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零六章 圖謀荊南

第一百零六章 圖謀荊南


公主,放開那隻丞相! 雙面膠 獨家密婚:強娶甜妻的首席 上司的野蠻未婚妻 半面妝 暗黑狂潮 黎明時刻的魔女傳說 《青春白皮書》 大唐和尚不好當 歷史的驢友

第一百零六章 圖謀荊南

泰康一年二月,方謙在南中留守了近半年之後,眼見南中大定,原本寄居在山洞之中的蠻人紛紛下山,這半年時間裡,益州之名也遷到南中,方謙在南中建造了十七座城池給蠻人暫住,南中到益州的道路也已經打通,諸事都安置妥當,方謙也徹底放下心來。

這一日,建寧城內迎來了一位客人,乃是荊南五溪蠻首領沙龍之長子沙摩騰。

“大將軍,我五溪蠻都快絕種了,希望大人速速救我五溪蠻啊!”沙摩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方謙哭訴道。

六日之前,沙摩騰奉沙龍的指令前往牂牁,知道方謙在南中的所作所為,他們也想和南中蠻族一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五溪蠻被曹軍打趴下了,打殘了。曹操佔領荊南之後,可不比劉表、劉備之時,那時候他們是採取聯合安撫的策略,而曹操採取的是強硬的措施,去年冬季,五溪蠻下山劫掠,搶了武陵,曹操聞言之後,當下氣急敗壞,讓曹洪領兵五萬征討五溪蠻,五溪蠻搶劫還可以,正面交戰哪裡是曹軍的對手,何況曹洪本就是百戰之將,還有熟悉荊州的蒯越協助,還將足智多謀的劉曄派給曹洪做參謀,五溪蠻雖有三四萬兵馬,可是哪裡是曹軍的對手,被曹洪誘五溪蠻軍下山,圍而殲之,一戰下來就損失了一萬多人馬,沙摩柯不服氣,私自帶著五千人馬偷襲,結果被蒯越設計,五千人馬全軍覆沒,沙摩柯也是重傷而回。

曹洪現在也不打了,在附近的城池設防,只要五溪蠻敢來,立馬圍殲,五溪蠻這幾個月了缺吃少穿的,凍死餓死的人就不下六萬,五溪蠻總共就三十來萬,前後加起來損失了近十萬,現在五溪蠻日子想當不好過啊!

方謙扶起沙摩騰,說道:“無須多禮,快快請起,公子起來之後再說。”

沙摩騰起身之後,將事情簡單了說了一遍,無非是曹操不仁,斷了五溪蠻的活路,沙龍現在是走投無路,希望方謙收留。方謙自然不會拒絕,平白增加幾十萬人口,他求之不得。

“公子啊,要不你先帶領族人前往牂牁暫居,待我軍收取荊南之後,你等再回荊州定居,公子覺得如何?”方謙想了想說道,眼下安排太遠的話也不容易,要知道五溪蠻現在是缺吃少穿的,遷的遠自己花費的物資就更多了,這次南中建設就花費了幾十萬金的錢財,益州集聚的糧草也用去了六成,方謙不得不省著點啊!要知道高幹繼位之後,立馬就免去了兩年的賦稅,他們還要留著糧食以備不時之需,所以不得不省著點花啊!

聽到方謙答應,沙摩騰哪裡還敢嫌三嫌四啊,如今他們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送走沙摩騰之後,方謙也很是高興,畢竟是二十萬百姓啊,現在他最喜歡的就是人多。

沒過幾天,孫權的使者也到了建寧,方謙都不知道是怎麼了,這偏僻的建寧城現在變得這麼熱鬧起來了,剛送走沙摩騰沒幾天,孫權的使者諸葛瑾就到了。

“子瑜先生怎麼有空到這建寧城來了?”方謙對諸葛瑾打趣道。

諸葛瑾客氣的說道:“大將軍客氣了,在下乃是奉吳候之命,前來與大將軍商議大事的,兩年前曹操背信棄義,攻取我江東,我主無奈,退到建安,我主一直以此為恥,這兩年來秣馬厲兵、養精蓄銳,我主有收取江東之意,希望與大唐一同出兵。”

方謙這才知道諸葛瑾的意思了,敢情是想自己這邊幫忙出兵的,,但是方謙知道現在這邊還需要屯田養民,至少夏糧收上來之前是不可能出兵的,況且自己也得有好處啊,出兵幫你沒好處的事情方謙是不幹的。孫權派諸葛瑾前來,就是因為諸葛亮現在是高幹的重臣,而且與方謙關係很好,這也算是打感情牌啊!

