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二卷_第六十八章 三計廢天子

第二卷_第六十八章 三計廢天子


魅惑蝴蝶:我的殺手愛人 總裁,放了我! 我的大牌老公 這是我們的愛情 異界修聖路 武破九天 繡娘修仙路 色劍飛魔 活死人的黎明:生化六道 春生瓷

第二卷_第六十八章 三計廢天子

桓溫住在新築成的廣陵城中,依然悶悶不樂,心情好不起來。雖然心懷異志想取司馬氏而代之,但終因底氣不足,每每想有所動作時,小尼姑斬頭剖腹的情景便突然出現在眼前。他常常在心中對看不見的小尼姑忿忿道:“魏文能代漢我怎麼就不能代晉?晉武能代魏我怎麼就不能代晉?”他想借以為自己打氣,然而冥冥之中,美麗而可怕的小尼姑總是揮之不去,也就白費力了,只能悄然嘆道:“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啊!”他曾請術士杜炅佔了一卦問前途,杜炅鼓搗了半天,裝模作樣地回答道:“位極人臣。”他很失望,一腳將其踢倒,罵了聲“放屁!”老夫本就位極人臣,還用你來饒舌?他本想趁慕容恪死後燕國腐朽無人之機大舉伐燕,成功後再威逼朝廷授九錫然後禪位。可萬萬沒有想到枋頭慘敗,反將原有的一點老本賠得一乾二淨。再加上袁真因自己而叛,又久攻不下,更使老臉無光,只好躲在廣陵城裡唉聲嘆氣。

如此過了半年,他得到王猛攻燕的訊息,立刻就來了精神,暗暗歡喜道:“我無憂了,有人陪綁了!只要王猛一敗,誰敢再說老夫無能!”然而沒容他輕鬆幾天,便凶信頻傳,翻手覆手之間王猛便進了鄴城,將六州版圖盡攬秦國囊中。他簡直氣暈了,惡狠狠一腳將斥候踢到南牆角,大吼一聲:“滾!哪來的假訊息!”倉啷一聲就拽出了寶劍,幸虧王凝之及時攔住,才沒有殺人。他那個氣呀,他那個恨呀,他那個悔呀,久久難熄。暗道我譙國桓氏自漢以來就是豪門巨族代代高官厚祿名聞天下,難道還不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賣畚賤民!他恨自己不能飛劍殺人,一劍斬下王猛的頭!更後悔白鹿原上沒有將他一刀兩斷,致使現在丟人現眼。他在**躺了三天,聲稱“偶感風寒”,近侍要為他請郎中,被他一頓臭罵,趕了出去。

王凝之見狀,趕緊出去找來他平日最喜歡的美女進來侍候,才慢慢消了火氣。正在此時,王珣笑眯眯進來對他說:

“桓公,收復壽春的機會來了。”原來,袁真病故,其子袁謹接班坐鎮壽春。桓溫大喜,一躍而起,三顆腦袋湊在一起,如此這般的一番籌劃。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抓緊時機,立刻帶著桓衝、桓石虔率大軍進攻壽春。袁謹不比其父,草包一個,自知保守不住,趕緊向秦國求救。可惜秦國剛剛滅燕,無暇南顧,等抽出兵力南下時,桓溫已經破了城,殺了袁真一家。

桓溫雄赳赳回到廣陵,看看身邊無人,就一把抓住王凝之問道:“王鬍子,我桓氏子弟怎麼樣?”郗超對他伸出大拇指搖了搖:“這個的!”他又問:“壽春已破,袁氏已滅,足以雪枋頭之恥嗎?”王凝之搖搖頭,縮回了大拇指。

桓溫鬆開手,滿眼怨艾地看看王凝之,一屁股蹾下去說:“為什麼?”郗超說:“明公明察,枋頭之敗那是多麼大的失敗,壽春之勝那是多麼小的勝利,不過一個小小插曲,二者豈可同日而語?”

桓溫長長地哀嘆一聲說:“那該怎麼辦呢?老夫年屆六旬,實在是等不及了。”王凝之一笑說道:“我有三條妙計可解明公之憂。”桓溫精神為之一振,轉憂為喜道:“快說,哪三條?”

“第一條,”王凝之說,“廢帝自立,最是快捷。”

桓溫搖頭又擺手:“不不不,不行不行,這太可怕了!”

“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王凝之說:“第三條,即刻起兵滅掉秦國,天下歸一,天心民望便可盡歸於明公,取晉室江山就易如反掌了。”

桓溫回喜做嗔道:“屁話,老夫如果鬥得過王猛,還用你來饒舌——快說第二條,再胡唚,看老夫不將你的短鬍子一根根拔成光板。”

王凝之不說他的第二條妙計,只是問道:“明公以為當今天子如何?”桓溫翻起白眼珠子想了想說:“馬馬虎虎吧,就是性格上懦弱。”王凝之又問:“能不能挑他點毛病?”桓溫想了又想搖頭道:“雖然不算明君,可要想找他點罪過卻也難。”王凝之問道:

“那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桓溫嗔怒道:“叔平啊,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你的第二條妙計。說得不好,老夫可真要拔鬍子了。”

“好吧,”王凝之說,“明公荷天下重任,今以六十之年敗於大舉,如果不能建不世之功,何足以鎮愜民望?既然不能滅秦,那就只好行伊、霍之舉了:廢天子,立會稽王——會稽王年老多病,為人懦弱,立之可立大威,鎮壓海內。然後再偷偷逼其禪位,他敢不從嗎?”桓溫以指彈幾沉吟說道:“妙倒是妙,只是廢立之事總得找個藉口吧?”王凝之說:“這就又回到了剛才的問題之上。”

桓溫有點不耐煩了:“造他什麼謠,你就直說,誰不知你的壞點子成箱成櫃。”王凝之看看身邊無人,附耳言道:“天子雖然無能,卻也無過,要想造他別的謠言,容易不攻自破。現在只有說他自小就是**,平日裡對後、妃、美人等也只是摟摟抱抱,真正上床還得依靠他人代勞——”

桓溫一聽即刻興趣百倍,打斷他的話催促道:“靠誰?快說,是不是靠你?別讓老夫心急。”王凝之說:“哎,見笑了,王凝之哪裡能沾得上邊——天子身邊有三位寵臣朱靈寶、計好、相龍。就說龍床之上那點事情全靠此三人代勞,現在天子的三個兒子連天子自己也搞不清是姓計、姓相還是姓朱?如此,將來司馬氏的江山豈不要淪入他姓之手?而且還搞不清是姓計、姓相還是姓朱——將此謠言祕密傳播民間,平頭男女最喜歡咀嚼此等緋聞,用不了幾天定會添油加醋傳得沸沸揚揚,假的就成了真的。此等勾當又不能拿出來當面試驗,任他天王老子也難以洗刷乾淨。”

桓溫歡喜不盡道:“好!就以此為藉口,將司馬奕拿掉。不過謠言雖然會不脛而走,卻總得有人放第一炮——你放,我放,還是叫下人放?”王凝之笑道:“如此下作之事豈能由明公到處嚼舌,自貶身份?奴婢們人微言輕無人相信。還是矮子去較為合適——文人妙筆生花,信口雌黃,說得天花亂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