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下不了的黃鶴樓走不出的紅圍牆 (2)
逍遙佛闖花都 先婚厚寵 惡魔美男進行曲 閃婚厚愛 萬世獨尊 拜金俏王妃 極品矮人王 獄鎖狂龍4之飛龍在天 EXO之美男公寓 夏瞳之音介
第27章 下不了的黃鶴樓走不出的紅圍牆 (2)
笑了,操著一腔濃重的湖南方言,說道:“打仗沒有什麼妙計,如果說有妙計的話,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還有,就是老先生說的,人民的支援是最大的妙計。一百萬軍隊要渡江,又沒有兵艦、輪船,如果沒有人民的大力支援,是不能成功的,靠人民用土辦法造木船、木排划子,在漫長的江面上,幾萬只木船一齊出動,直奔對岸,加上我們有很多大炮掩護,很快就過去了三十萬軍隊。你能說這是妙計嗎?這是一般的常識。但是,像這樣一個普通的常識,蔣介石是不知道的……他想的是長江天險,是美帝國主義的援助。那些都是天鵝肉,好看吃不著,他能不失敗嗎?”
“哈哈哈……對對。”柳亞子頻頻稱是。
遊船繞過湖心島,又穿過美麗壯觀的十七孔橋,準備在東岸泊船。
這天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假日期間,遊園的人很多,那時,雖然對的警衛工作也是抓得相對緊的,但絕不會採用“淨園”那樣的做法。可是,到頤和園遊園的訊息不脛而走。當看到岸頭圍著的人山人海時,我不免緊張起來,因為那時北京剛解放,城裡暗藏的反動分子、敵特分子的地下活動十分猖獗,如果有壞人躲在群眾中耍什麼陰謀,情況就複雜了。
“,是!”
“萬歲!”“萬歲——!”
岸頭,群眾已經看得清我們船上的人了,於是高呼口號,人頭攢動,那場面是自發性的,所以既熱烈無比,又顯得亂哄哄的。
怕出意外,我問:“主席,是不是改地方上岸?”
“哎,不要改,不要改,都是群眾麼,有什麼怕的!”此時的已經有點被岸頭的群眾場面所感染了,他不同意我的意見。一般情況下,只要碰到的是群眾,是從不願意採取不予理睬的態度或索性走開的,今天當然也會這樣做。
這就使我更加緊張,因為我知道今天的警衛力量是十分不足的,除了我們幾個衛士及幾個外圍警衛人員外,幾乎沒有什麼警力。十幾個人要應付面前成百上千的人是很難的,警衛是萬不能有半點漏洞的呀!
我趕快招呼衛士前前後後貼緊,還要兼顧柳亞子,同時,又得指揮幾個警衛人員儘可能地維持秩序。
可是,當一上岸,任憑我和幾個警衛幹部喊破嗓子、使出全身勁也招架不住洶湧的人浪。
那時離新中國成立還有幾個月時間,可北京城裡的人民對的敬仰之心早已遍及。能在公園裡親眼目睹的風采,誰都不想錯過機會。圍觀的人是越來越多,並且拼命地往身邊擁。有的人還搶著伸出手要和握手。這種場面我們幾個衛士還是第一次見,所以都有點束手無策,緊張得心都吊在嗓子眼。小夥子們手握著手,一個個都用魁梧的身軀護衛著,並且隨時準備用生命來保衛。
好不容易到了公園的大門口,可是,這裡的情況更糟。
大門口外的人要比公園裡圍觀的人不知多幾倍!當時我真有點傻眼了。一旦出了事,我這個衛士長怎麼向中央,向全國人民交代呀?新中國的成立,還等著在城樓上宣佈呢!怎麼辦?怎麼辦?
什麼辦法也沒有呀!成千上萬的群眾則更不顧一切地擁過來。我當時只有一個能選擇的做法,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衛,可我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擋不住來自左右前後的各種可能突然發生的意外。於是,我命令衛士們都這樣做,然而,這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除了我們不可能像銅牆鐵壁似的把圍起來外,的身材也比我們衛士都高,用警衛術語說,是“目標太暴露”了。
一切聽天由命吧!
