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9節

第19節


獨家盛寵:楚少的神祕新妻 纏綿不休:天才寶寶甜心媽 豪門利誘:拐個黑道總裁當老公 無敵聖王 武極天帝 死亡招待所 墓中無人:鬼丈夫 鎮魂碑 重生之刻骨 魅亂紅顏

第19節

村時,曹家老老少少和全村的鄉親們都含淚相送。 “大伯,嫂子,多多保重,等革命成功,我再來看望你們”葉挺一直步行出村,直到走出半里多地,才縱身上馬,揮手告別。 從此,在當地留下了“北伐名將情義重,不辭百里慰烈屬”的佳話。

第二十章本章字數:3529 最新更新時間:2015040917:26:250

十五載後再顯身手,葉挺親赴前線指揮痛殲日寇。 1940年歲末,在蘇南、皖北和皖南的新四軍抗日根據地,國民黨部隊與新四軍的摩擦不斷升級,國共合作瀕臨破裂的邊緣。 在這異常嚴重的時刻,對項英獨攬大權的家長式領導作風和宗派主義的偏頗之見,以及拒不執行黨中央、**主席關於新四軍要向長江以北的皖東和蘇北發展的戰略方針,葉挺委實忍無可忍,他第二次離開新四軍向蔣介石辭職,又經周恩來曉以革命大局而回到軍部後,得知、陳毅和粟裕等曾紛紛致電中央或直接打電報給項英:“皖南軍部以速移蘇北為宜。”甚至陳毅親筆給項英寫信,直言相勸:“皖南是人家的地方,不是我們久留之地”,“靠著老虎睡覺,遲早要被老虎吃掉”。可是,項英仍如身染沉痾痼疾,不可救藥。他採取種種理由,執意不離開皖南。葉挺覺得和這種人共事,實在無可奈何,他總想不如帶兵打一場硬仗,以傾瀉鬱悶的心情。 恰在這時,盤踞在江南的日寇侵略軍第一一四師團和第二十二師團,氣勢洶洶地沿寧滬杭鐵路線,向蘇南、皖南地區大舉進攻。 與此同時,駐皖南的日寇也調集重兵,出動五千餘人的步騎炮兵合成部隊,在空軍的緊密配合下,分兵兩路,由涇縣直指雲嶺,妄圖一舉殲滅我新四軍軍部。 無獨有偶。駐守在蘇北的韓德勤為司令的國民黨第二十四集團軍,不事抗日,專門,依仗其優勢兵力,向我駐守黃橋一帶的新四軍以陳毅領導的第一支隊和以粟裕領導的第二支隊大興問罪之師。我陳毅和粟裕部隊巧妙地將韓德勤的左路軍誘入腹地,一舉將其一個旅兩個團全部殲滅。接著,陳、粟部隊又主動出擊姜堰,將企圖與日本侵略軍合謀對我軍進行夾擊的頑軍一千多人又全部殲滅。 可是,韓德勤仍野心不死,又調集其主力八十九軍以及**旅等十一個正規團共一萬五千餘人,分左右兩翼,叫囂要將陳、粟部隊圍而聚殲。我陳、粟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出黃橋,轉高橋,穿插迂迴,殲滅韓德勤部隊一萬一千餘人,致使韓德勤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最後韓德勤如喪家之犬,帶著一千餘人狼狽逃竄。 新四軍第一、第二、第三支隊在黃橋戰役中取得的重大勝利,不僅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也極大的鼓舞了皖南新四軍軍部粉碎日寇向雲嶺進攻的必勝信念。 葉挺決定親披戰袍,到前線指揮這場不同凡響的戰鬥。 葉挺知道,這次戰鬥,其對手不是昔日北洋軍閥部隊和國民黨的右派部隊,而是擁有現代化武裝的並且以武士道精神為靈魂的日本侵略軍,他們為效忠天皇,不膽怯,不怕死,殺身成仁。要不,國民黨部隊鎮守的上海、南京以及華北、華東等廣大地區怎能相繼淪陷呢其中除了國民黨部隊的“恐日症”外,不能不說與日本侵略軍的野蠻凶悍不無關係。 然而,葉挺也深知,目前在新四軍軍部可用於指揮作戰的部隊,只有二百多人的軍直特務團第一營或只能稱作準作戰部隊的軍部教導總隊千餘名學員。兩者加在一起,充其量不足一千五百人,而具有現代化裝備的日本侵略軍卻超過我軍三倍多,敵我對比懸殊太大了呀 謀定而後戰,能以少覆眾。 