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寫詩斥公公
本色少爺逗佳人 婚無能 鬥天遊記 玩轉仙 羽魂變 無盡攻略系統 超級最佳化 這設定崩了 重生之超神任務 輕舟萬重
兒媳寫詩斥公公
兒媳寫詩斥公公(1/3)
微-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大宋王朝的政局發生了急劇的動盪,新任右相是臭名昭著的蔡京,夥同佞臣製造了歷史上的一次大黨禍—元祐黨案。他們把司馬光、蘇軾、曾布等120人列為元祐奸黨,一律撤職或貶謫,永遠不準入京為官。
曾受元祐黨人提攜,不久前尚在追隨曾布的吏部侍
郎趙挺之,此時卻緊跟蔡京,成了他整人的得力幫凶。人們痛恨蔡京,鄙薄趙挺之,卻不敢公開議評。就在這時,京城突然悄悄地傳開一首詩,其中“炙手可熱心可寒”一句特別受人讚賞。唐代杜甫在譏諷奸相楊國忠的《麗人行》中有“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的名句,“炙手可熱心可寒”顯然由此演化來,這裡把蔡京、趙挺之一夥比作楊國忠之流,這個破天之膽的詩作之人,就是趙挺之的兒媳李清照。媳婦挺身而出痛斥公公,揭露了趙挺之的真面目,為人們出了氣。
自殺9次的藝林奇人
微-徐渭是明世宗時期的藝林奇人,他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總之在藝術上是個全才。他年輕的時候一腔熱情想建功立業,並得到了兵部右侍郎胡宗憲的賞識,還與胡宗憲一起抗擊倭寇,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徐渭以為自己可以一展抱負了,可沒有想到,胡宗憲被小人誣陷為當時已經落馬的大奸臣嚴嵩的同黨,被逮捕入獄後就自殺了。這一下使徐渭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沒有想到這個世界竟然這樣黑暗,一時想不開就精神失常了,先後自殺了9次,並且自殺的方式讓人聽了毛骨悚然。
他曾經用斧子敲自己的腦袋,還用大鐵釘插入兩個耳朵幾寸深,可最後都被別人救下來,沒有死成。有一次他瘋病大作,竟然懷疑自己的妻子不忠,居然把妻子都給殺掉了,因為這件事,他還坐了7年監獄,後來在朋友的營救下才得以出獄。
才子有奇癖
微-古往今來的才子都有些奇癖,並且才藝越高,癖性也就越高,唐伯虎也不例外。唐伯虎在作畫以前,一定要高臥數日,不出門不見客也不讀書,要是有人這時來打擾他,他就特別生氣。有一回,唐伯虎打算畫一幅疏星淡月圖。在秋天的夜晚,他自己一個人坐在院子裡,十分專注地看著天空中稀星淡月的自然景色,漸漸地,他入了迷,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就連清晨的露水溼透了衣服也毫無覺察。正當他入神的時候,忽然覺得耳朵中一陣奇癢,他忙用手不停地搔撓,感覺像是一個小蟲子在耳朵裡面蠕動,於是趕緊讓書童用小鉗子把它取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隻螢火蟲,這一下,唐伯虎大為掃興,這時他的疏星淡月圖剛完成一半,就是因為這隻螢火蟲,害得他一點兒作畫的心情都沒有了。最終,這幅畫也沒有完成,讓唐伯虎十分遺憾。
湯顯祖的超級粉絲
微-湯顯祖的《牡丹亭》一經上演,就收到了很大的反響,裡面那感天動地超越
生死的愛情,杜麗娘突破禮教追求愛情的大膽而又真摯的行為,感動了許多觀眾,特別是那些情竇初開的少女。“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酸酸楚楚無人怨”,這些纏綿的唱詞讓許多女子都成了湯顯祖的超級粉絲,俞二孃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不僅一遍又一遍地讀《牡丹亭》的劇本,還用蠅頭小楷在劇本中間仔細做了很多批註。她看到杜麗娘的經歷,又聯想到自己不幸的感情故事,就越發地抑鬱了,終於“斷腸而死”,死的時候,手中還捧著《牡丹亭》的劇本。湯顯祖聽聞這個故事,還親自給她寫了一首悼亡詩,表示自己對這位女粉絲的嘆惋。
解縉指“賊”為“客”
