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名師”

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名師”


二娶天價前妻 殺仙 惡魔總裁的寶貝妻 資料大魔王 茅山術之捉鬼高手 位面孕夫的美滿生活 敵方弟弟 1911新中 公子無齒:誘捕爬牆小娘子 重生之鐵血戰將

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名師”

由於第9師師部被衝散.參謀主任張榮愚負傷.參謀長**彥和副師長夏德貴不知去向。第27團直接遭受敵步、騎兵的衝擊和敵機、

炮兵的猛烈轟炸射擊,死傷枕藉,潰不成軍。

團長黃振綱只帶了30多人雜在亂軍中潰逃。最慘的是負傷官兵無人照管,輕傷的還可互相攙扶,忍痛隨軍逃跑,重傷官兵只好躺在地上慘遭日軍殺戮。師炮兵營長杜勁秋也只帶領剩下人馬百餘,沒有一門完整的山炮。

26團兩個團逃出““口袋,”後,部隊雖然大體完整,但也成了驚弓之鳥,官兵喪失鬥志,大家都跟在軍長後面走。潰兵經上林、圩城向大塘而去。當地民風強悍,人煙稀少,居民多聚居在大村寨裡,自己武裝組織起來了。散兵潰卒來到這裡,不敢闖入村寨,只好在田野裡餐風露宿,連李大軍長也不例外,和士兵一樣用稻草當被褥。這樣,他們走了兩三天才接近大塘.........

這時各部隊才開始收容各自的部隊,師部收容到副師長夏德貴幾人,卻發現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鄭作民失蹤了。

軍長李延年得知鄭作具失蹤的訊息後,大發雷霆,責令副師長夏德貴一定要派人把師長找回來,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否則即按陸軍連坐法從事。夏德貴進行追查,才有人說鄭副軍長在潰退中被敵人的飛機炸死了,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被炸死的,沒人知道。

這下可把夏德貴嚇慌了即派人四出尋找不知下落。

隨後,再進行追查,終於找到一名目睹當時情況計程車兵。士兵說:““師長見到部隊潰散的情況心中很難過,但又無法制止,他帶著師部特務連的少數士兵和衛士總走在部隊的最後面,撫慰負傷官兵,督促潰散的官兵迅速歸隊。不料他的行動引起了喪心病狂認賊作父的漢奸們的注意,當敵機臨空偵察並尾隨潰逃的部隊狂轟濫炸時,雜在潰軍中的漢奸不時發射訊號彈向敵機指示目標。當師長行抵一破窯時附近出現很多打黑布傘的漢奸,其中有發射訊號彈的,也有向天空照反光鏡的,敵機遂集中向破窯俯衝、轟炸、掃射,此時鄭師長一行數人正隱蔽在破窯中,敵機逸去後,再也沒有看見師長的行蹤了。,,夏德立即按照他提供的線索命這位士兵做嚮導,由師部騎兵連派出一排人到該地進行搜尋。

這時日軍早已離去。沒有敵情的顧慮,這個騎兵排終於在破窯內找到一具個子矮胖的屍體,面目已無法辨認,幸好找到鑲嵌的金牙為證才確認是鄭副軍長兼師長的遺體無疑。

排長僱請了當地一輛大車,把鄭師長的屍體運回到柳州,存放於柳州公園內。

蔣介石正在桂林召開軍事會議,聞訊自己的嫡系軍幹出如此遺棄長官的““不齒之事,”,大為震怒,嚴厲申斥副師長夏德貴。事後夏德貴受到記大過的處分,第27團團長黃振綱、師部炮兵營長杜勁秋等失職人員,分別受到撤職或調差記過的處分軍委會下令取消第口師番號,改為無名師。

這種處分在國民黨軍中是史無前例的。

第口師是王牌第2軍的王牌師改為無名師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上級為了激勵官兵““明恥教戰,”,在官兵所佩戴的符號和臂章上印著““進就不退,守就不走,”的警語。

