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零五章 南中定

第一百零五章 南中定


女神的貼身狂少 霸道總裁野蠻妻 嘯龍天下 蒼空戰旗 北宋生活顧問 破案有理 傲嬌少爺養成記 青澀糖果 穿越之農女成鳳 網王之雨落下的音階

第一百零五章 南中定

在野獸軍的衝擊下,孟獲大軍急忙後撤,大軍相互踐踏致死者不計其數,唐軍又在後面掩殺,等孟獲到了洞前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幾千號人。

“大王回來了,速速開門。”孟獲的親兵對著洞口的寨門喊道。

“哈哈,孟獲,本將軍等你多時了!”

孟獲見一唐軍小將立在寨門之上,頓時大驚,他不知道王平昨夜已經到了他的山洞後面,趁他出兵之際,已經將洞府佔據,孟獲大嚎一聲,栽落馬下,這時後面的唐軍也快殺到,洞府內的唐軍也趁勢殺出,孟獲知道憑著他手中的這幾千殘兵很難再戰了,於是轉小道繼續逃竄。

方謙這邊大捷,法正那邊也是很順利,朱褒、雍闓哪裡是法正的對手,法正先後用反間計、十面埋伏大計,將朱褒、雍闓殺的大敗,雍闓被朱褒殺了,朱褒被法正也滅了,法正也是個不好惹的傢伙,覺得留下朱褒將來是個禍害,直接殺了省事。

當孟獲、祝融夫人、朵思等人被押到方謙面前的時候,他們知道大事不妙,看方謙的眼神就知道,這個傢伙不好惹。孟獲倒還是挺硬氣的,朵思卻沒那麼囂張了。

“大人,我等乃是被孟獲逼迫的,請大人饒命啊!”朵思一個勁的求饒。

方謙冷笑一聲,說道:“被逼迫的,那你為何不早些來降,可知楊鋒有這樣的先例了,你與孟獲被擒之時,身邊都是你計程車卒,為何你不將孟獲擒殺送來,還是護著他南逃?”

朵思被方謙問的啞口無言,一時間冷汗直流,方謙嗤笑道:“我唐朝不曾犯你南中,你等卻侵我州郡、殺我子民,現已經被擒,有死而已。”

“我不服,不服!”孟獲一個勁的叫囂道。

方謙起身來到孟獲身前,語氣冰冷的說道:“不服,那好,趕緊投胎再來與我一戰。”

隨後幾人都被推出帳內斬首示眾,此次作戰俘虜南中蠻軍七八萬人,方謙將他們安置到益州各郡縣,而後讓法正在南中建城,遷移百姓居住,不許有人在入山佔據洞府,否則就當做是叛軍剿滅,只要肯下山來的,分房分糧,三年不納稅,在南中建學堂,讓他們學習漢化,開化明。

在孟獲被斬殺的時候,烏戈國國王率著一萬藤甲軍到了孟獲山洞,見已經被漢軍佔據,烏戈國國主兀突骨不敢開戰,於是前來拜見方謙。

“國王千里而來,是為孟獲助戰呢還是為孟獲收屍?”方謙語氣十分不客氣的說道。

要是孟獲在的話,兀突骨還會硬氣一些,現在見十幾萬蠻軍都沒了,自己那個烏戈國還比不上孟獲呢,哪裡敢發飆,連忙客氣的說道:“將軍嚴重了,小王只是路過此地,所以前來看看而已。”

“這樣啊,那就好,若是大王是來助戰的,我還真有些擔心,你那一萬藤甲軍我要花費多少桐油才能燒光他們,現在天氣乾燥了,大王還是小心一些,免得大王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兀突骨見方謙這麼說,心下涼了一半,藤甲軍確實刀槍不懼,卻最是怕火,現在唐軍有七八萬,自己就一萬,要動手真是找死。

“我烏戈國願意與大唐修好,最為大唐的附屬小邦,請大將軍向堂皇陛下呈奏我國的善意。”

方謙見兀突骨已經服軟了,當下也不為難他,笑著說道:“在下一定轉達大王的好意,其實我還有一件小事求大王幫忙,希望大王送五千套藤甲給我,就算兩國修好的第一步,當然我們也不會白拿的,我們送你們三千斤鐵石、一萬斤糧食。大王,你覺得如何?”