抹著汗水,我瞥了一眼,只見他臉上無半點笑容,只是那雙眼睛閃著明澈的光芒。他在激動。動情的時候他都是這樣的表情。他的情緒與群眾完全融到了一起。我真想對他說一句規勸的話,請他不要停步,馬上離開這兒,可我知道,這時是不會奏效的。
一切都在順其自然地發展著。
“嘀——嘀嘀嘀——”就在這時,只聽一陣緊促的哨聲。啊,我看到救星了:兩隊公安人員和解放軍隊伍開了進來!
我心中的石頭一下子掉了下來。
和柳亞子總算擠出了人群,登上了汽車。
“我的老天爺,今天可太險了。”回程路上,我邊脫著溼透的軍裝,邊說著。
卻滿不在乎地說:“用不著那麼緊張,那麼多群眾,即使有壞人夾在中間,他也不敢掏槍打的。他的手會發顫的,你們不用那麼緊張麼。”
他說得輕鬆,可回到香山的雙清別墅後好久,我的心卻還在顫呢!
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1953年2月在武漢的那一次。
這一年春節,是在武漢過的。
剛安頓好,他便要我和祕書通知中南局和武漢市委的領導同志,要他們來彙報情況。當時,我們一行去了不少人,公安部長羅瑞卿、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等同志都在內。對武漢很有感情,他告訴我,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就來過武昌、漢口,就是沒去過漢陽,這次來很想過江到漢陽那邊看看。
中南局和湖北省委、武漢市委對的到來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同志幾乎天天要來到下榻的地方彙報工作、聽取指示。那時武漢市委書記是王任重同志,當時王任重同志很年輕,也顯得十分精幹,似乎對這位年輕的市委書記很賞識,多次找王談話,並且發表了他老人家的重要意見。他說:“我們成立的新中國,是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因此,我是贊成進步的,反對保守的和落後的。我不想看到這個世界上有個落後的中國。”
在招待當地黨政領導和少數部門負責同志的午飯後,拉著當時兼任武漢公私合營民生輪船公司總經理的劉惠農的手,說:“劉惠農同志啊,武漢三大塊,我只到過武昌、漢口兩個地方,就是沒去過漢陽,我想去看一下,怎麼樣呀?”
“主席,這事……”當時,劉惠農顯得很為難,因為在這之前,羅瑞卿部長等人出於對的安全考慮,已經向當地的同志打過招呼,希望大家配合勸阻不要上漢陽去——一則那時還沒有建大橋,二則也沒有渡江的輪船,三則漢陽那邊社會治安秩序還不穩定。
“怎麼,有困難?”又問。
劉惠農不能不表態了:“主席最好不去。”
“為什麼?”
劉惠農便搬出了上面三個理由,哪知,想做的事,別人是很難擋駕的。他反問劉說:“你劉惠農去過漢陽沒有?還有你,王任重——市委第一書記去過漢陽沒有?”
王任重和劉惠農回答:“當然去過。”
雙手叉著腰笑了,又問:“那你們是怎麼去的呢?”