在第9師就倉皇敗退時,第43師在高田附近作第37集團軍的預備隊,嚇得也急急地向後撤退。結果,這股吃掉第9師的日軍沒受任何抵抗,就竄向第37集團軍總部所在地賓陽而去。集團軍總司令葉肇立即率領總部向遷江後撤第66軍獲知日軍抄到子後方,第9師和第43師都已退去,也急忙向大明山區退卻了。

就這樣,白崇禧會攻南寧的大計被幾個怕死的將領全玩砸了。

在蔣介石的嚴令之下,日軍進入賓陽城後的第三天,第46軍第1

75師和第64軍趕到了城下。孤軍深入賓陽之敵不得不趕快撤退。

隨後,桂南的日軍第5師團開始縮短防線,以圖長久盤踴南寧,以南寧為核心,在南寧外圍剪刀圩附近的鳳山、苞賓路上的四塘、琶武路上的高峰隘及南寧與西鄉塘之間的先生嶺構築據點、工事進行防守.與中國軍隊又形成了對峙。

2月22日開始,蔣介石以四天時間在柳州召開有100多將領參加的柳州軍事會議,檢討桂南作戰。在軍事檢討會上,總指揮白崇禧首先難辭其咎,於是說:““邑賓路方面戰場的統帥是第37集團軍總司令葉肇,前方的事情應該問他。””

蔣介石下令將葉肇扣押查辦,要槍斃他。葉肇說:““第q師和第a3師不聽指揮擅自撤退,我有什麼辦法?,”

蔣介石又追究第9師副師長和第43師師長的責任。兩人又推諉說:““葉肇在情況有重大變化的時候,毫無決心和處置。我們不走就送死,奈何奈何!,,據說第9師和第43師之所以敢在最關鍵時刻 後轍.就是因為他們的直接上司陳誠和徐莊瑤預先對他們指示了。.情況不利時撤退,”的腹案,第一步退到哪裡,第二步退到哪裡等等,全都早先計劃好了。

第66軍是葉肇的基本部隊。他們發現一個縱隊日軍經七塘附近向高田方面運動時立即報告葉肇,而葉大總司令認為在高田、崑崙關一帶有國民黨軍兩個嫡系師,不要什麼緊,““穩坐釣魚臺,,,沒及時指揮部隊作戰。而第43師在山上居高臨下,看著日軍一個行軍縱隊經過高田附近北進。這本是對行進知敵側擊最佳戰機。他們不僅不主動捕捉難得的戰機,對敵人進行打擊,反而藉口上級““沒有命令,”趕快退去。

這一爭執起來”這糊塗仗怎麼也算不清”而蔣介石就是一條:要處理失職將領。

最後,白崇禧因為葉肇是桂系自己人,力保葉肇。可葉肇總司令說人家不聽指揮”卻拿不出確鑿證據。白崇禧沒有辦法,只好自請降級,由一級上將降為二級上將。

在這次會議上,英勇作戰的第46軍軍長何宣和第175師得到軍委會傳令嘉獎。

但是,日軍在廣西羊沒待多久。q月下旬,日軍主力在越南海防登陸,與龍州、憑祥之敵西進配合”佔領越南北部之河內、諒山、海防等各重要城鎮及交通要點;佔領越南後,自動放棄桂南,退走出海。

11月,桂南全面光復.........

在正面戰場之上,另一支部隊第74軍到達了最前線。

第74軍是戰區直屬軍,也是不久前上高戰役立下大功的主力軍。

在江西上高會戰後,他們將第一線防務交給友軍”調到後方分宜、新喻、上高一帶休整補充。9月18日,忽接上級命令,說武漢方面日軍從岳陽通城出發進攻長沙,已渡過新牆河、汨羅江,逼近長沙”戰鬥非常激烈。命第74軍全部西進,急救長沙。全軍按第57

師、第38師、軍部、第51師順序,經宜春、瀏陽向長沙急進。

當他們啟程開赴湖南時,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對於戰局和該軍的安排產生了分歧。

薛嶽、吳逸志認為,日軍突破汨羅江的陣地後,一定要直取長沙。

長沙重要”必須力保,準備由第79軍守長沙,第74軍守長沙以東黃花、永安地區。但這個決定又遭到趙子立等人的反對。趙子立認為”

