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1捏麵人 2白相大世界 3要開學了
地球高手在異世 貼心寶寶:億萬總裁,請做我爹地 不滅神體 末世之天魔修神錄 鸞鳳眷:第一賭妃 鬼門關 異世小邪君 狡詐皇帝:極品皇妃 絕色棄婦 鄰家少婦
第七十三章 1捏麵人 2白相大世界 3要開學了
捏麵人
初二一大早,我來到了德明家。和他抱過拳後,我們便上麗華家,德明昨天已經和她“恭喜”過了。一進屋,麗華媽就拿出長生果、松子等請我們吃。坐了一會兒,曉萍來拜年了,大家是相互“恭喜恭喜”。她今天是一身新衣裳,頭頸裡還繞了一條嶄新的羊毛圍巾。她見到我們還有點不好意思,好像她一夜天就長大了一樣,她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小核桃。我們是長生果剝剝、小核桃敲敲、茶喝喝、說說笑笑,過年開心啊。
這時小弟和幾個姐姐急匆匆地進屋來,向麗華要錢,說弄堂口來了一個捏麵人的老頭,他也想要一個麵人,麗華拿出一角錢給了小弟。兩個妹妹也要,麗華卻說:“你們幾個看看就可以了。” 她自己也重男輕女!
到了弄堂口,那個老頭正在捏小人呢。旁邊圍了不少的孩子,還有大人。捏麵人平時很少見,也就是過年時才看得到他們的身影。他坐在小凳子上,一個古色古香的木箱便是工作臺了,木格子裡放著五顏六色的熟糯米麵團。這時他剛做好一個小人人。
小弟給了他一角錢:“我要一個豬八戒。”
他隨手扭下一小團白麵,在手中捏了幾下,又搓了搓,再用一個竹撥子切切劃劃,那八戒的身子就做好了。他再取一丁點黑麵放在手指裡搓了搓,往豬胸脯上一粘,便是兩個**。接著他做好了頭、手臂和大腿。隨後,他把一點紅面搓成了細條,往八戒臉上一貼,再用竹撥子撥撥弄弄,那豬八戒就笑口大開了。豬八戒的鞋和帽子用的是黑麵,小巧玲瓏、非常的逼真。他把一點點深咖啡色的麵糰在手中搓成細條,放在八戒的手中,再把手握緊,往肩上一放。我倒要看看八戒的釘耙他怎麼做。只見他先把麵糰捏成薄片,用竹刀切成型,再用一個小梳子往上一摁,那釘耙就做好了,那嫻熟的技藝真是令人叫絕。前後也就是幾分鐘的功夫,一個栩栩如生、憨態可拘的豬八戒就展現在大家面前。看捏麵人做生活真是一種享受。
捏麵人好像從不吆喝,捏好的麵人就是最好的廣告。圍觀的小孩都要他做,有的要孫悟空,有的要捏張飛、關公,也有的喜歡天上的仙女。還有的要豬、牛、羊等動物。我們看了好一會兒,才回到弄堂裡。
弄堂裡有不少人在晒太陽,我們到德明家拿了幾個小竹椅,便舒舒服服地晒起太陽來。今年的大冷天好像已經過去了。溫暖的太陽將寒冷溶化,陽光下,人人臉帶笑容、喜氣揚揚。有的在吃瓜子和長生果,有說有笑,有的則在閉目養神。一些女人在納鞋底,我知道麗華也會納。她們先把針在頭髮上擦幾下,再用頂針箍將針頂進鞋底,然後用鑷子把針線抽出來。這時曉萍問麗華為什麼她們有時要把納鞋底的針在頭髮裡梳幾下,麗華告訴她因為頭髮裡有油,針上有了油頂起來就會輕鬆點,這我倒是頭一次聽到。
我們又掏出了小核桃,我和德明都用牙咬。曉萍見了,也把核桃放進了嘴裡。“當心你的牙齒斷掉。” 德明又在說曉萍了。
那是前幾年的事了,下午點心時我們幾個買了四分一根的脆麻花。那脆麻花是又脆又硬,曉萍一不小心,本來就搖搖欲墜的牙齒就掉下來,弄的滿嘴都是血。聽德明這麼一說,曉萍就不敢咬了。“我來幫你弄,曉萍。” 麗華把那隻核桃放在門的絞鏈上,輕輕地把門一關,那核桃便粉身碎骨了。
突然,我發現了新大陸:“曉萍,你今年‘凍胙’(凍瘡)沒生嘛!”
