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16章 鄧恩的日記(下)

第116章 鄧恩的日記(下)


傾城紅顏王妃要下堂 冰山首席請自重 極品ceo這裡疼 霸道千金尋真愛 修真傳承者 金屬世界 亂世人生 誰在街角清唱天使的歌謠 龍嘯大明 青春前期

第116章 鄧恩的日記(下)

第116章 鄧恩的日記(下)

實在抱歉,因為外出耽擱,只得在晚上補上,請各位讀者見諒。

正文

———————————————————————————————

“2075年8月27日,小雨

今天,他們送來了一個盒子,我開啟它,裡邊只有一塊燒焦的布料。

我撫摸著那塊布料,看到了那上邊的名字,鄧陽。

雖然心中早就有了準備,但當它真的發生時,我差點昏過去,心再一次感到絞痛,揪心的絞痛,我在二十三天前失去了自己的妻子,現在,是兒子。

我還剩下些什麼?

只剩下這具軀殼而已,我的靈魂已經隨著妻子和兒子離去了。”

放下日記,從**翻身下來,點上一根菸,再拿起日記,靠著窗戶坐著。

說不出看到這本日記是什麼感覺,只覺得,總算有一個比我還要慘的傢伙,出現了。

哦,這並不是幸災樂禍,只是同病相憐而已。

“2075年8月29日,晴

前方傳來了最新的戰況,北京甚至不敢讓公眾知道戰果,五天,僅僅五天,我們又丟了南京。現在美軍兵分兩路,目標十分明確,一路開向江蘇省徐州市,一路開向河南鄭州市,兩支部隊都躲在美國空軍和航母戰鬥群的支援範圍內,直撲北京。

他們過不來的,這誰都清楚,一旦在山東和河南進攻受挫,美軍那漫長的補給線將是最好的目標,他們最終不得不撤退。

問題是,美國人的真正意圖到底是什麼?

吸引中國軍隊不得不快速集結,與入侵的美軍進行正面大規模決戰,透過反覆擊潰集結起來的中國軍隊,和持久戰來消耗中國的國力和經濟,最終引發國家經濟的全面倒退。

而其中最讓人憤慨的是,我們一半以上的重工業,戰爭的基礎,現在都隨著沿海城市的陷落而落在了美國人手中。

‘希望’工程的進度被大大提前了,首次飛船發射定於9月17日,北京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成果,無法再容忍任何的藉口和拖延。

但問題是,這個工程的根本,代號HX-1的生物仍然無法經過高溫測試,活性酶的研究還在進行,短期內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為了趕工,我們不得以重新使用了航天鋼材,這與本來的初衷背道而馳。而一旦被北京發現,我們這些人可能都活不了。

相比漫長而希望渺茫的‘希望’工程,酒泉發射中心同期進行的電磁炮小型化實驗反倒進展神速,第一輛原型電磁坦克已經被製造出來,經過測試後,批次生產,開往前線參加戰爭。

這些無堅不摧的電磁炮,射程遠達數十公里,這才是真正能夠解決這場戰爭的關鍵,而不是靠異想天開的逃避,能逃到哪去?太空嗎?”

那種微生物的代號是——HX-1,在核戰前,中國人已經先把這種還不成熟的生物材料用在了能量裝甲上,但生產倉促,數量較少,沒能對戰局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中國人在進行太空殖民計劃的同時也在發展電磁炮,並最終成功製造出了小型化的電磁坦克,這真可謂是突破性的進展。

《Война_с(上一場戰爭)》中並沒有出現對於電磁坦克,和電磁直升機的任何描寫,很可能這些武器在測試中遇到了難以繞過的瓶頸,並最終永遠地留在了實驗室,而無法化為真正能夠經受住戰鬥檢驗的兵器。

所謂的瓶頸,可能就是當時的能源問題,中國並沒有發展小型化的核能反應堆,或者說起步很晚,直到核戰爭爆發,都沒有任何關於中國在小型化核反應堆方面取得突破的報告。

我繼續看下去,跳過一些有關於工程進度的描寫,看看到底能發現什麼讓人震驚的東西。

“2076年8月29日,晴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

我們成功了,讓人不敢相信,但是,我們成功了。

可以有效消化並分解HX-1分泌物的消化酶成功的實驗室中合成,並經過了微電流控制實驗,我們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加入到能量裝甲的複合纖維層裡,透過人體微電流操控來進行釋放,從而吞噬裝甲,製造縫隙,最終使得使用者可以趁裝甲外層未自行修補前脫掉它。

北京對於這個訊息表示了非常高的肯定和讚賞,所有參與研究的科研人員一律獲得國家級的科研獎項和頒發的證書,主要部門負責人則分別獲得國家一級技術發明獎,還有鉅額獎金獎勵,和家人、子女生活方面的優先保障。

與此同時,電磁炮的研究反而進入了低谷,實驗型小型炮模型生產出來後,一直缺乏合適的電源。不得已之下,研究所開始在發射中心外圍大量修建電磁炮,不斷髮射進行測試,從而修改數值,以此來測試小型化的核反應堆效果。

那些人簡直要瘋了,我也快要瘋了,他們一共修建了超過二十座電磁炮,還打算把每門炮都連線上單獨的核反應堆進行測試,被我勸阻了,我可不想這些瘋子在地下全都埋上可以把我們轟上天的核反應堆。

電磁炮每天都要進行測試,不停地對著附近的玉門進行轟擊,好在那裡沒有人,都在六十年代就搬走了,不然軍隊會被當地政府告到北京去,原因是不停地測試電磁炮,導致當地的火車、公路運輸線徹底被軍隊佔用,為了運送那些數量眾多的製冷液氮。

最讓人吃驚的是,這些傢伙居然打算讓電磁炮上直升機,進一步縮小口徑,改裝成電磁機炮,電磁炮上坦克也就罷了,裝在直升機上能有什麼用?軍隊能用它來幹什麼?

