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為何不早問

為何不早問


女總裁的護花聖手 總裁的鑽石婚約 蒼生有幸 夜半請關燈 驚悚西遊 碎天劫 詭都異談 穿越之我為皇者 奪情危機 情天煉獄

為何不早問

為何不早問(1/3)

微-宋英宗時有一個丞相姓張,因為仰慕“草聖”張芝(東漢時人)的書法,不僅自稱是張芝的後裔,而且凡寫字都龍飛鳳舞,模仿草書而又不按草體書法的規矩去寫,常是筆隨心意,順手塗抹。一天,他忽然想得兩句詩,認為這是天來神助的佳句,馬上揮筆灑落紙上,寫後,他玩賞了一會兒,就叫侄子替他抄錄到簿記上。他的侄子把龍蛇狂舞的字幅拿到自己的屋內,拿起小楷筆,一字一字抄成工整的楷書,然而有幾個字怎麼也辨認不出來,只好又拿起條幅向張丞相去請教。張丞相拿過紙幅仔細看了半天,也說不出來那究竟是什麼字了。他不由得大罵侄兒:“你為什麼不早問,非等我忘了以後才來問!要知道這是天神靈妙,稍縱即逝,叫我怎麼再說得出來?”

王安石寫詩駁杜牧

微-晚唐詩人杜牧曾寫了一首懷古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詩的前兩句是對項羽追隨者的安慰,讓他們忍恥發奮,後兩句是對他們的激勵。其主旨是說楚尚有捲土重來的可能。王安石看到這首詩後,不贊成杜牧的觀點,便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據理寫詩駁辯了杜牧。他在詩中針鋒相對地指出:“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王安石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明確地指出了歷史的車輪不會倒轉的道理。項羽的失敗是他一意孤行、人心向背的結果,江東子弟是不會再為他們賣命的。由於歷史的侷限,王安石雖不能充分認識歷史的複雜性,但他的這一觀點也是應該肯定的,從實踐上和理論上駁倒了杜牧。

弄假成真當和尚

微-《江西饒州府志》記載了有關佛印的趣聞:佛印本姓謝,名端卿。他喜歡讀書,學識淵博,通曉古今,與蘇軾是親密朋友,經常在一起飲酒賦詩。據說有一年的夏季,久旱不雨,千里禾苗枯萎,老百姓心憂如焚。皇帝宋神宗知道了這一情況後,便下了一道詔令,讓蘇軾求神拜佛,祈降雨露。當時,謝端卿知道了此事,忽然產生了“以瞻駕龍顏”的念頭,於是便把跟著蘇軾到大相國寺求神降雨的想法告訴了蘇軾。蘇軾答應了他的要求。祈雨那天,蘇軾讓謝端卿打扮成和尚模樣,假裝侍者隨行。

在大相國寺求雨時,謝端卿的儀表、相貌、裝束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便把謝端卿召來朝見。謝端卿說他是剛剛出家的。後來,謝端卿侃侃健談,又通曉經文,得到了宋神宗的賞賜。宋神宗即席賜給這個假和尚一個法號,叫“佛印”。謝端卿

接受了“佛印”法號,在大相國寺削髮為僧,當起了真和尚。

讀王祈的詩不笑為難

微-一次,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王祈寫了首《竹詩》送給蘇東坡,希望受到這位大文豪的獎掖。

“這首詩,我自己覺得是我寫得最好的一首。請先

生斧正。”王祈頗為得意地說。

蘇東坡讀完其詩,指著其中“葉垂千口劍,幹聳萬條槍”兩句,說:“你筆下的竹子,可能葉子過於少了吧。”

“葉子少?”王祈還沒有回過神來,不知蘇東坡講的是什麼意思。

蘇東坡說:“你屈指數一數吧,千片葉子萬條槍,豈不是十竿竹子共一片葉子嗎?走遍天涯海角,能有這種竹子嗎?”說罷,蘇東坡自己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王祈至此方才明白。他從東坡手中接過詩稿,羞顏可掬,滿面通紅。

事後,東坡感嘆不已:“世間事忍笑容易,讀王祈的詩不笑為難。寫文作詩允許誇張,但要誇而有節,飾而不誣,脫離事實,任意塗寫,怎能不出笑話?”

