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六百四十五章 空中生命線!!

第六百四十五章 空中生命線!!


一見不鍾情 和尚老公 契約小保姆 續起兩世情 嬌運連連 春滿樓 塵絕天下gl 柳意含笑的眸眼 續紅樓玉水之緣 時光之心

第六百四十五章 空中生命線!!

面對總部以及軍方太多的疑慮,邦德唯有實實在在地答覆。

…………,根據〖中〗國航空公司曾有過的飛行經驗,我堅定地相信這樣的飛行走可以做到的。儘管也有可能證明這樣的飛行未必能做得到,但我的觀點是,在實際實驗證明不可能做到之前,我絕不承認這是做不到的!

依舊是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但足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環視〖中〗國陸路邊界一同,相隔鄰國大都是“雞犬相聞”只有印度卻猶如遠隔千山萬水,但只要開啟地圖就一目瞭然一一兩國哪是隔著那麼遠啊,好像在天邊似的,其實是緊緊相鄰。阻礙視線、截斷通道的,是至今都讓人望而生畏、綿延千里的冰峰和雪山。

海拔8848米、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以世界第一高度傲視群雄,巍然屹立〖中〗國、印度之間。順延著它東西走向、長達200O多公里綿延起伏的群山,就是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

向東南伸展的這條蜿蜒千里由陡峭峻嶺、兀立山峰構成的冰雪帶上,就有70多座海拔高度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這些大大小小連綿不斷的冰山耍峰,一直向南、向南延伸,如同一把鋒利的楔子,嵌入印度阿薩姆。而在它的末尾,又幾乎和〖中〗國境內的橫斷大a1

相重悔,連綿起伏、終年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像浩瀚的大洋一樣把中印隔開,犬牙交錯,峰嶺嶙峋的橫斷大山更是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攔腰截斷“1中航”飛經的航線。

如果是拍攝一部風光電視片”珠穆朗瑪和其綿綿蜿蜒的喜馬拉雅堪稱集冰清玉潔、孤傲冷峻、藐視群芳、婉轉啼泣於一身的美麗之女神,可一旦對待即將從她頭頂跨越的人類,她”彷彿搖身一變,頓時化為凶相畢露的巫婆,盡展施發暴戾的妖術一一毫無預兆、頃刻間說來就來的狂風、驟雨、暴雪、濃霧、強勁氣流。

有多少支中外登山隊,就是在這些地方,眼瞅著即將接近的峰頂之時,頃刻間會被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雪和強勐的氣流擊垮而功虧一簣。

所有在自然界中人們沒有經歷過的氣候,統統在這裡得到最極致的發揮!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怨不得交通部,也怨不得邦德,更怨不得王承嫩,實在是沒法子。

能想過的都想過了,再找不到能比這更好的一條航路,只能走這條線。

邦德把新航線飛行計劃小交給王承觳”王承嫩再報送交通部,還未等交通部的答覆,這邊已經開始飛了!

不飛不行了。前線國軍已近彈盡糧絕,陳納德的p,40戰機已經無法正常升空。小鬼子的“三菱”整日從頭上嗖嗖呼嘯掠過”油彈皆無的陳老頭急得嗷嗷叫”催促給養的電報一封接一封。交通部更是早就忙成一團,負責在加爾各答監送貨物啟運回國的人每日迭電發問:怎麼還不來飛機!

唰一一一道亮光閃過!

就在這時刻被狂風、驟雨、暴雪、濃霧、強勁氣流包圍著的沖天絕頂和萬丈溝壑深淵中,夏普和他的c一47在這片荒蕪、茫茫白雪覆蓋著陡崖峭壁,嶙峋陡峭的山峰間劃出一道銀色的弧線!

氣勢恢弘、終年白雪皚皚的世界屋脊,陡峭嶙峋、犬牙交錯的橫斷大山迎來了第一批膽敢跨越它們的勇士!