兀突骨一聽嚇壞了,這藤甲軍是他們烏戈國的**啊,要不是有這個,他們早就被人家給全滅了,現在方謙一開口就是五千套,他們總共也就一萬套多一點,這不是拔他的皮嗎?

“大將軍,實不相瞞,我國也就一萬套,大將軍一開口就是五千,實在有些為難啊,要不三千套如何?”

方謙原本也沒想要五千套,也是給他一個還價的餘地而已,當下見兀突骨願意出三千套,也就答應下來,說道:“好!三千就三千,我們的禮物不減,希望你我兩國和平相處。”

兩天後,兀突骨帶著方謙送他的禮物走了,留下三千套藤甲,方謙早就對著藤甲垂涎不已了,要不是不想繼續打下去,他此時就已經火燒藤甲兵了。

當方謙與法正會師建寧之後,方謙從蠻軍降卒之中徵調三千精壯之士,組建無當飛軍,藤甲就是他們的鎧甲,不過方謙還想拿回去給完善一下,不然一直火箭射來,盔甲就毀了。方謙有臨時專斷之權,於是暫且任命孟獲之兄孟節為建寧太守、李恢為雲南太守、高展為永昌太守、王連為興古太守、吳懿為牂牁太守,在南中五郡建城,遷山民下山居住,開山道,方便與益州的貿易往來。在南中不設大軍駐守,由當地自行招募士卒,只在瀘州屯駐兩萬兵馬以備不時之需。

原本蠻人還是很反對這樣的,後來楊鋒、孟節、董凃那、阿會喃這些在南蠻人中威望高的人出面之後,南蠻在他們的勸說下這才願意下山,到後來,收到官府發下來的衣服糧食等物,這才徹底的相信,南中五郡人口加起來有**十萬,方謙遷二十萬南中百姓前往益州,從益州遷三十萬人到南中,就是要以漢族的融合力徹底將他們的野性消除,同時知道南中地形條件決定難以大開商路,於是從益州徵調十萬壯丁趁眼下冬季不忙的時候整修道路,反正高幹國庫裡有的是錢,早些年在長安府庫裡面得到的還沒花完,又得到劉璋的寶庫,裡面的錢財雖比不上長安,可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方謙也很是佩服劉璋,這些年是不是隻顧著撈錢去了,百姓的日子不見怎麼改善,他的府庫裡倒是越堆越多。

方謙讓趙雲先行領兵還朝,自己在南中監督南中的事情,雖然南中定下來了,可是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沒有一個人從中協調指揮的話,他們各幹各的總沒那麼好,幸好帶了李恢、董允二人,他們都是內政的行家,而且對於處理蠻族事物也很是上手,隨後法正又調來了鄧方、費觀等益州老臣前來協助,方謙這才輕鬆好多。

方謙這邊還沒輕鬆幾天,高幹就丟給他一個大包袱,高幹讓太子高進前來,還有太子伴讀姜炯之子姜維,方謙不知道高幹是什麼意思,竟然派兩個娃娃來,高進今年不過九歲,姜維才八歲,讓兩個娃娃到南中來,這不是搗亂嘛!

“仲仁啊,陛下這是何意,將太子送到這不毛之地?”方謙詢問護衛使呂曠。

呂曠哪裡知道原因啊,他不過是奉命行事而已,倒是太子高進回答道:“稟太傅,父皇說我在宮廷待得太久,不明百姓疾苦,所以令我前來跟隨太傅學習,父皇說:身為儲君者,必須懂得民心之所想,要想知百姓之心,就必須遊歷天下,方能知曉天下民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方謙聞言點點頭,心下也無可奈何,只得讓這兩個娃娃跟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