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四十六章 北伐失敗
廳長奮鬥史 旭總你壞 耽美之絕愛 血魅公子 通天之路 穿越之心若漣漪 血色天堂 狼愛似火·妖帝的壓寨小妾 男色撩人,金牌真言師 武
第二卷_第四十六章 北伐失敗
此次北伐,桓溫為主帥,會稽王副帥,將軍有謝玄,王操之,庾翼;王徽之則擔任大司馬參軍,王凝之只是一個隨從,但權力在桓溫和會稽王之下。
王徽之一人躲在營帳中喝著酒,他想起當告訴謝道韞這個訊息的時候,她的表情無比失落,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不能抗拒的事,只有逆來順受,他自己心裡也不好過。
謝玄聽從了他父親的指示,自己訓練一支部隊,稱為北府兵,因為才剛剛建立,但在他的訓練下,戰鬥力不言而喻。
六月,桓溫的部隊到達金金鄉縣,天氣乾旱,水路斷絕,桓溫聽從了王徽之的意見,開鑿了三百多里的河道,把其它支流引到清水。桓溫和會稽王商量了一會兒,決定讓水軍從清水進入黃河,船隻前後相接,一共有幾百里長,聲勢浩大。
王徽之說:“從清水進入大河,都是逆流而行,很難通行和運輸。假若敵人不交戰,運輸的道路又斷絕,要憑藉敵人,取得糧草,這是一條危險萬分的道路,不如率領現在所有的兵力,直接攻打鄴城,他們必定會害怕大司馬您的威勢和聲名,一定會聞風逃亡潰散,回到幽州。如果能夠出城應戰,那麼,勝敗馬上就可以決定。假若想要緊閉城門固守,當比炎熱的天氣,很難能夠盡力而獲得成功,散佈在田野之間的百姓,能夠全部為大司馬您所有,易水以南的地方,也一定反手束縛,向您投降以保全姓名。但是恐怕您以為這個計劃輕率,很難取勝。”
這時,王凝之聽不下去了,“倘若,老天不助我們,乾旱的天氣不再?天時地利人和都不靠攏我們?這些問題你想過嗎?”反問王徽之。
“勝敗很難估計,想務必保持慎重,不如把軍隊駐守在黃河一帶,控制了水路,等到物資充足的時候,到了合適的機會,再進兵,成功就可以了。”
“什麼時候才是合適的機會?那什麼時候才真正的物資充足?”王凝之處處與王徽之作對。
王徽之也不甘示弱,反駁道:“倘若捨棄了這兩種計策,而要聯合軍隊,大舉北上,進攻的時候,無法快速地決定勝敗,撤退的時候,必定會有所差錯,敵軍藉著這個情勢拖延時
間,慢慢地到了秋天和冬天,河水更是不暢通,而且北方天氣旱寒,三軍將士們能保暖的衣服又少,恐怕到那個時候,所擔心的不僅是沒有食物而已。”
王徽之說完後,眾將領連連點頭,連會稽王都拍手叫好,但桓溫還是一向的自大,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隔日,桓溫派建威將軍桓玄大舉進攻,俘虜了燕的大將軍慕容忠。燕主派下邳王慕容厲做討伐大都督,率領兩萬人迎戰,燕的兵卒被打得大敗,高平太守率全郡來投降。
秋天七月,桓溫駐守武陽,又有人來投降。吳王慕容垂說:“我願意去迎戰他們,假若不能夠勝利,再逃走也不遲。”燕王就派慕容垂帶領徵南將軍等兵眾五萬人以抗拒桓溫,
秦王苻堅招叢集臣在東堂商議,大家都說:“從前桓溫進攻了我們到了灞上,燕不來救我們,現在桓溫攻打燕,我們為什麼要去救他?而且燕不向我們臣服,我們為什麼要去救他?”