於是,葉挺斷定日軍為步騎炮合成部隊必須沿大路進犯,所以決定我軍的戰鬥方案為在日寇的進軍道路上預設縱深陣地,組織一道道屏障,層層堵截並伺機反撲,變積極防禦為主動進攻。 項英這次未加干預。因為他覺得葉挺的謀略高他一籌。 就這樣,葉挺親赴前線,全權指揮這場戰鬥,誓與日寇決一死戰。 新四軍已經改編三年,陳毅、粟裕等戰將已經同日寇及頑軍打過千百次勝仗,可是作為軍長的葉挺還沒有親自指揮過一次戰鬥,一直引以為憾的葉挺今天將要得到滿足,他怎麼不豪情滿懷和振奮不已呢 在軍教導總隊和軍直特務團第一營和軍部機關人員參加的戰鬥動員誓師大會上,葉挺昂首挺胸走上講臺,以剛毅的目光看著異常肅靜的會場,表情既鎮定又威嚴,突然敞開喉嚨,以雄渾高亢的聲音問道:“我首先要問,今天開的是什麼會” “戰鬥動員大會”一千多隻喉嚨同時吼出一個聲音,如驚濤拍岸。 “我再問,我們今天要開這個戰鬥動員大會幹什麼”葉挺的嗓音又提高了幾度。 “消滅進犯的日本鬼子”一千多個聲音在碰撞,似山搖地動。“我還要問,要消滅進犯的日本鬼子,就要刀對刀,槍對槍,流血犧牲,你們怕不怕” “不怕不怕不怕”一千多個氣團在爆炸,宛如石破天驚。 “那好,喊不怕死的舉起手來”葉挺一聲震呼。 “唰”地一聲,似閃電,如雷鳴,一千多隻手臂頓時矗立起一片擎天的柱石,一座堅不可摧的長城,一支無往而不勝的英雄之師。 “出發”葉挺一揮手臂,似揮動的戰刀,如搖動的戰旗。部隊立刻開始行動。 葉挺下達命令,走下講臺,躍身上馬,帶領隨行人員,直奔前線。 葉挺到達我軍預選戰場後,指揮修築工事,選擇狙擊地帶,埋設地雷,設立疑兵陣地,佈置好階梯形防禦陣形,嚴陣以待。 日本侵略軍要直達我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雲嶺,首先要佔領國民黨第三戰區守衛的三里店。三里店的駐軍是裝備精良的蔣介石嫡系部隊第二十五師的一個營。二十五師平日裡對新四軍的部隊趾高氣揚,蠻橫霸道,一副“英雄”氣概,可是,他們聽說日軍要來,像兔子見到鷹似的撒腿就逃,可謂惶惶如喪家之犬,急急似漏網之魚,將三里店四周的廣大防區拱手送給日軍。他們這樣做的伎倆,除了的確害怕日軍外,最主要的目的是給日軍讓路,借日寇的槍炮達到消滅新四軍的目的。 卑鄙的漢奸賣國賊行為 國民黨部隊的無恥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醜陋的中國人中的醜陋孽種這樣一來,愈發助長了日寇的囂張氣焰。他們揚言,中國統統是一堆豆腐渣,不堪一擊,三日之內一定佔領新四軍軍部。 日軍沒想到,他們離開三里店沒多遠,就遭到新四軍部隊的迎頭痛擊。 日軍憑藉飛機大炮和精銳的步騎兵,對我防守陣地狂轟濫炸,然後發起猛烈的攻擊,其火力之烈,攻擊之凶,一般部隊委實難以招架。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新四軍不像國民黨部隊那樣骨頭是泥捏的。日軍進攻凶猛,新四軍守衛頑強,加之葉挺命令狙擊部隊夜間組成若干小分隊偷襲日軍陣地,殺傷他們的有生力量,攪得他們晚上不得休息,搞得日軍氣急敗壞,焦頭爛額,他們從三里店出發前進了不到二十華里,整整耗費了六天六夜,還傷亡慘重。 “八格牙路,新四軍大大的厲害”日軍指揮官氣得像個輸紅了眼的賭徒,大聲咆哮著,一對金魚眼珠要從眼眶裡跳出來似的,兩個嘴角吐著白沫,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他咬牙切齒地向日本兵士吼叫,“明天,一定要拿下汀潭” 果然,日軍依靠死打硬拼,雙方經過一場血肉橫飛的苦鬥,終於取得攻佔汀潭的“輝煌戰果”。 哪知,日軍臉上笑容還沒消失,以退為攻的葉挺趁日軍片刻的得意忘形而出現的鬆懈,組織事先調來的增援部隊,對汀潭發起突然猛攻,將正狼吞虎嚥吃飯的日軍打得暈頭轉向,嗚呀怪叫著狼狽逃竄,轉頭向東,敗退到帶狀的青弋江江畔的涇縣縣城。 