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十八章 暫止兵戈

第四十八章 暫止兵戈


絕世神醫 都市狂僧 主宰之 偽村姑的錦繡田園 超級系統在初唐 崑崙胎 exo戀愛季節 美女除靈師 小祕書的告白 都市超級僱傭兵

第四十八章 暫止兵戈

在曹操收到臧霸與程昱的戰報之後,臉色陰沉到了極點,他覺得頭痛欲裂,這次青州交戰他偷雞不成蝕把米,青州被奪回去了不說,還被對方奪取了兩郡之地,損失了三四萬兵馬,程昱不敵徐庶,被徐庶用投石車轟了三日,高順率領陷陣營奪佔東平陵,程昱退守東阿,臧霸也是如此,退守東莞一線,抵擋陳宮大軍。

曹操知道這次自己又敗了,他實在有些不甘心,但卻不得不打碎牙往肚子裡咽。

“主公,此次仲德出兵侵犯青州,實在有些魯莽,我軍四面楚歌,當下不是與河北開戰的時候啊。”

說話的是曹操的首席謀士郭嘉,郭嘉一直不太贊同程昱的行為,因為現在曹操的實力還不足以吞滅高幹,他始終覺得還是與高幹保持現狀為好,可是曹操不聽,他也沒有辦法。

曹操無奈的嘆息一聲道:“河北能人何其多也,袁本初在世之時不能用,高幹卻不拘一格,幾年不到,實力恢復過來,與袁本初生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郭嘉繼續說道:“主公,當下還是遣使議和為佳,與高幹達成同盟,讓西涼、益州與高幹,我軍則先攻劉備,再破劉表,奪荊襄之地,,而後滅孫權,待兩分天下之後,在與高幹決戰,不然長此下去,北有河北高幹,西有南陽劉備,南有江東孫權,我軍難以發展,再過十年,我軍必被高幹所滅,高幹可不是袁紹,他務實不務虛,有方謙、徐庶、陳宮、諸葛亮、田豐、沮授等為之謀,武有黃忠、趙雲、甘寧、張遼等為其爪牙,地盤是我方的一倍,人口也比我方多,再過十年,高幹可得糧草數百萬石,兵力可達五六十萬,而我軍不停的與劉備、孫權等流戰亂不歇,難以發展啊!”

荀彧此時也上前勸誡道:“主公,奉孝所言甚是,昔日方謙為何不遺餘力扶持劉備佔據南陽,不就是為了拖垮我軍嗎,長此以往,高幹實力必將超出我軍數倍不止,若是再來一次官渡之戰,主公可有勝算敗高幹?”

曹操面無表情,低頭沉思,緩緩的說道:“奉孝、若說的正是,此前是我急於求成了,但是當下河北兵鋒正勁,安肯與我言和?”

聽到曹操也想議和,只是擔心這麼多年的仇怨化不開,所以沒有說出來而已,荀彧上前說道:“主公勿慮!河北高幹不是袁紹,他其實也想與我方言和,河北軍馬三四十萬,可是西北有馬騰、韓遂等西涼諸將虎視眈眈,北面又有鮮卑、羌人為禍,東北還有公孫度,還需要在黃河沿線防範我軍,牽制了高幹大半的兵馬,高幹一旦向其他地方用兵又害怕我軍趁虛而入,所以他們也不想與我軍這樣一直對峙下去,只要主公願意,高幹一定會同意的。”

郭嘉也說道:“若所言正是啊,主公您想一想,方謙在關中出兵五萬虎視滎陽,卻不曾攻打,為何?”

“他也不想與我軍交戰,不想損兵折將,所以才會只出兵不交戰,目的只是牽制我軍,高幹屯兵黎陽,也不攻擊白馬、延津一線,都是一樣的,所以……哈哈”聽完郭嘉和荀彧的分析,曹操心情大好。

“那當派何人出使河北?”曹操詢問道。

荀彧上前答道:“臣下推薦一人,堪當此任!”

曹操連忙問道:“若所薦何人?”

荀彧答道:“太常董昭董公仁。”

郭嘉聞言,也笑道:“非董公仁莫屬!”