“不知道子瑜希望如何聯合?”方謙裝作不懂的問道。

諸葛瑾從懷裡拿出一份書簡,對方謙說道:“這是吳候親筆書信,請大將軍一覽。”

方謙接過書信之後,看了兩遍,在信中孫權相當的客氣,對高幹和方謙是大肆吹捧,而後表示願意對高幹稱臣,只要高幹將吳郡、會稽郡封給他就行,孫權願意出兵五萬攻取江東,希望方謙出兵荊南牽制曹軍就行。

“吳候這是好打算啊!曹操可是在荊南屯兵八萬,而江東只有五萬,我軍若是出兵,至少十萬才能牽制曹操,先不說我南中現在只有四五萬兵馬,就算得了荊南,我軍也難以堅守啊,還請子瑜回稟吳候,眼下尚不是時機,還請吳候秣馬厲兵、靜觀其變啊!”

諸葛瑾見方謙拒絕,連忙勸說道:“大將軍,眼下曹操奪佔荊南不久,人心不服,正是出兵的時候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請大將軍三思!”

方謙擺擺手,說道:“子瑜不必多言,眼下我軍實在無力出征,南中尚在建設之中,大唐開國尚短,百業待興,實在無能為力。”

諸葛瑾還想再勸,方謙就已經命人送客了。待諸葛瑾離去之後,陪同方謙留守建寧的鄧芝很是不解方謙的用意。

“大將軍,為何拒絕孫權的聯合出兵之意?”

方謙笑了笑,答道:“要是孤想發兵,必先取交州,而不是荊南,荊南夾在交州與荊州之間,距離益州山路艱險,若是奪下荊南,到時候荊南經受戰火,必須要益州提供糧草,十分的不便,而且還得派大軍駐守,划不來!”

“屬下明白了!”鄧芝這才知道方謙的心思。不是不想取荊南,而是現在取之無益,方謙的目標乃是交州,得交州之後才方便取荊南。鄧芝這才明白方謙為何一直留在南中,怪不得方謙留在此地半年了還不回朝,按理說南中已經徹底安定下來了,治理髮展南中的事情方謙也沒有過問,都是各郡的太守在負責,原來真正的用意在此。

當下兩人心中都已瞭然,相視一笑。

方謙知道孫權肯定坐不住的,隨時都有可能出擊江東,孫權的根基在那裡,要想收取江東也不是很困難,雖然夏侯淵有五萬大軍在那裡駐守,但是孫權也有**萬兵馬,而且江東水師的犀利絕對是一個大殺器,絕對會讓夏侯淵吃一個大虧的。

幾日後,建寧城中五百人馬悄悄出城,他們出城之後分為十部,從建寧出發向東而去,他們的目的就是探路,南中與交州雖然臨近,但是山川道路複雜,方謙必須要小心謹慎,尋找到合適的道路,以備將來進軍交州,這五百軍士都是南中的健兒,翻山越嶺那是他們的強項,方謙也不擔心他們的本事。

同時洛陽城內也是歡天喜地,蔣幹得勝回來了,歷時一年的東征大計順利完成,蔣幹帶著八萬水陸大軍出征,一年之後徹底剿滅東夷、高句麗,東夷的卑彌呼女王被唐軍犒勞致死,她手上的五萬兵馬被蔣幹全殲,高句麗王位宮與王子等都戰死了,蔣幹將東夷小島之上的九十萬百姓分批運回了河北,只留下二十萬土著人在那裡,高幹也很是激動,後世侵略我中國的小鬼子在兩千年前被自己包圓了,想想都痛快。

高幹下令,將高句麗設為高麗郡,高句麗原本有人口四五十萬,遷調二十萬人口前往關中,再從幽州和幷州各遷調十五萬人口前往高麗郡,而東夷也被高幹命名為東洲,高幹將蔣幹從東洲運回來的七十多萬東洲人分散開來,分別遷到涼州、遼州、青州這三個人口少的地方,又從冀州遷去五十萬人口,東洲歸中央直屬管轄,在東洲設東州府,由皇帝直接指派府官管理,第一任東洲府官即使孟建孟公威,同時高幹還封淳于傑為東洲校尉,率軍兩萬駐防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