微-解縉是大明朝第一才子,有一個道士對解縉十分敬慕,於是特意拿了自己的畫像來拜見,恭恭敬敬地請解縉為其題詩。解縉接過畫像,當即筆走龍蛇般連寫了三個“賊”字。道士一見,十分驚訝,怒火中燒,正想發作的時候,只見解縉從容不迫地笑著,然後提筆又開始寫了起來,於是連同前面所寫的三個“賊”字,成了一首頗有情趣的題畫像詩:“賊、賊、賊,有影無形拿不得。只緣偷卻仙丹藥,而今反作蓬萊客。”“蓬萊”是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說道士做了“蓬萊客”,就意味著道士成了仙,相傳八仙過海就是從蓬萊閣啟程的。這首詩先說這位道士是賊,接下來遂將“賊”字巧妙地解釋為對道士修行的稱讚。道士讀完以後,馬上由驚怒轉為驚喜,千謝萬謝地拿著畫離開了。
一篇文章引來的殺身禍
微-高啟是明初的一位文學家,他與楊基、張羽、徐賁稱為“吳中四傑”。高啟是因為一篇文章被殺害的。事情是這樣的:蘇州知府魏觀把知府衙門修在張士誠的宮殿遺址上,沒想到被人告發了。朱元璋檢視新房子的《上梁文》裡有“龍蟠虎踞”四字,非常生氣,這不是自比為皇帝嗎?於是就把魏觀腰斬。這件事情還沒有完,當時高啟正任翰林院編修,他作了一首《題宮女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朱元璋就以為高啟這是在暗中諷刺他的,於是就記在了心裡。高啟退休後住在蘇州,沒有想到這時魏觀案發,朱元璋這才知道《上梁文》就是高啟的手筆,於是一怒之下舊恨新罪一併算,就把高啟給腰斬了。一個有名的文學家,就是因為手中這支筆,連累自己遭了罪。
文人的荒誕風
微-明中葉以後士人多荒誕習氣,在明中葉以後,尤其萬曆年間,有一人正為此種典型,他就是張獻翼。當朋友過生日時,他別出心裁,讓朋友扮成屍體,他率領子弟披麻戴孝,圍著屍體哭。等上豬頭肉和酒祭奠時,朋友就一骨碌爬起來,和大家同吃。第二天,都喝高了之後,又找妓女來陪唱,一起哭,哭了接著喝,說是“收淚”。有以前的官員慕名造訪張獻翼,進門卻只有一個老僕
人在那兒,說:“您坐會兒,主人一會兒就出來。”沒多久,有個老頭子,鬚髮皆白,很拽的樣子,拖一個小手杖,從堂前過,誰都不理,也沒引起老官員的注意。又過了很久,張獻翼還沒出來,老官員有點不安穩了,問老僕人。後者說,剛才走過堂前的很拽的老頭子,就是主人。問:“他為啥子不來打招呼?”老僕人說:“主人交代,您不過是想看看張獻翼是什麼樣子,現在已經看到了,不用再見了。”直到老官員憤怒離開,張獻翼也沒再出來。
納蘭性德的愛情
微-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雪梅。雪梅自幼父母雙亡,寄居在納蘭家。這位表妹冰清玉潔,才智過人。納蘭性德和表妹相知相愛,心心相印,私訂終身,但他們的愛情遭到了納蘭母親的激烈反對。母親固執地認為,一個父母雙亡的孩子,即使她是自己的親外甥女,她也是“喪門星”,怎麼能把這種“不祥”帶給自己最心愛的長子呢?不管納蘭和雪梅如何苦苦哀求,母親都不為所動。為了拆散這對“冤家”,父母想了一個損招,把雪梅送入了宮中,從此兩人就再也未能相見。堅貞的雪梅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宮中吞金自盡,納蘭性德得知訊息以後痛不欲生,大病了一場。
袁枚談尋花問柳
微-據《袁枚全集·隨園軼事》記載,乾隆年間進士袁枚,很有才氣,曾經在談及好色時說:“憐香惜玉而不動心的人,是聖人;憐香惜玉而動心的人,是一般人;不知玉且不知香的人,就是禽獸了。人不是聖人,怎麼可能見色而不動心呢?”可見他是對好色之事極為贊同的。
他在中年之後,每次和妓女一起飲酒,常常沒有笑容,人家就懷疑他是不是現在遁入理學了。結果他說:“不是這樣,尋花問柳,在‘花柳’上是很有用意的,尤其是要去‘尋問’,就是說花要去尋而柳要去問。如果是路邊柳樹、牆角之花,到處都是,那可以任人採摘,不尋而問,怎麼可以說是好色呢?人家說我遁入理學,其實是不知道我尋花艱難。”
老師輸給學生
微-袁枚的老師是雍正、乾隆年間的名臣尹繼善。尹繼善才能出眾,文思敏捷。師生二人常唱和詩詞,而尹繼善一向以文思神速而勝出,每作一詩,必定派人快馬火速傳遞至袁枚。袁枚對此總是心懷敬畏。
某年除夕,都三更了,袁枚派人送來一封信。尹繼善很納悶:都這個點兒了,還送信?開啟一看,原來是首詩。原來詩中這樣寫:“知公得句便傳箋,倚馬才高不讓先。今日教公輸一招,新詩和到是明年。”尹繼善讀完哈哈大笑,袁枚選擇在除夕之夜送詩,可謂用盡心思,就算自己和詩再快,作完時除夕已過,就是次日明年了,這次看來輸給自己的學生了。袁枚不僅給尹繼善送去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新年賀禮,也為文壇留下了一段趣聞佳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