這次會戰,日軍是要先消滅中國部隊”才再佔領長沙。兩種認識決定著戰局的擺佈和兵力的安排。

趙子立急急趕去唐公館。

見著薛嶽和吳逸志後,趙子立建議打破:““鬼子主力是要找尋我軍的右側來包圍。現在作戰的關鍵問題,是鬼子和我軍爭奪外線的問題,得之者勝,失之者敗。如果把第74軍向長沙以東拉,那正好是以右側背授敵,是自己進入內線,是自投羅網,萬萬使不得。,”

薛嶽問道:““你有什麼依據?,,““根據日軍慣用戰法和地形來判斷,目前汨羅江南岸正在進行的戰鬥也證明了這一點。””趙子立說。

““你說下去。,,薛嶽說。

““第26軍、第37軍已經用錯了,現在看來,這兩個軍已沒什麼希望了,一錯不可再錯。””趙子立侃侃而談:““如果將第74軍暫時停止在瀏陽東北,即瀏陽河上游東岸地區,等第19、第30集團軍的部隊到達後,以第27集團軍的第20軍和第58軍、第30集團軍的一個軍,第1q集團軍的一個師,第74軍,第a軍,第10軍等共約1

7個師的兵力確保外線同時進攻。

這樣,就是我們的主力打日軍的左側背,是日軍以側背授我o雖第26軍、第37軍、第10軍失敗了,我們仍可轉敗為勝。,,吳逸志皺著眉頭說道:““長沙丟了不得了。””

趙子立以為自己的意見生效了,臉色稍露得意之色。誰知薛嶽還是說道:““堅決要把第74軍向長沙以東拉。,”

汨羅江的戰鬥已經證明了趙子立的判斷,可是薛嶽不知為什麼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這是薛嶽的愚蠢?不,而是權力的霸道。趙子立第二次建言又失敗了,灰溜溜地離開唐公館,回到了文藝中學指揮部。

趙子立一進門,恰好電話響了,一拿起是第74軍軍長王耀武在湘翰途中打來的,和趙子立聯絡。

趙子立當即將汨羅江的情況告訴他,最後有意提醒道:““把你的部隊向長沙以東拉,我是絕對不同意的。我的意見是要把你的部隊擺在瀏陽東北,將來協同友軍向西對敵左側進攻,那樣有勝無敗。現在決定把你的部隊向長沙以東拉,我估計你們由東向西前進,敵人將由北向南前進”恰好出現在你們的右側”你們將要與絕對優勢的敵人發生嚴重的遭遇性的戰鬥。””

深明““兩頭跑兩頭吃香,”官場術的王耀武對於長官部的爭執,才不願意介入其中,只是輕輕““哦,”了一聲”沒有““介入,”進去。趙子立碰壁之後的沮喪還是沒能消除.繼續在那說道:i.高瞻遠矚沒有了.大智大慧沒有了。他們硬要這樣做,真糟糕透了!,,王耀武部隊正在疾進中,沒太多的時間聽趙子立發牢騷了,趙子立只好撂電話了。但王耀武對他的提醒也根本沒在意。

9月24日,第57師、第58師及軍部透過瀏陽城西蕉溪嶺隘路時,突然受到敵機輪番轟炸掃射,兩個師擠在一條前後15裡、兩面是石山的羊腸小道上,官兵傷亡重大。

當後續的第51師透過該地時,敵機又來投彈,一些官兵在掃射中慌忙跳進剛才炸成的土坑中裡面多是十幾具屍體累積在一起,只好臥在屍體中。儘管屢遭敵機轟炸,但第74軍對敵機卻不知如何應付,王耀武和師長們竟然不知組織步、機槍去集中對空射擊,只會用樹葉偽裝隱蔽還下令:““不準喧嚷!,”怕飛機上聽到。