“坐划子。”
“好啊。你們坐划子去,我也坐划子去。”
看來此行必成了。我看羅瑞卿部長也只好在一旁搓搓後腦勺。
第二天約十時左右,長航局派了一條船,我見劉惠農來了,便叫出,於是一行幾人便一起上了船。
按照的意思,船一直開到叫做“舵落口”的地方才回航。船在江水中乘風破浪,站在甲板上,興致勃勃地巡視著漢江兩岸,邊看邊問,船到漢陽高公街,便靠了岸。“清代的漢陽兵工廠是在這一帶吧?”路上問。
劉惠農用手指著巍峨屹立的龜山山麓一帶,說就在那裡。不過,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就把工廠裝置遷到了四川,原有的廠房被日寇炸得所剩無幾。1950年下半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在那裡建了個棉紡織廠。
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當年張之洞都知道要建立自己國家的軍事工業,不過,他是為了鞏固他們的反動封建王朝。如今,我們也要建廠,那是為了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富強。”
返回的途中,站在甲板上,關切地問王任重和劉惠農:“老百姓如今想到漢陽是不是都得坐划子?”當得到肯定回答後,說:“武昌與漢口之間的長江大橋中央政府和湖北省已著手動了,漢水上也應該有座大橋,這就可以把武漢三鎮連成一片,那對群眾就方便了,武漢市的建設會有個飛躍。”
王任重聽後欣喜地保證一定要按的指示,加快武漢三鎮的水上交通建設。
僅兩三天時間,我就從與湖北省和武漢市領導的談話中,漸漸領會到了對中南重鎮武漢市的戰略建設是何等關切。他像指揮三大戰役似的,給誕生不久的當地人民政府的工作給予了決策性的指示。我不由心裡暗暗敬佩的偉大:他不僅是戰場上的一個偉大戰略家,而且也是建設事業的一個偉大設計師。
作為一名的警衛員,我沒有想到在後來的日子裡發生了一件讓我著實出了一身冷汗的事情。
那是2月18日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初五。前兩天睡眠一直很好,每天能在清晨三四點便可躺下睡上幾個小時。因為要在白天聽彙報,參觀工廠、城市,所以他也學會了佔用白天的時間工作。18日這一天,起床後,便對我說:“銀橋,今天是初五了吧?嗯,俗話說:初三初四吃足喝飽,初五初六,燈籠廟會。現在正是外面熱鬧的日子,我們也出去走走。”
“哎呀不行呀,羅部長他們不會同意的。”我一著急,脫口而出。羅瑞卿部長已吩咐過,為了防止意外,中央是不允許隨便到民間走動的。
“不讓他羅長子知道,我們自己去麼!”朝我擠擠眼,像個淘氣的小孩子。說實話,當時我真想答應他,因為我瞭解高高在上的太想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那樣上街逛馬路,去小攤上吃一碗豆腐腦,跟老爺子開心地聊上那麼一會兒。
可我絕對不能那麼做。
於是,我還是報告了羅瑞卿部長——對這,我必須服從羅瑞卿,而不是本人。
攔是攔不住的。羅部長他們提出:可以出去走走,但必須戴上口罩。
於是,羅瑞卿、楊尚昆、、王任重、劉惠農、楊奇清等領導同志加上我和幾名衛士,陪著戴口罩的,拾級登上了龜山、蛇山。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四個春節,遊公園的人非常多。我們這一群一二十個人,無論怎樣把擁簇在中間,畢竟異常顯眼。在登上黃鶴樓後,正當扶欄回顧,興致無限地俯視江城美景時,從我腋下溜過幾位小學生。俗話說“人小眼尖”,這幾個小學生在離身材魁梧的幾米遠處,用好奇和疑惑的目光看著這位戴口罩的大個子。恰巧,的目光移到了小學生處。
“?!”有個小朋友驚奇地叫了一聲。
這一叫不要緊,偏偏又朝小朋友們點點頭。這下可熱鬧了,幾個小學生像沸油鍋裡濺進的幾滴水,一下咋呼起來:“!”“來了!”
“來啦——!”
霎時,這喜訊猶如長了翅膀,傳遍黃鶴樓四周,傳遍江城三鎮的大街小巷,成千上萬的學生和市民,像潮水一樣源源不斷地向黃鶴樓湧來。
“萬歲!”“萬歲!”口號聲、歡呼聲使整個江城兩岸沸騰了。我站在黃鶴樓往下走的石級上,抬頭舉目,臉馬上變了顏色:這一次的人可比昆明湖的人不知多多少倍!再說,這裡又不比北京,是在外巡期間,作為一個曾經是國民黨政權盤踞過的江城,其敵情、社情、地形交通我們都極為陌生,一旦發生意外可是乾瞪眼啊!
我不由把目光投向“大警衛員”——公安部長羅瑞卿,真是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久經沙場的羅瑞卿部長此時的臉色緊張得絲毫不亞於我。
“快,快把主席圍住!”他朝我大聲吼道。
於是,我們幾名衛士和當地的警衛人員迅速挽臂將圍住。
可是,我們幾個人哪頂得住像泰山壓頂般擁來的人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