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七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七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和老師同居:風流學生 蘇少,吃了要負責 狂法師 重生之月傾天下 三世追狐夫 傭兵天下,傾世狠妃 冷梟獵上無良妻 庶女驚華 赤唐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七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

小別勝新婚,這是李思明和楊月這對夫婦倆現在的心情。

沒有分別就沒有相聚。 分別讓人的距離遠了,可是心卻始終相連在一起,當再一次相聚的時候,兩顆心已經緊緊地揉合在一起。

外面的陽光烤得人幾乎要流出油來,即使是傍晚時分太陽也還是那麼勤奮。 但李思明的心情卻是一片清涼。 楊月撐著太陽傘,走在他的身旁,眼中飽含著濃濃的情意,而鼻尖卻掛著一兩點汗珠。

“這北京的計程車司機太不敬業了,天熱一下就當縮頭烏龜了?”李思明嘴裡抱怨道,可是看不出他有一絲的不耐煩。

“老實交待,你在美國有沒有偶爾一兩次想起我?”楊月看著他道,彷彿李思明的回答要是不令她滿意,或者誠意不足,就不會有好果子吃。

“天啊、地啊,這大夏天的天氣怎麼老感覺到涼嗖嗖的,是不是要下雪了。 ”李思明看著樹梢上正慢條斯理哼著的知了說道。

在美國,大洋相隔,距離不是問題,越洋電話李思明是雷打不動的每天一個,在電話裡說起來就沒完沒了,有時候是李思明說楊月聽,有時候是楊月說起工作和生活中芝麻點大的事情一大筐,李思明聽起來也是津津有味。

“我看你是心虛吧,所以感到冷?”楊月不悅道。

“嗯,我是調節一下氣氛。 我最怕見記者。 一見記者我就頭疼!”李思明左右而言它,某位曾是知青的記者剛才問了一大堆問題,搞得李思明很頭痛。

“我也是記者,你是不是也不想見我?”楊月抓住了他說話地漏洞。

“那哪能呢!”李思明湊近楊月的耳邊,“你可是我的心肝寶貝,我怎麼捨得啊?”

李思明親熱的話讓她臉紅耳熱,心裡卻美滋滋的。

夫妻雙雙把家還。 正好是星期天,李思明的爸媽都在家。 見兩人竟然一起回來了,甭提多高興了,這晚餐的標準立馬就提高了不少。 李思明不禁撇了撇嘴,跟自己地老婆比,這差距也太明顯了。

夜晚,空氣還是燥熱無比,剛從鍋中端下來的蒸籠。 手一摸還是熱地。

“還是有空調好啊,這麼熱想活動一下都不行,這要是在北大荒的夏天就好了,晚上風吹得涼嗖嗖的,既環保又省電。 ”李思明剛從衛生間出來,抹了抹不知是水珠還是汗珠,無比悔恨道,“真是懷念啊。 ”

“什麼活動啊?”楊月被他沒來由的話說得摸不著頭腦。

“什麼活動?晚上熄燈後的節目啊。 ”李思明擠了擠眼。 楊月的臉“騰”地紅了。

“小點聲。 爸媽都還在外面納涼呢!”楊月嗔怪道。

“這有啥?咱們都快老夫老妻了,有什麼不好意思?”李思明嘻嘻哈哈,“嗯,下次一定裝一臺,咱好歹也是個資本家,不腐敗一下實在太對不起自己!”

“我看你還是在家這幾天。 好好孝順一下你爸媽。 人家大帥多好,上個月徐麗爸爸生了場大病,他千里迢迢地趕到濟南,服侍了半個月。 ”楊月道。

“楊月同志,給你一個忠告:千萬不要在一個男人面前誇另一個男人,否則會出事滴!”李思明笑著道。

“這話你是從哪聽到的,挺有道理地。 不過你們男人一定不要將女人的話當成耳邊風,這才是至理名言。 ”

“當然,誰的話我都可以不聽,你的話就是聖旨。 是不可不聽的。 你看我這麼聽話。 你是不是要獎勵一下我?”李思明道。

“光聽沒用,主要是看行動。 ”楊月抿著嘴笑著道。

李思明看著她嬌媚的面容。 在心裡對自己說:“真好看!我一定要用行動表示。 ”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

