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科技的發展是用來造福人民的
無敵黑拳 老師已超神 先吃後愛 前妻不好追 恨重逢:天賜孽緣 逆世冷妃 無上仙國 慓悍船王的令旗 穿越時空之兩國公主爭風吃醋 賭徒 完美大明
第465章 科技的發展是用來造福人民的
我匆匆吃了點早餐,驅車到了一XX學校,看看那裡持續工作了很長時間的救災現場。據一個救援組織的人說,這種學校完全是他媽的“豆腐渣工程”,問題應該是埋在大梁的是鋼筋。我看了看,氣死老子了,是什麼,是鐵絲。沒有一點抗力的房屋支撐結構的學校就這麼“輕鬆”的讓上千的學生埋在了教室下面。
哼,事情辦了就去找那個建築單位,讓他龜兒吃不了兜著走,為他的行為付出“昂貴而又慘烈的”代價。
現在的現場裡,兩個機器人在工作著,由兩個人指揮著(昨天晚上由小七派出的兩個人型機器人緊急培訓的機器人操作工,是一個連著一米長的電纜操作這些救災機器人)。
一棟教學樓倒塌下來也有七八米高,老師和學生們被埋在下面,首先是要把上面的亂石,水泥板和磚去除,還要爭取時間在少搬動過多的物體把下面的人員或者屍體弄出來,這是很細緻和艱苦的工作。
在操作手的操縱下,機器人自如的用一隻手臂上的切割機切斷一塊水泥板,周圍的人趕快抬著水泥板離開,下面還有一塊角鋼橫在那裡,機器人的另一隻手臂上冒出火花,十秒鐘就將角鋼溶成兩截,另外兩隻手握著斷開的鋼鐵向兩邊撐開,就露出一個大空隙來。有人馬上過來,用機械裝置移開那些水泥,沙石塊。繼續操作幾次,機器人兩手“捧”著一具血肉模糊學生的屍體放在一邊,繼續下一個人或者屍體的搜尋工作——
屍體被醫護人員抬到一邊,哭喊聲傳來,好些人尖叫著,哭喊著圍上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在場的人員無不心酸,流出淚水——
通往汶川的四條路上,都連綿停著幾公里長的軍車,採訪報道車,在等待大型直升飛機將它們吊運到路的另一邊,還有一臺“特殊的清障車”在工作,路的另一邊也有一輛在工作,是被直升飛機運輸過去的。
眼前的這條水泥路上亂石林立,山體滑落在路上的石頭輕則幾十斤,重則幾十噸,還有大量的泥土和沙石,“清障車”的任務是將大石頭弄開,把主要鋪在路面上的泥土和沙石推開,僅管水泥路被震動開裂和坑禿不平,只要開出一條能讓車輛透過的路來就行,因為大型直升機也沒有辦法運走太多的物資裝置的。
只見那特殊“膠”制的履帶託著三米多高,總重達八噸的“清障車”開到一個大約七十噸左右,體積在四立方的大石頭前五米,車頭伸出兩個直徑十釐米的短管,機器“嗡嗡”幾聲,“哄哄——”,大石頭被強烈的空氣炮擊成幾十塊。“清障車”開了過去,推土用的擋板變換成一個倒三角樣的結構,強大馬力帶動“清障車”向前開動,那些幾十幾百斤的石頭乖乖的向兩邊讓開,形成了一個近四米寬的過道。
前面還有小石頭和高高堆積的泥土和沙石,“清障車”調整推頭的高度和斜度,依靠強大的動力,照樣把那些“攔路虎”移開。很容易就行成了一條道路,僅管是不平整的單行道,總比沒有路好多了。
一個山道轉彎處,山體滑坡完全把路面和淹沒,好象那裡本來就是山的斜坡一樣,工程人員估計過,起碼有七十萬立方的泥土和山石需要弄開,如果按照挖掘機每一次挖走兩立方的話,兩臺機器同時操作,那得需要多長時間呢,危險係數倍增呀。
現在不是很難了,“清障車”調轉頭,尾部那個一米多長,內直徑二釐米的螺旋空氣炮管和一個直徑二十釐米的空氣炮管配合工作。強大的大功率機器發出嗡嗡聲,幾萬帕壓力的螺旋轉動的空氣攪動著那些沙石泥土亂飛亂舞,形成一個巨大的旋轉泥石流,向兩邊飛舞。
在幾分鐘內就將超過幾十立方的沙石攪動旋轉著向兩邊飛舞和散落,由於具有良好的可操縱的方向性,在兩個小時就將二十米左右,大約千多方的沙石“散開”,形成一條可以通行的泥土路,可以通行的。沒有過多的把更多的沙石泥土“散開”是節約時間,先保證車輛載著大批物資透過再說。
過份花時間把路上的沙石弄開不現實,隨時就有可能發生餘震,隨時可能有新的山體滑坡。
“清障車”的超強威力和超群的工作效率讓所有人發出歡呼聲,這種歡呼聲是高興,是能夠最快達到災情嚴重的地方去救人,減少生命的“消失”而歡呼。
山谷或者說低空中,一架架空中“巨無霸”直升飛機吊著一個長方型的“大鐵板”,鐵板上停著二至三輛挖土機或者推土機,有的停著一輛大貨車。不用擔心那些車輛或者裝置會被丟擲,因為有一米高的合金護攔,合金繩子也不會斷的。那些裝置也被“大鐵板”上的卡子牢牢的卡住。這些裝置和裝滿物資的車輛人員被源源不斷送到各個災情嚴重的地方。
兩百架新型的大型直升飛機和部隊的“黑鷹”直升飛機也在不停的將志願者,軍人,醫療隊,食品,藥物送往災區。
超高階的直升飛機已經連續飛行了十幾個小時了,不需要加油,飛行員也不休息,指揮部只要告訴他們座標就行,反正不能說地名,只要說座標,飛行員就會把人和物資送到那裡,也會根據地面情況適當的分析降落點。這需要衛星拍攝的圖片和精準的GPRS定位系統來確定。
這就是科技帶來的方便和實用,提前一分鐘到達災情嚴重的地方就可能多救些人活命,這就是造福人民的科技。
還有張倩和李小虎帶領的俊男美女也分成四十組,在四十個指揮部找的人帶領下奔赴四十個地方,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各救援人員少了許多體力活動,因為他們力氣大,還加快了搶救的進度,挽救了更多的生命。
可能你會說,為什麼我不把外星上十萬個機器人調來,不製造更多的直升飛機和裝置來參與救災活動?那是不可能的,也不能的。那不但會讓更多的人產生依賴思想,也不可能把國人的同情心和愛心激發出來,也會影響人類的文明程序。
我們只能最大限度的用科技產物來挽救更多的生命,還有些不能的原因,你就慢慢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