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降.樹洞祕密(上)

第一降.樹洞祕密(上)


寶寶牽紅線:前夫來求愛 吸血鬼:薔薇男爵之吻 異界之爭鋒奪寶 木葉之旗木家的快樂風男 總裁的神祕妖妻 逗比王妃鬼王爺 西雙湖之祕 霸道酷公主的明星校草 山野怪談 鋼鐵大丈夫

第一降.樹洞祕密(上)

1

劉麗的事情結束後,一切似乎又迴歸了平靜。

當然,我說的只是似乎。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事情絕對不那麼簡單。其因有三:

第一,曾曉惠的出現似是偶然,又似某種冥冥中的安排,我總有種預感,她與我之間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一些事情(概率約99.8)。

第二,我可能中了南建國那本舊書中所說的“竺略九術”之一的喚術(概率約99.9)。

第三,那本舊書上的字可能是寶翁教授所書,寶翁教授已逝,而曾曉惠貌似是與他關係較為親密的學生。綜上所述,要想弄清所有的一切,有且只有一個步驟,那便是接近曾曉惠(不存在概率,只存在行動)。

所以,我這樣做了。

2

陪電話,陪吃飯,陪喝茶。

經過半個月左右的“三陪”生涯,我和紫紫順利地成為了曾曉惠的死黨。

曾曉惠是那種既聰明又獨特,且特別有吸引力的女人。

怎麼說呢?

我覺得她像一朵綻放的罌粟花。

美麗,危險,讓你不敢kao太近,卻又忍不住kao近。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只要你是人,就會忍不住圍繞在她的身邊。

在她身上,永遠有一股吸引力——讓人上癮的。

3

在半個月的相處中,我斷斷續續從曾曉惠口中得知了關於她和寶翁教授的一些事情,並漸漸理清了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

寶翁教授是我們民大最年輕的苗族學專家。他不但精通苗語,而且本人就是苗族,所以他總能破解一些生澀的文字,讀懂一些古老的典籍。

上述的種種,讓他不到40歲便在苗族學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並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了民大最權威的苗族學專家之一。

曾曉惠大一時曾選修了寶翁教授的課,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從此便跟隨他學習苗語,並立志要考上他的研究生,和他一起從事苗族學研究。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就在曾曉惠大三的那年,寶翁教授突然因為“宣揚迷信,搞偽科學”的理由被學校開除了。

寶翁教授被開除後,閉門不出,之後便於家中自焚。

4

當曾曉惠說到寶翁教授的死因時,我們正坐在翠湖邊的“哈鮮族”裡大口大口地

喝著木瓜牛奶。

天氣燥熱,荷花怒放。曾曉惠卻咬緊了牙,瑟瑟發抖。

5

“所有人都懷疑他,認為他胡編亂造,宣揚迷信。但是,我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因為我時常伴在教授左右,他所聽見的,他所看見的,他所經歷的,我也聽見了,我也看見了,我也經歷過了。這一切都是真的……”曾曉惠說到這裡,落淚了。

紫紫體貼地遞上了一張面紙。

而我則豎起了耳朵。

(接下來的故事皆是曾曉惠的敘述,故而,我=曾曉惠)

6

一切都要從2002年7月,我隨教授代表民大到紅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邊苗族自治縣參加一個苗學研討會說起。

研討會在距屏邊縣城2公里的大圍山原始森林公園內舉行。

大圍山坐落於雲南東南部邊陲,臨近中越邊界,距紅河州屏邊縣城2公里。

那裡屬於ya熱帶生態型別的雨林,山內保持著型別多樣、特色各異的森林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珍稀動植物種群。

我們開會的時候雖是炎熱的7月,可是山上的溫度只有27度左右,再加上不時的山雨和拂面的山風,氣候十分涼爽,仿似三月春一般。

整個山上,地湧千峰,林海茫茫,澗流清碧,瀑布成群。奇花麗芭,珍禽異獸更是隨處可見。

遠離了喧囂吵鬧的城市,置身於這樣一個空氣清新,幽靜清雅的地方,我感覺自己就快要被這絕美的景緻融化了。

正當我無比陶醉時,寶翁教授忽然怒氣衝衝地從會議大廳衝了出來,向著遠離會場的密林深處疾走了過去。

7

寶翁教授本就是個易怒的人,但即使這樣,他發這麼大的火,我也還是頭一次見到。

我怕他出事,趕緊追了上去。

8

成百上千年的積澱為大圍山鋪上了一層腐土和落葉做成的地毯。

寶翁教授氣忽忽地踩著這些枯葉和腐土,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一截,忽然在一棵依山傍水的老樹邊停了下來。

我趕緊奔了過去,扶著大樹,喘著粗氣,“教授,您剛才怎麼了?”

寶翁教授沒有應我,而是自顧自地掃開了地上的腐葉,lou出了下面盤根錯雜的樹根。

9

雨林中,樹根被埋在在枯葉和腐土之下,本是自然的事。

可是眼前的樹根,卻有些異樣。

天然長成的樹根,在地上糾結著,遠遠望去,竟然像極了一隻振翅的蝴蝶。

10

見此情景,寶翁教授異常激動,必須扶著樹才能避免自己因為過度興奮而昏厥。

可是他卻摸了個空。

教授楞了一下,湊近了眼前的老樹看了看,然後扒開了樹上倒垂的寄生植物,lou出了樹幹上一個巨大的樹洞。

寶翁教授嗅了嗅洞中的氣味,然後取下了身上的手電,朝洞中照了照,臉上忽然漾起了一抹狂喜的笑容,“小曾,快來!”

