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0章清華失蹤的真相

第20章清華失蹤的真相


君子謀妻娶之有道 潑辣女勇戰保守男 獸焰 宿命寒天 異世神武天下 從未言愛,早已深情 古宅凶影 石田衣良作品4:電子之星 重生之情繫黃藥師 非常進化

第20章清華失蹤的真相

十三倒下第一天,德妃沒有吃下飯,永和宮的崔公公宮裡宮外跑了無數趟;第二天,十三弟的寢室移到了永和宮,德妃、老四、老四媳婦輪番上陣苦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又輔以美食**,未見成效;第三天,德妃坐在床邊抹了一天淚,又是哄又是罵,這脾氣加柔情的招數曾多次降伏皇阿瑪,可惜未能對十三弟奏效;第四天,德妃身子虛脫得坐不住了,母子兩人一邊躺一個,大眼瞪小眼,誰也不說話。四福晉在旁邊說也不是、笑也不是,愣是站了一天,沒挨著凳子,還得一會兒安慰這個、撫慰那個,更別提茶飯了,永和宮上上下下一天沒開伙;第五天下午,德妃繳械投降,明確表態只要十三吃飯答應全部要求,老十三還不肯見好就收,逼著德妃立保證書;第六天,德妃按照與十三的約定在永和宮召見清華,親自考察,由四福晉擔任參謀,考察結果不言而喻,也不會有第二種結果;第七天,德妃與十三結成統一戰線,責成四福晉回家做老四的工作,務必與她們母子保持一致,不許唱反調,否則……德妃後面還有一大段話,老四沒好意思完整重複,大意是十三出了事,娘娘也不獨活了,死也沒好下場,她沒那臉見敏妃,這都是老四不孝的後果。德妃剛柔相濟的手段老四自是難以招架,只得答應。第八天,德妃親自找皇阿瑪談指婚的事,其實此時正白旗的秀女離選秀還得好幾個月呢,德妃也染上了老十三急躁的毛病,生怕別人捷足先登,搶了先機。

皇阿瑪開始不鬆口,可架不住德妃在他面前喊,你想要我兒子的命是怎麼的?我不是親額娘,你可是親阿瑪,老十三要有三長兩短,我也不活著了。

德妃娘娘入宮幾十年,因賢良淑德、溫婉可親才被封為德妃,雖然曾有剛柔相濟逼迫皇帝的先例,但那都是年青的時候,地點也在她自己的寢宮,像這樣跑到上書房來又哭又喊還是第一次,令所有見到的人都所料未及,那些年紀大一些的宮人還罷了,入宮不久的年輕宮女太監驚訝得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原來皇帝的老婆也有如此強悍的一面,皇帝也懼內呀。

於是皆大歡喜。十三弟立刻起床,病也沒了,痛也沒了,飯也吃得下,酒也喝得下。兒子沒事,德妃也精神了,母子倆親親熱熱、說說笑笑,一掃永和宮前幾日的陰霾。

這時候,德妃說出了一番讓老四氣到肝疼的話,意思是如不是另外幾個妃子湊熱鬧,到皇上那裡替她們的兒子要清華,清華也不至於在皇上那裡留下個不好的印象,造成皇上不同意十三的婚事的嚴重後果,差點讓她失去兒子。她甚至懷疑有人因妒嫉她兒子優秀,故意在四阿哥、四福晉面前說了清華的壞話,傳遞了錯誤的資訊,害得他們一家做出了錯誤判斷,因為她所見到的清華是多麼美麗、多麼懂禮、多麼令人喜歡啊,而她之前的不幸經歷又多麼令人同情,難怪她那兩個世上最優秀的小兒子都對她情有獨鍾。當然這事唯一不圓滿之處是清華只有一個,兒子卻有兩個,只能委屈弟弟、成全哥哥了。

這女人啊,不管是母儀天下,還是貧民賤婦,溺愛兒子的時候全都黑白顛倒。面對母妃,老四徹底無語,陪著喝了兩杯酒,就找藉口出來了。可憐四福晉沒他那種好運,不敢扔下婆婆、小叔子,溜溜地陪了一天笑,晚上回家腮幫子都酸了。

後來的事情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清華選秀、留牌、指婚,順利之極。人人都感嘆清華真是好福氣,兩年之中找到了生父,又找到了好丈夫,令無數有女兒的人家既羨又妒,可又沒脾氣,誰讓自己的女兒沒人家美呢?

老十三自然是意氣奮發,笑著進來,唱著出去。心情一好,什麼事都順,皇阿瑪交給他辦的公務完成得既快又好,與臣僚之間的關係也比以前更加融洽,朝庭上下一片讚揚聲。皇阿瑪也高興了,有一次甚至對德妃感嘆道,十三皇子總算長大了,能辦事、會辦事、會處人、有潛力,以後前途無量啊!動情之處,一激動還賞賜了一件如意給德妃娘娘。

事情發展到此時,從上到下人人都已順理成章地賦予了清華一個新的身份十三福晉,至於之前她的來歷、到底是不是馬爾漢的親閨女已無人在乎了。

只除了老四。

老四覺得老馬家推出清華的手段實在太高明瞭,這個“美人計”比起那些用錢打點、把女兒帶進宮給皇妃阿哥們相看高了不是一個級別。以他對馬爾漢整個家族的瞭解,似乎無人能定下這樣的計策,除了清華。因此老四一直在查清華的來歷,只可惜,查來查去,也沒查到什麼眉目。

