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高空遇險製作甘油2
與鑽石富豪的祕密愛情:純情寶貝 強娶狐狸精:冷情少主的寵妻 撕裂之痛:愛到末路 龍之至尊 獨步天下 我的青春我做主 校草的一見鍾情 貴族學校的雙面公主 覆唐 官太太
第92章 高空遇險製作甘油2
第92章 高空遇險 製作甘油(2)
納布和潘克洛夫已經把儒艮的脂肪剝了下來,放到一些大的瓦罐裡。現在需要用皂化的方法從脂肪裡提取甘油。要取得這種結果,只要用蘇打或石灰處理脂肪就可以了。確實,這兩種物質中任何一種都能分解脂肪,形成肥皂,從而使甘油分離出來,而這種甘油正是工程師想要的東西。大家知道,他並不缺石灰,但用石灰來處理只會得到不能溶解於水的石灰質肥皂,一點用也沒有;而用蘇打處理,則可得到能溶解於水的、可供日常清洗用的肥皂。然而,賽勒斯·史密斯是一位注重實際的人,他寧可多費事也要獲得蘇打。這困難嗎?不難,因為海岸有大量的海洋植物,比如鹽角草、松葉竹,以及所有的鹿角菜科植物(如那些褐藻、墨角藻等海藻)。於是他們收集了很多這些植物,把它們晒乾,然後在露天的坑道里焚燒。連續燒了好幾天,高溫讓那些植物化成灰燼,結果就得到了一大堆灰燼,呈灰色粉末狀,被稱為“天然蘇打”。
工程師用這種蘇打來處理儒艮的脂肪,由此,他得到了兩種東西,一種是可溶於水的肥皂,另一種是中性物質甘油。
然而這項工作還沒有結束。為了以後的工作,賽勒斯·史密斯還需要另外一種物質——硝酸鉀,俗稱硝鹽或者硝石鹽。
賽勒斯·史密斯本來可以用硝酸和碳酸鉀化合製成硝酸鉀,碳酸鉀可以從植物的灰燼裡取得,但他沒有硝酸,可他需要的又正好是這硝酸。這就產生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幸虧大自然為他提供了硝石,這並不費力,撿一撿就有了。赫伯特在林肯島北部富蘭克林峰的山腳發現有硝石礦層,他們只要從這種硝石中提純出硝鹽來就可以了。
各項工作持續了8天,在硫化鐵還沒有變成硫酸鐵之前就完成了。接下來的幾天,新移民們便用塑性陶土製造了一些耐火陶管,並用磚塊砌了一個特殊用途的爐子,打算一旦得到硫酸鐵,就用它來進行蒸餾。這些工作在快到5月18日時就結束了,而那化學轉變也幾乎是在這個時候完成。吉丁·史佩萊、納布和潘克洛夫在工程師的精明指導下,成為世界上最能幹的工人。在教師中,最需要的是那種能吸引學生聽他講又能教得最好的人。
那堆黃鐵礦加熱還原,他們把燒後得來的硫酸鐵、硫酸鋁、矽石、炭渣以及灰燼放進一個盛滿水的盆子裡,然後攪拌這些混合物,沉澱後,把透明**倒出,這種**含有硫酸鐵和硫酸鋁溶液,其他不溶解的物質保持著固態。最後,把過濾得來的**進行蒸發,部分**汽化後形成硫酸鐵結晶,而那沒有汽化的含硫酸鋁的**就不要了。
賽勒斯·史密斯於是就有了大量的硫酸鐵結晶可以利用,眼下的問題就是用這種結晶來提取硫酸。
工業上製造硫酸需要昂貴的裝置。因為這需要規模很大的工廠,特殊的設施,白金製作的儀器,不怕酸類腐蝕的、能進行化學反應的鉛室,等等。工程師沒有這類裝置可以使用,但他知道,在波希米亞,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可以製造硫酸,這個方法還有個優點,就是生產出的硫酸濃度很高。諾德豪森硫酸就是用這種方法制造的。
只需要一道操作工序,賽勒斯·史密斯就能得到硫酸了:把硫酸鐵結晶體密封於瓦罐裡焙燒,使得其中的硫酸蒸餾成蒸汽,蒸汽冷凝後就得到硫酸了。
那些做好的耐火陶罐就是用來幹這個的,把結晶體裝好,放到爐子去加熱製造硫酸。過程很順利,到5月20日,也就是製作硫酸的第12天,工程師就把硫酸製造出來了,他打算以後在多方面使用這種物質。
然而,他為什麼要製造硫酸呢?原因很簡單——為了製造硝酸,而這是很容易的。因為在硫酸的作用下,硝石產生化學反應,再透過蒸餾,便可生產出硝酸。
可是,工程師到底拿硝酸來幹什麼用呢?他的夥伴們並不清楚,因為他還沒幹完他的活兒。
工程師即將達到他的目的了,最後一道操作工序終於製出了他之前花了那麼多步驟想要得到的物質。
他已經事先用一隻水溶器透過汽化的方法,濃縮得到了甘油,製出硝酸後,他便把硝酸加到那現成的甘油裡,甚至無須用製冷劑,他就獲得了幾品脫(法國舊時**容量單位,1品脫合093升,英國的1品脫合0568升)的淺黃色油狀**。
最後那道工序,是工程師在遠離“煙囪管道”的地方獨自進行的,因為這項工序有爆炸的危險。而他帶回一瓶這種**給朋友們看的時候,他只是對他們說:“看,這就是硝化甘油!”
