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75章:74 傳說的祕密 10 

第75章:74 傳說的祕密 10 


穿越數碼來伴你 煉邪 紅袍法師 茅山鬼道 鸞鳳眷:第一賭妃 失憶女 傻王的棄妃 萌妻送上門:拒嫁億萬繼承人 菟絲花 櫻帝學園高等部①修改版

第75章:74 傳說的祕密 10 

“響堂寺的祕密?”小張再次忍不住插嘴問道,“趙隊你快點告訴我吧,別兜圈子了,這響堂寺眼看就到了。”

趙子雄抬起頭,天空中的陽光已經暗了許多,但響堂寺依然沒有改變它的色彩,還是那混濁的灰黑色,就如同被厚重的灰土掩藏起來一般,趙子雄嘆了口氣,“是呀,響堂寺也許很快就要沉入歷史的土壤之中了,那時候就沒有人能夠知曉它的祕密了。”

李隊長分析響堂寺得出的結論是:那個北齊皇帝高洋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修建行宮和響堂寺,實際上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他在修築一個巨大的地下建築,而且這地下建築和盤龍山下是相通的。

這些分析是根據各個方面的疑點考慮的:首先,修建行宮和寺院石窟需要很多工人、民夫,一旦數量巨大,就可以掩蓋住修建地下建築的事實,因為沒有會有人注意到,地面上的人其實少了很多;其次呢,修建地下建築有時候不能只在白天進行,因為地下建築的工作量要遠遠大於地上的,所以晚上也需要民夫工作,而這就是響堂寺深夜洪亮回聲的由來;再次,石窟中的石刻,竟然耗時四年之久,很明顯是為了地下建築在拖延工期,依然是為了掩人耳目;最後從石窟中的飛天圖案及卷軸中的美人畫,幾乎就可以確定,高洋修築的這個地下建築絕對是為了一個女人,很有可能是他心愛女人的墳墓,當然這也將是高洋自己的墳墓。

這一系列的分析,讓李隊長陷入了一種求知的狂熱情緒之中,以至於他急切的想了解高洋——這個讓人感到奇怪的北齊開國皇帝!

歷史上高洋是北齊的文宣帝(529年—559年;在位550年—559年),字子進,是南北朝時期北齊開國皇帝,在位僅10年。他是他是東魏權臣高歡次子,實為漢族人,但他本人自認為鮮卑族人。高洋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其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雖偶然被兄弟嘲笑或玩弄,但其才能甚得父親欣賞。當哥哥高澄被奴隸刺殺以後,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東魏的大權。而當時的東魏孝靜帝元善見也只好封他為丞相、齊王。但高洋不甘當傀儡皇帝的大臣,就於550年就廢掉了元善見,自立為帝,改元為“天保”,建都鄴,北齊建立,而當時他年僅二十歲。

正史中大多數對高洋的描述功大於過,認為其雖在位時間比較短暫,但其為統一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不過在民間的歷史記載中,李隊長髮現,其實高洋更多被談起的是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測字先生。

當然,談到測字,很多人想起的三國時期的魏武帝曹操(死後為子曹丕追封為皇帝),因為有關曹操測字的故事實在流傳太廣了。故事之一:曹操曾送給眾人一瓶酪,瓶蓋上寫了個“合”字,大家不解其意。曹操的主薄楊修見了,說,魏王叫大家一人一口酪,吃,別客氣。故事之二:還有一回,那是曹操當宰相時,有一天,他親自去看相府的施工情況,在大門上寫了個“活”字,工頭百思不得其解。楊修時任相府祕書,工頭來問他,楊修說,這還不簡單,宰相是嫌門太大了,趕快改小一點。不過曹操的這點測字本事和高洋比起來就差了許多了。

在李隊長翻閱的一些史書和民間記載中,有大量的有關高洋測字,預測未來的故事,而且上面記載的有關高洋測字的技巧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令人簡直難於置信的程度。公元550年,高洋廢除東魏最後一個皇帝后,建立了北齊政權。開國皇帝高洋當然要給自己建立的王朝起個大吉大利的新國號,於是他讓大臣們議論一下。這時,有人提議名叫天保,意思就是說讓老天爺保佑北齊萬年,萬年,萬萬年吧!眾人聽後齊聲叫好。高洋卻說道:好是好,可這“天保”兩字拆開來不就是“一大人只十”嗎?你們是笑我在位只有十年啊!而此時已經登上帝位的高洋一向喜怒無常,殺人如麻,所以眾大臣都嚇得跪地求撓,誰知高洋卻哈哈大笑說:沒事,沒事,這是天意,不怪你們。我有十年皇帝做就不錯了。

