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約翰·梅納德·凱恩斯(4)
終極戰兵 總裁的重生嬌妻 月圓人圓 無情王妃也傾城 輪迴眼異世縱 迷夢之化蝶 仙路修真 網遊之最強劍修 好雨知時節 名門梟寵:逆天痞妻超大牌
第52節:約翰·梅納德·凱恩斯(4)
從1922年起,英國經濟開始萎縮,美國經濟也開始走向衰退,導致了後來世界貿易的崩潰,這反過來促使英國經濟走向深淵。1930年凱恩斯出版了《貨幣論》。有人認為,連續八年失業率超過10%是由於“瞬間的貨幣因素”造成的,這個理由真的能夠令每個人都信服嗎?面對理論與現實的矛盾,一些人試圖從世界經濟的“不完美”尋找維護他們理論的藉口,而凱恩斯認為這個理論和世界經濟一樣都走到了盡頭,他要尋找一種新的理論。
當時,劍橋出現了一批年輕睿智的經濟學者,他們聚在一起討論凱恩斯的《貨幣論》,批評其中的觀點,尤其指責書中不能解釋為什麼引起產量變動的因素不是隨機變數。這是個迫切需要解釋的問題。1931年,凱恩斯在麥克萊蘭委員會的工作也出現了問題,這促使他開始著手修正自己的思想,對這個問題進行解釋。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完成了他最偉大的著作《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1936),這是一個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理論的框架。
6. 凱恩斯革命
凱恩斯革命通常被理解為《通論》中的政策性結論:政府應該實行財政赤字以抵制經濟蕭條。但事實上,在他之前就有人提出過這個政策,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凱恩斯革命。他本人也認為之前的理論也能夠支撐這個政策,他的目的是要找出政策的理論依據,創造出可以貫徹這個政策的環境。這個理論本身,以及這個理論中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才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
《通論》中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理論”。這個理論指出,就業是由總需求、平均工資水平和生產技術條件決定的。而需求又決定了廠商有利可圖的產量和適當的工資水平。這種觀點也適用於傳統理論中所說的只能按照既定價格生產的小企業。凱恩斯明確指出兩點:一是價格是無法指定的,因為市場上商品是要在未來(通常不確定)出售的;二是單個企業所面臨的價格是由經濟活動的總水平決定的。因此,如果不能瞭解(預期)市場的總需求水平,企業,甚至是那些對市場毫無影響的小企業,也不可能決定恰當產量和僱傭政策。對總需求的預期是必要的,因為它總在變化,這種變化也許是突然的,但不是隨機的(與1930年《貨幣論》中的觀點不同)。《通論》對導致需求的這種不可預測的變化的原因作了探索性的解釋。
如果需求不足以實現充分就業,就會出現“非自願失業”,這時任何人為的措施都無法使需求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如果生產者根據自己對需求水平的預期做出產量水平的決策,而這種產量水平又不能把所有在現行工資水平下願意就業的人吸納進來,那麼失業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也就是說出現充分就業下的均衡是偶然的,非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均衡則是常見的。這並不是由於對需求的錯誤預期造成的。
《貨幣論》假定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無論價格怎麼波動,廠商只能夠提供一種產量水平,《通論》在這種情況真正發生的條件下(資本數量既定,只能透過僱傭更多的勞動力來實現產量擴張),分析了廠商的產量決策,從而得出了產量與就業之間的直接聯絡。在技術上,我們把這段時間稱為短期,這段時間到底會持續多久,取決於廠商找到新資本源頭並把它用於加快生產的速度。舊古典經濟理論的最後希望破滅了,“古典二分”理論以及由它引入的貨幣量決定價格和實際變數由“真實因素”決定的說法也不攻自破了。總需求是貨幣變數;單純的真實因素決定不了任何因素。貨幣因素既不會是永久性的也不是瞬間的。
總需求是由消費和投資決定的。而消費主要是由收入決定的,因此,當總收入增加時,消費也會隨之增長,但消費增加不一定會引起收入的增長。另一方面,投資與即期收入無關,原因有兩個:一是投資的目的是要擴大滿足未來的而不是當前需求的能力;二是至少有一些投資資金來自銀行貸款而不是即期的現金流。既然銀行可以把非優先儲蓄用於借貸,那麼就能夠使超過現期儲蓄額的投資成為可能,這與古典理論正好相反,古典理論認為投資受儲蓄額的限制。而凱恩斯認為可以透過增加收入將儲蓄調整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