曹操也被兩人感染,笑道:“既如此,就讓董昭為使,出使河北,與高幹結盟,還有,讓子桓跟著一起去,這小子都已經十七歲了,該是讓他歷練歷練的時候了。”

三日後,董昭便拿著漢獻帝的聖旨與曹操的結盟書前往河北,曹丕為副使,朱靈領軍三百護送,一路往鄴城駛去。

當駐守黎陽的蔣義渠將這則訊息傳到鄴城的時候,高幹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知道曹操是否又在耍什麼詭計,當下疑惑不已,如果是真的,那可就奇怪了,誰都知道曹操與河北仇深恨重,曹操會讓高幹求和,誰又會相信呢?

“諸位,議議吧,曹操要與我軍言和,你們是怎麼想的?”

高幹收到蔣義渠的書信之後,就命人將田豐、諸葛亮、徐庶、法正、崔琰、袁胤等謀士都喊了過來,想聽一聽他們的意見。

田豐第一個開口說道:“主公萬萬不可,先主公兩次敗於曹賊之手,我河北軍士不知有多少冤魂也是拜曹賊所賜,曹賊與我軍是死敵也,萬不可與之聯合,不然河北將士都會出現怨言的,一旦有心懷叵測之人趁機作亂,後果不堪設想啊。”

“元皓切莫急躁,我也沒說要和曹操言和,今天把大家叫來,不就是為了商議一下,聽聽你們的想法嘛,不要那麼激動!”高幹示意田豐冷靜,田豐的性格他是知道的,太過剛直,所以早先一直不受袁紹待見,但是高幹還是能夠理解的。

高幹望向諸葛亮,問道:“孔明,見你若有所思,所思何事?”

諸葛亮行禮答道:“曹操與主公言和,不知道是否會有詭計,趁我軍鬆懈大意之際,意圖染指河北,畢竟曹操在青州敗了一場,想挽回損失,用計迷惑我軍也不是不可能的,若是真的,那麼我軍要不要與曹軍言和?”

“臣下以為,萬萬不可,田大人剛才所言已經表明,若與曹軍言和,只怕河北不安。”袁胤也說道。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行,都有自己的理由,一時間讓高幹頭疼。一場爭吵持續了半個時辰,高幹實在受不了了,拍案說道:“此事暫且放下,但是來人手持漢帝聖旨,我們還得好生對待,立即傳令讓天佑回鄴城,待天佑來了之後再行商議。”

眾人聽得高幹的話,也知道高幹的意思,方謙在高幹心中的地位不是他們所能替代的,就算他們這些年與高幹朝夕相對,但是高幹在遇到難題的時候還是會感嘆“若天佑在,我也能少些煩惱”。

一時間,曹操要與高幹議和的訊息傳便兩人的領土,所有人都在關注著,特別是劉備,當他得到這個訊息之後更是憂慮重重,若是高幹與曹操聯合,那麼他可就危險了,他只有南陽一地,不過五六萬兵馬,若是當初不是方謙援助,他豈能多的南陽,為此還得罪了劉表,一旦真的發生了,隨便哪一方都能滅了他,好不容易有了一塊地盤,他豈會願意丟棄,到時候他劉備就真的無立足之地了。劉備知道,自己這個時候不能幹等了,連忙派遣孫乾前往河北,一方面是打探訊息,一方面加固聯盟,不能讓曹操與高幹聯合起來。

南方的孫權也是如此,一旦曹操與高幹聯合,那麼曹操必定向南方大舉用兵,江東也就壓力倍增了,孫權都有些後悔了,自己為什麼沒想到與高幹聯合,南北夾擊曹操呢,先前聽從手下謀臣的建議,說是高幹勢大,若是破曹之後,高幹率兵南下,江東也很危險,所以就不曾想過,可是一旦曹操與高幹聯合,江東也沒好日子過啊!

曹操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一舉措會掀起這麼大的波瀾,以致各路諸侯都翹首觀望,靜待事態發展。

而河北眾人也在等著高幹決意,高幹已經言明,在方謙回到鄴城之前不商議此事,所以眾人知道方謙的決策對高幹的決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時間風起雲湧,大家都在等待,方謙此事正趕往鄴城,卻不知道自己成了這件事的決定性人物,猶如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周瑜一般,這也是方謙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