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8節

第8節


佳妻若夢 英倫莊園主的奇幻生活 重生之把你掰直 仙魔 低調股神 都市極品狂少 陸少的天價寵妻 古代英雄 重生古琴遺音 統御全球

第8節

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此後,回到中科院工作,又得到了科研基金、生活條件等方面的資助,使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更加出色,1990年獲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獎,1991年被國家科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的榮譽稱號,1993年10月,當選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委員

郭雷的命運曲線圖示

郭雷集中地體現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命運態勢,折射出新時代與科學有機相融的光輝。

4教育工作者的命運狀態

教育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擴充套件,教育的地位日趨提升,教育的經費不斷增加,各類義務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及國際教育蓬勃興起,教職員工自我發展的條件越來越好,施展抱負的空間不斷擴大。相當多的教師透過在不同教育崗位上的努力工作與奉獻,逐漸地從初級、中級升級為高階教師,從講師、副教授升級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等。隨著個人的事業舞臺不斷擴充套件,教研及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個體命運也日益趨好,在教書育人中使自己的人生得到了良好的潤澤。

中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於1950年生於河北省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18歲時即逢”上山下鄉”,雖然初始的命運因時代而受到影響,但他個人勵志奮發,決於從事教育事業,又恰逢”文革”後,教育改革與社會發展的有力推動,使魏書生的命運不斷穩步趨好。魏書生先是在農村當了兩年多的民辦教師,在到工廠工作後,經六年力爭,於28歲時正式當上盤山縣三中的語文教師。從此,魏書生靠著勤奮刻苦地學習與鑽研,廣博精深的知識積累,改革創新的教學方法,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步步趨進,一展鴻志。他於1983年只是一名普通初級中學教師時,就被邀請到全國中學語文教研會上介紹教學改革經驗,並得到語文界泰斗呂叔湘先生的青睞。他教書3年被評為省級先進班主任,4年被評為省勞動模範,1987年被評為特等勞動模範,後又被中組部、人事部授”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990年被選為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他還自1987年起先後成為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1997年升為遼寧省盤錦市教委主任,併兼中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等職務,講學與論著風靡全國及東南亞,不斷地展示了中國新一代教育家的風采,也成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命運穩定趨好的典範與縮影。

魏書生的命運曲線圖示

穩定趨好型命運,當然不僅限於前述領域與職業中的人群。文化、藝術、體育、軍事及經濟戰線、社會領域中的若干人們,均因時代的不斷趨好的大勢,加上個人的努力奮鬥與持續進步,形成了不斷向好的命運態勢,即展現、勾劃出了各具特色的穩定趨好型命運曲線。

第二節先抑後揚型命運曲線

第三章人的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5

人的命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很多人的命運,呈現出一種明顯的先抑後揚之勢。在命運曲線的表現上,不同的人,其先抑後揚的幅度與週期不盡一樣,但都是人生命運的突出寫照。

先抑後揚型命運曲線圖示

基本的特徵

人生的命運態勢與人生的特定階段關聯度高,大多數人的狀況為,青年向中年的過渡階段的生活、財富、事業等方面的狀態不佳,層次較低,時運不濟,欲振乏力,人生執行較為低沉。到了中年及以上階段,個人的奮鬥努力開始顯現效應,加之所處的時代發生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積極變革,奮鬥者抓住了新的機遇,其命運改變的速度和躍升的程度,較之穩定趨好類的態勢更加突出。

人的命運態勢前後反差較大,部分人在劇烈變動的社會階段與自身的惡劣狀況中,常常出現”義無反顧”、”窮則思變”、”背水一戰”等舉動。從貧苦農民到開國功臣,從奴隸到將軍,從衣食無著到百萬、千萬乃至億萬富翁,從學徒到工程師,從普通平民到一定職級的官員。眾多的人的命運,以不同的方式和麵貌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人的命運先抑後揚,表現為漸變或突變的特徵。就多數人而言,當個人的地位、財富、生活、事業等均處於不佳局面或低潮時,需經過中期、長期的日積月累,其命運才可能呈現揚升之勢。如身份的改變、職位的躍升、財產的積聚、事業的成效,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漸發生由量到質的演變。個人可能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回頭一看,命運的變化如此之大,真是感慨萬千。