最有意思的是,高洋不但知道自己在位幾年,甚至連何年何月何日要壽終正寢也曉得。有一年,高洋帶著皇后上泰山,在岱廟的天貺殿向老道問卦。高洋問:你看我有多少年的天子位可坐?其時,這位老道不暇思索地說,三十。高洋頓時面露喜色地對皇后說:你看,老道也說我只有十年的時間了。皇后不解道:這老道不是說三十嗎?高洋解釋道,這三十是指十年十月十日,三個十加起來不就是三十嗎。後來,高洋果然在天保(公元五五九年)十年十月得了暴病,食不能下嚥,餓了三天,就在十日這一天病逝了。

更有意思的是,當太子高殷將入學時,高洋特請國子監愽士邢子才替他起個字號。邢子才思索再三,得意地說,字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嘛。誰知高洋一聽大叫,糟了,正字是一止,我兒子恐怕很難繼承大統了。邢子才嚇得魂不附體,慌忙懇求重新起字號。高洋喟然長嘆,不用了,這是天意,就是改了也枉然。高洋環視眾臣對他的同母弟常山王高演說,阿演仔,我要是現在殺了你,師出無名,反而落個千古罵名。只求你日後手下留情,要篡位就篡位,可不要亂殺無辜啊。高演一聽跪在地上磕頭不止,連說,不敢,不敢。高洋死後,高演位至太師,矯詔殺了他的侄子,年僅十七歲的高殷和尚書令楊愔,果然如高洋所料。

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東魏叛臣侯景在梁作亂失敗後,將傳世玉璽交給侍中趙思賢讓他轉交自己的屬下,趙思賢見侯景東山再起無望,便將玉璽送給北齊南兗州刺史郭元振作為投靠的見面禮,而郭元振又上交頂頭上司辛術,幾經週轉玉璽終於落到了高洋的手中。這一日,高洋問眾大臣道:你們說說看,為何這侯景已經得到了傳世玉璽,結果還是保不住天子的寶座?諸臣無言以答。高洋破解道:侯景曾對他的部下說過,你們要知道我侯姓的人字旁不是作人看,要作人主看。不錯,侯景確實是當上了天子,可他忘了不能光看侯姓還要同名字景連在一起看,侯景兩字拆開來就是“小人百日天子”。所以他的天子寶座屁股還沒坐熱就滾下臺了。我算了一下,他以辛未年十一月十九日攻破建康,篡位成功,到壬申年三月十九日兵敗,總共是一百二十日。而侯景在三月一日便離宮前往姑孰,剛好在宮殿只住了滿百日。眾臣聽了無不欽佩高洋的神機妙算……

李隊長在看完有關高洋的記載後,竟然有了一種“驚為天人”的想法,這個有著傳奇般身世的開國皇帝真的有著如此神奇的預測能力嗎?那麼他修建響堂寺是不是就是和他的預測能力有關呢?

這個想法困擾了李隊長很長時間,他認為高洋修建響堂寺以及地下墳墓一定是發生了一些事件,因為響堂寺、行宮、地下墳墓的工程浩大,勞民傷財,作為一個皇帝他不能不考慮,而且根據石窟石刻的工程時間來看,地下墳墓的建設花費了近6年之久,建成之時距離高洋死去僅數十天,似乎這工期早已經安排好了一般。

就在他左右找不到線索的時候,李隊長湊巧碰到了一個人,從這個人那裡李隊長得到了不少資訊。

這個人外號叫王大膽,名如其人,膽子很大,沒有什麼正式的工作懂點陰陽五行、八卦禍福,經常走街串巷給人算命。據他說,幾年前,有幾個倒騰“貨”的主(貨是文物的俗稱),也發現這響堂寺有些問題,於是就在這響堂寺附近轉了幾天,最後還真給找出了一個口來(後來李隊長髮現這個洞口就是他去過的那個洞口),但這幾個人不懂風水,以前總有人幫忙的,這次是臨時起意沒有太多的準備,又不想輕易放下,於是就找到了王大膽,好讓他給看風水,定陰陽。不用多說,錢在使勁,王大膽沒有多少猶豫就跟著下了洞。

不過他們下洞不久就在裡面迷路了,而且迷的很邪乎,王大膽的羅盤在裡面就是不轉圈,惹得下洞那幾位都把氣撒在他一個人身上了,最後把他揍了個遍體鱗傷,然後丟下一枝火燭就走了。

王大膽當時就想著去死了,手上什麼也沒有,一個羅盤,一個燒了一半的火燭,偏偏又在洞裡迷路了,能支撐多長時間呢?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了洞裡傳了洪亮的敲擊聲。這是“響堂”啊,王大膽終於明白原來民間所說的“響堂”真的存在,而且就是在響堂寺下面的洞穴裡。也是出於求生的想法,他決定沿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結果東拐西拐來到了一個石洞裡。

這個石洞彷彿就是響堂寺石窟的在現,不過裡面雕刻的不再是什麼佛像飛天了,而是一個一個的普通人。王大膽仔細看去,原來這個石洞裡刻的竟然是建造響堂寺的事情,上面刻畫的人物大多是工人、民夫以及官員和監工,開始王大膽還不明白為什麼在這裡刻這些事情,可是看著看著突然他踢到了一塊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