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正文_第六十一章 月色刀光霜雪寒2

正文_第六十一章 月色刀光霜雪寒2


混跡花街:誰的青春不璀璨 金鱗化龍傳 影后重生:厲先生撩妻成癮 御姐,請靠邊 老公錢多多 無量 窮小子修行記 快穿養成:反派老公,求放過! 精神異能 好媽媽勝過好醫生

正文_第六十一章 月色刀光霜雪寒2

就在畢承祖兩面受敵的危險時刻,畢承祖一招“推穸望月”,擋開了厚背砍山刀和軟劍兩般兵器。葛勝南手腕一抖,劍頭如蛇頭向上一翹,向畢承祖的眼睛剌到。與此同時,鄭仲和的厚背砍山刀一招“橫雲斷峰”砍向畢承祖的左脅。畢承祖右手鉤在葛勝南的軟劍上一搭一圧,左手鉤自下而上一託,已把葛勝南的軟劍絞住。幾乎是在同一個瞬間,畢承祖後退一步,讓過鄭仲和的厚背砍山刀,雙鉤運勁一拉,葛勝南的功力比畢承祖稍遜一籌,又不捨手中的軟劍,竟被畢承祖拉著撞向鄭仲和的厚背砍山刀。雙方速度均快,即將撞上,葛勝南連忙撒手閃避,鄭仲和也硬生生收招回刀,人總算沒有撞上,但軟劍被畢承祖的虎頭雙鉤絞著一甩,竟向何成飛去。

何成手中的短刀早已歸鞘,他手裡沒有拿兵器,卻抓著兩把暗器,伺機打向畢承祖。因為畢承祖閃轉騰挪,速度極快,與鄭仲和、葛勝南三人人影閃動重疊,難以下手。何成先前一把暗器已打在高季龍背上,此後便不敢輕易發出,跟在鄭仲和、葛勝南身後,變換步法方位,伺機出手。葛勝南被畢承祖拉動腳步時正擋在何成面前,擋住了何成的視線,畢承祖把軟劍甩出,何成沒有看到,離得又近,軟劍飛過時,劍刃在何成的頸上一割,何成頸上立時鮮血噴湧,片刻功夫便倒地身死。

高季龍和何成接連身死,鄭仲和又急又怒,手中厚背砍山刀一招“天風海雨”,把畢承祖裹在了刀光之中。葛勝南拾起軟劍,站在畢承祖身後,使出“白霧橫江”,軟劍虛虛實實,顫顫抖抖,罩著畢承祖整個背部。

畢承祖從房頂上躍下時,心裡只想取何成的性命為郭玉波和郭玉濤報仇,因為郭玉波和郭玉濤是先中了何成的暗器後失去戰鬥力,才死於鄭仲和和葛勝南之手的。先擊斃高季龍便有點儌倖,何成之死更出於意外。但何成一死,畢承祖也冷靜下來。心知鄭仲和的武功與自己差不多,還有一個葛勝南也非弱者,圍著戰圈的軍士此時雖插不上手,若是一擁而上,也頗麻煩。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主意打定,手中雙鉤連使“擒龍搏虎”、“開天闢地”、“左右逢源”三招,化解了鄭仲和和葛勝南的攻勢,雙腳一蹬躍上屋頂。圍著的軍士吶喊一聲,不等傳令,亂箭射向畢承祖。畢承祖身形何等快疾,待箭矢飛到,已離開驛站,先還見月光下有一個淡影,隨即消失不見。

鄭仲和命軍士們打掃現場,把高季龍、何成、郭玉波、郭玉濤四具屍體先搬在一邊,天亮之後再行掩埋。這一切按排定當,已是半夜。鄭仲和和葛勝南相對坐在原先關文天祥的房間裡,半晌無語。這次押解文天祥,鄭仲和是負責人,現在不僅文天祥已被人救走,還死了兩人。何成也還罷了,高季龍是二十年前便同是窩闊臺的侍衛,與陸元伯三人可謂親如兄弟。再說,憑自己的本事,決不會比畢

承祖差,這一場架打得憋氣,輸得也不服氣。葛勝南此時心裡也極不快活。帶走文天祥的人沒有朝相,不知是誰,這且不說,與畢承祖交手兩招,軟劍竟給雙鉤鎖住奪出手!自己丟了兵器也還罷了,偏偏自己的兵器傷了何成!葛勝南嘆了一口氣,問鄭仲和:“怎麼辦?”

鄭仲和說道:“除了回巴延軍前領責,還能怎麼辦?”接著恨聲說道:“下次遇到姓畢的,定與他死戰到底!”

葛勝南說道:“文天祥是在鎮江跑掉的,我們在鎮江人生地不熟,決找不到他。然則鎮江已屬我國,文天祥也不會久留,依我看,他有兩個去處:第一是臨安,我大軍未佔領臨安,宋朝名義上還在,他是丞相,要與皇帝同進退,但這種可能不大。第二是真州。真州還在宋人手中。若文天祥果真去了真州,若聯絡兩淮宋軍,其勢不可低估,巴延有被抄後路之憂。依我之見,你去臨安把此事向巴延說明,我去揚州見機行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鄭仲和說道:“揚州由宋將李庭芝把守,你如何能進得去?”

