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災難,死城,英雄
巨星 惹上黑幫少爺 星辰訣 無上邪尊 星耀伯納烏 冷皇的假面毒後 死亡時間表 詭異謎團 少爺們跪地求饒吧! 命中祝定
第466章 災難,死城,英雄
現在最新的情況是:除了汶川,沿山脈走勢的北川,青川——很多地方受災也非常嚴重,軍委在三天時間調集了十一萬大軍聚集在災去參與救災工作,還有幾十支醫療隊,無數的志願者——,面積太寬了,超過十萬平方公里的災區,人力物力都很吃緊的,還是死了很多很多的人。
災後數小時內,中國就動員了巨大的人力資源,奔向偏遠、難以進入的地區。超過10萬名軍人、警察、醫療人員以及志願者,以驚人的速度抵達受災最嚴重的城鎮,搜尋倖存者、提供救援,將無家可歸者疏散到體育場和帳篷裡。
乍一看似乎有些混亂,但更仔細地觀察後,你會發現這是中國經濟實力的出色展現。中國的現代基礎設施———高速公路、橋樑、機場以及推土機、挖掘機、起重機、卡車和浩浩蕩蕩的私家車隊———使得大多數地震災民在幾天之內就獲得救援。
從組織的角度講,其表現非同一般。許多反應都是出於直覺,沒有經過事先的準備工作。它充分地利用政府權力、軍隊力量、集體資源、個人志願行動以及草根階層的創造力,以出奇有效的方式將它們統籌在一起。儘管生還者面臨著巨大壓力,但沒有跡象顯示災區發生搶劫或暴力事件。
十五號,天更加陰沉了,淅淅落落開始滴雨。
我們驅車去北川。從前窗中看到,山路的上坡處出現了路障,還有許多軍警在把守。此地距北川還有一兩公里,是進入北川唯一的一條道路。
一塊從山上滾落下的巨石橫亙在路邊,體積足有半間房那麼大。邊上設兩個鐵製路障,上面寫著白底黑字的標語——“飛機灑藥,禁止入內”,邊上是十幾個戒備森嚴的軍警,他們都戴著口罩,只露出一雙警惕的眼睛。我們的汽車到來任何舉動,都在他們的監控之中。
先是來了一路記者,被勸阻返回。緊接著又來了一支像模像樣的隊伍,全身迷彩服、軍用球鞋、軍帽,手臂上戴著有紅十字和防疫字樣的臂章,肩上揹著沉重的行囊,全副武裝。但即便是這樣一支“正規軍”,也被站崗計程車兵喝阻下來:
“從今天開始,任何人都不讓進了,包括軍、警、醫,組織上有通知,你們不知道?你們屬於哪個部隊?”士兵喝道。
原來,這是一群志願者,“偽裝”成防疫隊,想混入北川,被揭穿後,雖不甘心,但也只能在一旁洩氣、發呆。
我馬上找到一個這裡最大的官,一箇中尉。給他單獨看了一下證件,並說明要去裡面看一看,不準洩露我們的祕密。那個中尉震驚而又無耐的讓我們的車通行了。其他人不可能有我們這種“特殊”待遇吧。
死亡的氣味是在5月15日下午開始在北川縣城裡瀰漫開來的。那是一種甜、臭和焦糊的味道。地震在北川為害最烈,由於缺少屍袋,仍有大量遺體被擺放在街道上廢墟的空隙間等待處理。廢墟下面可能仍埋有上萬人之多,而且正在不斷死去。幾千名軍警和消防隊員已經又餓又累。傍晚,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坦克團計程車兵們在河邊廣場上集結,開始吃這一天的第一頓飯:火腿腸,瓶裝水。他們置身於真實的災難現場,剋制著挫敗感。
在山口外,人們更多地獲知北川創造了多少奇蹟,並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這裡的一切是多麼艱難。事實上大多數尋親者得不到迴音,大多數救援也只能以失敗告終。15日,尋找親人的隊伍絡繹不絕,可是從老城到新城,很少有人得償所願。
完全沒想到能在這裡遇見生命,這讓我一陣驚喜,儘管只是一條小狗。我以為它餓了,忙回頭找來一塊丟棄在路上的麵包,靠近餵它,但它聞了一聞,又縮回頭去,繼續眼巴巴地望著我們。我再拿來礦泉水餵它,它也不喝。
我知道,狗已被災區的防疫人員劃入格殺勿論的物件。這條曾經是人類最好朋友的小狗,此刻之所以能在這裡出現,中途不知躲過了防疫人員的多少次劫殺。
不知為什麼,劫後餘生的這條小狗,不但不躲閃我們,反而與我們很親近。難道是它的第六感能分辨出,面前站著的人沒有惡意?
這時,我突然注意到,在它面前,擺放著幾個裹屍袋。霎那間,我像被一陣電流擊中了似的:這是一條忠心耿耿的狗,亂石沒打死它,槍彈趕不走它,飢渴也**不了它,它至死不渝守著的,或許正是它的主人的裹屍袋。
意識到這一點,我的淚水再一次流下。模糊的淚光中,這隻小狗一直默默地望著我,眼神裡透出憂鬱。
我想和這隻小狗合個影,就以北川這座空空蕩蕩的死城當背景:生、死、愛,永恆,在這座死城裡融會貫通。
剛邁開腳步,小狗就緊貼上來,後腿一瘸一拐。被它企盼的眼神深深感動,不能自已,男人式地發誓要把這條小生命帶出城去,說什麼也不能把它獨自留在這裡。我剛想要抱它,它去跑到裹屍袋旁。原來它還是要追隨守護它的主人吧。
我只得默默的離開。
雖然這裡是悲慘的,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湧現出許多別樣的英雄:
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被解放軍叔叔救出後,用微弱的聲音說著謝謝,在擔架上抬起他受傷的小手,向解放軍叔叔敬禮;一個22歲的女孩樂X,身在廢墟中,卻為外面的人擔心,堅強和樂觀,令人動容;一個26歲的青年陳堅,被壓在三塊沉重的預製板下,苦熬了近八十小時,仍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熱望;而一位被埋在廢墟下的五十多歲的退休女醫生,為不耽誤救援人員搶救別人的生命,毅然割腕吞金自殺……
而那些廢墟外的災民,不管是幹部還是群眾,都強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投入到抗震救災鬥爭中。一個女民警,一下子失去了十多個親人;一個縣長,失去了四個親人;一個民政局局長,失去了多個親人,但他們為了救災,卻顧不上家裡,甚至顧不上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在地震災區,震撼人心的故事,催人淚下的真情,天天上演著。
地震災區的人們,是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在突降的天災面前,他們的堅韌頑強,卻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而為了支援地震災區,***處處湧動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同胞親情。電視上,廣播上,報紙上,網路上,為災區人民捐血、捐款、捐物的新聞鋪天蓋地。
從中國東北到廣東這個南方地區,從東到西,從中國地圖上找不到的小鎮,大家的心為汶川地震而跳,大家的情為汶川地震而系,每一個人都是熱情澎湃,發自內心。
一對新疆的老年夫婦為了來支援災區,帶著餅子不遠千里來到災區——
曾經,我們有過茫然;曾經,我們有過質疑,但透過汶川大地震的廢墟,我們卻擁有了從未有過的堅定和自信:地震中,倒下的是房子,逝去的是生命;但挺起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激盪的,是中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