李思明親吻著愛人的每一處肌膚,將幾個月以來的相思都化作情意濃濃地纏綿。 懷中的楊月喃喃地念著他的名字,纖細的手指無意識地想要揉進他堅實的後背,彷彿他會突然消失一般。

夏夜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內,蒙上一層夢幻般地浪漫地格調。 房間內,再多的柔情蜜意都似乎無法表達這對愛人之間的情意。

“你上次打電話說,大帥替我們買了一幢房子,你看過了嗎?”驟雨初歇,李思明擁著楊月問道。

“當然看過了,我剛剛佈置好。 ”楊月有些得意,她的臉上還殘存著緋紅的色彩。

“你倒是挺積極的嘛。 不用說,你的眼光一定沒錯。 ”李思明笑著道,“我猜,這房子不一定大,傢俱也不是太貴,不過一定是簡約而又實用,書房佈置得一定是最好,不過牆上掛得一定是幾塊錢的複製山水畫!”

“真有你的,這都能猜得出來。 ”楊月有些嘡目結舌了。

“那當然,俗話說得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李思明調侃道。

“是大帥告訴你的吧?別以為我想不到。 ”楊月並沒有被他地玩笑矇蔽住,就象李思明剛剛所說地那樣,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李思明有什麼花花腸子,楊月實在太瞭解了。

“真想親眼看一看!”李思明感嘆道,“以後就是咱們的家嘍。 ”

“沒良心地,這裡不是你的家?”

“當然也是。 我都計劃好了,將來我爸媽退休或者乾脆辭職。 跟我們去深圳,就在那裡安家落戶,和和美美地過日子。 ”李思明對未來充滿了美好地期盼。

“嗯,我也想。 ”李思明的話勾起了楊月內心深處地願望,她下意識地將自己埋在李思明的懷中。

“不過,還差一樣。 ”

“差什麼?”楊月問道。

“當然是下一代,沒有小孩子當處亂跑。 就不完整了。 ”李思明壞壞地笑道。

“你儘想好事。 ”楊月在李思明的腰間掐了一把,可又真怕掐壞了讓自己心疼。

“這是人倫之大事。 天經地義。 我連我們的孩子的尊號都想好了。 ”李思明道。

“你說說看?”楊月很希望早日有這麼一天。

“如果是男孩,就叫李小明,如果是女孩嘛,就叫李小月。 看這名字起得多好,好聽又好記,還跟咱們是一脈相傳,多有象徵意義!”李思明道。 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沒治了。

“不行,你不能這麼隨便起名。 ”楊月堅決反對,一骨碌坐起身來,“李思明,我可告訴你,這名字不能這麼隨便起,咱倆的孩子更不行,從現在起這將列入咱們家的頭等大事。 不能讓你一個人就這麼決定了。 ”

她一臉堅決地樣子,就象電影裡頭信念無比堅定的女共產黨員一般,李思明感覺自己成了反面人物。

“我看咱們得抓緊時間辦事,要不然,不管是小明還是小月,或者阿貓阿狗地。 想出來都出不來了。 ”李思明一把將楊月撲在身下。

“不要,已經很晚了,不然明天又要起晚了。 ”楊月對初為人婦的第一天仍記憶猶新。

“晚了就晚了,我爸媽還巴不得呢。 ”李思明笑了。

“不要……”楊月還想爭辯,卻被李思明溫柔的脣給堵住了,於是便迷失在他的懷中。

第二天,楊月果然又起晚了。 而李思明早就起床了,看到楊月睡得挺香,像個小貓一樣,蜷縮在**。 還保持著在李思明懷中的姿勢。 就不忍打擾她,也就沒叫醒她。 沒想到。 這次又招來楊月的埋怨。

“讓你多休息一下,這還成了我的錯?怎麼說,你也是戰鬥在改革開放地第一線的第一代深圳人,這深圳萬一將來成了另一個香港,你就是功臣。 我讓功臣多休息一下,也有錯?”李思明開玩笑道。