“唉,沒有生。” 她還把那兩隻小手在德明眼前晃了晃。
往年一到冬天,曉萍的雙手就要生凍瘡 ,是又紅又腫,天一熱還要爛。有一年這手到了夏天還在爛。德明一付幸災樂禍的樣子,稱這不是“凍胙”,應該叫“夏胙”( 滬語諧音:下流)。還說蠻漂亮的一個小姑娘,一雙手卻像胡羅卜,把曉萍氣得半死。照德明的說法,是因為曉萍太嬌貴,冬天從不碰冷水,洗手也用熱水,所以她要生“凍胙”。
曉萍媽媽是醫生,對凍瘡卻也束手無策。去年,也不知麗華媽從哪裡弄來一隻土方子,讓曉萍一試。照著那方子,曉萍媽把文旦皮、桔子皮、生薑、辣椒、大蒜加上當歸和其它一些中草藥放在石碗裡搗爛了。大熱天在曉萍手上三天,大冷天又敷上三天。說來也怪,這樣敷了沒幾天,現在春天馬上要到了,曉萍手上的凍瘡還沒發出來,看來是治好了。
這時小弟他們又來了,要德明帶他們去中百公司(阿婆叫它大新公司,中百一店。全稱是:中國百貨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第一百貨商店。即現在的第一百貨)乘自動樓梯,在上海只有中百公司才有像樓梯一樣的手扶電梯(不是直上直下的那種)。
“去年已帶你去乘過了。” 德明和我一樣,逛商店頭就要葷。
“我已經忘了乘電梯是什麼樣了。” 小弟回答也很乾脆。這時曉萍說她也想一起去,因為她從來沒去乘過。
“你小姑娘怎麼中百公司自動電梯也沒乘過,上海人白做了。” 德明又在說曉萍了。
“這算什麼,我也沒乘過。我們一起去吧。” 聽麗華這麼一說,我們只好答應帶他們去。
我們談到了壓歲錢,曉萍說她今年拿到了一張新的十塊頭,是她大伯給的。照這樣推算她今年的就能拿到二十塊錢,她命真好。我和德明連十塊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麗華說她看到過。德明今年壓歲錢比我拿得多,他是討的。麗華的錢最少,只有一塊。
至於如何打發這些錢,我最明確:“等過了年,天天上太平橋點心店,每一樣點心都要嘗一嘗。” 德明也同意我的想法。
“你們怎麼只想到吃?別的就想不到了。” 反正我們怎麼想,麗華總是有意見。
“那你說,壓歲錢怎麼用?” 德明壯著膽問她。
“今年秋天四妹就要上學了,我想再積點鈔票,幫她做套新衣裳。”
“你有毛病啊,小孩的衣裳當然大人買,用你的壓歲錢算什麼意思 。” 德明在招罵。
我馬上把話岔開:“曉萍,你的錢怎麼用?”
“我想養一隻波斯貓。” 她還惦記著花鳥商店的那隻波斯貓。”
這時大銘來了,又是相互“恭喜” 。麗華給了他幾節長生果:“大銘,你打算如何用壓歲錢?”
“到銀行存十塊錢 ,留下幾塊零用。”
“存十塊,派啥用場?”我們當中只有他和小黃存錢,小黃存的是“貼花”,就是每個月到銀行裡買一張一塊的“貼花”貼滿十二張就到期。
“這是給我奶媽養老的。”
“靠你幾塊錢怎麼夠養老?” 德明不以為然。
“積少成多你懂嗎?我算過了,我現在每年存二十塊,等我工作了就每月存十塊,到我四十歲錢就差不多夠了。”
“大銘,你不要再講了,我眼淚也要出來了。”
“不講了、不講了。走,到我家去,我奶媽要請你們吃好東西。”
白相大世界
年初五七點一過,德明就來叫我了,今天我們要去白相大世界。初五小黃和大銘是睡不成懶覺的,因為弄堂裡有些人要放鞭炮迎財神。特別是隔壁的王先生,初五是必放炮仗的,想再發發財。聽說解放前他是紙張大王。
人湊齊後,我們便出發了。我們幾個都是一身新衣服,不同的是小黃和大銘腳上是閃閃發光的新皮鞋,而我和德明的是黑布棉鞋。我只記得很小的時候穿過皮鞋,那是我阿哥穿下來的。我倆還拍了一張照,那照片上的皮鞋就是我唯一的記憶了。
我上身是一件深上青的卡其學生裝,裡面卻是一件中式棉襖。我不喜歡穿中式棉襖罩衫,那葡萄鈕(中式服裝的長腳鈕)扣起來麻煩。下面則穿了一條深咖啡的燈芯絨褲子。阿婆說深顏色的不易顯髒,可以多穿幾天。不過這衣服做得都很大,袖子挽了兩挽,兩手才勉勉強強露了出來,特別是那褲子,褲腳管我折了好幾折才沒拖到地上。阿爸說這樣可以多穿幾年,因為我在長身體。還是老話說得好,人靠衣裳馬靠鞍,新衣在身,人就變得文雅多了。