唸詩能治病

微-北宋哲宗年間,有個皇族子弟愛好作詩,但寫得粗俗可笑。他曾經作《即事》詩說:“日暖看三織,風高鬥兩廂。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潑聽琵梧鳳,饅拋接建章。歸來屋裡坐,打殺又何妨?”別人問他此詩的意思,他回答說:“開始看見三個蜘蛛在屋簷前織網,接著又看見兩隻麻雀在廂廊鬥耍。已死的青蛙翻著白肚,好像是個‘出’字,死蚯蚓身軀盤旋又像是個‘之’字。全家人開始吃澆滷飯,聽見鄰居彈琵琶《鳳棲梧》的詞曲。饅頭還沒有吃完,看門人稟報建安府章秀才來拜訪。迎接章秀才回來,看見內門上畫一幅鍾馗擊拿小鬼的門畫,所以說‘打死又有何妨’。”哲宗皇帝患病正準備灸燒療治,有個小太監在一旁誦唸此詩,哲宗皇帝大笑不止,頓時精神好轉,也就不再鍼灸了。

“書巢”中寸步難行

微-陸游一生酷愛讀書,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給自己住的房子起了個非常形象的名字—“書巢”,還在門口

貼了副對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陸游的一位朋友覺得這個名字很奇怪,就問他:“你住的房子,門、窗、牆都有,和一般人的房子一模一樣,為什麼偏偏叫‘巢’呢?”陸游回答說:“你進我屋裡去看看,就自然明白了。”朋友半信半疑跟著陸游走進他的書巢。

屋門口堆滿了書,擋住了路,進不去。費了好大勁兒鑽進書的“重圍”,又邁不開步,手上、腳下、頭頂到處都是書,一不小心,把書碰翻了,那位朋友被埋在書海里簡直動彈不得。他終

於信服地說:“一點兒不錯,真像個‘巢’,像個‘巢’。”

這老東西風流得很

微-司馬光任定武從事時,一次,與同僚一起,在僧舍裡喝酒,還召來一名妓女陪飲。王安石知道了,前去幹涉,嚇得妓女跳牆逃跑了。司馬光見隱瞞不住,就講了實情。王安石聽了,集古人詩句賦詩一首嘲笑他們這幫登徒子:“年去年來來去忙,偷閒暫臥老僧床。驚回一覺遊仙夢,又逐流鶯過短牆。”

司馬光曾賦《西江月》一首,記述他狎妓的心情: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楊元素學士見了這首詞,感嘆道:“這老東西風流

得很喲!”

屋中無妓,心中有妓

微-程顥、程頤二夫子到一士大夫家裡赴宴,有舞妓在旁邊勸酒,伊川先生(程頤)拂衣而起,明道先生(程顥)卻盡歡而罷。第二天,伊川到明道屋中,餘怒還未解。明道說:“昨天座中有妓,而我心中卻無妓。今天屋中無妓,可你心中卻有妓。”伊川自認為比不上明道。

兩句詩值兩萬錢

微-蔡京的書法自成一格,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書法不如蔡京。有一年夏天,兩個下級官吏極為恭謹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心中喜悅,於是要過扇子,在上面為他們題了兩句杜甫的詩。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傢伙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他們的扇子被一位親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親王,就是登上皇位之前的宋徽宗。可以想見,這位本身就是書法大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岳飛之孫為辛棄疾改詞

微-有一次,在宴會上辛棄疾讓歌妓唱他的舊作《賀新郎》和新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賓客們提出了一些意見,但卻無關緊要,辛棄疾有些失望,最後他就把目光轉向了坐在席側的少年岳珂身上。由於辛棄疾的再三相問,岳珂見這位老前輩態度誠懇,於是就大膽地提出了對這兩首詞的看法。他認為《賀新郎》雖豪視一世,但首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與尾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前後詩意有些重複;而新作《永遇樂》,連用四個典故,“微覺用事多耳”,辛棄疾聽後大喜,舉杯對賓客們說:“嶽公子的意見正中我的痼疾!”此後,他數十次地修改自己

的作品。

這位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嶽霖之子、岳飛之孫,後官至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