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惹火嬌妻很羞澀 痴情錯付:愛人慢點來 花心闊少的犀利女保鏢 穿越鬥破蒼穹之龍帝 篡天奪命 星空至尊 曙光 機破星河 鬼谷空墓 至尊仙陣傳
第九章
星期天是中學生們十分嚮往的日子。家裡住在農村的學生星期六下午就回家,星期天下午再返回學校,從家裡帶來大米、香乾蘿蔔、醃菜幹什麼的;家庭條件好些的在香乾蘿蔔和醃菜幹里加上些豬肉,還捎上一些鹹魚幹、鹹鴨蛋之類,總之是滿載而歸。不回家的同學,還有家住在縣城的通學生(走讀生)們,到了星期天就要把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攪動起來。南、北操場上,籃排球的愛好者們已經擺開了陣勢開始角逐;學生寢室對面那排長長的乒乓球室裡,“乒乒乓乓”的撞擊聲和中學生們的喝彩聲不時一陣陣湧來。食堂旁邊那口水井周圍理所當然地成了女同學們的天下,她們身著大紅色的、粉紅色的、天藍色的、淺綠色的、還有方格子的等各種花色的豔麗服裝,在和煦的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女孩子們湊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新鮮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不時在她們中間爆發出來。剛從理髮室出來的吳才順見女同學們這麼起勁地搓搓洗洗,似乎不可理喻。以他之見,諸如襪子之類每星期洗一次足矣,大可不必天天洗之,既浪費時間又消耗肥皂乃得不償失也!
他正楞著神不勝惋惜地發著感嘆,忽聽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不一會兒,李華拿著一本雜誌風風火火地跑到他跟前。
李華用手指著雜誌上一位作者的名字:
“鄔嗚,認得麼?吉縣文化館的,竟也在這種全國性的雜誌上發表作品了哩!”
李華的眼神裡不啻發現了一個新大陸。
吳才順接過雜誌翻了翻,這是一本剛出版的《民間文學》,一篇《解縉解啞謎》的民間傳說赫然登在上面,作者署名是吉縣文化館鄔鳴。
“你找他有何貴幹?”
吳才順的小眼睛裡閃著詭祕的光。
“唉呀,你就別跟我賣關子了,說,到底認不認識他呀?”
見吳才順哼啍哈哈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李華有點著急,“老夫子,求你啦,別跟我來那些之呼者也哉的好不好?我真想知道這位鄔嗚是誰,長啥模樣,他的水平這麼高,作品能在《民間文學》上發表,一定是位才子,如果你父親認識他,煩請引見引見,我想拜他為師,提高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吳才順啞然失笑了。
“李兄,實不相瞞,鄔鳴者,乃鄙人家父也!”
“你父親?”
“焉敢戲爾!”
李華兩隻眼睛瞪得圓圓的,審視地將吳才順從頭到腳看了一遍,似乎是第一次認識這個剛剛理過發,頭髮整整齊齊梳得向一邊倒的矮個子中學生。
吳才順被他看得有點不自在,那股文縐縐裝腔作勢的老夫子味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相信?實話告訴你吧,‘鄔鳴’是我父親的筆名。”
“相信,當然相信!你父親怎麼知道得這麼多啊!解縉不愧是才子,在永樂皇帝面前居然把啞謎解得天衣無縫!你父親也是一位才子哩,能把解縉的傳說寫得這麼生動,膾炙人口,實在令人佩服!難怪你的語文成績這麼好,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呀,有遺傳基因哩!”
吳才順有點不好意思:“別瞎說,我的語文成績也不算好,你的英語才叫拔尖呢!”
“我們各有千秋,你也不要謙遜,我們在學習上交流交流好不好?這樣吧,你將語文的學習方法告訴我,我把學習英語的一些體會說給你作參考,咱們取長補短,互相幫助,行不?”
“行,行!