“就你有理!”楊月白了他一眼。

……

這次因為基金會的成立,五兄弟難得的又聚在一起。

關於那塊地,李思明有過全盤的考慮,但現在大部分規劃還只停留在紙面上。

“阿明,我們有必要將攤子鋪得那麼大嗎?”徐大帥提出疑義,從正常的商業投資來講,李思明的胃口太大,就像氣球吹得太大了,爆炸的危險性就會直線上升。

“大了?不大。 我們是一邊建設,一邊發展,不可能也沒必要一步到位。 先把科技大樓建起來。 ”

“這個已經在開始了,我們邀請了香港地一些建築師主導設計,並且考慮了未來的需要,以實用性為主。 這畢竟是科技大樓,不是寫字樓,不是公寓樓。 另外,工廠區的建設相對來講,要簡單得多。 不過這個機器裝置,現在還沒有著落。 ”

“那個日本人已經三番五次找我們,你說我們怎麼辦?”張華插一句。

“啞巴?”曾智問道。

“除了他,還能有誰?”袁候道,“當初沒能入股我們的電影公司,這傢伙現在很後悔。 現在看我們在深圳搞得紅紅火火的,想入股。 ”

渡邊三郎現在算是有錢人了,什麼賺錢就做什麼生意,主要是進出口貿易,當然不總是順風順水,有時候賺個盆滿缽滿,有時候卻血本無歸。 他那個泡麵工廠就是他唯一的實業。 所以從他地角度來講,能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工業,還是很不錯的。

按理說,這個日本人沒事呆在日本辦工廠也不錯。 不過他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電影產業是暴利產業,美國好萊塢的大電影公司即使在大蕭條時期,單靠降低票價就可安全渡過危機,所以那些華爾街財團紛紛入主各大電影公司。 本來他想入股李思明的公司,只是出於老朋友的關係幫一把,現在看到李思明的電影事業挺紅火的,真是太后悔了當初沒有堅持。

現在李思明這幾位兄弟都在深圳擺出一份幹大事地樣子,讓他砰然心動,尤其看到李思明等人地規劃。

“哎,他現在還有點錢,他有日本人的身份,如果他能替我們弄到一些關鍵裝置,就同意他入股,但是一定讓他出出血,不能太便宜了他。 ”李思明下了決定,“周瑜打黃蓋,他同意就幹,不同意就拉倒。 ”

“另外,地產投資如何?”李思明問袁侯,袁侯負責財務方面地事情。

“港元仍在持續下跌,現在跟美金比價已經突破了1比9。 英國人看來這次是鐵了心地對抗下去,一點措施也沒有。 現在香港不僅是有錢人,普通老百姓也在罵港督。 就連那些一直標謗中立的報紙,也在罵英國人。 我們手頭的美金,還有林老闆借給我們的五千萬,全部用來購買土地。 這些土地倒不是黃金地段,都是些次重要的地段,英國人想急於出手,地價已經下降到了十年來的最低點。 我們在九龍、香港島和大嶼山購買到了總共十塊土地。 ”袁侯想了想,補充道,“本來想炒外匯的,押港元對美元比價會升。 不過這方面的風險太大,還是當地主保險一些。 ”

在李思明的記憶中,這個地價絕對是太便宜了,因為記憶中是97年之前的空前高企的地價。 這次金融風暴之後,政治形勢將會穩定下來,英國人的底牌實在太少,中國不是阿根延,更不是鴉片戰爭時代的清朝。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地價從長遠來講,只能是上漲。 事實上,不少華人老闆在英國佬紛紛逃離香港之際,乘機崛起,地產就是一個例子,李思明等人的行為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力。

“可惜,我不是學金融的,對金融方面歷史大事件一無所知。 要不然炒炒港幣,那玩意掙錢比印得還要快。 ”李思明心中想道,“好像聽說過日元在這個年代也會漲。 哎,我怎麼會去學什麼破電子學,學金融多好!”

“阿明,你沒事吧?別拿自己的頭髮撒氣啊,這頭髮招你了嗎?”曾智看李思明鬱悶地抓亂了頭髮道,“那個叫渡邊的日本人,人家現在最羨慕的不是有錢人,而是有一頭還算齊整頭髮的人。 ”

“我會有事?我好著呢!好得不能再好了。 ”李思明沒好氣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