當然,也有極少數人先抑後揚,會以突然的、短期內質變的方式展現。這類狀況往往是突然來臨的較大機遇,或個人長期努力而一朝噴發而致。如有人突然中了彩票大獎,其生活狀態肯定今非昔比;有人長期默默無聞地從事科研、創作、藝術等活動,一旦其成果以某種形式被社會所青睞,其知名度、美譽度及隨之而來的身份與財富變化,即會跳躍式地出現。

典型人物

1姜子牙

著名古代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出生於一個家道中落的名門望族,儘管青少年時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具備了經天緯地之才,但一直未能有機會施展,反而生活過得窮困不堪。為了生存,姜子牙只好在商朝的都城朝歌今河南浚縣找到了一個殺牛的差使,每天要在以尖刀刺牛的血腥中度過。姜子牙深感商朝政治**,不可救藥,決定投奔當時興旺的周族,苦於一時無進身之路,繼而在一個可能遇上週族顯赫人物的渭水之濱的河邊垂釣。後來周族的西伯侯姬昌打獵經過,見到姜子牙直杆空釣,上前問話,才發現此閒釣老人,非等閒之輩。於是請回府中,遂拜為國師,掌管軍政大權。姜子牙自此命運大轉且急速上揚,借得平臺,盡施文韜武略,輔佐姬昌定邦安國,擴大了周族的勢力;後又協助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滅掉了商朝,形成了新的周朝統治局面。姜子牙也因奇功大業,被封之於齊魯之地,開創了後為齊國的基業。

從苦讀勤學、滿腹經綸到登臺亮相、顯山露水,姜子牙經歷了幾十年漫長的等待與磨鍊,他後半生命運的突然轉折,源於受到周族掌權人物姬昌的相中,也在於他長期積聚而成的治國治軍才能。個人命運雖長期不振,但一朝爆發式揚升,更顯現出傳奇色彩。

姜子牙的命運曲線圖示

2韓信

無獨有偶,西漢著名的軍事家韓信從小父母雙亡,生活十分悽苦,不僅經常捱餓,還遭受當地惡少的**之辱,但他胸懷大志,不間斷地習文練武,後參加了項羽反秦的軍隊。他雖多次向項羽獻出良策,但剛愎自用的項羽從沒采納他的計策,韓信有才而不得施展,並認定項羽難成大器,終將失敗,主動乘劉邦躲避漢中之際投靠了劉邦。經丞相蕭何的極度舉薦,劉邦任韓信為大將軍,從此韓信在漢軍統帥的地位上,大展傑出的軍事戰略才能。他向劉邦提出:”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的軍事戰略,先後破趙、降燕、滅齊,並率兵與垓下大勝項羽,終輔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

第三章人的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6

韓信的個人命運,在經過相當長時間的低迷後,因尋得了大展平生之志的舞臺,而在較短時間內出現了重大轉折。韓信即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管軍糧的小官,一躍而成為統率千軍萬馬的軍事統帥,進而演出了一代名將的威武人生大戲。

3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於公元1352年元末亂世,家境十分貧寒。17歲時,他的父母、兄長因瘟疫相繼去世,年輕的朱元璋成了孤兒,只得進入寶覺寺削髮當和尚求生。時逢天災地荒,又被迫外出化緣,討飯乞求,還遭受各種凌辱。其命運可謂十分悲慘,看不到人生的曙光。公元1251年,爆發了震撼中華的紅巾軍大起義,乞討和尚義朱元璋無反顧地投奔了郭子興率領的起義軍,開始了他改變人生命運的嶄新曆程。經歷無數的生死搏殺與智慧較量,朱元璋從鎮撫總管起步,一躍上升為接替郭子興成為起義軍首領;以後又勢不可擋地率大軍渡長江,攻佔集慶今南京,並採納老儒朱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良策,在整鞏後方的基礎上,對元軍與陳友諒等各割據勢力展開最後較量,終於公元1368年在應天改號稱帝,開啟了大明王朝的歷史篇章。

朱元璋的命運曲線圖示

朱元璋的人生命運,勾畫出典型的先抑後揚命運曲線,其從一個乞討和尚到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人生的命運反差之大,實為罕見。如果朱元璋生於某一地主、官僚家庭,從小飽食終日、衣祿豐足,可能最多會透過科舉而成為一名朝廷的官員而已。如果朱元璋生逢盛世,可能也會隨遇而安,有所展業而已。尖銳的社會矛盾,激烈的階級衝突,殘酷的武裝鬥爭而形成的崛起機遇,加上艱難生活錘鍊而鑄成的特定氣魄、毅力與智慧,導致朱元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人生命運的最大奇蹟。

