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21章:120 干將莫邪 2

第121章:120 干將莫邪 2


導演之王 極品風流教師 從滿級天賦開始無敵 九傾 重生之陰陽鬼妻 亡夫要出棺 人性禁島三:八大殺手 妾謀 玉梨魂 古尊

第121章:120 干將莫邪 2

這個我當然知道,干將莫邪這個詞最早見於《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今雖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矣。”,可見在其流傳之久遠。但真正讓它們家喻戶曉的卻是在東晉的《搜神記》中的故事。

注:原文: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產。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出。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後壯,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於是子出戶南望,不見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楚王。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僕。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你擬王,王頭隨墜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辨。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這是一個悲壯的復仇故事,講的是干將和莫邪夫婦為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干將認為楚王一定會殺他,於是他藏起了雄劍干將,並告訴妻子讓兒子為其報仇,果然,在獻出雌劍莫邪後,楚王以不獻雄劍為由殺死了干將。後,干將之子赤欲為父報仇,但楚王早有預感,因此赤不能得手只有逃到深山之中。在深山遇到一位無名俠客,俠客知道此事後決定為赤報仇,但需要赤的人頭方可見楚王,而赤聽後立刻用干將自刎。無名俠客因此靠近了楚王,並用自己的機智刺殺了楚王替干將和赤報了仇。

我左右思考這個故事,畢竟它是一個傳奇,裡面用了大量誇張的想象,比如赤死後身體僵立不倒,直到無名俠客許諾才撲倒在地上;再比如,赤的人頭在開水鍋裡煮了三天三夜也不會爛,等到楚王的人頭一落入鍋中就爛了。這些的情節也只有神話故事才會出現,那麼這故事和小豆手中的干將莫邪,甚至跟蚩尤有什麼樣的關係嗎?

“小豆,這個故事我聽過很多遍,而且根據這個故事改變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但我的真不明白,這會和蚩尤有什麼關係,故事裡根本沒有蚩尤這兩個字啊!”

小豆眨眨眼,若有所思,“其實重點並不在故事情節本身,而是在於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這話她說了半句就停止了。突然她目露凶光,雙手各舉一柄寶劍,向我劈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