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 管仲相齊

第十 管仲相齊


當黑幫小姐遇到黑幫少爺 極品大哥 暴君藏愛之與子同衾 灰姑娘的華爾滋 九號便利店 武道全能 焚天藥聖 絕傲孤煙 重生之愛不是甜言蜜語 重生成不入流小導演

第十 管仲相齊

飛刀史評雜論 春秋篇 第十 管仲相齊

經恩師鮑叔牙的大力推介,齊桓公決定召見管仲,談話中盡釋前嫌,遂向管仲請教圖霸之道。管仲隨即提出了自己著名的強齊主張,其要點有四:其一,強國之道首在風化,欲正風化,必先張禮義廉恥之四維,使民知榮知辱,行為有所標榜。風化正,則民心齊。然將欲使民,必先愛民,故當省刑罰,薄稅斂,出令不改,不枉勞民,士農工商不遷其業,則民自安。得安而有親後,民方可用。其二,齊國近海而多山,可銷山為錢,煮海為鹽,絕其一利以通天下,百商雲集,因而得稅,齊民可富,國用可足。民殷富則大有助於風化。其三,兵貴於精,不貴於多,強於心,不強於力。當寓兵於農,乘四時之隙,以行田獵,使民習於武事,師強而民不勞,更以鄉人為同旅,居則同樂,死則同哀,守則同固,戰則同強,有此眾三萬,足以橫行天下。其四,平王東遷,周室衰而未亡,諸侯紛爭不斷,外夷常犯中原,故而必先尊周室,取信於諸侯,後攘夷狄,則霸業成矣。桓公聽罷大喜,並接受了管仲的圖霸主張,但管仲同時提醒桓公,若想實現圖霸大業,只有這些空洞的戰略和管仲的一己之力是不夠的。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欲成大事,必廣用賢良之士。升降揖遜,朝班禮儀,仲不如隰朋【1】,請立為大司行;墾土闢地,盡地之利,仲不如甯越【2】,請立為大司田;料敵排兵,戰陣決勝,仲不如王子成父【3】,請立為大司馬;決獄執中,不殺無辜,仲不如賓須無【4】,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仲不如東郭牙【5】,請立為大諫之官。君若用此五人,新政可成,風化可興,仲願佐明主,內尊周室,外攘夷狄,以圖霸業。此後,桓公立管仲為相,以五子輔之,廣推新政,齊國果然大治,迅速崛起於諸侯。

透過管仲治齊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策略的謀劃和政策的制定固然重要,但若想使其發揮出預期的效用,必須透過得力的人才加以貫徹執行。君主往往喜歡親歷親為所有事情,不能任用賢能,反而招致了賢才的厭惡,致使周圍的可塑之才越來越少,最終,只能是自身事業受損,國家危機不斷。因此,君主必須學會充分信任人才,大膽啟用賢能。自古用人之道唯在棄短用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和長處,領導者必須善於用人之長,避其之短,因事擇人,任賢取勢。相反,如果讓韓信【6】學儒從政,讓董仲舒【7】領兵征伐,讓蘇秦【8】坐堂斷案,而用包文正【9】以遊說諸侯,那麼其均不會創立先前那樣的累累功勳,也不會顯露出今日這樣的赫赫聲望。所以,領導的藝術與其說是發現人才,不如說是更好地認識下屬的優點與優勢,擇人而任勢,從而造就出一個又一個的英才。另外,聖主用人亦要審時度勢,爭奪天下之時,優先任用懂得軍事,長於謀略的人才;而天下大定之後,則要側重於忠厚仁義之士的甄選。

——————————

【1~5】隰朋、甯越、成父、賓須無、東郭牙,均為齊桓公時齊國的能臣干將。

【6】韓信(? - 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齊王、楚王、上大將軍,後貶為淮陰侯。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

【10】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漢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廣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廣川鎮)人。

【11】蘇秦(前340年~前284年),字季子,東周洛陽軒里人據(今洛陽東郊太平莊一帶),戰國時期的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

【12】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時期名臣,為人正直,為官清廉,在民間享有盛譽。

作者題外話:“桓公得位”,已於2009年10月29日,經“草根博緣”圈子推薦至草根名博首頁“草根大講堂”欄目,飛刀在此感謝圈子、圈主和管理員姐姐的推薦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