4左宗棠的命運狀態

晚清時期著名的”中興名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左宗棠,於1812年出生於湖南湘陰縣的一個家庭。因幼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但他天資聰明,勤奮苦學,於20歲時參加本省鄉試中舉。隨後的三次赴京會試,卻均以落榜而告終,使年輕氣盛、渴望一舉成名的左宗棠陷入深深的苦惱。左宗棠23歲結婚時曾寫下”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勵志對聯,可一直未有進度官僚階層而展平生之志的機會,只是到書院講學及擔任家教為任,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個人的命運顯得較為平坦和低迷。但左宗棠畢竟是才氣逼人、見識深遠的人物,他37歲時,有機會受到清朝重臣林則徐的訪見,並得到林則徐地教誨。左宗棠四十餘歲決意出山,先為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後經林則徐、翰林院學士潘祖蔭及當朝官吏胡林翼、賀卡齡等人的上疏力薦,在其協助曾國藩組建湘軍並指揮作戰而屢勝的基礎上,咸豐皇帝逐步重視和任用左宗棠。自咸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初年的三年期間,左宗棠從一個普通幕僚升任為管轄福建、浙江的閩浙總督。1866年始,他力興洋務,創立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中國第一批船艦。特別於同治四年始,中國新疆受到俄、英兩國支援中亞浩簾汗國數十萬軍隊入侵,大批土地被侵吞,左宗棠主動請戰,力排非議,光緒元年1875四月初,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擁有籌兵、籌餉和指揮全權,隨即親率大軍,抬棺而徵,實施”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等作戰方針,驅逐了侵略之敵,保住了佔中國六分之一國土的領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捍疆保國的民族英雄而令世人敬仰。

左宗棠的命運曲線圖示

左宗棠較之其他封建名臣不同的命運特色,在於他沒走科舉之徑而晉身,青年不得志而中年崛立,以往積聚的鴻志與智慧一起爆發,在中年至老年階段,更顯”大器晚成”,不斷做出驚天動地的舉動,使久抑的人生能量,推動其命運發生極大的轉折與高揚。

5科拉松阿基諾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今天,在亞洲的菲律賓發生了從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在不長的時間內,意想不到地成為第一任女總統的故事。

第三章人的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7

科拉松阿基諾原名叫瑪利亞科拉松科胡昂科又稱”科麗”,於1933年出生於馬尼拉一個富豪家庭。她21歲時,嫁給了與她同年的記者尼尼奧阿基諾。尼尼奧雖為記者,但一直有參政的政治雄心。幾經努力,於28歲當選為打拉省省長,34歲又成為菲律賓最年輕的一位參議員,同時也是當時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最有力的競爭者和反對派領袖。尼尼奧因對馬科斯形成嚴重的政治威脅,終於1972年被送進了監獄,後因心臟病獲釋到美國動手術,科麗隨之陪同到了美國。在美國治病和休養的尼尼奧不滿足舒適的異國生活,他決心回到菲律賓實現他的政治主張,同時也接到他回國後極可能遭遇暗殺的警告,但尼尼奧還是堅持於1983年8月21日毅然乘機返回菲律賓。但一下飛機,在萬眾歡呼中,一顆罪惡的子彈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尼尼奧之死,激怒了無數的菲律賓人,多達600萬之眾的遊行示威活動爆發。菲律賓人要求變革和大選的浪潮覆蓋全國。在這種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作為一個家庭主婦,科麗為丈夫盡職的賢妻良母角色已不復存在,她無法迴避而又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反馬科斯的政治鬥爭,並很快受到人民的擁護,要求其成為與馬科斯對抗的總統候選人。而此時的科麗一不是政治活動家,二不具備競選總統的多種才能。她於競選之初常說漏嘴,也遭到馬科斯等的嘲諷,但科麗還是挺了過來,很快站穩了腳跟,積聚了政治經驗,在人民群眾的巨大支援和擁戴中,加之美國的聲援,科麗終於奇蹟般地於1986年2月25日,當選為菲律賓第一任女總統。

科拉松阿基諾的命運曲線圖示

從一名默默無聞、把總統工作比作”沉重十字架”的家庭主婦,到登上菲律賓政壇的最高峰,領導菲律賓人民安邦興國。歷史就是這樣,導引著一個婦女的命運,從平淡而波動中不可阻擋地向上強勁延伸,形成了特有的命運奇葩。