夏普闖了過去,緊跟著,陳文寬、吳士也闖了過去,粱廣堯、陳文惠、譚歡在、陳齊發、陳鴻恩也過去了,在第一批由〖中〗國人擔當“中航”正駕駛飛行員的帶領下”後取得正駕駛資格的陳官悅、陸銘逮、黃天覺都跟著闖過去。

這不是一條人為制定的航線,這是〖中〗國航空公司勇敢的飛行員們”

橫下心來,用自己的生命,活生生硬闖出來的一條航線。

螺旋槳攪動空氣打破了千萬年來人跡罕至的沉寂,茫茫雪山、千里冰峰,迎來了一批視死如歸的勇士!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幾乎是無法完成的航空飛行運輸從此在連綿不斷、此起彼伏、茫茫冰峰雪山間徐徐拉開帷幕……

橫亙千里的喜馬拉雅一直蜿蜒至印度東北部旁遮普邦,汀江機場就坐落白雪皚皚的雪山腳下。飛機從汀江起飛加入航線,斜向東南直行。

如果不出意外一切順利,大約三個半小時可以飛抵昆明,這段距離為8

20公里。

說起來很容易,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困難,但再一問飛過這條航線的老人,又是一個異口同聲:在自己記憶中,很少有過只用三個半小時就很輕鬆飛到昆明的印象。

這條八百多公里的航線有被稱為“直線”與後來的“北線”相比,路途是最短的,但必須經密支那。因為密支那是航線上的一個檢查點,機長必須要在航圖上確認,然後才能把飛機對準昆明航向。緬甸失利之所以讓委員長勃然大怒、〖日〗本人如此拼死也要攻佔密支那,都是因為這條通道,無論是對於地面還是空中,實在是重中之重。

誰能得到密支那,誰就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誰都清楚誰都明白的道理。

史迪威和他的同盟軍就是沒守住密支那,使“中航”和後來美軍最初飛鬼門關的美軍第10航空隊及後來的盟軍印中聯隊吃盡了苦頭雖然被逼到冰山雪峰上空,但剛一開始飛,“中航”飛行員還是喜歡從這裡過,在這裡設立一個“檢查點”。自從密支那被日軍佔領後,他們就在離密支那遠一點的地方避開,但基本上還是沿著這條線。

因為走這裡”比較接近於直線”不必完全攔腰從喜馬拉雅山切入,只需經過它的南麓尾閣的一個邊上即可,省時。他們不知道心急火燎的公司顧問亞瑟揚寫給〖中〗國外交部長充滿絕望那封信”揚顧問把將要飛行所經地稱之猶如凹凸起伏的驂恥峰背,巧合的是,飛行員們也是把這條航線稱之為HUMP(鴕峰航線)。不僅下面是峰巒疊嶂,飛行線路也必須是起起伏伏,會兒爬山、一會兒鑽谷。驂駐才兩個峰背,這一路,無數個。

還是愛從小〖日〗本“身邊”過。把密支那作為檢查點”“路”會好走一點,誰都不想把命丟在那個晝夜颳著刺骨的狂風的冰山雪川世界!

從小鬼子身邊過,就可以躲過喜馬拉雅、就可以用全部精力飛過一座同樣是白雪皚皚、山勢陡峭、谷嶺櫛比的橫斷大山。

直線也不好走。

從汀江起飛後,飛機馬上就得爬高至15000英尺。對於全載重、只靠兩個發動機提供動力的c一47,實在太難了!可不爬又不行,航線右側就是接近400。米的布帕布姆山,稍微疏忽就是大麻煩。好歹進入緬甸”迎面而來的就是恩梅開江西側兩座將近4000

米的高山,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山的名字。再飛大約一個小時,就到了〖中〗國境內的橫斷大山上空。什麼高黎貢山、怒山、雪貢山、碧羅雪山、福貢山、利沙底、瓦不母、衰底馬、貢山…………在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由南向北,也是高峰聳立。如雲龍東南、雲龍東北、洱源、核桃樹、蘭坪南、劍川西北、玉屏山、拉馬羅東北、大理馬龍悔,海拔大都在4000一6000米之間”當時的c一47全載後,只能飛3

