雲的白馬義從、方謙的陌刀軍,一個個都是以一敵十的,黃忠的神箭營雖說只有三千人,可是個個箭術精湛,都是黃忠親自挑選,手把手訓練起來的,一百五十步之內,箭無虛發;高順的陷陣營、張遼的風龍鐵騎更是天下聞名;甘寧的錦帆軍水戰、步戰、騎術樣樣精通,不容小覷;鞠義的大戟士也是強悍無匹,這些年審配坐鎮幽州,胡人不敢犯境,一半原因是畏懼大戟士的威名;張燕的飛燕軍人數也不多,只有五千人,但是個個都是軍中好手,跟隨張燕十數年的死士,翻山越嶺作戰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白馬義從也是讓胡人聞風喪膽;方謙的玄甲軍,是方謙親手組建的,周倉為統領,人數只有三千,可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一身玄鐵甲、一杆鐮鉤槍也是所向睥睨,是方謙按照唐朝李世民的玄甲軍的體式建立的,高幹將從長安府庫內得到的三千套魚鱗甲全部給了方謙,這些特殊兵種,拉出來每一支都是強悍之軍。

另外開創報紙,主導輿論方向,免得那些清流名士總是嚼舌頭,方謙這些年不斷改良紙張的製造,後來又有馬鈞這個奇才幫助,現在的紙張已經與後世的一般紙張差不多了,刊印報紙是沒有問題的,雕刻模板那就跟簡單了,只要花費一點心思就行,方謙也早就已經籌備好了,當方謙想高幹展示紙張之時,高幹就知道方謙的意思了,高幹將身邊的人篩選了一遍,覺得陳琳是最合適的,陳琳在河北士之間名氣很大,章寫得也是出神入化,於是高幹設立司坊創辦報紙,任命陳琳為司中郎將,陳琳自然是喜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