6羅炳輝

”戎馬三十載,將軍滇之雄”,是陳毅元帥對羅炳輝將軍的讚譽之詞。羅炳輝於1897年出生於雲南昭通彝良縣的一個彝族貧苦家庭。他曾是一個牛馬不如的農奴,在備受煎熬的惡劣環境中長大,18歲時離家投奔護國滇軍,從士兵升至營長,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受進步思想影響與對舊制度的痛恨,他於1929年加入中國**並參加紅軍,曾任紅十二軍副軍長、軍長,率部隊在中央第五次”反圍剿”的戰鬥中屢建奇功,於1934年率部參與長征;抗戰期間被中央委派至新四軍一支隊任副司令員,作為司令員陳毅的副手而浴血抗日戰場,後又任新四軍二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二副軍長等高階軍事職務,直至1946年因患重病而去世。

羅炳輝的命運曲線圖示

羅炳輝將軍在社會劇烈動盪的年代,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與拼死精神,譜寫了從奴隸到將軍的人生傳奇。羅炳輝青少年時期,在暗無天日的命運枯井中掙扎,因投軍從戎後,開始了人生命運的大轉折,並逐步成長為**的高階將領和傑出的軍事家,續寫出其強勢而輝煌的命運篇章。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以羅炳輝為原型,作了更生動的展現。

像羅炳輝這樣,從貧苦出生、生活無著,在備受剝削與壓迫中渡過青少年階段,而後投奔革命,勇敢作戰,生死度外,而逐步成長為共和**事將領的人,不下百餘個,他們均實現了人生命運從極度低迷到**迭起的巨大轉變。

7巴爾扎克

人生決勝豈只在戰場。世界級的大文豪、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1798年出生於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童年生活卻很不幸福,經常受到過於嚴厲的指責,並被送給他人撫養,8歲時又被送至外地的一所教會學校,生活呆板而冷漠,也沒顯示出過多的天賦。在一次只有35名學生參加的拉丁文考試中,他居然名列第32名。巴爾扎克於1816年被送入一所大學攻讀法律,但他對法律沒有興趣,而十分熱衷於文學創作,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援。巴爾扎克靠每月120法郎的生活費,獨自居住在巴黎貧民窟中開始艱辛的創作。儘管他文學才氣橫溢,但創作道路卻艱辛備至。他花費心血寫的劇本克倫威爾等作品未被髮表即告失敗,給他很大地打擊。同時,父母不給生活費的最後通牒也發出,巴爾扎克只得靠寫一些低層次的垃圾文章維持生活,後又決定自己開設印刷廠,經營中欠下十幾萬法郎債務,卻仍然以失敗告終。巴爾扎克年輕時的人生命運波折較多,甚至較之常人更為受抑。

第三章人的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8

巴爾扎克沒有在失敗中停下來,經歷更多的思考,他決定以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實施文學創作,終於在1829年3月發表了第一部成功的作品朱安堂人,並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巨大讚譽。從此,巴爾扎克勢不可擋,連出佳作,僅1830年至1832年的兩年時間內,就連續寫出17部中短篇小說。1884年始開始系統寫出劃時代鉅著人間喜劇,高利貸者、高老頭、歐也尼葛朗臺等作品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巴爾扎克在短短51年的生涯中,先後創作出91部作品,樹立了法國乃至世界文學的豐碑。

巴爾扎克的命運曲線圖示

巴爾扎克在青少年時期嚐盡了人間的悲涼,卻積聚了創作的源泉,當他步入三十而立的階段,人生命運的拐點出現了,依靠發奮與天賦的結合,厚積薄發,命運之勢節節高揚,最終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學巨匠。

8王永慶

中國臺灣的大企業家,被冠以華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1917年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茶農家庭。他15歲輟學當學徒工,開始踏上人生自謀發展的艱辛旅程。

王永慶於1930年開辦小米店,透過挨家挨戶地推銷而稍有積聚後,受日本人對糧食的經營採購高壓政策的制約,不得不結束米業生意。之後接管投資一家磚瓦廠,但很快就無力經營而關門。經過一段時間考察,王永慶轉向木材經營,初期因缺乏經驗、經營不善處於困境之中,後因戰後建設需大量木材,價格大幅上升,使其木材生意異常紅火,王永慶開始步入大商人之列。50年代初,王永慶以敏銳眼光和膽識,抓住臺灣需發展塑膠工業的機遇,於1954年開辦臺灣塑膠工業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開發塑膠工業,1957年時已有5000萬元家底。此後雖取得初步成功,但卻遭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