這涇縣縣城,距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雲嶺不過十幾公里,由國民黨部隊五十二師駐守。以往,休要說他們對活躍在這一帶的新四軍所屬分隊趾高氣揚,動輒藉口毆打新四軍戰士,就是對新四軍軍部的人員他們也常常找茬刁難,擺出一副“老子是正牌**”的架勢,似乎他們在禦敵上有多大本事似的。 可是,這支被新四軍打得狼狽不堪的日軍剛接近涇縣縣城,浩浩幾千人馬的五十二師昔日的凶悍不見了,立刻變得像個被捱了棍子的狗一樣夾著尾巴迫不及待地撤出了縣城。 “卑鄙”葉挺聞聽國民黨五十二師消極避戰和借刀殺人的醜惡行為,憤怒地暗暗罵了一聲。 善於乘勝追擊的葉挺正要給部隊下達攻佔涇縣縣城的命令,日軍的飛機為了掩護潰逃的日寇進城,凶狠地對我軍陣地進行轟炸。 “軍長,當心”葉挺的副官見一架敵機正向他們的臨時指揮所俯衝而下,可是葉挺不但不隱蔽,反而瀟灑從容地取出照相機給呼嘯撲來的日軍飛機照相,急忙上前將葉挺阻擋住。 “沒關係,我實地拍張日軍的狼狽相,將來可以作為侵華日軍罪行展覽第一手資料。”葉挺微微一笑,語調裡顯得十分輕鬆。如果解釋什麼叫臨危不畏,恐怕莫過於葉挺此時的表現了。 “軍長,城裡著火了”副官立刻向葉挺報告。 葉挺定睛一看,城裡果然濃煙滾滾。 “這是日寇喪心病狂地進行燒殺搶掠”葉挺意識到遭到新四軍沉重打擊的日軍在拿城裡的老百姓出氣,氣得一揮拳頭,“命令部隊,全力追擊城裡的日軍,要給我狠狠地打” 正在涇縣縣城燒燬馳名中外的涇縣宣紙廠和大片民房的日寇,見新四軍猛虎般要攻破縣城,慌忙棄城而逃。 葉挺又指揮部隊一口氣追出幾公里,斃敵千餘名,才勝利班師而歸。 當葉挺率領部隊回到涇縣縣城,城裡的百姓敲鑼打鼓,熱烈歡迎,許多人家在門前擺案焚香,稱頌新四軍是“救苦救難的菩薩軍”。 涇縣對日軍一戰,新四軍威震皖南,葉挺的“北伐名將”又添新榮。 國民黨部隊的總老闆蔣介石接到葉挺率領只有一千多人的新四軍打敗擁有現代化裝備的五千多人的日軍的戰報,除了感到不可思議外,大罵他的部隊和這支侵華日軍是飯桶,最後只得咬牙切齒地違心地在“傳令嘉獎”葉挺部隊的嘉獎令上籤上“蔣中正”三個字。

第二十一章本章字數:4964 最新更新時間:2015040917:26:250

從“嘉獎”令到皓電,蔣介石忽然變臉;為皖南部隊向江北轉移,葉挺仗義執言。 江西。上饒。 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書齋,寬敞而明亮。 在書齋的正面牆上,懸掛著蔣介石身穿戎裝的大幅畫像,無形中給這間書齋增添了幾分肅穆,幾分冷森。 “希夷,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說吧,有何貴幹”坐在皮椅上的顧祝同咂了咂油光光的嘴脣,瞟了一眼正襟而坐的葉挺,以輕鬆的口吻說了句,話語裡不乏譏誚。 此刻的葉挺正注視著顧祝同,書齋的東面牆上掛著一副在他四十六歲誕辰時,其同僚送給他的賀聯:“關塞仗全鋒,屹爾干城萬里;江山撐半壁,巍然砥柱一方”,他聽完顧祝同的話不由淡淡一笑:“墨公,在我們保定軍校六期裡,你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是蔣委員長最賞識的人物。你看這副對聯,就道出了墨公的砥柱之才。想我葉挺,不僅人微言輕,而且如今又變成被委員長通緝的人物。”葉挺的回答透著刺人的鋒芒,明顯地表示出對蔣介石將新四軍視為眼中釘並限期強行勒令其向長江以北轉移的不滿。 “希夷,我的老同學,你是真心讚揚我呢,還是綿裡藏針,來貶我呢不過讚揚也好,嘲諷也罷,我要告訴你的是,希夷,你不覺得這是在一報還一報嗎”顧祝同表示大度地遞給葉挺一支菸,“吱啦”一下划著火柴,將火先送到葉挺面前,待葉挺點著煙,自己再點著,然後從容地抖滅火柴,深深吸一口,又慢慢吐出,大有一種玩味的含義。 “墨公,恕我愚鈍,請直言相告。”葉挺也深深吸了一口煙,灰色的煙雲氣浪般衝出。 “希夷,如果你不是健忘的話,蘇北黃橋一戰,新四軍對**可是毫不留情呀,近十萬官兵被殲,這可是個天文數字呀委座對於新四軍這種破壞國共合作的行為,能聽之任之麼”顧祝同聲冷字重地說著,臉上泛出一層濃重的陰雲。 “墨公,”葉挺聽完顧祝同的話,彷彿聽到了蔣介石霍霍的磨刀聲,捺不住忽地站了起來,“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誰先挑起國共爭端,製造的摩擦二十四集團軍韓德勤司令殺氣騰騰地動用十多萬兵力,分三路進攻黃橋,勢孤力單的新四軍只能被迫自衛,怎麼能把破壞國共合作的責任推給新四軍呢” “希夷,我發現你已經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布林什維克了。可是,我要提醒你,你是委座核定並任命的軍長”顧祝同深知葉挺性格耿直,胸無城府,不弄權術,不會偽裝,所以,他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不要太沖動,有話坐下談。 此刻,葉挺覺得的確自己不是個政治家,不諳詭詐,心無溝壑,在談判桌上不善縱橫捭闔。但他還是一掛腸子不打彎,直抒胸臆:“墨公,委員長任命我當新四軍軍長,**也同意我當這個軍長,是出於國共合作的特殊需要,這我明白。因此,我的使命,就是執行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戰略方針。墨公,我坦率地告訴你,我現在既不是**員,也不是國民黨員。” 顧祝同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希夷,你標榜自己像箇中間人士,可你的言行怎麼總為**說話呀” “墨公,此言差矣我身為新四軍軍長不為自己的部隊著想,那豈不是犯了瀆職罪”葉挺以問作答,話語鏗鏘有力。 “好了,希夷,我們老同學之間還是少談點政治吧,省得彼此都不愉快。不過,我還是最後勸你一句,你們趕快按照委座指定的路線向長江以北轉移,省得我們同學之間兵戎相見” 顧祝同話音雖然不大,但在葉挺聽來卻感到透著一股炮上膛一樣的陰森、冰冷、恐怖和寒慄。 看來,蔣介石真要拿新四軍開刀了。 這是大雷雨前的黑暗 不是麼還是在前幾天,蔣介石“傳令嘉獎”葉挺部隊在涇縣力挫日寇的功績,激勵新四軍繼續戰鬥,保衛皖南;然而,幾天以後,蔣介石居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簽發了一個誣指新四軍“破壞團結、破壞抗戰”的電報,即以國民黨軍委會參謀長何應欽和副參謀長白崇禧的名義,發給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新四軍軍長葉挺的那個被稱作皓電的電報,強令包括皖南、皖北和蘇北的全部新四軍和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於一個月之內無條件地轉移到黃河以北,這個“皓電”的時間為1940年10月19日。 這是蔣介石發動第二次**的訊號 內戰的導火索已經發出“滋滋”的燃燒聲 不久,蔣介石以特急密電指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該戰區對江南匪部,應該照前定計劃,妥為部署並準備,如發現江北匪偽進攻興化,或至期限本年土2月3工日該軍仍不遵命北渡,應立即將其解決,勿再寬容。”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接到皓電和蔣介石發給他的“特急密電”後,接連召開長官部例行會議和在徽州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按照蔣介石對新四軍的三部曲:後逼、前堵、中打,以及走也要打,不走也要打,就地徹底解決的“死命令”,惟恐“勿再寬容”的力量不夠,除在皖南已有的國民黨第五十二師、第一一四師、第一五四師和第一〇八師外,又把駐浙東的第七十九師和駐贛東的川軍第一四六師以及遠在蘇南的配有德國製造的夾福式山炮的第四十師緊急調動過來,形成後逼前堵、兩面夾擊的包圍之勢。 