“你們不帶中飯啊?” 大銘問。
“我們也擺一回闊,過了年我袋袋裡有的是錢。” 德明神氣起來。
“德明,我奶媽說有錢的時候要想想沒錢的時候,用錢要量入為出,細水長流。大世界裡吃的東西很貴的。” 還是大銘講得對。我們就到了太平橋糕團店,每人花兩角錢買了四個雙釀團,便宜又耐飢。
一路上我們要大銘講講大世界到底有多好玩,他卻告訴我們他是五歲時跟吳媽陪她大哥一起去的,現在的印象也只是那幾面“哈哈鏡”了。到了那裡,大世界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長隊伍,新年裡玩大世界的人最多。
我們每人花了兩角四買了門票。聽人說,因為是過年,特地請來了相當刺激的節目“飛車走壁”等,還新增了不少孩子的遊藝專案,所以門票比平時貴了四分。對我們來說,這應該是最貴的門票了。德明卻說:“不算貴,我們可以玩一整天,每個鐘頭只要三分錢,很划算,看西洋鏡一分錢一分鐘都不到。”
一進門,便是那十幾面哈哈鏡。我們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怪模怪樣,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大銘這樣胖的人,在一面鏡子裡成瘦八卦(瘦子),一會兒又成了大頭小妖怪。我成了闊嘴大耳朵,德明那雙小眼睛變成了水泡眼。我們是一陣哈哈大笑,還相互取樂。不要說我們小孩,就是旁邊的大人也忍不住捧腹大笑,大人的樣子也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看好哈哈鏡,大銘要大家慢一點,說一個地方也不要錯過。我們先玩大力士、拳擊和一些我們第一次看到的遊戲。那大力士像個打氣筒,你只要用力往上拉,它會告訴你有多大的力氣,當然是大銘這個大塊頭力氣最大。那拳擊也是比力氣的,你一拳打上去,那個秤就告訴你的拳頭有多重。
樓上有好幾個小劇場,這裡南腔北調,什麼戲都有,有京戲、滬劇、紹興戲、寧波灘簧(甬劇)、蘇州評彈和說書等。我們一時也不知道先看哪一種,大銘要看紹興戲,德明想聽說書,我想看看京戲,因為唱京戲的人面孔畫得像“野胡臉”(面具)一樣,京戲還有武打。確實是眾口難調啊。
最後我說了算:每一種戲都看一會兒。我們先看紹興戲,好像只有大銘聽得懂,但紹興戲都是哭哭啼啼,講起話來軟綿綿的,像女人一樣。接著大家聽說書,那說書的人身著長衫,一把扇(擺擺樣子的),一杯茶就開講了。今天他說的是高寵跳滑車,講的是牛頭山嶽飛大戰金兀朮。高寵大敗金兵並乘勝追擊,兀朮用鐵滑車阻攔。高寵奮不顧身,連續挑翻了十一輛滑車,最後力氣用盡,被第十二輛滑車撞倒壓死。這個故事我們都知道,但今天聽起來更有意思。聽完說書,我們再看京戲、甬劇和滑稽。也許我們以前什麼戲都沒看過,今天就覺得每種戲都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一半戲還沒看完,吃中飯的時間早過了。現在大世界裡是人山人海,不知是興奮,還是這幾天肚子裡油水足,我們竟一點也不覺得餓。到了露天舞臺,這裡正在表演雜技和魔術,這才是最好看的。“飛車走壁” 相當精彩,那高超大膽的絕技,引來陣陣驚叫。我們一邊欣賞雜技一邊吃著糰子,感到無比的幸福。雜技結束後德明建議去小電影院,那裡的電影是一場接一場地放,還講只要看兩場電影,門票的老本就出來了。
雖然這裡放的是老片子,我們幾個卻都沒看過。一場過後,我們出來再到別處遊玩。大世界的建築與眾不同,各個演出場所都有走廊連線,很方便。我覺得在大世界玩心裡總是很著急,看了這個趕快去看那個,就怕漏掉什麼精彩的,真有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不過急也沒用,就是這點時間啊。