500一4000米,最多也不過是5000米,那已經是接近它的極限。

幾乎全是在山壑裡鑽進鑽出…………,但還有個這樣的問題,你怎麼飛都是在對流層中。對流、對流,顧名思義”風、霜、雨、雪全是發生在這裡面,飛高了,飛機結冰,高空飛行,飛機就恐懼這個”一旦結冰,飛機氣動外形就隨之變了,像個石頭一樣往下掉,飛低,又撞山,就是這麼矛盾。

可那僅僅是“翻山越嶺”可險象環生的困難一個接一個,緊緊相扣。

氣候,氣候在當時是飛行中的大敵。老人接著說,就兩種氣候,雨季和冬季。這個說法聽著可能彆扭,但對於在高空飛行來說,就是這個概念,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雨季是從5月份開始,到10月、11月份結束。此期間,在整段飛行、在各高度上,就沒有一次不是在雨中進進出出的,不是這裡下就是那裡下,反正就像進了水簾洞。

連綿的小雨、突如其來的陣雨、狂風驟面。

瓢潑大雨中,飛行員必須全程作儀表飛行,否則根本就保持不了航向!只要稍微偏一點,就撞到兩側懸崖峭壁旯即便如此,大家還是喜歡飛雨季,為什麼?雨季氣流相對穩定,飛行時顛簸不是那麼厲害…………,傾盆大雨中,我們每次飛,最擔心的是怕雨水滲進油箱,造成發動機停車,這種事情是發生過的,“中航”一名勇敢的飛行員,就是在途中雨水滲進油箱,造成一個發動機停車,他就用一個發動機飛,硬是堅持挺到汀江。

幸虧是從昆明過來,運氣好,飛機載重少,要是反過來飛,結果就很難預料。如果是兩個發動機都停車,那可就完蛋了。從汀江到昆明,全程幾乎沒有一塊平坦一點的地方,迫降即意味人機俱亡!

跳傘?腳下除了冰山雪峰就是原始森林,不把你凍死野獸也要把你吃掉!

等到空中聽不見雨聲,豆大的雨點也不是噼裡啪啦不停地打在c

一a7風擋玻璃上、雨刷器更不用“吱吱”作響拼命扭動,這一切都看不見,沒有水了,好容易把該死的雨季盼走了,冬季又來了。

地面的人管這叫“旱季”。“旱季”就是我們的“冬季”。和“雨季”相比,天氣倒是晴朗,除了起飛時地面常常有濃霧之外,可是一到空中”在3500一4500或者再高一些的高度,遇到的全是強烈的偏西風。

有多強烈?時速超過100英里,換算成公里就是150左右,在地面就颱風。c一47巡航速度也是270左右,只比風快100多公里。順風飛,汀江到昆明,沒有意外,2個多小時就到,而從昆明到汀江,卻需要5個多小時,就是這個概念!第10航空隊兩個美國孩子,從昆明返汀江,竟然飛7個多小時。飛一米退半米,飛機幾乎不動,整整一天都耗在空中,是一寸一寸爬過來的,下來後”基地都不相信他們還能活著回來,都以為肯定不知摔哪去了。

這個季節起飛前,必須考慮油量。

一遇到強烈側風,機長邊飛、邊得讓飛機做15度到25度偏流修正,以抵消強風”這樣大幅度修正航向,在飛行中是極其罕見的,但又必須這樣做,不然,可能就把你真的吹到珠峰上!麻煩的是在這種風速下,定向儀往往失效”後果,你想吧。伴隨著強烈的側風,是更強烈的上升和下降氣流”上升和下降幅度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1943年3月13日,兩駕飛機一前一後,相隔只有十幾分鍾,在飛越第一個山脊時,他們報務向地面發報,飛機遇到強烈上升氣流團,1分鐘之內,c一47根本無法控制地上升8000英尺,隨後又急速下落,可能有4000一5000英尺。我們是晚走的,結果卻早到的。看他們在昆明落地後,機組三人周身都溼透了,渾身溼淋淋,像從水中剛撈出來一樣。