位於皖南的新四軍軍部危在旦夕 可是,作為在新四軍中“個人說了算”的項英雖然被蔣介石的皓電驚得如雷轟頂,心驚膽戰,一時慌了手腳,在昏暗的燈光下佝僂著腰,低垂著碩大的頭顱,往日那高傲氣盛的神態不見了,發烏的臉上生髮出陰沉而慘白的光暈:“怎麼辦”他胸中被一股股巨浪慘烈地拍擊著,使他感到疼痛難忍。然而,由於項英一貫對國民黨抱有幻想,加之他擔心離開他在江南多年苦心經營的地盤會變得一無所有,他頭上那堅持游擊戰爭的“英雄”光環將會瞬間失色,使他又抬起了頭顱和挺起了胸脯,頑固地以各種託辭滯留新四軍皖南部隊向江北轉移。 為此,遠在陝北的黨中央和**主席十分焦慮,一方面以朱德、彭德懷、葉挺和項英的聯合署名打電報給何應欽、白崇禧為佳電,反駁皓電強加在八路軍和新四軍頭上種種莫須有的罪名,並以緩和態度,以期延緩戰爭的爆發,明確表示“對於江南正規部隊,德正擬苦心說服,勸其顧全大局,遵令北移”;另一方面,接連向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的項英發電,字字千鈞,急如星火: 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你們這樣遲疑、猶豫無辦法無決心 現在,又提出拖或走的問題,究竟你們主張的是什麼主張拖還是主張走似此毫無定見,毫無方向,將來你們要吃大虧的 除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外,必須把一切機密檔案統統銷燬,片紙不留,每日收發稿件隨看隨毀 一封電報比一封電報道出事態的嚴重,一封電報比一封電報批評嚴厲,一封電報比一封電報刻不容緩呵 能不能按時轉移到江北,關係到萬名皖南新四軍將士的安危呀,黨中央和**主席怎麼會不焦慮呢 而此刻的葉挺,卻處於又急切又矛盾的心理狀態。 對於蔣介石的皓電,葉挺看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希望按蔣介石限定的時期內向江北轉移。 對於黨中央和**主席發給新四軍分會的電報,有些是發給項英和他的,項英籤轉給他看了,他認為黨中央和**主席對戰局的態勢看得是極準確的,應該立刻行動,任何託辭都是有害的。 由此,葉挺找過項英,向他陳述了自己認為應該馬上將新四軍在皖南的部隊向江北開拔的意見。 可是這時的項英,對葉挺已不是那麼傲慢,而是表面上客客氣氣尊重有加。一來他是怕葉挺再離開新四軍,他將會受到中央和**更加嚴厲的批評;二來現在國共兩黨的矛盾日趨緊張,需要葉挺的特殊身份協調與第三戰區乃至與蔣介石的關係。 “葉軍長,我也感到內戰在一觸即發,我們軍部危在旦夕呀可是,”項英將祕書給葉挺沏的一杯茶接過來,送到葉挺面前,顯得一副謙恭的神態,他的話鋒一轉,“我們新四軍部隊過去都是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到皖南集中改編,也有三年多時間了,與當地群眾建立了生死與共、血肉相連的關係。中央給我們的任務,是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擴大人民武裝。我們要走,不僅需要給部隊做工作,也需要給群眾解釋清楚,還要留給地方人民武裝一些槍支彈藥,才能使他們繼續堅持抗日鬥爭。你說,哪一項工作不重要,哪一項工作不需要時間呀”項英在說這番話時,不時咂一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