趙子立的提醒不能讓王耀武警覺,在路上挨炸,應該對他又是一次警示了,但他還是沒在意,大禍漸漸地在釀成之中。

25日深夜,第九戰區長官部向第74軍下達了命令:敵神田師團、青木師團已陷甕江向金井、高橋進逼,已令第26軍蕭之楚部向金井、團山之線迎擊,掩護你軍到達;你軍應漏夜趕到春華山、永安市、黃花市地區沿撈刀河南岸佔領陣地,構築工事作為長沙外圍陣地,協同第79軍夏楚中部固守長沙城區。

王耀武接到命令時,第74軍距防區不過一日行程,距金井、高橋之敵也不過百餘里了。誰都知道越近戰場,越有可能與鬼子遭遇。但第74軍上下卻麻痺大意,既沒與前線友軍進行聯絡,也沒派出搜尋部隊。

為了急救長沙,晚飯後,全軍繼續擺成一字長蛇隊形前進。天將黑時,王耀武等人遠遠看見前方永安市大火沖天,火光照到二三十里外。

殊不知日軍已渡過撈刀河,進到了第74軍北側的各個山頭上。但第74軍仍毫無察覺,只聽說前方第26軍還扼守著撈刀河,心腹都是疑團:為何那裡這麼大的火光呢?

原來日軍已將汨羅江南岸守軍完全擊垮了,果如趙子立所料到的那樣,沒有乘勝直取長沙,去攻擊長沙的既設陣地,而是以消滅中國軍隊主力為首先目標,馬不停蹄地迅速向東南瀏陽方向急進了。這時第7a軍正行軍透過瀏陽西進長沙,結果,把自己的右側正好送到了鬼子面前。

日軍主力由北向南,第74軍則由東向西,右側背完全暴露在日軍攻擊之下,按照軍委會制定的戰術原則,第74軍應派出側衛部隊掩護主力安全行進。王耀武由於相信長官部命令,恃有第26軍的掩護,又想早日趕到指定地區,爭取時間佔領陣地,構築工事,沒作其他戰鬥部署,只是令第57師派先遣團輕裝急進,先佔領春華山以掩護主力佔領陣地。可是,他哪裡知道這第26軍並沒在團山、高橋一線阻擊住敵軍,主力已經轉進大山了,僅留少數官兵在放冷槍,““佯攻敵軍,”,於是日軍毫不受阻,**。

26日正午,第57師劉安泰團趕到春華山時,即與敵先頭部隊遭遇,雙方在春華山鎮上展開白刃戰,反覆爭奪。終因敵後續部隊增加,春華山以北高地均為敵軍佔領,先遣團掩護任務不能達成,被迫向南潰退。

與此同時,日軍主力由永瓷市向前進中的第58師突然襲擊。該師在蕉溪嶺被轟炸掃射,官兵傷亡頗多,加之數百里行軍疲勞,受到敵軍由側背突擊,被切成數段,各級指揮官均失去掌握。混戰不到幾小、

時,全師崩潰。

王耀武亦窮於應變,只是令第51師迅速佔領陣地阻止敵人前進,並收容第58師的潰兵,令第57師於石塘鋪一帶阻擊南犯敵軍。混戰至黃昏以後,第51師師長李天霞不遵守軍部命令,擅自將部隊向東龜縮,陣地形成一大空隙。第57師正面又被敵突破,軍直屬部隊在黃花市受到攻擊。日軍在連續取勝之下,竟一反夜間不深入的常規戰法,大部隊向黃花市夜襲,將第74軍直屬部隊打亂。

王耀武率衛士排倉皇逃跑,衛士排長為敵俘虜,被敵用軍刀劈死,王耀武只差數步,因為天黑才僥倖逃脫。

第58師和軍直屬部隊官兵盲目潰逃,大部向普跡附近逃脫,一部分被敵軍屠殺。這樣一個兵員和武器裝備頗齊、戰鬥力較強的攻擊軍,僅僅戰鬥一天,即便戰敗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第58師師長廖齡奇逃出包圍圈後,仗著自己是蔣介石的嫡系、黃埔生,自行將一部由湘陰港渡瀏陽河,集結於鎮頭市西南許家橋,土橋及南門壩,收容以團、營乃至連為單位突圍的部隊。

收容完畢之後,廖齡奇強行攔下一列火車將殘部拉到株州整理,自己跑回祁陽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