兩人邊說邊走出了校門。
李華是上街買牙膏的,吳才順要回家,他今天特意來理髮。開學時,全校的學生都交了一個學期的理髮費,規定每人每月在校理髮室理一次髮,過了期就會作廢。
他們肩並肩地走進了校門口那塊果樹林子。
寂寥的秋意己從鑑湖漫延過來,桃樹和李子樹的葉子已經全部脫落,光禿禿的枝條在瑟瑟秋風中抖動著;橘樹的葉子卻還是綠蔥蔥的,枝條上滿是黃澄澄的橘子,橘農們正在忙碌地採摘著,不時聽見幾句難聽的罵人話從他們那裡傳過來——多半是那些被周斌們偷摘了橘子又折斷了樹枝的人家。
“其實,我學習語文也沒有什麼好方法,”老夫子竟靦腆起來,“簡單說吧,就是要多看、多記、多寫。多看課外書,看到好的段落、精彩的描寫片段、不認識的生字和片語、不懂意思的成語,都用筆記本摘錄下來,然後查字典和成語詞典,將字的拼音、片語的意思、成語的解釋都記在筆記本上,直到會讀、弄清意思為止。以後寫作文、記週記時,這些片語、成語和精彩的描寫就可以試著用一用了,久而久之,漸漸由生疏到熟練,最後就會應用得得心應手——”
李華聽得十分入神,想不到這傢伙一套一套的,還挺系統哩。
一陣急促的腳踏車鈴聲從後面響起,兩人剛挪開一點空隙,一輛腳踏車就從他們中間風馳電掣般地竄了過去,險些撞在他們身上!那揚長而去的腳踏車上坐著兩個人:騎車的是周斌,肖樸田坐在腳踏車後面的衣架上,在經過他們身邊時這傢伙還衝他們倆得意洋洋地笑著扮鬼臉。
“此外,語文最重要的是寫作文,寫作文最重要的又是審題,”吳才順頓了頓,“光有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詞藻而沒有準確的審題,符合邏輯思維的推理以及貼近生活的細節描寫,是很難寫出好作文的。”
李華邊聽邊發出一迭連聲的讚歎,似有大徹大悟之感,原來學習語文和學習英語竟有許多相似之處!
“還沒聽你說呢!”
“噢,其實呢,學英語和學語文有很多相同之處。我覺得呀,學英語最怕的是忘記,假若時時刻刻都複習就不會忘記。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大凡就是這個道理。”說到這裡,李華有點不好意思,“就像小時候我想念我的婆婆(祖母)一樣,天天想,她的形象就深深地在我的腦海裡紮下了根。我四歲時母親改了嫁,是婆婆含辛茹苦把我和弟弟拉扯大的,我和弟弟對我婆婆可有感情了,真個是難捨難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時時刻刻縈繞在我的腦海裡。不怕你笑話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暑假回校上課,上著上著,我眼前出現了幻覺,把正在上課的班主任、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師看成是我婆婆,竟在課堂上失聲地喊了他一聲‘婆婆’!當時,弄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起來,嘿嘿,這都是由於我腦海裡反反覆覆重複著我婆婆的形象才出現這種情況——”
“真有此事?”
“是真的。當然,英語單詞和片語不能光靠死記硬背去記,這樣效果也不一定好,還要多閱讀課文,最好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因為,在閱讀過程中不熟悉的單詞和片語會反覆出現,多次重複就能牢牢記住它們的意思了。此外,閱讀還可以增加對句子的理解,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平時模模糊糊理解得不太清楚的語法知識也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加,慢慢地就可以理解得越來越清楚了。”
兩位好朋友就這樣邊走邊推心置腹地交談著,不知不覺來到縣百貨商場門口。
這是六十年代新建起來的一幢三層樓房,是目前吉縣縣城最大的國營百貨商店。“百貨商場”四個鍍成金黃色的大字被鑲嵌在房子正面的最高處,顯得十分醒目。商場的一、二樓是營業廳,三樓是辦公室。營業廳裡放著一排排嶄新的玻璃貨櫃,靠牆則是清一色天藍色的貨架,貨櫃和貨架裡面擺滿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商品,顯得琳琅滿目。興許是星期天,營業廳裡熱鬧非凡,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們向女營業員們詢問著商品的價格(計劃經濟時代,國營商店的商品只有一種價),挑選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李華他們徑直來到牙膏牙刷專櫃前面,靠著櫃檯仔細地挑選起來。
最貴的“中華牌”牙膏四角七分錢一支,李華自然不捨得買,經過反覆挑選,他要了一支壹角伍分錢的“白玉牌”牙膏。
“吳才順,李華!”
一個熟悉的女同學的聲音。
是劉嬌花!
一邊是她爹,一邊是她媽。星期天,縣人民銀行幹部一家子逛商店來了。
兩個小男孩的臉蛋頓時通紅通紅,慌亂而不失禮貌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爾後,逃也似的從商場裡跑了出來。
他們的背後響起了劉嬌花**不羈的笑聲。
在縣人委門口,他們又遇見了羅素芳和她的母親。母女倆是給縣人委食堂送豆腐去的。別看羅素芳平時在學校靦腆,說起話來輕聲細語,此時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她大大方方地挑著一擔裝得滿滿的豆腐,肩上的扁擔顫顫悠悠,一副輕鬆自如的樣子。羅媽媽認識李華,自打縣農機廠搬到城北的新廠去後,這伢崽(男孩子)就跟他爹沒回來過。好久不見,他竟長高了許多,眉宇間還透露著一股生氣勃勃的青春活力,羅媽媽看在眼裡,喜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