葛勝南說道:“也未必一定要進揚州,我只略使小計,讓他們自己不能相容,則文天祥無能為矣!”

鄭仲和說道:“久聞老弟足智多謀,今日信之矣!”

石磊和王友蘋劫出文天祥,在黑暗中不問東南西北,有路便走。好在文天祥雖是文人,身體尚健,不需揣扶。走了五、六里路,離得驛站遠了,石磊才問文天祥:“大人要去什麼地方?”

文天祥連思考都用不著,說道:“去真州!”

王友蘋說道:“去真州要過江,我們去江邊找船!”

文天祥說道:“在運河邊找只船就成。只是我身無分文,租船還要仰仗你們。”

第二天下午,文天祥在石磊和王友蘋護送下,總算到了真州州衙。真州的按撫使名叫苗再成,一見文天祥,真是喜出望外,竟抹起眼淚來了。先請文天祥上座,連說“丞相來了就好了,丞相來了就好了!”

文天祥說道:“天祥劫後餘生,雖發誓與蒙古人周旋到底,此時此地,尚有何能為?”

苗再成說道:“兩淮兵足可興復,只是兩統制不和,難以合力。以丞相之聲望地位,傳檄各部,誰敢不聽?”

彷彿這時才看到站在文天祥身旁的石磊和王友蘋,問道:“你們是……?”

石磊躬身一揖,說道:“小人……”

文天祥不等石磊說完,對苗再成說道:“他們是我的朋友。”隨即指著石磊說道:“這位小夥名叫石磊。”又指指王友蘋說道:“這位姑娘名叫王友蘋,這次在鎮江脫險,全靠了他們!”

苗再成說道:“原來是兩位義士,苗某失敬了,請坐!”

石磊說道:“大人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大人們要商量軍

國重事,小民不敢多擾。文大人既已安全,小人也就放心,就此告辭!”

文天祥說道:“兩位要走,本不好留,只是今日天色將晚,明日再走如何?”

苗再成見文天祥留石磊和王友蘋,跟著說道:“既然丞相留你們,也就不必急著走了。衙中空房甚多,何妨多住一宿?”

石磊和王友蘋對看一眼,石磊說道:“如此,恭敬不是從命了!”

從鎮江驛站到真州,一夜一天,石磊和王友蘋還好,文天祥是何等的狼狽!苗再成客氣了幾句,便請文天祥沐浴更衣,接著便設宴款待,至晚,又請文天祥早點安息,至於興國大事,明天再商量。

真州衙門的正廳之中,文天祥已不像去臯亭山作議降使者那樣心事重重,意興闌珊。經過一夜的休息,他現在容光煥發,意氣昂然。在與苗再成互相揖讓之後,居中坐下,苗再成側座相陪。

文天祥說道:“苗大人昨日言猶未盡,本相倒要請教興復大計。”

苗再成說道:“此事早在下官心中思慮久矣!先以淮西兵趨建康,蒙古大軍必悉力抵禦。然後以南通、泰州兵攻灣頭,以高郵、淮安兵攻揚子橋,以揚州兵攻瓜步,我再率兵直搗鎮江,然後入金陵,則已斷蒙古浙軍之歸路,蒙古無能為矣!”

文天祥聽了,喜動顏色,說道:“如此甚好,天意天祥得到真州,成此大事。就請賜以筆墨,本相立即給兩位制置使寫信!”

文天祥剛要提筆,衙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快步闖進兩人,文天祥見他們身著宋軍校級服裝,知道軍中所來,定是稟報軍情,便問:“兩位從何而來?有何要事?”

為首的一人問道:“按撫使苗大人是哪一位?”

苗再成說道:“本官便是。”

那人先向苗再成一叉手唱了聲喏,說道:“見過苗大人,揚州李制置使差小的前來送信給大人。”說畢雙手遞上一個封貼。

苗再成折開封套看時,見寫的是:“今得密報,蒙古國差文天祥前來真州說降,若見文天祥,格殺不論,免留後患!”

苗再成看後大吃一驚,見文天祥正看著自己,意思是詢問來信的內容。他沉吟一會,對文天祥說道:“我們出去說話。”

文天祥隨苗再成走出州衙,送信的兩名軍校也跟了出來。苗再成這才把信遞給文天祥過目,文天祥看後說道:“豈有此理,文某從蒙古人手中逃出,一心想恢復宋國失地,如何有此言語?李庭芝得何人密報?”

那兩個小校聽了文天祥之言,問道:“你就是文天祥?”問這話時,右手已握住了腰間的刀柄。

文天祥說道:“是便如何?”

那兩個小校說道:“奉李制置使之命,見了文天祥,定取其命!“說畢拔出腰刀,向文天祥當頭劈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