一個臣子偷偷地向苻堅建議說:“燕的國勢雖然強大,卻不是桓溫的對手,如果桓溫攻取了太行山以東,進軍守住洛邑,召集幽州,冀州的軍隊,在崤谷一帶,炫耀他的兵威,那麼,陛下想一統天下的大事就完了。現在不如和燕的軍隊聯合起來以抗拒桓溫,桓溫退了以後,燕也疲憊了,然後我們接著他的疲憊去攻打他,不是更好嗎?”苻堅採納了他的意見。
八月,苻堅派遣大將軍、洛州刺史率領步兵和騎兵共兩萬人去救燕。從洛陽出發,駐守在潁川境外。
太子太傅說:“桓溫的兵眾強盛,士卒整齊,可以沿著河流,一直進攻,現在大軍只能退卻在高岸,兵士不交戰,沒有對我們克服的理由,事情的結果將是如何呢?”
下面的大臣反駁道:“憑著桓溫今天的聲名和勢力,好像是能夠有所作為,然而在我觀察他,一定不能成功,為什麼呢?晉室衰弱,桓溫專權,晉朝的臣子們,不一定和他同心協力,所以桓溫的戰勝得志,不是眾人所願,必定將要失敗。同時,桓溫驕傲而不依賴眾人,弱於隨機應變。大軍深入敵人的國境,正是可利用的良機,反而卻在中流一帶優遊自得,不出兵以利用有利
的時機,想要盼望能維持長久,等待取得全面的勝利,如果運送的糧草過期不到而斷絕,則實情顯露氣勢衰竭,一定不用交戰就自己失敗,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
桓溫派投降得燕人做嚮導帶路,燕的大將和桓溫交戰的時候,被桓溫所活抓。桓溫終於聽從了一次王徽之的建議,命令前趙的將領巡查趙、魏一帶,燕的大將聯合中郎將攻擊了桓溫,桓溫的軍隊因此喪失了士氣。這樣一來,桓溫對王徽之的信任,微乎其乎。
剛開始,桓溫命令豫州刺史進攻梁國,衝來石門以疏通水路,豫州刺史攻佔了梁國,但是不能衝開石門,水上運輸的路線編被阻塞。
九月,燕國范陽王率騎兵兩萬人,蘭臺御史率領騎兵五千人駐紮在石門,豫州刺史率領五千人隔斷桓溫運輸兵糧的路線。慕容宙率領騎兵一千人擔任前鋒,和晉朝的軍隊相遇,慕容宙說:“晉人輕浮急躁,在敵人進攻的時候,懦於衝陷敵陣,但在敵人退卻得時候,卻勇於趁勝追擊,所以應該設定利益以引誘他們。”就命令三百名騎兵去向他們挑戰,分其餘的騎兵在三處埋伏。挑戰的騎兵還沒有和晉兵干戈相接就立刻逃走,晉兵正如他所說的,便從後面追擊他們,慕容宙領埋伏的騎兵襲擊,晉兵死得很多。
桓溫的軍隊和燕兵交戰,多次不能得到勝利儲存的糧草又已竭盡,而且聽說秦軍將要達到,十九日,丟棄了器械、材料、鎧甲以及武器等,從陸地談回去,讓桓偉都督東燕等四地,兼任東燕太守。
桓溫帶領殘兵部將從東燕出發,開鑿水井以飲用,共走了七百多里。燕的眾將軍們爭著想要趁勝追擊桓溫,吳王慕容垂說:“不可以,桓溫開始撤退的時候,心裡恐懼,必定嚴密地設定警戒,選擇精銳的兵士,在後面阻擊追擊的敵人,我們去追擊不一定能夠取勝,不如稍後再追。他們慶幸沒有我們追擊,必會不分晝夜地極速趕路,等到他們士兵力氣衰竭的時候,然後我們再去追擊,沒有不勝利的!”就率領八千名騎兵慢慢地跟蹤在他們後面。
桓溫果然日夜加倍趕路前進,過了幾天後,慕容垂對眾將領說:“可以追擊桓溫了。”
(本章完)