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3 初創日軍

3 初創日軍


何其有幸嫁給你 技術宅養成系統 九天武神 斬風之逆途 萌娘星紀 九轉簫 庶難從命:世子請繞道 幽魂渡 我的妹妹嫁不得 我在征途

3 初創日軍

?(3)初創日軍

第14集團軍的軍列不分晝夜地在平漢線上賓士。車到清苑,衛立煌將軍接到蔣介石發來的增援南口急電。衛立煌微笑著,心裡輕鬆了許多,他揚揚手對門口的衛兵說:“請參謀長馬上來一下。”

第14集團軍參謀長郭寄嶠,安徽合肥人。他身材高大,濃眉大眼,頭腦靈活,文筆流暢,曾是保定軍校的高才生。他早年投奔奉軍,是郭松齡的部下。1925年郭松齡部向張作霖倒戈,兵敗之後,郭寄嶠隨魏益三率四個旅殺出山海關,與馮玉祥合作。這時的郭寄嶠才華出眾,辦事幹練,很快由團長提升為魏益三的參謀長。由於魏益三部糧餉無著,馮玉祥也無法解決,1926年魏部又投到吳佩孚的麾下。次年冬天吳佩孚兵敗,魏部搖身一變,打起青天白日的旗號,成了國民革命軍的第30軍。魏部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每次變動,都要向全國發出通電,闡述救國救民的道理,每次的通電字字珠璣,篇篇錦繡,皆出自參謀長

郭寄嶠這個自幼熟讀經書、文武兼備的人才之手。北伐戰爭結束之後。郭寄嶠投奔唐生智、何健,職位均為參謀長。無論跟著誰,郭寄嶠常常有一種孤魂野鬼似的感覺,因為只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才是正統。因而在1929年衛立煌在蚌埠成立45師時,他投奔了衛立煌,成為衛立煌帳下諸葛亮和龐統式的人物。1938年12月蔣介石在陝西武功農學院召開的各戰區重要軍事會議,郭寄嶠代表第二戰區前線指揮部作了45分鐘的發言。他的發言條理清析,分析準確,博得了蔣介石的喝彩,被譽為“標準參謀長”,此是後話。

郭參謀長步入指揮車問:“鈞座有何吩咐?”

衛立煌迎上來說:“如今的平漢鐵路可以通到何處?”

郭寄嶠不加思索地說:“據情報處報來的情報看日軍南進的速度很快,保定以北也發現了敵人的騎兵,據我看最多能通到琉璃河,再往北去把握不大。”

衛立煌將蔣介石的電報遞到郭寄嶠的手上說:“你看看吧,委座命令我們增援南口的第13軍,你看怎麼辦?”

郭寄嶠沉思著說:“先頭部隊只有兩個團,孤軍深入,恐有不測。”

衛立煌果斷地說:“命令部隊在琉璃河下車,集結待命,待後續部隊上來我們徒步北上!”

郭寄嶠笑笑說:“鈞座決策正合我意,就這樣吧!”說罷他走近五萬分之一的軍事地圖,用筆在標著琉璃河字樣的地方重重地畫了個紅圈。

當時第14集團軍的編制是:

總司令:衛立煌;

參謀長:郭寄嶠;

一、 第14軍轄三個師,軍長李黙庵;

第10師

師長彭傑如;

第83師

師長劉戡;

第85師

師長陳鐵;

二、 第9軍轄二師一旅; 軍長郝夢齡;

第47師

師長裴昌會;

第54師

師長劉家騏;

獨立第5旅 旅長鄭廷珍;

第14集團軍由新鄉北上,每列軍車只能載兩個團,車站每隔15分鐘發一軍列,這樣把14集團軍分散在由新鄉到保定這一段漫長的鐵道線上。

宋哲元的第29軍撤出平津之後,沿途向保定靠近,一路上走到哪裡日機便追到哪裡,投彈轟炸,瘋狂掃射,追得第29軍潰不成軍。敵機在保定以北狂轟濫炸,追擊中國軍隊,還派出偵察機到保定以南偵察。

第14集團軍的軍列接近保定之時,一架日機飛臨軍列。進行低空偵察。衛立煌站在士兵的平板車上,沉著地舉著望遠鏡觀察飛機的型號和敵人的意圖。敵機飛來,衛士長拉著衛立煌說:“長官,請快隱蔽,防止敵人投彈掃射。”

衛立煌笑笑推開衛士長說:“你不懂,這是敵人的偵察機。”說罷他命人叫來參謀處長,釋出戰鬥命令。他說:“敵人偵察之後,便有飛機轟炸,命令各部做好戰鬥準備!”

參謀處長以電報的形式,立即將總司令的命令傳達到各個團隊。果然不假,過了片刻六架日機向軍列飛來。日軍的驕橫在華北是出名的,他們從不把中國軍隊當成一回事。距離軍列老遠,他們便用機槍向軍列掃射,肆無忌憚地向列車投彈。第14集團軍的裝備在當時是一流的,每個團隊都有一個高射機槍連。敵機來臨,士兵們便做好了應戰的準備,司令部特務團在團長指揮下沉著應戰。他們用機槍編織火網,一陣猛射,高射機槍擊中了一架日機的油箱,這架日機立即起火,冒著長長的黑煙落在遠處的山道旁。另一架日機駕駛員發現中國軍隊有高射機槍,心裡暗自吃驚,連忙拉起操縱桿,準備逃走,慌忙中猛一轉舵,機身碰在

一座小山上,頓時機毀人亡。另外四架日機看看這支部隊不好惹,拉起高度在天空盤旋了幾圈,灰溜溜地向北方飛去。

高射機槍在雜牌軍中是沒有的,日本飛機在這裡嚐到高射機槍的厲害,方感到遇上了真正的對手。平板車上計程車兵們高興得又蹦又跳,這個說:“媽的,都說日本人厲害,我看他們都是松包蛋!”那個講:“第一次交手就揍下日本人兩架飛機,老子就是不怕日本人!”

聽到士兵們這些輕敵的話,衛立煌的眉毛重重地打了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