一分鐘8000英尺啊,那是什麼樣子?現在最新式戰鬥機可能比這快,可他們是貨機。c一47又不是密封艙,在那個高度上,連氧氣都沒有,人受不了啊。還有嚴重的結冰、沒有導航臺嗨,別說了,真不知當年是怎麼過來的!

冰山雪峰之間,一架螺旋槳飛機聲嘶力竭地咆尊著,試圖衝出這個被冰雪包圍著的世界…………

而此時最焦急的就是陳納德了。

他已經斷炊多日!

陳納德帶著他的僱傭軍日的地是〖中〗國,但漂洋越海到達的第一站卻是緬甸。當時雖然浩瀚的太平洋上無戰事,但整個〖中〗國卻都處於熊熊燃燒戰火之中,“國統區”裡找不到一塊安靜得可以組裝飛機和市練的地方。

陳納德費得一番工夫,徵得英國人同意,好歹在緬甸東籲覓得一處機場。為了組裝這批p一40戰機,國民政府特地又把〖中〗央飛機制造廠搬遷到中緬邊境的雷允。

好長時間內,蔣委員長和國防部、包括陳納德本人,一直都弄不清楚在〖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這場戰爭中,英國人的真正意圖,是袖手旁觀還是幸災樂禍!就和當初同意〖日〗本人提出的關閉滇緬路但又開放啟德機場,及後來稍一接觸戰事即自行撤退一樣,作為殖民者,英國當局同意陳納德和他的隊員可以在東籲停駐,卻不能在這兒上空飛行訓練。

其實老謀深算的英國人直至小鬼子侵入緬甸前,一直是想躲開這場與己無關的戰火,兩面前不想得罪!

費了很長時間周折,最後連時任航委會副主任毛邦初都出了面,英國人才勉強同意。可惜,時間已經過去很多。空戰勝利的前提是大強度訓練,陳納德趕緊讓他的隊員訓練,結果剛一幣練就出事一一3架飛機墜毀。

出師未捷身先死!如果能按時更新備件,悲劇根本不會出現。

缺少航油每一滴飛機發動機專用的高辛烷汽油,都是從12000公里外的美國本土運進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號就是這個時候喊出來的。

每一滴都像血液那樣寶貴!可見到了什麼程度。

還有,先不說武器彈藥、醫療用品、食物這些大樁給養,單就是口一4。尾輪輪胎、電路開關、電子管、機槍電磁閥、氧氣瓶、化油器、火huā塞、電悔數以千計的小零件也難以保證,還能不摔飛機?

基本的給養跟不上,還要訓練和作戰,不過,除了國民政府、航委會、〖中〗國空軍還指望他們出現“奇蹟”外,在美國本土,國防部還真沒把這夥人當回事,似乎已經將他們遺忘。當美國總統、蔣委員長、宋子文、邦德、王承嫩,〖中〗國國防物資供應局、國民政府、交通部、“中航”公司還在探討“新航線”還在為最後的“通道”作著各種各樣的計劃小之時,1942年12月6日,老頭已經帶著他的“散兵遊勇”

們狠狠地揍了小鬼子一頓。

第一仗擊落6架小鬼子“零式”機,落荒而去的小鬼子都回到基地了,還沒回過味:以往〖中〗國人一知道我們出來,早就跑遠遠的,想看都看不見,今天是怎麼了?

其實今天這仗打的小鬼子也沒“看見”。

陳納德確實非常厲害,知道自己的P一40效能不行,不是“零式”機對手,採用的是“空中游擊隊”招數,在空中隱蔽等待,小鬼子進入伏擊圈後,從高空衝下,然後打了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