這的的確確是一種可怕的產物,它的爆炸能力興許要比普通炸藥大10倍,而它也不知造成了多少起事故!不過,自從人們發現,把它製作成炸藥以後,也就是用一種多細孔的能吸附它的固質,比如黏土或者糖,和它混合起來,這種危險的**使用起來安全性也相對高多了。然而,林肯島上的新移民們進行操作工序時,炸藥還沒有製造出來。
“要炸掉那些岩石的就是這種**嗎?”潘克洛夫不相信地說。
“是的,我的朋友,”工程師回答,“這種硝化甘油會產生強大的威力,花崗岩越堅,阻力越大,爆炸起來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見識到它的威力,賽勒斯先生?”
“明天,只要我們把炮眼挖好就可以了。”工程師回答。
第二天,5月21日,從黎明起,這些爆破兵起程到格蘭特湖東岸的一個沙嘴去,這個地方離海岸只有500步遠。在這裡,高地位於湖泊下方,湖水只被一道花崗岩攔著。因此只要炸開堤圍,湖水就會從缺口流出,形成一條小溪,流經高地,然後瀉到海灘上去。這樣,湖面就會降低,那個出水口就會露出來,而這就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要炸的就是那堤圍。在工程師的指導下,潘克洛夫用鶴嘴鋤靈活而有力地鑿花崗岩的外層。要鑿的炮眼從與海岸平行走向的一處山脊開始,然後斜度深挖進去,直至低於湖水水平面。把這處岩石炸開一個缺口,湖水就會大量外溢,而湖面就能降低了。
這項工作很花時間,由於工程師想要取得明顯的效果,他打算用不少於10升的硝化甘油進行爆破。潘克洛夫和納布輪流挖,下午4點時,終於把炮眼洞挖了出來。
剩下的事就是把爆炸物點燃,一般是利用點燃雷汞雷管來引起硝化甘油爆炸的。實際上,簡單點燃的方法只能令其燃燒,而不能發生爆炸,得有一股衝擊力才能引發爆炸。
賽勒斯·史密斯當然能製造出雷管來。雖然他沒有雷酸鹽,但他可以很容易就得到一種類似硝化棉的物質,因為他已經擁有硝酸。將它壓進一個爆破筒裡,然後再放進硝化甘油裡,用一條導火線引爆它,而最終引起爆炸。
賽勒斯·史密斯清楚硝化甘油在衝擊之下會發生爆炸的特性,於是他決定利用這種特性,如果不獲成功,他再用另外的辦法。
其實,只要在一塊堅硬的石頭表面滴上幾滴硝化甘油,再用錘子去錘,就能引起爆炸。但操作者如果在現場錘的話,他就會成為爆破行動的犧牲品。於是,賽勒斯·史密斯想出了一種辦法:用一根植物纖維把一塊好幾磅重的鐵掛在炮眼上方,再用另一根事先浸過硫的長纖維繩子,一端繫住第一根纖維的中間處,另一端拉到離炮眼幾英尺的地方,點燃第二根纖維,它就會逐漸燃燒到那第一根纖維的中部,這根纖維很快就會被燒斷,而那鐵塊便會猛地掉落在硝化甘油上。
裝備安放好後,工程師叫他的夥伴們遠離這裡,然後他就往炮眼裡灌硝化甘油,一直灌至與洞口齊平為止。然後,他還在岩石表面,已經懸掛著鐵塊的岩石表面滴上幾滴硝化甘油。
弄完後,賽勒斯·史密斯拿起浸過硫的纖維的一端,並點燃它,接著就離開這裡,和他的夥伴們一起回“煙囪管道”去了。
這根纖維大概要燒25分鐘,果然,25分鐘過後,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了,彷彿整座小島的地基都在震動。石塊被拋到空中,像火山爆發一樣。空間震盪十分激烈,使得“煙囪管道”的岩石都震動起來。新移民們雖然距離爆破地點有2海里,但卻都被掀翻在地。
他們站起來,爬上那高地,向著那個地方跑去,在那裡,陡峭的湖岸已被炸開……
“太好了!”那是發自他們內心的歡呼聲。花崗岩堤圍已被炸開一個寬闊的開口了,一股急流從湖中溢位,經過高地,從300英尺的高度處向著海灘傾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