到底為什麼不喜歡清華呢?我向老四提出了這個問題。

老四苦笑,直覺。

可你並沒有發現什麼端倪。

沒有端倪才更可疑,一切都太天衣無縫了。

老四給我講述了尋訪清華來歷的經過。一件事情,不會所有人的瞭解程度完全相同,因此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不會完全一樣。可是老四走遍了清華養母家所在的整個莊子,無論男女老幼對清華的事眾口一詞,說法、看法完全一樣。這還不奇怪嗎?當然,老四沒有查到其它證明清華說謊的證據,也沒有發現清華在京中的可疑行徑,否則親事早黃了。但沒有可疑行徑並不代表就不可疑。

我在心裡對老四豎了一下大拇指,老四你做人做事都讓人服了,清華真的有問題,而且問題不小!

我和老四一邊淺斟慢飲,一邊慢慢將我自清華失蹤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這是我第一次作完整陳述。對十三弟我不是不想講,可他失魂落魄,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講了也沒用;沒對老馬講,不是不信任老馬,是擔心老馬這直腸子洩露訊息,老馬府中眼線,這眼線既有清華佈下的,也有清華的對頭佈下的,而我到現在還沒能分清誰是敵是友。我家裡的那些個女人是一天到晚纏著我講,我成天累死累活,沒有心情回去再大費口舌,更怕說多了,一句話說不好引火燒身,誰讓清華是個大美人呢?準她們天天談著,不准我一時惦記著。

聽完我的話老四沉默不語,低頭把玩著手裡的杯子,好一會才抬頭,“清華是自己出走的,敬香那天她沒有回府。”

我一拍桌子,“英雄所見略同!來來來,喝一杯。”

清華的失蹤看起來奇怪,想通了也平常。她有兩個幫手,一個是黃媽,一個是碧雲。

計劃實施第一步是遣開最容易發現調包真相的小菊,這才有小菊被派到九姨娘那兒做事。後面的事情完全按照計劃實施,首先是讓黃媽從臺前轉到幕後,表面上她是為小少爺買東西去了,實際她只是在寺中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並伺機在點心中加料,寺中廚房裡的那幾個和尚是不會介意尚書府九格格的奶媽進廚房檢視食物的。而我對寺廟夥工和尚的調查也證實了我的推斷。

然後清華故意拖延時間,遲遲不回府。在大家都餓了的時候,體貼地讓寺裡端上已被黃媽加了料的點心,當然碧雲為了減輕自己的嫌疑也一起吃了。眾人昏睡之時,黃媽再次登場,清華換上早就準備的衣裳悄悄離開,而黃媽則穿上清華的衣服。眾人醒後,因為無端睡覺犯了錯誰也不敢上前,生怕受罰。碧雲是貼身大丫頭,主動上前服侍無可厚非,從眾人的心裡來說也巴不得這樣,所以誰也不會發現斗篷下的是黃媽不是清華。當然黃媽不可能一句話不說,但她的聲音與清華的聲音本身相似度就很高,低聲說話時更難分辯,菊香不就說過她在五弟家就沒分清這兩人的聲音嗎?清華平時深居簡出,小丫頭們對她不會太熟悉,唯一可能發現調包的是小菊和紅雲這兩個大丫頭。所以敬香回來後,黃媽就躺在**,用發脾氣的方式趕走了眾人。因為清華已有一段時間晚飯後除了黃媽誰也不見,所以小菊除了覺得脾氣過大外也不會有太多疑問,而碧雲則適時說出了寺廟中眾人睡著、害清華無人服侍的事來打消掉小菊的最後一點疑慮。

黃媽等眾人出去後,隨即起床,將**偽裝成睡了人的樣子,她又換上自己的衣裳,站在門口喊大家早點休息。為了進一步證明清華已回府,計劃中又特意安排了半夜問時間、要水喝等情節,誤導眾人認為清華一夜都在房中。天一亮,清華不翼而飛。

這件事安排的絕妙之處就在於,清華的同謀中有一個眾人心裡想當然的敵人碧雲,而碧雲每一次的回答都言之鑿鑿,說清華回來了,她親手扶上轎、回來後還說了話等。這段證詞不知誤導了多少人,而這也正是我當初想不通的地方。

小菊是清華帶來的兩個人之一,人人都認為是清華最信任的人,馬爾漢也不例外,可清華並不信任她,甚至防備她;碧雲是眾人口中安插在清華身邊的眼線,但碧雲是清華的心腹。這些是我從十三弟對兩個丫頭的喜惡看出來的,十三弟受的是清華的影響,陷入情網的人會不知不覺地以對方的喜好為自己的喜好。

黃媽的失蹤就太簡單了。主子出門前呼後擁,門上自然會注意。一個老媽子進進出出誰會注意?老馬家上上下下幾百口人,只怕下人之間還互相認不全。黃媽只要稍微注意一點,自然可以避開熟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出去。當然黃媽也得到了碧雲的幫助,否則那書、那帕子不會順利地出現在我面前。

我與馬太太長談過兩次,她對四姨娘的死心存愧疚,以她的性格對四姨娘的女兒不僅不會為難,反而會處處照顧,所以派碧雲不是監視,是真的來照顧清華,只是府中所有人都誤會了。馬太太是不屑為這些誤會作任何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