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序言
縱意花叢 招財小醫妃:王爺乖乖入局 星空的啟示 超神建模師 霸世天皇 龍魂狂少 征戰廢墟 蟲慌 宋劫 花開花落
第一 序言
第一 序言後漢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風起雲湧、英才輩出的時代,從廣義上講,該時期應該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起,至“西晉滅吳統一天下”止,時間跨度將近百年,期間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地方割據政權逐步形成,發展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並最終被晉國所取代。三國歸晉後,史學家陳壽修著史書《三國志》,記錄了諸多重要人物的生平故事,後經劉宋裴松之注引,增加了其歷史參考價值。裴注本《三國志》是如今研究三國時期歷史最為真實詳盡的史料。三國時代人才輩出,曹操、諸葛亮、周瑜等亂世英傑以其獨有的魅力,為歷代文人墨客所稱道,他們在政治、軍事上的主張與策略亦為後世所推崇。早在唐宋時期,當時的文化名人們常常追思這些風雲人物或者引以自比,因而在唐宋詩詞中出現了大量三國題材的作品,諸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等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比比皆是。這不僅為三國這段歷史平添了許多浪漫主義色彩,同時也給唐宋詩詞注入了豐富的歷史內涵。元明清時期,三國人物的事蹟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中最為常見話題。在京劇行裡,就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盡的三列國”的說法。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先生以三國曆史為藍本,結合民間傳說,編撰了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並被譯成多國文字流傳海外,對亞洲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直至今日,赤壁鏖戰、劉備借荊州、東吳招親等眾多三國故事仍是人們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美談,成為電視、電影、遊戲的重要題材。飛刀身為晚輩後學,不敢與先賢相比,只得另闢門徑,在此結合《三國志》和《後漢書》等正史典籍與中華古典的諸子哲學全新地解析這段不朽的歷史,使大家更好地瞭解其中韜略計謀的成敗原委,品味三國精英們的思想精華。不求標新立異,也不拘泥傳統,但求剖析謀略精要,以諮於當世!,欲知後事如何,請登入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援作者,支援正版。新浪原創:http://vip.book.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