當成空中火炮嗎?那些小小的動能彈,還有昂貴的成本,脆弱的製冷裝置,我看不到任何的優勢。

我只負責監督工程,而這個專案已經報到了北京並且被通過了,那就由他們去吧,反正到時候軍隊肯定不會接納這個怪胎,還得打回來。”

中國軍隊測試過電磁坦克和電磁直升機?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訊息,這本日記中記載的東西,好多都可以稱得上是當年的絕密,但這些絕密放到現在來說,沒一丁點作用。

日記只記載了那些工程的研究過程,進展,對於具體的數值等等完全沒有提及,讓人看著其中記載的內容震驚不已,但又找不到任何可用的部分,只剩下感慨。

我厭煩了看那些武器的進展,乾脆翻到最後一篇。

“2077年10月20日,陰天

距離北京的命令正式執行還有三天時間,政府打算全面清理‘希望’工程,任務的具體執行負責人,是我。

行動很簡單,我擁有整個發射中心的最高指揮權,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自行定奪。我只需要宣佈暫時進入緊急狀態,警衛連控制了整個地下基地後,用身份識別卡和密碼進入核反應堆中央監控室,啟動自毀程式便可以了。

之後,我還有四分鐘從容離開地下基地,登上直升機,最終飛往北京,進入地下掩體避難。

三天後,那些核武器就會向紐約和莫斯科,還有柏林、巴黎、倫敦、東京、堪培拉、巴西利亞發射,最終挑起世界性的核戰。

我們要把所有的有核國家拉入這場核戰爭,讓他們互相攻擊,互相摧毀對方,還有我們。

但我們有準備,那些鐳射防禦系統會攔截大部分的來襲導彈,預計傷亡大概在3~4億左右,北京和其他幾座主要城市,主要軍事基地將會倖存。

當一切成為數字時,那也就失去了意義。

但我並不想把一切毀於一旦,我很清楚北京的打算,俄軍已經迫在眉睫,這些東西絕對不能落在他們手裡,即使這裡邊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成千上萬的資金投入。

但三天又有什麼區別?當核彈在各地炸響時,那些俄軍還會顧的上來搶奪這些科技嗎?切斷了補給,喪失了通訊,他們將潰不成軍,根本不可能活下來。

我決定違背北京的指令,那些電磁炮和常規火炮,還有附近駐紮的導彈營以及鐳射防禦系統都是很好的屏障,它們無法阻擋來勢洶洶的三個俄軍裝甲師,但它們可以阻擋那些更加致命的核武器。

這算是叛變嗎?

我不知道北京得知我的決定後會給我按上什麼樣的罪名,但我知道,這個工程,‘希望’工程可能真的會成功,如果它成功了,那對於人類的未來來說,將是光明而壯麗的新一頁,如果失敗了……

如果失敗了,我會再次,摧毀它,而絕不讓它落在任何人的手中。

但我等不到那麼久了,我的生命已經進入末期,可能數十年,上百年後,那些殖民者才能返回地球,那時,我已經死去,化為塵埃。

我選擇了他,蒲,他對於國家的忠誠高於一切,我篡改了北京的命令,讓他沉睡,永遠的沉睡下去,直到那些殖民者,那些中華民族的後裔返回地球,再親手喚醒他,摧毀這一切。

對於一個才24歲的軍人來說,這個任務過於殘忍,而且,對與錯,榮譽與使命,這一切都是一個天大的玩笑。

我給了他空口允諾,就憑這些,讓他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玲,陽陽,希望我的選擇不是錯的,如果錯了,那就讓我一個人來承擔吧。”

日記到這裡結束了,後邊是我畫的地圖,現在看來,畫的很拙劣,很難看,線條也不準確,但它畢竟救了我一命。

原來是這麼回事,我把菸頭丟在地上,擰滅。這下一切都有了答案,原來酒泉發射中心及其中的珍貴資料、實驗原型都因為這名叫做鄧恩的將軍的一念之差得以儲存。

將軍背叛了北京,但他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那些鐳射防禦系統和反導防禦系統在面對數目眾多的真假彈頭時,失去了甄別能力,系統過載,並沒能攔住全部核武器。

但只要有一枚,一枚落下來,就足夠了。

可惜,最終,那些有關航天發射的資料全部都被驚天動地的爆炸燬於一旦。

對人類而言,那些最珍貴的,可能挽救人類的資料從此徹底煙消雲散,而對於核戰後的人類來說,從頭再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或許,對於那些外星人,那些中國人的後裔選擇拋棄地球,剛開始是不理解,是嫉妒,是憤怒,是怨恨,但到了現在,這些都已經隨著最後的希望一併消散了,剩下的,只有無奈的嘆息和對冰冷現實的畏懼。

我看著窗外,看著那些奔跑的野兔,對於它們而言,地球並沒有改變多少;

但對於人類而言,天空,從此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這個夢想,曾經實現一次。

但現在,恐怕永遠都不會再實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