我們就這樣看看玩玩,時間過得是飛快。快五點了,我們還是覺得沒玩夠,還捨不得離開,真是流連忘返。大銘還硬拉我們再去看了一場電影。從大世界出來,天已經很黑了。大家都講今天玩得最開心,小黃說以後還要來,大銘就笑他:“那你就不要出來,還可以玩兩三個鐘頭。”
現在除了大世界燈火通明外,大多數商店都上了棚門板(關門了),路上行人希少。我們在大世界裡呆了一整天,出來時覺得外面寒氣逼人,加上餓了,大家都有點嗦嗦發抖。西藏路上的沁園春點心點也關了門,我對他們說等哪天放了學,每人花兩角到這裡來吃芝麻、鮮肉湯糰,味道正宗價錢和太平橋的一樣,五分半兩糧票一隻。
“阿魏,我說大世界的路這麼好認,你怎麼會走丟?” 德明想起了我小時候迷路的事。
“德明,你不要講現成話,阿魏那時只有四歲,又是夜裡。你四歲知道大世界回家的路嗎?” 小黃講得不錯,要是在白天,或許我還能摸著走回去。
“後天就要開學了,你們寒假作業做好了嗎?” 大銘突然問起這個問題。
“你怎麼變得像林媛一樣,關心起我們作業來了?我過年前就做好了。” 德明這次學乖了。
“德明,今年你賣力的。”
“你們不懂,我做作業是解解悶的,再說討起錢壓歲錢來也是一個籌碼。今年暑假裡我要好好練游泳,和阿魏一起報名橫渡黃浦江。” 德明突然想到了遊黃浦江。
“寒假還沒過完,就想過暑假了,不準備讀書啦。” 我教訓起德明來。
“阿魏,讀書苦啊。最好是讓我天天過節。”
講到讀書,大家的話就少了下來,回家的步子快了起來。
要開學了(一九六六年早春二月)
明天就要開學了。阿婆幾天前就把我的書包洗得乾乾淨淨,她說過了新年,人更懂事了,要好好上課,給老師一個好印象。
今天上午阿婆帶著我和海倫到淮海路大東食品店,照例要買蛋糕給我們吃。海倫要吃七分錢一隻的小圓蛋糕,她說這最便宜。小圓蛋糕和八分一隻的雞心蛋糕我們都嘗過了,我想嚐嚐一角一塊的奶油蛋糕,它的味道更好些。阿婆也沒說什麼,要了兩塊奶油蛋糕。這蛋糕要等到明天上學前才能吃,阿婆說吃蛋糕就是為了高高興興去讀書,可一想到明天就要去讀書,我怎麼高興得起來。
中飯後我到了小黃家,正好曉萍也在。一個寒假下來,大家是又白又胖,人也有點懶散了。
不一回兒,德明也來湊熱鬧了。
德明問我們今年正月十五做什麼樣的紙燈籠,往年的紙燈籠都是德明做得最好。我們對這些玩藝兒已經提不起精神了。紙燈籠德明還是要做的,他有小弟和老四、老五呢,他最拿手的是兔子燈。十五晚上還是要帶著他們提著蠟燭燈籠在弄堂裡兜上幾圈。
外公說以前在崇明過正月半要熱鬧多了,那時紙燈籠的花樣特別多:有龍、馬、兔、鳥、蝦、蟹,還有車、船等。正月十五晚飯後,小孩還要由大人領著走過三座橋。外公說,走過三座橋,一年病災消。照外公的意思,省下造醫院的鈔票,多造幾座橋,大家只要到橋上走走,醫院就好打洋了。解放後,正月半的活動已少了許多內容,但紙燈籠還是要玩的。玩過紙燈籠,這新年也就結束了。
曉萍卻在一旁直喊沒勁,問她為什麼,她說林媛告訴她,周老師要在新學期重新編排小組。
“重新搭配就重新搭配,沒有什麼大不了。” 德明對此無所謂。我想周老師肯定要把我和德明這對活寶拆開。
“啊呀,我要和你們在一組嘛,這樣我們一天都在一起了呀。”
“不要‘啊呀’了,我們總歸還在一個班。”
想到明天就要上學了,大家都有點提不起精神,在小黃家玩了一會兒,我們就回家了。
今天晚飯吃得特別早,一吃好阿婆就叫我去睡覺,說明天是開學第一天,要早起。
窗外是滿天的烏雲,陰冷陰冷的,照阿婆的**,這天就是在“捂雪”(要下雪了)。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裡,滿腦子胡思亂想,當然也惦記著那塊奶油蛋糕,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