11

我趕緊依言kao了上去。

寶翁教授讓我在後面幫他打著手電,自己率先鑽入了樹洞。我緊隨其後。

12

雖然是天然形成的樹洞,可是裡面卻比我想象的寬敞。

樹洞裡堆滿了腐葉,還有一些昆蟲的屍體,氣味腥臭發黴。

寶翁教授在樹洞的最裡面蹲了下來,“小曾,照這邊!”

我將手電打了過去。

13

光線落下的地方,有一碗發黴的米,碗中有一個大頭朝上的臭掉的雞蛋;

再往裡是一具小雞的屍體。

一棵根和尖都完整的竹子,尖右根左搭於樹洞之內。

旁邊還散亂的放有刀、斧、麻線、約15CM長的剖開兩半的竹筒和竹片制的弓和箭。

14

眼前所見,讓寶翁教授欣喜若狂。

“小曾啊,重大發現啊!”寶翁教授大喊著,欣喜若狂地從地上跳了起來,完全忽略了自己此刻正棲身於一個低矮的樹洞裡。

跳躍的力量讓教授不小心撞到了頭。

伴隨著“咚——”一聲清脆的響聲,地板上傳來了一陣不易察覺的震顫。

單從聲音上判斷,也能知道,這一下,一定很撞得很重。

寶翁教授立刻吃痛地捂著頭蹲了下來,眼淚都在眼眶中打轉了,臉上的表情卻依然興奮無比,“小曾,你知道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嗎?”

我搖搖頭。

“如果我沒有看錯,這裡不久前應該剛為一個苗民舉行過一場葬禮。這些東西都是苗葬上必不可少的東西!”寶翁教授手舞足蹈地說著,臉上的表情像得了壓歲錢的孩子,“還有門口的樹根。我敢肯定那不是天然長成的!那是‘蒙竺略’的蝴蝶圖騰!小曾,如果我的估計不錯,這大圍山中很可能有‘蒙竺略’人的寨子!”

寶翁教授的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燒了我。

15

多年來,教授一直在從事一項逆天的研究。

這項研究涉及到了一支可能並不存於世的苗族支系——“蒙竺略”。

16

“蒙”是客滇苗族對自己的稱呼。如“文山苗族”稱“HmongbBangxdues”(蒙邦逗)、“屏邊苗族”稱“HmongbPingxbianb”(蒙屏邊)、“越南苗族”稱“HmongbYixnanx”(蒙越南)。

“竺略”即苗族神話中主宰宇宙的天神。

故而,“蒙竺略”指的便是一支居住在滇境,懂得古老祕術的苗族分支。

17

“傳承歷史文化,揭祕古老民族,《曾氏苗學講壇》,歡迎您的收看。”

喜歡歷史,想了解苗族起源的朋友請不要走開,要換臺的朋友,請接跳過第18。

18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悲壯的民族。從這個古老民族產生之日起,似乎就與戰爭、神祕和流浪結下了不解之緣。

關於苗族的起源,他們的《蚩尤神話》中有這樣的記載:

遠古時,苗族居住在黃河邊上,共八十一寨,稱為九黎部落,他們的大哥便是大名鼎鼎的“戰神”蚩尤。

傳說蚩尤長著三頭、六臂、八腿,刀槍不入,驍勇善戰,曾為苗民除掉了危害他們的“垂耳妖婆”,使他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垂耳妖婆”死後,她的三個妖娃傷心欲絕,含淚請來了赤龍公和黃龍公(即炎帝和黃帝)為自己的母親報仇雪恨。

赤龍公首先向蚩尤發難。

蚩尤當然不會懼怕,率領九黎“八十一寨”苗民英勇作戰。

蚩尤本就是個扛把子,又仗著自己有三頭六臂,銅頭鐵額,殺得赤龍公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他手下的九黎“八十一寨”苗民中更是不乏身懷絕技的牛人。他們個個身披獸皮,頭戴牛角,口中能噴射濃霧,不吃不休,勇猛無比,大敗赤龍公,並將他趕到了九隅。

兄弟吃敗,黃龍公當然不能不管。馬上便趕到了涿鹿的郊外,與蚩尤展開了終極PK。

黃龍公先命“應龍”作水陣阻擋蚩尤,但被效忠於蚩尤的風伯雨師所破。

黃龍公又請旱神“女魃”作法,天氣驟然放晴,旱熱難當,才使久習於東南方陰雨氣候的蚩尤無法忍受,敗陣南逃。

黃龍公乘勝追擊,於冀州之野,追到了蚩尤。

蚩尤率手下奮力抵抗,無奈寡不敵眾,最終被黃龍公斬首,首級化為了血楓林。

蚩尤死後,九黎“八十一寨”分崩離析,被迫南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

(PS:逐鹿之戰版本眾多,本節目只取小蠍子知道版的苗族民間傳說,報告完畢。)

19

謝謝您的收看,117字廣告之後,歡迎您繼續收看《曾氏探索發現》。

“神祕的玄術,古老的民族,留給後人無數未解的謎團。

蚩尤死前究竟給後人留下了怎樣的遺命?會使用古老玄術的‘竺略苗族’究竟真的存在嗎?他們揹負著怎樣的使命?他們又去了哪裡?

謎一樣的視角,謎一樣的答案,《曾氏探索發現》,給您謎一樣的精彩。”

不要告訴我您還要換臺,再換滑鼠就爛了。

如果非要換,請直接收看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